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期末]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期末]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本卷主要考查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第二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医用口罩所用的熔喷布是一种聚丙烯材料,聚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
B. 在规定的范围内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C. 能将某些色素氧化褪色,可用作有色布匹的漂白剂
D. 天然气、沼气和太阳能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A.聚丙烯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
B.食品添加剂应依法合理使用,在合理限量范围内使用不影响人体健康,故B正确;
C.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不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故C错误;
D.天然气是古代生物在地下发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是化石能源,沼气是由植物秸秆等发酵形成的,属于可再生能源,但太阳能属于一次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2. 化学用语在化学学习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B. 甲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C. 乙烯的结构简式: D. 乙醛的官能团: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四氯化碳中C和Cl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空间填充模型为:,故B正确;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错误;
D.乙醛的官能团是醛基,结构简式为:-CHO,故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不合理的是( )
A. 电解法冶炼金属铝:
B. 电解法冶炼金属钠:
C. 加热法冶炼金属汞:
D. 热还原法冶炼金属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应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Al,,故A不合理;
B.Na为活泼金属,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得Na:,故B合理;
C.Hg为不活泼金属,通常直接加热氧化汞冶炼Hg:,故C合理;
D.加入还原剂CO能将氧化铁还原为Fe,反应方程式为:,故D合理;
故选:A。
4. 作为中华经典佳酿之一的米酒,其酿造过程中涉及淀粉、葡萄糖、乙醇、乙酸及乙酸乙酯等多种有机物的转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碳酸钠溶液或紫色石蕊试液均可以鉴别乙酸和乙醇
B. 乙酸与足量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小于
C. 金属钠能和乙酸、乙醇反应,且都属于取代反应
D. 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酸含有羧基具有弱酸性,能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乙醇则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乙酸和乙醇,A正确;
B.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属于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则1ml乙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小于1ml,B正确;
C.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是置换反应,不是取代反应,C错误;
D.乙醇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D正确;
故选:C。
5.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二氧化硅熔点高,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
C. 葡萄糖能发生还原反应,可用于玻璃镀银
D. 饱和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可用于提纯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导光性,可用作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与其熔点高的性质无关,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故B错误;
C.葡萄糖含醛基具有还原性,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玻璃镀银利用的是乙醛和银氨溶液的反应,故C错误;
D.饱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通过盐析可以提纯蛋白质,故D正确;
故选D。
6. 下列有关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B. 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C. 石油通过分馏可以获得汽油、煤油、柴油等含碳原子少的轻质油
D. 通过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煤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硫气体,能够污染空气,煤不属于清洁燃料,A错误;
B.煤的气化是将煤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气体燃料,煤的液化是将煤与氢气反应转化为液体燃料,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发生分解的过程,它们都是化学变化,B正确;
C.石油通过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将各物质进行分离,可获得汽油、煤油、柴油等含碳原子少的轻质油用于燃料,C正确;
D.石油是多种烷烃、环烷烃的混合物,通过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碳化合物基本化工原料,D正确;
故选A。
7.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B. 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数目小于
C. 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D. 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CHCl3不是气体,1 ml CHCl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是22.4 L,A错误;
B.1 ml S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SO2,不能生成SO3,B错误;
C.1 ml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转移的电子数目为,C错误;
D.异丁烷中含3条C—C键和10条C—H键,0.50ml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6.5NA,D正确;
答案选D。
8. 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过量的和稀硝酸反应:
B. 用蘸有浓氨水玻璃棒靠近氯气:
C. 溶液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 用氨水吸收硫酸工业尾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生成硝酸亚铁,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浓氨水易挥发,氨气具有还原性,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反应方程式为:,故B正确;
