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习题
展开第19课 生活中的透镜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1.认识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光学仪器; 3.了解生活中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 | 1.认识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摄像头、幻灯机、放大镜等); 2.了解生活中常见透镜的成像特点; 3.认识生活中透镜的成像原理。 |
知识点01 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胶片能感光,所以能成实像)。
2.投影仪: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透过平面镜使倒立,放大的像再倒立一次,这样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一个正立的实像了。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放大镜: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知识详解】实像与虚像
实像和虚像区别
(1)成像原理不同
实像:物体上每一点射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光线会聚到一点所成的像。
虚像:物体上每一点射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光线散发,但其反方向延长线相交与一点。
(2)承接方式不同
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观看。
虚像:只能用眼睛观看。
【知识拓展一】照相机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
【知识拓展二】投影仪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片相当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的蜡烛(物体),屏幕相当于光屏。
投影仪构造:结构与幻灯机相似,主要区别是投影仪用两块大的塑料螺纹透镜作聚光器,同时用一块平面镜把像反射到屏幕上。说明:投影仪能放映大画面的幻灯片,也可以投射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的文字,使用方便。
【知识拓展三】幻灯机
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幻灯片相当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的蜡烛(物体),屏幕相当于光屏。
幻灯机构造:镜头、画片框、聚光镜、光源和反光镜、机箱等。说明:反光镜用凹面镜,聚光镜为一组凸透镜,光源发出光经反光镜和聚光镜作用后集中射向幻灯片。把幻灯片放在比镜头的焦距稍大的位置,存强光的照射下,就能在屏幕上成放大的像。
【知识拓展四】放大镜
放大镜实际上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如图所示)。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对着凸透镜观察,就可以看到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像和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当物体越靠近凸透镜的焦点时,所成的虚像越大。它可以将小的、眼睛不易辨清的物体“放大”,以便人们能看得更清楚。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一般只有几倍,最多不过20倍,要想进一步提高放大倍数,就要用显微镜。
【例题1】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一个人照了一张全身像,若要再给这个人照一张半身像,应该( )。
A.使照相机的镜头离人远些,并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B.使照相机的镜头离人远些,并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C.使照相机的镜头离人近些,并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使照相机的镜头离人近些,并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答案】C。
【解析】底片大小不变,从全身像到半身像,实际上是人的像变大了,根据照相机的调节方法,要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人离镜头要近一些,像离镜头要远一些。因此照相机镜头应离人近一些,同时镜头往前伸,使暗箱长一些。答案:C。
【例题2】在练习调节投影仪(如图所示)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填“上”或 “下”)移动。
【答案】增大;下。
【解析】投影仪的镜头足凸透镜,放映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物体离透镜越近,所成的实像越大越远,所以要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相当于增大像距,将透镜下移,相当于减小物距。
答案:增大;下。
【例题3】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同一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图成像都是因为光的折射;
B.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
C.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大;
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答案】C。
【解析】A、图中都是使用凸透镜观察物体,光透过凸透镜会发生折射,故A正确;
B、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所以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故B正确;
C、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
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更小,故C错误;
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甲图中成正立放大的像,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应用于投影仪,故D正确。故选C。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毕业了,小明与全班同学用胶片照相机照了合影后,接着照一张单身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应远离镜头,同时胶片应靠近镜头;
B.小明应靠近镜头,同时胶片应远离镜头;
C.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B。
【解析】毕业合影上的人头小,单身像的人头大,像变大,要减小镜头和同学的距离,增大镜头和底片的距离。故选B。
2.国庆假期,公园里游人如织。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乙相机拍摄的照片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凸透镜成像时,若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外,则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由图知道,乙相机的像距(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最小,像最小,所以照片B是用乙拍摄的,故选B。
3.下列关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又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B.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又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C.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但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D.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但能够成在光屏上的像
【答案】C。
【解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但是虚像也能用眼睛看到,故只有选项C正确。故选C。
4.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A.大于20cm B.等于10cm
C.小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
【答案】C。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小于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判断出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选出正确的选项。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满足u<f=10cm,所以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是小于10cm。故选:C。
5.下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
【答案】C。
【解析】A、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正确;
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投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C错误;
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D正确。故选:C。
6.我们经常提到的像:
(1)小孔成像; (2)平面镜成像;(3)放大镜成像; (4)电影银幕上的像;(5)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6)水面的倒影。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属于虚像的是 ;由于光的反射的是 ,由于光的折射的是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填序号)
【答案】(1)(4);(2)(3)(5)(6); (2)(5)(6);(3)(4);(1)。
【解析】(1)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2)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3)放大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电影银幕上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5)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6)水面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综上可知:其中属于实像的是(1)(4);属于虚像的是(2)(3)(5)(6);由于光的反射的是(2)(5)(6);由于光的折射的是(3)(4),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1)。
