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同步讲义 (2份,原卷版+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课后作业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同步讲义2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原卷版docx、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同步讲义2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02
知识网图
03
课前准备
温馨提示:请先预习通读课本
知识点0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
1.资源型城市
(1)概念: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2)生命周期:
①兴起期: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相关产业和人员集聚,城市快速成长。
②繁荣期:城市主导产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业规模和城市规模渐趋稳定。
③衰退期:自然资源渐趋枯竭,或市场明显转移,产业规模缩减,城市可能陷入萧条。但如果创新路径合适,城市可实现持续发展。
2.资源枯竭型城市
(1)概念: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原来依靠本地自然资源作为发展根基,后来因为资源消耗殆尽或资源价值下降而衰落的城市。
(2)主要特征:①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及时开发可替代产业 ;②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政府财力薄弱 ;③失业人员增加,社会矛盾突出 ;④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3)形成:资源型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3.因地制宜地转型发展
(1)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大庆选择了延长资源产业链,将油气资源深加工作为城市转型之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利用进口俄罗斯油气资源,大庆重点发展石化产业。
(2)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依靠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吸纳就业,然后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煤化工产业,推动城市转型
知识点02 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
1.地理位置: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临黄河
2.产业发展:
(1)19世纪末:大规模开采煤矿,聚落因煤而生。
(2)1956年建市之初:全国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
(3)20世纪80年代:形成以煤炭为基础的工业体系。
(4)90年代中后期:煤炭枯竭,相关工业亏损,经济连年下降,基础设施落后,各类环境问题。
3.优势区位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临黄河,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南隔黄河与郑州市、洛阳市相望。具有 承东启西、通南达北 的区位优势,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金三角”的战略支撑。
(2)丰富的煤炭资源:焦作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储量较大,质量较好,经过普查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其中优质无烟煤保有储量32.4亿吨。
(3)便利的交通运输:为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焦作修建了多条铁路。一百年多前就修建了道清铁路,新中国成立后陆续修建了太焦线,焦枝线等,焦作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
(4)充足的水资源:地处天然地下汇水盆地,地下水丰富;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裕。
4.衰落的原因
(1)企业亏损严重,全市经济连年下降;
(2)企业开工不足,大批职工下岗;
(3)城市基础设施落后;
(4)采煤遗留各类环境破坏等问题。
5.采煤导致的环境问题:废弃矿井、地面塌陷、废水排放、堆放的废弃煤矸石。
6.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困难:对资源依赖性强且煤矿衰竭;经济总量下滑;下岗失业人员多;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知识点03 焦作市的转型之路
1.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
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化工及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
2.大力发展旅游业:1999年,焦作决策“把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进行培育” ,2001年,着力打造“焦作山水”等旅游品牌,利用独特的地质地貌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3.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焦作市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全国粮食高产区之一,所产小麦、玉米品质优良
这里出产的怀药,历史悠久,远销国内外。依托这些农产品,焦作市重点培育优质粮食等农产品品牌,并发展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
04
课中学习
探究01 资源型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资源型区域在长期开发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以某种资源为基础的主导产业,但伴随着资源枯竭或替代产品的冲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就会导致区域的衰落。“矿竭城衰”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1)问题
(2)应对措施
【典型例题1】城市经济韧性是城市应对经济冲击、从中恢复和更新的能力,是城市转型的综合衡量标准。湖北省大冶市是中国著名的矿冶城市,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图示意2000—2018年大冶市主要工业行业产值占比及不同阶段的经济韧性,完成下面小题。
1.大冶市经济转型成效较为凸显的年份是( )
A.2009年B.2012年C.2015年D.2018年
2.大冶市经济转型给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启示是( )
A.推动产业升级,加快产业多样化B.整合现有资源,提高产业规模化
C.调整工业布局,引导工业分散化D.加大科技投入,确保产品智能化