C.溶液电离出氢离子和溶液电离出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故C正确;
D.用氨水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铵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A。
9. 下列有关氨和铵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氨汽化时放热,故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 铵盐都易溶于水,且铵盐中的氨元素都为价
C. 氨气与氯化氢在空气中相遇时,会生成白雾
D. 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铵盐不能与碱石灰混合使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液氨用作制冷剂,故A错误;
B.铵盐都易溶于水,铵盐如NH4NO3中氮元素有-3、+5价,故B错误;
C.氯化氢与氨气相遇生成固体氯化铵,所以有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C错误;
D.铵盐中含有N元素,N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所以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铵盐不能与碱石灰混合使用,否则会反应生成氨气,影响肥效,故D正确;
故选:D。
10.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活动有吃棕子、赛龙舟及喝雄黄酒等。制作棕子的主要原料有糯米、棕叶,还有蛋黄、猪肉等馅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以上原料中涉及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均为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B. 猪肉中的脂肪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发生皂化反应
C. 蛋白质是天然有机高分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 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棕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属于六大营养素,故A正确;
B.脂肪属于酯类,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即肥皂,称为皂化反应,故B正确;
C.蛋白质包括天然的和合成的,主要由 C、H、O、N 四种元素组成,有的蛋白质还含有S、P等,故C错误;
D.糯米主要成分是淀粉,粽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淀粉和纤维素均为混合物,二者分子式不相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C。
11. 海洋中部分化学资源利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步骤①、②利用了Cl2的氧化性,热空气吹出是利用了溴的挥发性
B. 工业上,X常用SO2气体作吸收剂
C. 工业上步骤“沉镁”中,可将Ca(OH)2替换为NaOH
D. “氯化”过程中生成的可燃气体为CO
【答案】C
【解析】
【分析】海水浓缩之后得到苦卤水,通入氯气得到溴单质;将热空气通入吹出塔,可将溴单质吹入吸收塔中,在吸收塔里氧化二氧化硫气体,得到溴离子,再次通入氯气得到含溴单质的溶液,经过萃取、分液、蒸馏之后可得到液溴;往苦卤水中加入石灰乳,得到氢氧化镁沉淀,煅烧之后得到氧化镁,通入氯气和C氯化后得到一氧化碳和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镁可得到镁单质。
【详解】A.步骤①、②都是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利用了Cl2的氧化性,热空气吹出利用了溴的沸点低的易挥发性,A正确;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物质X用于将溴转化溴离子,故X常选用SO2,B正确;
C.工业上应选用廉价的石灰乳进行“沉镁”,而不能采用价格高的NaOH,C错误;
D.由图知,“氯化”过程中MgO、C和Cl2反应生成MgCl2和可燃性气体CO,发生的反应为,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2.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放电时该电池“吸入”,充电时“呼出”。“吸入”时。该电池“吸入”时的总化学方程式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吸入”时,电流流向为MWCNT→导线→钠箔
B. 每吸收6.72L(标准状况下),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ml
C. 放电时,MWCNT处的电极反应式为
D. 该电池可用NaCl溶液做电解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吸入”时,碳纳米管为正极,故电流流向为MWCNT→导线→钠箔,A正确;
B.标准状况下,6.72L为0.3ml,由总化学方程式可知,每吸收0.3ml,消耗0.4mlNa,转移的电子为0.4ml,B正确;
C.放电时,正极上得电子和反应生成和C,C正确;
D.NaCl溶液中的水会与金属钠反应,D错误;
故选D。
13. 已知二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铜催化与氧气发生反应的产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B. 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
C. 不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D. 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有机物含有-CH2OH结构,在铜催化与氧气发生反应的产物含有-CHO,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故A正确;
B.该有机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含-COOH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C错误;
D.-COOH、-OH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则1m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1.5mlH2,标况下的体积为33.6L,故D错误;
故选A。
14.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通入到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经后测得D的浓度为,,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 B. 该反应方程式中,
C. 时,A的转化率为 D. 时,B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得v(D)==0.25ml·L-1·min-1,则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B)=v(D)= 0.25ml·L-1·min-1,故A错误;
B.根据题意得v(D)= 0.25ml·L-1·min-1,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2,故B错误;
C.2min时,D的物质的量是0.5ml/L×1L=0.5ml,所以消耗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5ml、0.5ml,设A、B起始物质的量均为y,则剩余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1.5ml、y-0.5ml,根据c(A):c(B)=1:2,即(y-1.5):(y-0.5)=1:2,解得y=2.5ml,A的转化率为,故C正确;
D.由C项分析,2min时,B的物质的量为2.5ml-0.5ml=2ml,故D错误;
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减小成本,提高产率。回答下列问题:
