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 百分百】第04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24年初升高化学衔接讲义(人教版2019)(原卷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306196/0-17302559104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领跑 百分百】第04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24年初升高化学衔接讲义(人教版2019)(原卷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306196/0-17302559104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领跑 百分百】第04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24年初升高化学衔接讲义(人教版2019)(原卷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306196/0-17302559105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类的方法,K2SO4分别属于钠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1自学导引 02知识精讲 03对点精练 04易错辨析
05基础测评 06能力提升
自学导引
1、什么是元素? 。
2、什么是同素异形体? 。
实例: 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
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
磷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
正误判断(对的打“”,错的打“x”)
阅读教材第7页下方的“方法导引”填写下列内容:
一、分类
1、概念:是根据研究对象的 和 ,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2、意义:
1)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利于人们分门别类地进行深入研究。
2)可以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3、分类的方法
(1)树状分类法
按照同一标准对 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
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举例:
金属:
单质 非金属:
稀有气体:
(2)交叉分类法
根据 的分类标准,对 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即对事物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举例:
Na2CO3
按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
按其溶解性来分类:属于 盐
按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
①
②将不同的物质与它所属的类别进行连线。
Na2SO4
Na2CO3
K2CO3
K2SO4
碳酸盐
硫酸盐
钠盐
钾盐
正误判断(对的打“”,错的打“x”)
二、物质的转化
完成教材10页思考与讨论 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总结规律
写出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Ca CaO Ca(OH)2 CaSO4
C CO2 H2CO3 Na2CO3
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正误判断(对的打“”,错的打“x”)
知识精讲
1.高中对物质的树状分类:
对点精练
1.树状分类法
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如: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
2.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的区别
(1)交叉分类法中的类别之间存在交叉关系,如Na2SO4、K2SO4分别属于钠盐、钾盐,但它们又都属于硫酸盐。
(2)树状分类法中的物质类别间存在从属关系,如盐属于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属于纯净物等。
微提醒:交叉分类法是对同一物质以不同的分类标准或角度进行分类,属交叉关系;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物质按不同的属性进行逐级分类,各级之间为从属关系,同级之间为并列关系。
对点精练
1.交叉分类法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B.
C.D.
2.下图中相邻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甲中两种物质水溶液都呈碱性B.乙中两种物质都是碱性氧化物
C.丙中两种物质都是钠盐D.丁中两种物质都是硫酸盐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AB.BC.CD.D
3.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的多少分为:四个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A+B+……―→C;
(2)分解反应:A―→B+C+……;
(3)置换反应:A+BC―→AC+B;
(4)复分解反应:AB+CD―→AD+CB。
对点精练
1.碳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步转化发生的一定是化合反应B.②步转化发生的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③步转化发生的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④步转化发生的一定是分解反应
4.物质转化规律总结:
(2)
微提醒:①物质间发生转化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为光照、加热(或高温)、催化剂、高压、点燃等。②学习物质的通性不仅要注意一般情况,也要注意特殊情况。如金属+酸―→盐+氢气,但铜与盐酸就不反应,与其他酸反应也不产生氢气。③盐和盐反应、盐和碱反应,反应物都必须是可溶性的。④金属单质与盐溶液能够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活泼性强的金属置换活泼性弱的金属,前提条件是该活泼金属不与水反应。
对点精练
1.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按右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A.AB.BC.CD.D
易错辨析
一、物质分类的几点注意事项
(1)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理解
(2)概念间的关系——“并列”“包含”与“交叉”
①并列关系: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酸与碱、盐。
②包含关系: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③交叉关系: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
二、酸、碱、盐的理解
(1)溶于水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NaHSO4;溶于水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如Mg(OH)Cl;盐的构成中不一定仅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如NH4Cl,非金属元素可形成阳离子NHeq \\al(+,4);酸根离子中不一定只有非金属元素,如MnOeq \\al(-,4)。
(2)酸分子中有几个H原子,不一定就是几元酸,如CH3COOH是一元酸。
基础测评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进行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铁、干冰、氯化氢B.白磷、冰、冰与水的“混合物”
C.氢气、空气、胆矾D.液态氧、二氧化锰、漂白粉
2.7月23日延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奥运五环盛大亮相。某同学要在奥运五环中填入四种物质,能满足图中五连环关系的是