【答案】1.D 2.A
【分析】1.从选项中四个年份看,2009年、2012年、2015年中, 家居、文娱、化工、医药制造业比重始终较低,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等制造业比重停滞不前,甚至还有回落的年份,经济转型成效不突出,A、B、C错误;2018 年上述产业出现明显增长,矿产相关产业比重明显下降,家居、文娱产品、化工、医药等制品制造业比重提高,经济转型成效较为凸显,D正确。所以选D。
2.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产业结构单一,工业惯性大,经济韧性较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逐步完善产业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韧性,A正确;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已不能支撑经济继续发展,整合现有资源作用不大,B错误;工业分散化、智能化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发展作用较小,CD错误。所以选A。
探究02 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
【典型例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该市已发现和探明的矿床273处,铜矿石储量达550万吨,是全国铜矿石重要生产基地,小型采矿企业众多。大冶因矿而兴,因矿而立,但随着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矿产企业停产,大量工人失业,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08—2017年,大冶市走出一条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下图示意大冶市地理位置。
(1)说明大冶市小型采矿企业众多的原因。
(2)简述大冶市应对资源枯竭而进行产业转型可能采取的对策。
(3)分析大冶市在资源枯竭后转型面临的困境。
【答案】(1)邻近矿产地,运输费用较低;矿床分布分散,监管难度大;小型采矿企业资金投入少、见效快,从业者多。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开展技术改造,加快智能化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控制高耗能产业规模,注重发展低碳经济;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修复生态环境。
(3)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修复、治理难度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转型升级耗时长;矿产企业停产,人才流失严重。
【详解】(1)大冶市小型采矿企业众多的原因应从资源分布特征、监管、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题干信息“该市已发现和探明的矿床273处,铜矿石储量达550万吨,是全国铜矿石重要生产基地”,大冶市小型采矿企业众多的原因是临近矿产地,运输费用较低。由矿床数量可以判断,其特点是分布分散,监管难度大。小型采矿企业资金投入少、见效快,从业者多。
(2)大冶市应对资源枯竭而进行产业转型可能采取的对策应从基础设施、科技、产业结构、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大冶市的基本情况,该地应对资源枯竭而进行产业转型可能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完善;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优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附加值,增加收益;关停并转高能耗产业,减少能源的消耗,注重发展低碳经济;注重环境的整治和保护,对已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修复生态环境。
(3)大冶市在资源枯竭后转型面临的困境应从环境、产业结构、人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题干信息“随着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矿产企业停产,大量工人失业”,故大冶市在资源枯竭后转型面临的困境是由于长期对矿产资源的开采,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修复和治理难度大。该产业建立在丰富的铜矿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转型升级耗时长。矿产企业停产,人才流失严重。
05
课堂总结
06
题型考法
考法01 资源型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
命题角度:鲁尔区产业兴起的条件
【题型示例1】鲁尔区曾一直是德国的煤和钢铁生产基地,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鲁尔区又在德国经济恢复和经济腾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其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鲁尔区能成为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的优势区位是( )
①地处欧洲西部的十字路口②煤铁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鲁尔区在战后为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腾飞发挥过重大作用的城市有( )
①埃森②哈姆③杜伊斯堡④汉堡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1.B 2.D
【解析】1.鲁尔区缺少铁矿石;鲁尔区的优势区位有:地处欧洲西部的十字路口、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②错误,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汉堡不是鲁尔区的城市,它是德国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④错误,ABC排除;埃森、哈姆、杜伊斯堡作为鲁尔区的工业中心,为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腾飞发挥过重大作用,①②③正确,D正确。故选D。
考法0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治理措施
命题角度:结合图文材料考查资源枯竭型城市振兴的措施
【题型示例2】安徽省淮北市因煤而建、缘煤而兴。2013年后进入了历史上最为困难的时期。近年来,淮北市不唯煤、延伸煤、超越煤,加快转型发展,到2022年淮北市基本实现由“黑灰煤城”到“生态美城”的华丽转身。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图示意淮北市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早期淮北市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②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③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大④产业基础雄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推测淮北市由“黑灰煤城”到“生态美城”生态环境修复的可能措施是( )
