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1 趣味乐理 节奏密码·均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1 趣味乐理 节奏密码·均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页
    2.1 趣味乐理 节奏密码·均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第2页
    2.1 趣味乐理 节奏密码·均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趣味乐理 节奏密码·均拍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趣味乐理 节奏密码·均拍教学设计,共8页。
    课时
    1课时40分钟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趣味乐理单元。教材编排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均拍这一基础音乐概念。教材设计巧妙地将抽象的节奏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例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知均匀节奏的特征。这种编排既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为今后学习复杂节奏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正处于天真活泼的年龄阶段,他们对音乐充满好奇和热情,具有强烈的模仿欲望和表现欲望。在生活中,孩子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节奏体验,比如拍手、跺脚等简单的节奏表现能力。然而,由于年龄特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对均匀节奏的概念理解还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维持学习兴趣。针对这些特点,教学设计应当注重具象化、游戏化和多样化,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感知和掌握均拍的特征。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学生能够通过聆听和体验,感受均匀节奏的规律之美,培养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
    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均匀节奏的特点,用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表现均匀拍,并能运用简单打击乐器演奏均匀节奏。
    创意实践
    学生能够根据音乐创造性地设计表现均匀节奏的动作,并在小组活动中展现创意。
    文化理解
    学生能够认识到均匀节奏在日常生活和音乐作品中的广泛应用,理解其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准确感知和表现均匀节奏的基本特征,掌握均匀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保持节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克服速度不均的问题。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节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正确的节奏表现方式,为学生提供直观参考。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均匀节奏的特征。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互助学习。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声像结合的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打击乐器:小鼓、三角铁、响板、手鼓
    教学课件:包含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
    节奏卡片:展示不同节奏型的卡片
    计时器:用于演示均匀节奏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时钟的"滴答"声音,让教室沉浸在均匀的节奏中。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
    生:时钟的声音!
    引导体验
    师:让我们一起用声音模仿时钟,"滴答、滴答"。
    (全班学生一起模仿,教师及时纠正不整齐的声音)
    问题引导
    师:小朋友们真棒!时钟的声音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引导学生说出"整齐""一样快""间隔相同"等关键词)
    环节二:讲授新课(25分钟)
    感知阶段
    生活实例探索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像时钟一样整齐呢?
    (展示图片:下雨、走路、心跳等场景)
    生:雨滴打在窗户上的声音!
    生:走路的脚步声!
    生:心跳的声音!
    实践体验
    师:让我们一起来模仿这些声音。
    ·模仿下雨: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模仿脚步:双手交替拍打大腿
    ·模仿心跳:用手轻拍胸口
    特征总结
    师:这些声音都有什么共同点呢?
    (引导学生总结:声音之间的间隔相等,力度均匀)
    探究阶段
    节奏辨别游戏
    师:现在我要请几位小朋友来当小老师,用不同的方式拍节奏,大家一起来找一找,哪些是均匀的节奏。
    (教师示范正确与错误的节奏型,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身体律动练习
    ·行进练习
    师:我们一起随音乐走起来,记住要像时钟一样整齐哦!
    (播放适合的进行曲,指导学生保持步伐均匀)
    ·拍手练习
    师:现在我们用拍手来表现均匀的节奏。
    (从慢速开始,逐渐加快,注意保持均匀性)
    示范环节
    教师示范
    展示不同打击乐器的正确演奏方法,强调力度控制和节奏均匀。
    分组练习
    将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使用不同打击乐器进行练习:
    第一组:小鼓
    第二组:三角铁
    第三组:响板
    (注意观察每组表现,及时指导)
    合奏训练
    师:让我们把三组的声音合在一起,创造美妙的节奏乐章。
    (指导学生注意聆听其他组的声音,保持整体配合)
    环节三:巩固延伸(10分钟)
    节奏接力游戏
    ·全班分成四组,每组选择一种表现方式
    ·第一组开始表现均匀节奏,其他组依次接力
    ·要求做到无缝衔接,保持节奏的连贯性
    创意表现
    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发挥想象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均匀节奏。
    (鼓励学生创造新颖的表现方式,可以结合动作、声音等元素)
    成果展示
    ·每组选派代表展示创意成果
    ·全班评价,肯定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音乐中的好朋友——均匀节奏。它就像时钟一样,整整齐齐,有规律地跳动。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很棒,让我们记住:均匀节奏要做到间隔相等、力度均匀。
    作业:
    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均匀节奏现象
    创编一个表现均匀节奏的动作,下节课展示
    用打击乐器在家练习均匀节奏
    设计意图
    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时钟这一生活中最典型的均匀节奏载体导入,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知节奏特征。选择视听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增强学习效果。
    探究音乐环节:
    设计多样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规律。通过游戏化的形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达到教学目标。
    巩固延伸环节:
    采用接力游戏和创意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既检验学习效果,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板书设计
    趣味乐理:节奏密码·均拍

    生活中的均拍——时钟、雨滴、脚步

    特点:间隔相等、力度均匀

    表现方式:拍手、走步、乐器演奏
    (配以简笔画示意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生活化的导入、游戏化的探究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均拍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机会。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