故答案为:(1)(4);(2)(3)(5)(6); (2)(5)(6);(3)(4);(1)。
7.最近,支付宝推出了“扫二维码,领红包”的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即可获得红包。手机摄像头是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凸透镜;变大。
【解析】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工作的;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则像变大。
故答案为:凸透镜;变大。
8.透过滴在玻璃台板上的水滴看过去,可以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
【答案】凸透镜;虚。
【解析】水滴中间厚边缘薄是一个水凸透镜。报纸上的字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字射出的光线经水凸透镜折射后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凸透镜;虚。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红外半球摄像头通过捕捉红外线增强夜晚监控效果。下列关于该摄像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摄像头捕捉到的红外线是红色的光;
C.被监控的物体在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答案】C。
【解析】ACD、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其应用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故AD错误,C正确,
B、摄像头捕捉到的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在红光以外,不是红色的光,故B错误;故选:C。
2.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
A.人脸是光源;
B.人脸经摄像头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
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答案】B。
【解析】A、人脸不会发光,故人脸不是光源,故A错误;
B、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故B正确;
C、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错误;
D、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人脸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故D错误。故选:B。
3.小明同学用一个凸透镜观察洗手液的商标,成像情况如图甲,若想再看到倒立、放大的像,应将凸透镜向 移动,图乙的成像原理可应用于 。(选填“照相机”或“放大镜”)
【答案】远离商标的方向;照相机。
【解析】(1)图甲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u<f,若想再看到倒立、放大的像,2f>u>f,增大物距,因此应将凸透镜向远离商标的方向移动,
(2)图乙的成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故答案为:远离商标的方向;照相机。
4.将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瓶中的水相当于______,可会聚太阳光引燃干草或枯枝。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会看到通过水滴形成的______的虚像(具体描述像的性质);如果想让看到的字再变大点,应让水滴______ (选填“靠近字、远离字”或“面积增大”)。
【答案】(1)凸透镜;(2)正立的放大;(3)远离字。
【解析】矿泉水瓶中的水,中间厚,两边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此时薄膜上的水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若要让看到的字再变大点,此时应该在一倍焦距的范围内增大物距,即应让水滴远离字。
5.如图是张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答案】(1)凸透镜;(2)远离;(3)缩小。
【解析】手机的镜头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
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文字,相当于缩小物体在手机内呈现的像,像距变小,物距变大,所以手机应该远离黑板。
手机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类似,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
6.小明利用支付宝进行扫码支付时,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的收款二维码,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凸透镜;(2)变大。
【解析】手机摄像头和照相机的镜头一样,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手机摄像头拍摄物体,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实像,当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减小,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变大,所以所成的像也变大。
7.如图,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为____(实像/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_______(照相机/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
【答案】虚像;照相机;凹透镜。
【解析】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字在这个水膜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用凹透镜看远处物体能成正立缩小的像,因此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说明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凹透镜。
8.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 的位置(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白色银幕是为了 所有颜色的光(选填“反射”或“吸收”)。
【答案】②;反射。
【解析】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2f>u>f,像距v>2f,即所成的像位于二倍焦距以外;
白色银幕是为了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让观众看到五彩的画面。
故答案为:②;反射。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2021·河南中考真题)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
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答案】B。
【解析】A.投影机的镜头是凸透镜,与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是不同的透镜,故A错误;
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光经过透镜发生折射,故B正确;
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D错误。故选B。
2.(2021·广西南宁市)毕业照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青春记忆。拍照时( )。
A.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同学们应站在镜头一倍焦距以内;
C.照相机成缩小的实像;
D.想让成的像变大,镜头应远离同学们
【答案】C。
【解析】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不符合题意;
BC.照相机照相时,同学们应站在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透镜,像越远离透镜,成的像会变大,所以想让成的像变大,镜头应靠近同学们,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021·山东枣庄市)关于放大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大镜的镜片就是一个凸透镜;
B.放大镜所成的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
C.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正立的虚像;
D.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倒立的实像
【答案】B。
【解析】ABC.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放大镜成像时,是把物体放在了该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故AC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D.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021·辽宁中考真题)汽车电子后视镜通过摄像头成像,将车侧后方路况呈现在显示屏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B.当侧后方车靠近摄像头时,显示屏上车的像变大;
C.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D.普通后视镜与电子后视镜成像原理相同
【答案】BC。
【解析】A.摄像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侧后方车靠近摄像头时,物距减小,显示屏上车的像变大,故B正确;
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C正确;
D.普通后视镜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电子后视镜成像是凸透镜成像,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密度是物体的特征,密度公式是,56g/cm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 质量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 质量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使用天平注意事项,5g,被测物体的质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镜与面镜区别,透镜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