A.迁出煤炭产业减轻环境污染B.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经济化
C.建设环境保护区,严格限制生产用地D.所有采煤塌陷区注水成湖,发展旅游业
3.淮北市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理措施有( )
①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②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严格控制产业规模
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④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C 2.B 3.C
【解析】1.地理位置优越是淮北采煤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但不是建国初期快速发展的原因,①错;早期,因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促进了淮北煤炭采掘业快速发展,②③正确;早期产业基础不雄厚,④错。故选C。
2.迁出煤炭产业,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利用技术手段减轻污染,A错误。生态修复能提供生态效益外,推动经济发展,例如可有效推动旅游业、生态农业、环境敏感型精密工业等发展,所以应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经济化,B正确。不是所有塌陷区都适合成湖,至少要依据塌陷的深度、规模等因地制宜的处理,D错误。淮北位置优越,环境承载力较大,建设环境保护区、严格限制生产用地不合适,C错误。故选B。
3.政府主导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①正确;控制产业发展的规模不符合实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②错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③正确;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正确。故选C。
07
强化特训营
逐 点 击 破
知识点01 资源型城市兴起的条件
鹤岗,也称煤城,曾经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2013年后,受长期粗犷采煤开发影响,鹤岗煤炭储量急剧下降,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2016年以来,随着打造石墨“资源+产能+技术+新材料”于一体的产业集群,鹤岗城市经济正积极实现绿色发展。下图为鹤岗市2008~2017年三次产业占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8~2012年,鹤岗处于( )
A.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B.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C.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D.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2.推动鹤岗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转型的关键在于( )
A.治理矿区污染,美化城市环境B.加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D.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品质
【答案】1.B 2.C
【解析】1.读图可知,2008~2012年,鹤岗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因此处于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而不是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和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鹤岗曾经是对内地区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随着资源枯竭,城市发展出现衰退,因此,推动鹤岗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转型的关键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C正确;治理矿区污染,美化城市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也有利于鹤岗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转型,但不是关键措施,AB错误;扩大煤炭工业的生产规模可能加大环境污染,不符合绿色转型的理念,D错误。故选C。
知识点02 资源型城市衰落的原因
淮北市地处安徽省北部,1960年因煤设市,经过60年的大规模开采,已经处于城市资源衰退阶段,2009年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淮北市政府提出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新时期城市发展战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淮北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根本原因是( )
A.煤炭市场萎缩B.产业结构单一C.政策红利减弱D.环境污染严重
2.与上海相比,淮北市建设“中国碳谷”的主要优势在于( )
A.自然环境优美B.基础设施完善C.劳力丰富廉价D.煤业基础较好
3.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以借鉴的“淮北经验”是( )
A.大力发展科技,建设研发集群B.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资源深加工
C.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新型城镇D.利用河湖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
【答案】1.B 2.D 3.B
【解析】1.由于淮北市产业结构单一,以煤炭工业为主,随着资源的枯竭,淮北市经济发展衰退,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说明产业结构单一是淮北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根本原因,B正确;我国能源缺口很大,煤炭市场并未萎缩,A错误;政策红利并未减弱,C错误;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淮北市经济的发展,但这不是淮北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B。
2.淮北市因长期煤炭工业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但煤业基础较好,A错误,D正确;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经济发达,基础设施更加完善,B错误;“中国碳谷”主要发展创新驱动陶铝新材料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廉价劳动力不是其优势条件,C错误。故选D。
