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 39,4L,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5g某金属氯化物中含有 0,8ml、为1,9℃,热稳定性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5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小题,共计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加大植树造林面积B.加大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
C.研究转化为葡萄糖的技术D.践行节能低碳的生活方式
2.分类对于数以千万计化学物质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3.下列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B.
C.D.
4.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B.
C.D.
5.下列关于一些基本概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NaCl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电离
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电离
D.已知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盐,则该盐为正盐
6.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二氧化碳和水。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绿属于碱式盐B.乙为氧化铜
C.④为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D.⑤为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7.每个小球代表一个原子,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及反应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8.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的胶体
B.将胶体过滤,在滤纸上能得到分散质
C.向有污染的水中加入胶体,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D.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9.用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A.10L氢气比8L氢气所含的物质的量多
B.标准状况下,某物质含有个粒子,则该物质的体积为22.4L
C.1ml 中所含氧原子的质量为16g
D.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10.截止2022年8月1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人数已经超过5.2亿,过氧乙酸是广谱、高效、速效的消毒杀菌剂,其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共有9个原子B.过氧乙酸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C.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1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
B.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浓碱溶液冲洗
D.CO气体有毒,处理CO尾气时可将其点燃,转化为无毒的
1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集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B.
C.D.
13.《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
A.洗涤B.粉碎C.萃取D.蒸发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蒸馏完毕后,先停止通冷凝水,再停止加热
C.从海带中提取碘应在烧杯中灼烧海带并用玻璃棒搅拌
D.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实验操作是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后,趁热过滤
15.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括号内为除杂剂)( )
A.溶液中混有(Cu粉)
B.NaOH溶液中混有
C.中混有CO(炽热的碳)
D.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
16.等温等压下,体积相等的CO、、三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之比为B.物质的量之比为
C.分子数之比为D.原子个数之比为
17.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9ml ,右边充入CO和的混合气体共96g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侧CO的质量为11g
B.右侧混合气体中:
C.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的2倍
D.若右边充入252g CO和混合气体,改变混合气体CO和的个数比能使隔板处于中间的1/2处
18.捕获和转化可减少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①完成后,以为载气,将恒定组成的、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内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为化合反应,CaO、可循环利用
B.发生反应②:
C.,初始物质的量与反应后部分含碳物质物质的量n之间一定存在:
D.后,催化剂可能完全失去活性
Ⅱ卷(非选择题,共计46分)
19.(12分)Ⅰ.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进行分类,可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现有下列九种物质:①HCl气体 ②固体Cu ③乙醇 ④三氧化硫 ⑤熔融NaCl ⑥固体 ⑦硫酸溶液 ⑧硫酸氢钠固体 ⑨硫酸钡固体。按照不同的依据对其进行分类:
(1)所给状态能导电的是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均填序号)。
(2)属于酸式盐的物质为______(填序号),其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
Ⅱ.现有下列7种物质:
a.纯碱;b.盐酸;c.稀硫酸;d.氯化钙溶液;e.烧碱;f.二氧化硫;g.氢氧化铁。请利用上面提供的7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3)无氧酸与钠盐:______。
(4)酸性氧化物与足量可溶性碱:______。
(5)含氧酸与不溶性碱:______。
20.(8分)按要求填空
(1)40.5g某金属氯化物中含有 0.6ml,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已知16g A和2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l C和31.76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3)在、NaCl、三种盐的混合溶液,若为3ml、为3.8ml、为1.5ml,则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4)加热13.7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3.1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已知:)
21.(8分)某天然碱晶体由、、NaCl和水组成,一种利用石灰石和天然碱晶体制取烧碱的流程如下:
已知:可以与NaOH反应生成和。
(1)“苛化”的目的是制取和NaOH。写出“苛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上述流程中,不包含下列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填字母)。
A.化合B.分解C.置换D.复分解
(3)滤液中的溶质主要为NaCl和NaOH,设计由滤液获取NaCl晶体的实验方案:______。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22.(18分)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化合物分离和提纯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用于______操作;装置B中被加热仪器的名称为______;装置C中被加热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冷凝水的水流方向为______(填“上进下出”或“下进上出”),装置D中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______。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从黄花蒿中提取抗疟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如下:
已知:青蒿素为白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汽油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熔点为156~157℃,沸点为389.9℃,热稳定性差。屠呦呦团队经历了使用不同溶剂和不同温度的探究过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①对黄花蒿进行破碎的目的是______;用水作溶剂,提取无效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研究发现,青蒿素分子中的某个原子团对热不稳定。分析用乙醚作溶剂,提取效率高于乙醇的原因是______。
(3)用乙醚浸提法从青蒿(粉末)中提取青蒿素的具体操作如下:
①乙醚浸提法涉及到的操作中,不会用到的装置是______。
A.B.
C.D.
②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_。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D.加入乙醇后,再加入苯或汽油进行萃取
(4)某科研小组通过控制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来研究原料的粒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青蒿素提取速率的影响,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的最佳粒度、时间和温度为______。
(5)由上可知,在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质的______等性质(写出两点即可)。
序号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盐
A.
硝酸溶液
碘酒
黄铜
碱式碳酸铜
B.
盐水
干冰
纯碱
C.
氢氧化铜
澄清石灰水
铁
石灰石
D.
水银
CaO
溶剂
水
乙醇
乙醚
沸点/℃
100
78
35
提取效率
几乎为0
35%
9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运河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