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上册1.3 证明优质ppt课件
展开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它的推论,并能运用这些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索与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能力;再次“尝试”证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已的知识积淀,从而对证明的格式有更深的理解.
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含义; 2、探索并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几何证明; 3、通过一些简单命题的证明,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 一步熟练证明的方法和表述; 4、体验从实验几何向推理几何的过渡.教学重点: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进一步掌握证明的方法和表述.教学难点:按规定格式表述证明的过程.
要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往往需要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一步一步推出结论成立,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
【问题1】证明的定义:
【问题2】我们在小学已经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除了度量以外,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呢?
还可以用拼接的方法,你知道怎样操作吗?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到一起恰好构成一个平角.
观测的结果不一定可靠,还需要通过数学知识来说明.从上面的操作过程,你能发现证明的思路吗?
还有其他的拼接方法吗?
【探究】在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将它的内角剪下拼合在一起.
证明 如图,过点A作直线MN∥BC,则∠B=∠MA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理,∠C=∠NAC.∴∠BAC+∠B+∠C=∠BAC+∠MAB+∠NAC=180°.
例3 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是真命题.
已知:∠BAC,∠B,∠C是△ABC的三个内角.求证:∠BAC+∠B+∠C=180°.
已知:如图, △ABC.求证:∠A+∠B+∠C=180°
证明: 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AB,则
∠1=∠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2+∠ACB=180°
∴∠A+∠B+∠ACB=180°
你还能想到其他证法吗?
证明:在BC上任取一点D,过D作DE//AB,作DF//AC。
∴∠1=∠B,∠2=∠C,∠DEC=∠A, ∵DE∥AB,∴∠3=∠DEC, ∴∠3=∠A, ∵∠1+∠2+∠3=180°∴∠A+∠B+∠C=180°
如图,∠ACD是由△ABC的一条边BC的延长线和另一条相邻的边CA组成的角,这样的角叫做该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由∠ACD+∠ACB=180°,∠A+∠B+∠ACB=180°,得∠ACD=∠A+∠B.
这是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接推理得到的一个推论.推论也可以作为推理的依据.
∠2﹥∠A ∠2﹥∠B
例4 已知:如图,∠B+∠D=∠BCD.求证:AB∥DE.
分析 如图,延长BC,交DE于点F.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只要证明∠B=∠CFD,或∠B+∠BFE=180°,就能证明AB∥DE.
证明 如图,延长BC,交DE于点F.∵∠B+∠D=∠BCD(已知),又∵∠BCD=∠D+∠CFD(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B+∠D=∠D+∠CFD,∴∠B=∠CFD. ∴AB∥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辅助线是为了证明需要在原图上添画的线;(2)添加辅助线的过程需要写入证明中,通常画成虚线;(3)添加辅助线,可构造新图形,其作用是把分散的条件集中,把隐含条件凸显出来,起牵线搭桥的作用.
证明几何命题时,表述格式一般是:(1)按题意画出图形。(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1.如图,下列关于△ABC的外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A.∠HBA是△ABC的外角B.∠HBG是△ABC的外角C.∠DCE是△ABC的外角D.∠GBA是△ABC的外角
2.如图,∠A,∠1,∠2的大小关系是( )A.∠A>∠1>∠2 B.∠2>∠1>∠AC.∠A>∠2>∠1 D.∠2>∠A>∠1
3.如图,在五角星图形中,求:∠A+ ∠B+ ∠C+ ∠D+ ∠E的度数.
解:如右图所示, ∵∠1=∠C+∠2,∠2=∠A+∠D, ∴∠1=∠C+∠A+∠D, 又∵∠1+∠B+∠E=180°, ∴∠A+∠B+∠C+∠D+∠E=180°. 故答案是:180°.
4.星期天,小明见爸爸愁眉苦脸地在看一张图纸,他便悄悄地来到爸爸身边,想看爸爸为什么犯愁.爸爸见到他,高兴地对他说:“来帮我一个忙,你看这是一个四边形零件的平面图,它要求∠BDC等于140°才算合格.”小明通过测量得∠A=90°,∠B=19°,∠C=40°后就下结论说此零件不合格.于是爸爸让小明解释这是为什么?
小明很轻松地说出了原因,并用如下的两种方法解出此题.请你代小明分别说出不合格的理由.
①如图(1),连结AD并延长;②如图(2),延长CD交AB于E.
分析:直接利用各个三角形中的外角和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解.解:(1)∠BDC=∠1+∠2=∠A+∠B+∠C=90°+19°+40°=149°≠140°,故不合格;(2)∠BDC=∠1+∠B=∠A+∠C+∠B=149°≠140°,故不合格.
1.如图,在△ABC中,∠A=50°,点E,F在AB,AC上,沿EF向内折叠△AEF得到△DEF,则∠1+∠2等于( )A.130° B.120° C.65° D.100°
2.证明命题“三角形不共顶点的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是真命题.
已知:如图,△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1、 ∠2、 ∠3,相对应的外角为∠4、 ∠5、 ∠6.求证: ∠4+∠5+∠6=360°.
证明:∵ ∠1、 ∠2、 ∠3是△ABC的三个内角,∴ ∠1+∠2+∠3=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又∵∠4=∠2+∠3,∠5=∠1+∠3,∠6=∠1+∠2(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4+∠5+∠6=2(∠1+∠2+∠3)=2×180°=360°.
4.AD是△ABC的高,BE平分∠ABC交AD于O,∠BAC=50°,∠C=54°.求:∠AEB和∠AOB的度数.
解:∵∠BAC=50°,∠C=54°,∴∠ABC=180°-∠C-∠BAC=76°,∵BE平分∠ABC,在△ABE中,∠AEB=180°-∠BAC-∠ABE=180°-50°-38°=92°,∵AD是高线,∠ABD=76°,∴∠BAD=14°.在△OBA中,∠AOB=180°-∠BAO-∠ABO.∴∠AOB=128°.综上,∠AEB=92°,∠AOB=128°.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证明思想是运用辅助线将原三角形处于不同位置的三个内角集中在一起,拼成一个平角.辅助线是联系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今后我们还要学习它.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接推理得到的一个推论.
教材课后配套作业题。
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1.2 定义与命题完整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sx/tb_c9173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2 定义与命题完整版ppt课件</a>,文件包含浙教版数学八上12《定义与命题1》课件pptx、浙教版数学八上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整理分析教案docx、浙教版数学八上12《定义与命题1》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2024)1.1 认识三角形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2024)<a href="/sx/tb_c9173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1 认识三角形获奖课件ppt</a>,文件包含浙教版数学八上11《认识三角形2》课件pptx、浙教版数学八上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整理分析教案docx、浙教版数学八上11《认识三角形2》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1.1 认识三角形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a href="/sx/tb_c9173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1 认识三角形优秀ppt课件</a>,文件包含浙教版数学八上11《认识三角形1》课件pptx、浙教版数学八上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整理分析教案docx、浙教版数学八上11《认识三角形1》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