3.我国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环境污染较大,大力发展科技,建设研发集群对该类城市来说较为困难,A错误;“淮北经验”有优化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发展资源深加工,进一步发展新型煤化工与碳基材料,实现以炭升碳、创新驱动陶铝新材料等绿色低碳产业,B正确;“淮北经验”并没有打造新型城镇,C错误;读图可知,淮北市有发挥“三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地理优势,发展湿地公园,休闲旅游,但这个是基于淮北市有这个资源条件,不能作为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借鉴的经验,D错误。故选B。
知识点03 资源枯竭型城市振兴的措施
读辽中南部分矿产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 )
A.劳动力资源短缺B.煤铁资源日趋枯竭
C.土地资源减少D.森林资源锐减
2.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1.B 2.A
【解析】1.由图文信息可知,该区域是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煤铁资源日趋枯竭,是其开发利用中面临的突出的问题,B正确;经济发展可以吸引人口的流入,A错误;东北地区三山环绕,平原广阔,土地资源、森林资源不是其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CD错误。故选B。
2.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①②④正确。该地区位于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而不适宜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③错误,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以下城市可能会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是( )
A.大庆、桂林、玉门、克拉玛依B.大庆、玉门、鹤岗、铜川
C.纽约、伊春、郑州、长沙D.玉门、抚顺、郑州、广州
2.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答案】1.B 2.B
【解析】1.据材料可知,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大庆、玉门、鹤岗、铜川能源资源丰富,四个城市都是依靠丰富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可能会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B正确;桂林属于旅游城市、郑州属于枢纽城市、纽约、广州属于港口城市,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ACD错误。故选B。
2.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应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企业,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适当开采其资源,并寻找其替代能源,ACD与题意不符;禁止开采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实际,不利其转型发展,B符合题意。故选B。
湖北省钟祥市磷矿累计探明储量达7.44亿吨,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其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0%。2009年钟祥市被列入我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2022年钟祥市入选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钟祥市重工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B.矿产资源丰富
C.交通便利D.政府政策支持
4.钟祥市转型过程中适宜发展的产业是( )
A.边境贸易B.石油化工业C.房地产业D.生态旅游业
【答案】3.B 4.D
【解析】3.钟祥市的重工业主要是磷化工业,其主要是利用丰富的磷矿资源发展起来的,B正确;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支持都能促进重工业发展,但不是该地重工业发达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4.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不属于边境省份,难以发展边境贸易,A错误;石油化工业是重污染产业,不宜作为转型发展的产业,B错误;房地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产业,C错误;钟祥市是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环境优良,当地可以依托其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D正确,故选D。
东北三省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成为工业基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如今该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人口流失严重,市场化程度落后于东部发达省级行政区。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一批新兴产业增长迅速。下图示意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
5.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空间分布图显示( )
A.较高值区显著集聚B.较低值区被高值区包围
C.高值区范围显著扩大D.低值区范围有所减小
6.东北三省进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 )
①加大对工业的补贴政策②强化农业科技创新③加强资源投资驱动④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答案】5.D 6.B
【解析】5.读图可知,无论是2003年还是2015年,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较高值区并不是显著集聚,A错误;高值区被较高值区包围,B错误;高值区范围没有显著扩大,C错误;低值区范围有所减小,D正确。故选D。
6.加大对工业的补贴政策只能缓解当前经济发展失衡的困境,不能有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①错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②正确;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对资源依赖过度,造成资源趋于枯竭,因此不能一味地加强资源投资驱动,③错误;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对资源依赖过度,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因此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进行经济转型升级,④正确。ACD错误,B正确。故选B.
面对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整治。读下图,完成下列7-8小题。
