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5.2生活中的透镜(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5.2生活中的透镜(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5.2生活中的透镜(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5.2生活中的透镜(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生活中的透镜,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及构造;,知道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及构造;,知道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构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5.2 生活中的透镜
    学新课标对课节知识点要求
    【课程标准】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学习目标】
    1.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2.知道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3.知道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学习重点】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学习难点】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课节知识点
    知识点1. 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
    2.投影仪;
    3.放大镜。
    知识点2.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性质
    1.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交卷、屏幕。
    3.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靠近物体。
    讲课节知识点的例题解析
    考点1. 生活中的透镜
    【例题1】(2023上海)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
    (1)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2)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____________;
    (3)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L2时,成实像,请比较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对点训练】(2022山西)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___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___位置。
    考点2.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性质
    【例题2】(2023湖南株洲)如图,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下列能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 )

    A. B. C. D.
    【对点训练】(2022湖南张家界)下列生活工具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是( )

    A.人脸识别机 B.汽车后视镜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
    【对点训练】(2022河南)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
    A. f=5cm h=10cmB. f=10cm h=12cm
    C. f=5cm h=12cmD. f=10cm h=6cm
    【对点训练】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强化知识点的达标问题精练
    1. (2022湖北十堰)如图是某校园监控摄像头,从安保室电脑上可以看到此摄像头拍摄的学生出入校园的画面,摄像镜头所成的像与下列设备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
    A. 汽车观后镜B. 照相机C. 投影仪D. 放大镜
    2.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信焦距
    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3. (2022湖北孝感)2022年5月10日,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如图所示是对接过程中核心舱上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心舱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 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都是沿直线传播
    C. 地球通过核心舱上摄像机的镜头成虚像
    D. 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小
    4. 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5. (2022湖南郴州)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跨出了关键一步。王大爷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无比自豪。他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镜片看到的文字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
    6. (2022黑龙江牡鸡)我们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接触了许多的光学器件,以下描述正确的
    是( )
    A. 小刚用照相机拍摄小明时,小明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B.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C.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等于一倍焦距
    7. (2022辽宁大连)照相机常用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 照相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C. 照相机的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
    D. 照相时,要想使人像变大,人应该在镜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8. (2022山东泰安)光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 )
    ①近视镜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②照相时,被照者应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③放大镜能放大地图,利用了光通过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④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 只有①④正确B. 只有②④正确C. 只有②③正确D. 只有①③正确
    9. (2022四川达州)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通过注入气泡的水球,我们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
    B.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10.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11.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 )
    A. 放大镜 B. 近视眼镜 C. 监控摄像头 D. 投影仪
    12.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情形,这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二维码经摄像头扫描成倒立、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13. (2022四川广元)生活中随处可见摄像头,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拍摄实景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人在靠近摄像头的过程中,人所成的像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 (2022青海省)某汽车司机下车时,随手将一瓶矿泉水放在仪表台上,如图所示。不料因阳光照射、水瓶聚光,车内物品被点燃引发火灾。太阳光经过矿泉水瓶发生了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矿泉水瓶相当于______。因此,提醒大家在车内不要放置有聚光效果的物品。
    15. 把带双箭头的图片放在圆柱形透明玻璃杯后适当位置并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重的水,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图甲与______ ,图乙与______ 光学仪器成像的原理相同(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或“近视眼镜”)。
    16. 盛夏凌晨池塘边草木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为防止儿童溺水,在池塘边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摄像头,其镜头是一个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当儿童靠近池塘的过程中,通过镜头所成的实像越来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______
    18. 将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瓶中的水相当于______,可会聚太阳光引燃干草或枯枝。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会看到通过水滴形成的______的虚像(具体描述像的性质);如果想让看到的字再变大点,应让水滴______
    19. (2022广西玉林)如图所示,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水球”做成像实验,“水球”成像的原理与____(选填“放大镜”或“照相机”)的相同,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___(选填“实”或“虚”)像。
    20. 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
    镜 的位置(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白色银幕是为了 所有颜色的光(选填“反射”或“吸收”)。
    21. (2022黑龙江绥化)某次实验中各光学元件在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生活中的______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2. (2022湖北恩施州)汽车的摄像头能对远处物体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汽车经过盘山公路的急弯处时,可通过路边的凸面镜来观察另一方来车情况。在如图所示的弯道上,最适合安装凸面镜的一处位置是_______处(选填图中字母)。
    23. (2022湖南岳阳)2022年3月,春暖花开,油菜花节相继在岳阳市各地举行。游客们远远地就能闻到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现象;到达现场,许多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摄“金色花海”,手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24.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______(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______cm。
    25. (2022广东)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_____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认真观察如图所示的投影仪,结合平时学习得到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
    (2)螺纹透镜的作用是什么?
    (3)除屏幕上的像与投影片的景物上下颠倒外,左右有没有颠倒呢?
    (4)如何让投影片的像最清晰?
    (5)要使屏幕上的像增大一些,应该怎样操作?
    (6)上述操作实质是调节什么?
    2023-2024学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人教版通用)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5.2 生活中的透镜
    学新课标对课节知识点要求
    【课程标准】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学习目标】
    1.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2.知道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3.知道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学习重点】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学习难点】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课节知识点
    知识点1. 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
    2.投影仪;
    3.放大镜。
    知识点2.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性质
    1.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交卷、屏幕。
    3.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靠近物体。
    讲课节知识点的例题解析
    考点1. 生活中的透镜
    【例题1】(2023上海)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
    (1)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2)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__________________;
    (3)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L2时,成实像,请比较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1)物距小于像距 (2)越大 (3)见解析
    【解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此时物体离放大镜越远,像离放大镜越远,像变大,像距大于物距。放大镜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为:物距小于像距。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此时物体离放大镜越远,像离放大镜越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越大。
    (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L2时,成实像,所以物距L1小于物距L2。
    【对点训练】(2022山西)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___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___位置。
    【答案】 凸透 焦点
    【解析】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将冰削圆,对着太阳能生火,说明削成的圆冰对火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冰块制成凸透镜。
    太阳光都会会聚到凸透镜的焦点位置,要快速生火,需把“艾”放在镜的焦点位置。
    考点2.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性质
    【例题2】(2023湖南株洲)如图,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下列能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A.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从平面镜看到蜡烛,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符合题意;
    D.蜡烛与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对点训练】(2022湖南张家界)下列生活工具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是( )