A.AB.BC.CD.D
3.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
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B.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4.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A.化合物:BaCl2、Ca(OH)2、HNO3、Hg
B.碱性氧化物:Na2O、CuO、Na2O2
C.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
D.混合物:漂白粉、冰水混合物、氯水
5.如图所示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其中和表示两种原子,甲、乙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单质B.该反应可能为水的电解
C.反应生成的两种分子个数之比为5:1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6.下列物质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FeFeCl3B.H2O2H2
C.CaCl2溶液CaCO3D.Na2CO3NaOH
7.水热反应是指在高温高压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技术,不仅能实现二氧化碳到有机物的转化,还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成煤炭等资源。下列有关水热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包含化学变化
B.可降低自然界中碳元素含量
C.可改善温室效应
D.有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8.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诗句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9.下列不符合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反应类型的反应是
A.CaO+H2O=Ca(OH)2
B.Zn+H2SO4=ZnSO4+H2↑
C.Fe2O3+3CO2Fe+3CO2
D.Ba(OH)2+2NH4Cl=BaCl2+2H2O+2NH3↑
10.已知电解熔融氯化钙可以得到金属钙和氯气。下图中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按箭头方向均可一步实现。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不溶于水,所以是非电解质
B.工业上正是利用反应4的原理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漂白粉
C.电解熔融氯化钙可实现氯化钙的电离
D.往澄清石灰水中滴加溶液或溶液都可以实现反应6的转化
能力提升
1..按照物质不同的分类方法,H2SO4应属于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混合物⑦二元酸⑧化合物
A.①⑥
B.①④⑦⑧
C.①②④⑤⑥
D.①④⑤⑦⑧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A.AB.BC.CD.D
3.将某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或者)露置于空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两端的物质均为碱性氧化物B.②两端的物质都为钙盐
C.③两端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D.④两端的物质间不反应
4.天然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A.反应前后共有6种物质B.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有增减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2种氧化物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星堆青铜器属于铜合金制品
B.谚语“雷雨发庄稼”,其过程包含氧化还原反应
C.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金属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
D.成语“百炼成钢”、“蜡炬成灰”均包含化学变化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CO2→COB.Al→Al2O3→Al(OH)3
C.Na→NaCl→NaNO3D.Fe→FeCl2→FeCl3
7.下列关于物质的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碳酸氢钠作膨松剂B.二氧化硫漂白草帽
C.二硫化碳去除试管壁上的硫D.Vc片帮助人体吸收食物中的铁元素
8.“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现在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C.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
9.甲、乙、丙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A.AB.BC.CD.D
10.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B.②④⑤⑥⑦⑨C.①③④⑤⑧⑨D.②④⑥⑦⑨
1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_____)
2
一种元素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_____)
3
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_______)
4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_______)
5
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_____)
6
金刚砂和金刚石结构类似,互为同素异形体。(_____)
7
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_______)
1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______
2
纯净物只由一种原子组成,而混合物由多种原子组成。______
3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_______
1
常温下硫单质主要以形式存在,加热时转化为属于物理变化。(_______)
2
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_______)
3
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_______)
4
“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_______)
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OH
盐酸
BaCO3
SO2
CO2
B
纯碱
H2S
CaCO3
Al2O3
CO
C
KOH
CH3COOH
NaHSO4
CaO
SiO2
D
NaOH
HClO
CaCl2
Na2O2
SO2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B
Si
C
NO
D
Cu
CuO
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碱性氧化物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
①
②
③
④
A
B
C
D
分类组合
混合物
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A
汽油
B
盐酸
C
硫酸
HClO
CaO
D
漂白粉
HBr
KOH
CO
选项
甲
乙
丙
物质间的转化
A
C
CO2
CO
B
Fe
FeCl2
FeCl3
C
AlCl3
Al(OH)3
Al2O3
D
Ca(OH)2
CaCl2
CaCO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史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质量,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