7.下列属于该地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②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图示反映该地区的整治措施是( )
A.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B.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D.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战略
【答案】7.C 8.A
【解析】7.为了吸引新兴企业来鲁尔区落户,当地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如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美化环境等,②③正确。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会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不利于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①错误。政府对钢铁企业实行改造,减少了企业数量,扩大了企业规模,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在工厂遗址上建园艺展区,吸引游人前来参观,会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说明该地区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A正确。在工厂遗址上建园艺展区,不能体现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战略等措施,BCD错误。故选A。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9-10小题。
9.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
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的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的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10.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效益高、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利用高新技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D.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答案】9.C 10.D
【解析】9.读图,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达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衰退期,故A错误;而在其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主要差异又体现在资源年开采量上,成长期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不断上升;成熟期阶段,则资源年开采量保持稳定,故B错;在衰退期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C正确D错,故选C。
10.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禁止开采资源的做法明显不合理,D错误,符合题意;而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赢利高、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和利用高新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的不断转型,均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合理做法,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城镇收缩”指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总人口不断萎缩的现象。“中国林都”——黑龙江省伊春市地处中俄边境,以林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近年来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城镇收缩现象。下图示意伊春市城镇发展不同阶段人口、经济和用地规模的变化,图中外三角形数值大于内三角形数值。据此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能正确反映伊春市“城镇收缩”先后顺序的是( )
A.甲丙乙B.丙甲乙C.乙甲丙D.乙丙甲
12.与甲阶段相比,乙阶段内伊春市( )
A.交通拥堵加剧B.土地集约度提高C.人均产值增加D.服务范围扩大
13.伊春市这类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一般方向是( )
①发展服务业和特色产业②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③发展外向型经济④发展内向型经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11.B 12.C 13.A
【解析】11.据材料“城镇收缩”指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城市总人口不断萎缩的现象。读图可知,丙阶段,城镇人口规模大,城镇用地规模大,城市经济总量大,城镇化处于鼎盛阶段;甲阶段,经济、人口、用地规模均已出现衰退趋势,处于城镇萎缩的开始阶段;乙阶段,随着城镇经济的衰退,城镇人口不断萎缩,人口明显减少,出现了显著的“城镇收缩”现象。所以伊春市“城镇收缩”先后顺序的是丙甲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与甲阶段相比,乙阶段城镇人口进一步减少,交通拥堵有所缓解,A错误;人口快速减少,但城镇用地规模减速慢,这说明城镇土地集约度下降,B错误;乙阶段城镇人口减少,经济总量变化不大,人均产值增加,C正确;乙阶段虽然城镇人口持续减少,但城镇等级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城镇服务范围并未明显改变,D错误。故选C。
13.伊春市这类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一般方向是发展服务业和特色产业,提高经济活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对外交流,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①③正确;人口外流,特别是人才外流,导致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难度较大;城市经济萎缩,发展内向型经济,不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②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根据氢气制取来源的不同分可为灰氢(化石燃料制氢)、蓝氢(结合碳捕集、碳封存技术的化石燃料制氢)和绿氢(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三种,图为某研究机构提出的2030年绿氢基地发展模式展望示意图。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绿氢”相对于“灰氢”和“蓝氢”( )
A.终端应用广泛B.产业链条完整C.储存运输安全D.制备过程清洁
15.2030年各绿氢基地的合理发展模式是( )