    A.人脸识别机 B.汽车后视镜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
    【答案】A
    【解析】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A.人脸识别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故A符合题意;
    B.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成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对点训练】(2022河南)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
    A. f=5cm h=10cmB. f=10cm h=12cm
    C. f=5cm h=12cmD. f=10cm h=6cm
    【答案】D
    【解析】ABCD.盒盖处安装凸透镜,盒底处有昆虫标本,要使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必须小于焦距,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对点训练】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答案】10~20cm, 改变光路。
    【解析】本题考查投影仪成像原理。投影仪、幻灯机都是利用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同时考查了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10~20 cm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成像时,因为光沿直线传播,会竖直向上射出,投不到幕布上;加上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像能成在幕布上。
    强化知识点的达标问题精练
    1. (2022湖北十堰)如图是某校园监控摄像头,从安保室电脑上可以看到此摄像头拍摄的学生出入校园的画面,摄像镜头所成的像与下列设备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
    A. 汽车观后镜B. 照相机C. 投影仪D. 放大镜
    【答案】B
    【解析】A.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而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主要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可以起到扩大视野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相同,故B符合题意;
    C.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信焦距
    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B
    【解析】A.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
    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C错误;
    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D错误。
    3. (2022湖北孝感)2022年5月10日,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如图所示是对接过程中核心舱上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心舱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 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都是沿直线传播
    C. 地球通过核心舱上摄像机的镜头成虚像
    D. 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小
    【答案】A
    【解析】A.生活中的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仪器的镜头都是凸透镜,故A正确;
    B.光通过摄像机镜头后会发生折射现象;故B错误;
    C.地球与核心舱的距离很远,远远的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所以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故C错误;
    D.根据透镜成像物近像远向边大的规律可知,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大,故D错误。故选D。
    4. 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答案】C
    【解答】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老花镜也是凸透镜,属于同一类透镜,故A正确。
    B.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B正确。
    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在物距不变的条件下,乙照片中彩色菜花大些,则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的焦距需调得大些,故C错误、D正确。
    5. (2022湖南郴州)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跨出了关键一步。王大爷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无比自豪。他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镜片看到的文字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B
    【解析】用放大镜读报时,放大镜与报纸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6. (2022黑龙江牡鸡)我们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接触了许多的光学器件,以下描述正确的
    是( )
    A. 小刚用照相机拍摄小明时,小明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B.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C.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等于一倍焦距
    【答案】ABC
    【解析】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用照相机拍照时,小明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故A正确;
    B.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原因是成像时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矫正近视眼要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成在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故B正确;
    C.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C正确;
    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用放大镜看物体时,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D错误。
    故选ABC。
    7. (2022辽宁大连)照相机常用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 照相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C. 照相机的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
    D. 照相时,要想使人像变大,人应该在镜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答案】BC
    【解析】A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的;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故A错误,B正确;
    C.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故照相机的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故C正确;
    D.凸透镜在成实像的条件下,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照相时,要想使人像变大,要减小物距,即人应适当靠近照相机,故D错误。故选BC。
    8. (2022山东泰安)光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 )
    ①近视镜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②照相时,被照者应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③放大镜能放大地图,利用了光通过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④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 只有①④正确B. 只有②④正确C. 只有②③正确D. 只有①③正确
    【答案】B
    【解析】①近视眼的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佩戴发散的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①错误;
    ②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②正确;
    ③利用放大镜看地图时,物体在焦点之内,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误;
    ④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④正确。故选B。
    9. (2022四川达州)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通过注入气泡的水球,我们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
    B.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答案】A
    【解析】A、水球被气泡变为了两部分,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这个时候整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外圈成为了一个凸透镜,所以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实像,内圈相当于变成了凹透镜,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虚像,故A正确;
    B、因为光滑的舞台相当于平面镜,所以看到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形成的,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小虫落在透镜上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即光屏上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故C错误;
    D、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应用于远视眼镜,故D错误。
    10.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A
    【解析】监控摄像机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物体经它们的镜头所成像均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11.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 )
    A. 放大镜 B. 近视眼镜 C. 监控摄像头 D. 投影仪
    【答案】 C
    【解析】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不合题意;
    B.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B不合题意;
    C.监控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
    D.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不合题意。
    12.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情形,这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二维码经摄像头扫描成倒立、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答案】 凸;缩小
    【解析】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物距大于2倍焦距,二维码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距u>2f时,像距f

    相关试卷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课后作业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透镜,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知道凸透镜的光心、焦点和焦距;, 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综合训练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光的色散,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和应用, 感知乘客,确定是否关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4节 光的折射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4节 光的折射复习练习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光的折射,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