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学案设计
展开微专题3 Na2CO3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
【典例】 制得的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NaCl,现欲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案一:用下图所示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
①操作Ⅰ涉及的实验名称有________、洗涤;操作Ⅱ涉及的实验名称有干燥、________。
②该方案测得的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
(2)方案二: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a.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b.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 g;
c.准确称得6.0 g纯碱样品放入容器Ⅱ中;
d.打开分液漏斗Ⅰ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e.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 g。
①若d、e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②装置A中试剂X应选用________。
③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解析] (1)①生成沉淀A,故操作I需要涉及过滤操作。要知道固体的质量需要称重;②经过计算,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100%。
(2)①反应过快会使产生的CO2气体不能完全被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快速鼓入空气,也会使装置内残留CO2不能被D装置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则测得的CO2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小;②鼓入空气,可把残留在装置B、C中的CO2赶出由D中碱石灰吸收,因为空气中含有CO2,因此应把鼓入空气中的CO2吸收处理,所以装置A应放入NaOH溶液;③如果D装置直接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则空气中的H2O和CO2会对测定结果带来影响,所以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H2O和CO2进入装置D中;④反应中放出CO2气体的质量=85.6 g-83.4 g=2.2 g,设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O2
106 44
x 2.2 g
解得x=5.3 g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100%≈88.3%。
[答案] (1)①过滤 称量
②×100%
(2)①偏小 ②NaOH溶液 ③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 ④88.3%
测定纯碱纯度的两种常见方法
气体法 | 发生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依据CO2的体积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纯度。但要注意CO2中杂质的干扰。 |
沉淀法 | 发生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依据BaCO3沉淀的质量,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纯度。 |
Na2CO3纯度的分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B中盛有10.0 g的Na2CO3样品[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原容器中CO2含量可忽略不计,各装置内反应完全。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和药品还有锌粒、稀硫酸、CaCO3(s)、蒸馏水]。
(1)装置A锥形瓶内盛有________,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B分液漏斗中装有________。
(2)若无装置C,实验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后,装置D的质量增加3.96 g,则该Na2CO3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
[解析] (1)装置A用于制取H2,用的药品是锌粒和稀硫酸,目的是把装置B中产生的CO2都赶到装置D中被碱石灰吸收,使实验数据尽可能准确;装置B中发生的是酸与Na2CO3生成CO2的反应,后面没有除杂装置,所以可用不挥发的稀硫酸。
(2)装置C用来吸收CO2中的水蒸气,若无此装置,装置D中的碱石灰不仅会吸收CO2还会吸收水蒸气,使测得的CO2的量偏高,导致Na2CO3的含量偏高;装置E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对实验造成误差。(3)装置D的质量增加3.96 g,增加的质量为
Na2C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根据转化关系知:
Na2CO3 ~ CO2
106 44
m(Na2CO3) 3.96 g
=,解得m(Na2CO3)=9.54 g,
w(Na2CO3)=×100%=95.4%。
[答案] (1)锌粒 装置A中生成的H2把装置B中产生的CO2气体都赶到装置D中,使装置B中的CO2气体全部被装置D中的碱石灰吸收 稀硫酸
(2)偏高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等气体进入装置D中,使装置D中碱石灰的质量增加
(3)95.4%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4章 第14讲 侯氏制碱法与Na2CO3含量的测定(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4章 第14讲 侯氏制碱法与Na2CO3含量的测定(含解析),共16页。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 侯氏制碱法与Na2CO3含量的测定 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 侯氏制碱法与Na2CO3含量的测定 学案(含答案),共10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氯气的制法,Cl-的检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