A.新疆基地—风力制氢B.华南基地—煤炭制氢
C.四川基地一光伏制氢D.华东基地—水电制氢
16.东北地区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煤电输出基地,当地发展绿氢产业主要是为了( )
A.完善基础设施B.促进产业转型
C.稳定能源供应D.实现能源替代
【答案】14.D 15.A 16.B
【解析】14.读图可知,灰氢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制氢,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蓝氢是将在化石燃料制氢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并封存起来;绿氢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再通过电解水制氢释放氧气,所以绿氢的制备过程更清洁,D正确;绿氢、灰氢、蓝氢的产业链条、储存运输、终端应用差别不大,ABC错误。故选D。
15.氢源应该因地制宜的发展路线,各个地区主要以当地的资源优势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氢能规划,新疆有大量的风力资源,可用于制氢,A对;四川阴雨天气较多,太阳能资源贫乏,不适合光伏制绿氢,C错;华南煤炭资源并不充足,不适合用煤制造“灰氢”,B错误;华东水电资源不丰富,不适合制绿氢,D错误。故选A。
16.东北地区是我国目前煤电重要输出地,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绿氢”属于新兴产业,发展“绿氢”产业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产业转型,B正确;绿氢产业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不只是为了基础设施完善,目前煤电输出还较为稳定,煤炭资源仍是东北地区最主要的能源,并不能实现能源替代,ACD错误,故选B。
贾汪区是江苏省徐州市的一个行政区,是一座曾因煤矿而蓬勃发展的资源型城市。2011年,国务院把贾汪区确定为我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贾汪区立足实际,开展了多年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实践探索,不断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实现高质量转型。下图为贾汪区2005-2018年转型绿色发展各子系统评价指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7-19小题。
17.贾汪区转型绿色发展是因为其( )
A.服务业比重高于工业B.产业大量向外迁出
C.就业结构较单一D.工业污染日趋严重
18.2009-2014年间,贾汪区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快速发展B.政府大力扶持C.人口大量迁出D.煤矿全部关闭
19.为更好地反映贾汪区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可纳入的绿色评价指标是( )
A.工业生产原煤消耗量占工业生产总能耗比重
B.从事煤炭开采的工人数量占区总人口的比例
C.风景区面积的大小与风景区景观数量的多少
D.住宅区面积大小与居民出行的交通便利程度
【答案】17.D 18.B 19.A
【解析】17.根据材料可知,贾汪区是一座曾因煤矿而蓬勃发展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依赖煤炭资源,采矿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染日趋严重,环境压力大,从而被迫转型绿色发展,D正确;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比重高于服务业,A错误;产业大量向外迁出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衰败之后的结果,B错误;就业结构单一不是导致绿色发展的原因,C错误。所以选D。
18.读图可知,2009-2014年间,各子系统中生态保护和政府扶持力度评价指数增幅最大,说明政府加大了对生态的保护力度,使得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大幅提高,B正确;2009—2010年经济发展速度减速,A错误;人口大量迁出,会导致经济发展指数下降,C错误;煤矿关停是转型绿色发展的原因,不是绿色指数提高的原因,D错误。所以选B。
19.工业生产原煤消耗量占工业生产总能耗比重的大小能反映出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情况,A正确;从事煤炭开采的工人数量与区总人口数量的比值只能反映出从业人员的比例,B错误;风景区的面积大小和景观数量的多少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变无关,C错误;住宅区面积大小、交通便利程度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D错误。所以选A。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到“收缩型城市”概念,明确要求收缩型城市要“瘦身强体”,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是重要的煤矿资源城市,湿地、森林资源丰富,近年来却出现了城市收缩的现象。下表为双鸭山市2008-2015年人口总量和生产总值变化统计表,下图为双鸭山市2006-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市区人口迁出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20-21小题。
20.双鸭山市城市收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资源密集型产业衰落B.交通不便居民外迁
C.大城市虹吸作用增强D.城市用地无序扩张
21.针对出现的问题,双鸭山市实现“瘦身强体”的措施有( )
①管控资源,治理生态②优化设施,扩大城区
③改善环境,吸引人口④升级产业,打造特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20.A 21.C
【解析】20.根据材料“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是重要的煤矿资源城市”可知,该城市收缩可能是因为煤炭资源趋于枯竭,资源密集型产业衰落,经济发展出现衰退,城市收缩,A正确;双鸭山市是重要的煤矿资源城市,交通运输条件便利,B错误;东北地区大城市较少,双鸭山受大城市的虹吸作用较弱,C错误;双鸭山市城市人口数量减少,城市发展较慢,D错误。所以选A。
21.双鸭山市是重要的煤炭资源城市,近年来支柱产业收缩,应对现有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且开发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①正确;吸引人口迁入要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机会增多及环境质量的改善,而并不是通过盲目建设新城区来吸引人口,②错误、③正确;该市应优化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或者是延长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发挥本地湿地、森林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④正确。所以选C。
我国曾分三批公布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22-23小题。
22.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前,下列属于其发展阻力的是( )
A.科学技术B.环境变化C.人才引进D.新能源开发
23.资源型城市新生期面临着经济转型,下列举措属于新生动力的有( )
①培育新兴产业②扩大煤炭市场③增加矿产资源开发④发展现代服务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22.B 23.D
【解析】22.读图可知,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中年期,环境变化、资源枯竭、人口规模箭头向下,阻碍城市发展,属于发展的阻力,B正确;资源开发、资金、人才、技术箭头向上,促进城市的发展属于发展的动力,ACD错误。故选B。
23.资源型城市新生期的新生动力应是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转型,①④正确;扩大煤炭市场和增加矿产资源开发仍局限在资源领域,不属于新生动力。综上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安托法加斯塔港位于莫雷诺湾畔,建于1870年,是智利北部最大城市和太平洋沿岸港口。自建港以来,虽自然环境条件十分恶劣,但港口却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商贸活动繁忙。下图为安托法加斯塔港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
24.安托法加斯塔港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得到很好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平坦的地形条件B.暖湿的气候环境
C.充足的淡水资源D.丰富的矿产资源
25.为实现安托法加斯塔港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
A.小麦种植业B.矿石加工业
C.沙漠观光业D.港口物流业
【答案】24.D 25.C
【解析】24.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安托法加斯塔港地处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区,干旱少雨,河流稀少,但安托法加斯塔港东部和南部地区有丰富的萤石、铜和铁等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带动了安托法加斯塔港的发展,D正确。BC错误,地势崎岖,A错误,故选D。
25.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各种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矿产资源终将走向枯竭,港口矿石贸易经济地位会随之下降,但由于安托法加斯塔港具有独特的港口风光、海洋与沙漠并存的独特风景,应重点发展旅游观光业、转口贸易业等第三产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D错误;C正确,气候干旱,平地少,不适宜发展小麦种植业,A错误;故选C。
以人口减少和经济衰退为特征的收缩型城市,近年来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有学者提出收缩型城市应采取“精明收缩”的策略,以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减经城市负担,将投资重点转向调整城市功能。下图示意某一类型的收缩城市。完成下面26-27小题。
26.造成该类型城市出现人口和资本大量外流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环境恶化B.资源枯竭C.房价昂贵D.交通拥堵
27.该类型城市采取“精明收缩”策略,其主要发展方向是( )
A.降低建筑高度B.完善交通网络C.扶持大型企业D.培育创新产业
【答案】26.B 27.D
【解析】2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为工业城市,其兴起和发展多依靠资源的开发,由于资源枯竭导致城市发展面临困境,资本和人口外迁,B正确;环境恶化、交通拥堵、房价昂贵等会对资本和人口外迁起到促进作用,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故选B。
27.材料中的“精明收缩”的策略指要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减轻城市负担,将投资重点专向调整城市功能,培育创新产业有利于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能吸引资本和人口流入,D正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应培育新的主导优势产业,而不是单纯的降低建筑高度或完善交通网络,AB错误;该城市资本和人口外迁,如继续扶持大型企业,其经济效益低,进一步加重城市财政负担,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稀土开采工艺(铵盐原地浸取技术)是通过在原地使用大量浸取剂浸泡进而提炼出稀土离子。为此,中科院研究团队研发了电动开采新技术,并发现了电动开采过程中的“自除杂”现象。下图为电动开采示意图(左图)和两种稀土提炼技术的对比(右图)。
材料二: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下图),轻稀土储量全球第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2022年8月18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暨中国稀土学会2022学术年会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内蒙古稀土正在从“世界级储量”迈向“世界级产业”。不断提升内蒙古的“稀”引力。
(1)相较于传统稀土开采技术,简述电动开采新技术的优点。
(2)请从产业转型的角度提出内蒙古稀土产业从“世界级储量”迈向“世界级产业”的建议。
【答案】(1)稀土提取率高,提高资源利用率;提炼速度快,高效,杂质含量低;浸取剂用量少,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2)培育稀土专业人才,推动稀土产业重大创新研究;加强稀土产业下游应用专利研究,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挥包头市稀土产业集聚的优势,不断优化稀土产业结构:全力支持稀土与(新)能源耦合发展。
【详解】(1) 电动开采技术可以“自除杂”,稀土提取率更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电动开采的稀土回收率高,提炼速度快,高效,杂质含量低;传统的稀土开采工艺需要使用大量浸取剂浸泡进而提炼出稀土离子,电动开采技术浸取剂用量少,既降低了成本,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2) 内蒙古稀土产业以稀土开采为主,没有进行深加工,附加值低,且产业结构单一,应培育稀土专业人才,推动稀土产业重大创新研究;加强稀土产业下游应用专利研究,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挥包头市稀土产业集聚的优势,不断优化稀土产业结构,全力支持稀土与(新)能源耦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29.分析日本北九州转型之路
【材料】九州地区曾经是日本煤炭主产区之一。19世纪末,利用煤炭资源,北九州工业得到快速发展。20世纪20年代左右,北九州形成以钢铁、煤炭、化工、造船为主的重化工业基地,成为日本重要的工业地带之一。
伴随着重工业的飞速发展,北九州的环境迅速恶化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整个社会的公害,尤其是1968年“米糠油事件”的爆发更是震惊了世界。20世纪60年代,根据煤炭资源枯竭形势,日本政府进行了多次煤炭政策的调整。
(1)说出20世纪60年代北九州重点发展的产业。
(2)分析20世纪60年代北九州实施转型发展的优势条件。
(3)20世纪90年代北九州发展的方向有了怎样的改变?
【答案】(1)电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2)政府制定了优惠的政策;进行环境整治;培训失业人员。
(3)逐步向高科技产业、尖端环境科技方向改变。
【详解】(1)结合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根据煤炭资源枯竭形势,日本政府进行了多次煤炭政策的调整,所以20世纪60年代北九州重点发展的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产业等。
(2)根据材料内容,北九州产业转型主要从基础设施、劳动力、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由材料“20世纪20年代左右,北九州形成以钢铁、煤炭、化工、造船为主的重化工业基地,成为日本重要的工业地带之一”可知,北九州基础设施较完善;技术工人与劳动力充足;位置及交通条件好。由材料“日本政府进行了多次煤炭政策的调整”可知,政府调整政策,进行环境整治,培训失业人员。
(3) 20世纪90年代,日本北九州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北九州发展的方向为逐步向高新技术、尖端环境科技改变。
3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营城煤矿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北部,距长春市中心城区约60km,吉长铁路从矿区西南部通过。营城煤矿原为国有重点煤矿,有140余年的煤炭开采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鼎盛时期,矿区容纳了大量来自外省的移民,人口达8万人。20世纪90年代营城煤矿开始衰落,2002年4月宣布关闭,2004年政府对部分采空区实施居民异地搬迁工程,2016年矿区仅剩5224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达到64.94%。下图示意营城煤矿位置。
(1)简述营城煤矿鼎盛时期经济繁荣的条件。
(2)说明营城煤矿兴衰变化对当前的资源型城镇带来的启示。
【答案】(1)有国家政策支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有充足的劳动力。
(2)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完善本地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改善基础设施;治理和修复生态环境。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营城煤矿原为国有重点煤矿,有140余年的煤炭开采历史,这反映出营城煤矿的发展有国家政策支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图示吉长铁路从矿区西南部通过,煤矿交通便利;且在繁荣发展时期矿区容纳了大量来自外省的移民,这说明煤矿有充足的劳动力。
(2)根据所学知识,资源型城镇由于资源优势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迅速,但是又随着资源枯竭逐渐走向衰落,故应该推动矿区的经济转型;首先应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培育其他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以改善当地产业发展和就业状况;其次要加强矿区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其他工作技能,以便于其他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并完善当地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保障当地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在次要改善当地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方便当地居民的生活;最后要对常年开采煤炭造成的生态破坏,应进行及时治理和修复,以保障当地生态环境质量。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传统煤炭企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TM集团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下图示意2012—2018年我国TM集团各子系统协同度(协同度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的能力)情况。煤炭企业的产业协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环境与经济协同。自2011年开始,TM集团基于自身发展需求,开始转型发展,截止到2018年,经过8年多的转型发展,创造了辉煌业绩。TM集团的产业协同发展经验,将对我国科学布局西部地区煤炭产业和提前谋划西部地区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描述TM集团各子系统协同度的差异。
(2)分析TM集团在发展过程中转型的原因。
(3)说明TM集团转型对我国传统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
【答案】(1)总体而言,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环境与经济协同呈上升趋势,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先降后升;2012年-2013年,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的协同度最高;2013年-2015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度上升幅度大,环境与经济协同、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平稳发展;2015年后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的协同度最高。
(2)煤炭综合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产业结构单一,创兴能力差;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3)改造传统工业,延长产业链,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结合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旅游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提升传统工业的基础上,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详解】(1)描述性问题应总述再详细描述,不必说原因。由图可知,2012年-2013年,左侧的协同度显示,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的协同度最高;2013年-2015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的协同度上升幅度大,环境与经济协同、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平稳发展;2015年后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的协同度虽然上升较快,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的协同度依然是最高的,因此,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环境与经济协同呈上升趋势,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先降后升。
(2)由材料“煤炭企业的产业协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环境与经济协同。”可知,TM集团在发展过程中转型的原因主要是从煤炭综合利用、产业结构、环境几方面考虑。传统煤炭企业的资源开发产品多为初级产品,综合利用率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TM集团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程,可能在发展中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创兴能力差等问题,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不符合;传统煤炭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环境污染严重、地表沉陷、地下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3)本题可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环境治理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中“TM集团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程”,应改造传统工业,延长产业链,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调整产业结构,结合本地优势,加大创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旅游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提升传统工业的基础上,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获得更广阔的销售市场;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与细化,以及实现“双碳”目标规划方案的出台,我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越发坚定,因此要治理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学习重难点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①区域认知:举例说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历程。
②综合思维:明确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及生命周期、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成因及转型发展。
③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资源型区域的发展条件、衰退原因及其转型之路。
④人地协调观:结合实例分析,理解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措施。树立人地协调观和因地制宜的城市发展观。
教学重点: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发展条件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衰落的原因和转型。
教学难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
问题
原因
影响
产业结构单一
经济发展过度依赖非可再生资源,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
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差
资源
枯竭
对非可再生资源的长期开发
主导产业衰落,经济增长缓慢,失业人员增多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缺少对环境的保护
高新技术产业等其他新兴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不愿进驻,造成区域经济活力不足
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原有的地形地貌破坏明显,可能诱发山体开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角度
具体措施
产业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等)
科技
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交通
完善交通网络
环境
防治污染,美化环境
时间(年)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人口总量(万人)
150.46
150.81
151.58
151.24
150.40
149.79
148.99
147.43
生产总值(亿元)
260.05
298.51
396.35
502.92
565.43
555.11
432.68
433.3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伊春市今后林业发展的方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精品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形成原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精品课堂检测,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2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2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