(1)向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和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若,则内_________,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②平衡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初始状态的_________倍。
③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相同时间内消耗,同时消耗
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B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2)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小王同学用相同质量的锌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实验如下表所示:
①实验I和Ⅱ表明_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②能表明固体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③你猜想下列因素中能影响酸与金属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A.酸的种类 B.酸溶液的体积(确保金属与酸充分接触)
C.金属的颜色 D.金属的种类
【答案】(1)①. ②. 60% ③. 1 ④. BD
(2)①. 在其他条件相同下,温度越高 ②. Ⅱ ③. Ⅲ ④. AD
【解析】(1)①若,则内,A的转化率为;
②起始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3+0.1+0.02=0.42ml,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为(0.11+0.06+0.04)ml/L×2L=0.42ml,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则平衡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初始状态的1倍;
③A.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的状态,正逆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仅仅是反应的一种特殊情况,不能判定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A错误;
B.相同时间内消耗会生成2mlC,同时消耗2mlC,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正确;
C.A、B、C均为气态,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为定值,所以气体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判定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错误;
D.B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说明B的量不再变化,已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BD;
(2)①实验Ⅱ温度高,收集100mL氢气所需时间短,则实验I和Ⅱ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下,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②实验Ⅱ和Ⅲ中接触面积不同,探究的是固体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编号是Ⅱ和Ⅲ;
③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化学反应速率起决定作用,能影响酸与金属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有酸和金属的种类,故答案为:AD。
16. 以粉煤灰(主要成分为和,还含有少量的FeO、等)为原料制备Al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2)加快“酸浸”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
(3)“沉淀”时,通入过量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是否可用溶液或稀盐酸代替?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
(4)写出灼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电解时,每转移2.4ml电子,得到铝的质量为_______g。
【答案】(1)
(2)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或适当升高酸浸温度、搅拌等其他合理答案)
(3)①. ②. 否 ③. 用强酸代替,易造成的溶解,进而造成Al的损失(或其他合理答案)
(4)
(5)21.6
【解析】根据粉煤灰含有的成分可知,加入硫酸发生的反应是Al2O3+6H+=2Al3++3H2O,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SiO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滤渣1为; 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将Fe2+氧化成Fe3+,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铝离子生成四羟基合铝酸根,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即滤渣2,再通入过量的CO2,四羟基合铝酸根转化成氢氧化铝沉淀,灼烧生成氧化铝,电解生成单质Al,据此分析;
(1)由分析可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
(2)加快酸浸的措施有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或适当升高酸浸温度、搅拌等其他合理答案);
(3)“沉淀”过程中,通入过量与溶液中的四羟基合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灼烧时,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不能够用强酸代替二氧化碳气体,不易控制用量,会造成氢氧化铝的溶解;
(5)电解方程式与转移电子的关系为:,转移2.4ml电子,得到铝的物质的量为0.8ml,质量为21.6g。
17. 是常见有机物,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催熟果实;B、F为高分子物质,其中F主要成分遇碘变蓝。各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
(2)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发生加成反应,判断产物中是否还剩余A,可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_____(填字母)。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溴水 c.澄清石灰水
(3)C与E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要除去H中混有的C和E可选用___________溶液。
(4)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若实验测得高分子B的摩尔质量为,则该高分子的聚合度_________。
【答案】(1)①. C6H12O6 ②. 醛基
(2)ab
(3)①.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②. 取代(酯化) ③. 饱和碳酸钠
(4)2 CH3CH2OH+O22CH3CHO+2H2O
(5)600
【解析】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催熟果实,则A为乙烯,结构式为:CH2=CH2;B为高分子化合物,由A生成,则B为聚乙烯,A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C为乙醇,乙醇催化氧化得到乙醛,则D为乙醛,乙醛催化氧化生成乙酸,则E为乙酸,C与E反应生成H,则H为乙酸乙酯; F为高分子物质,其中F主要成分遇碘变蓝,则F为淀粉,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则G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则C为乙醇。
(1)①由分析可知,G为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故答案为:C6H12O6;
②D为乙醛,结构式:CH3CHO,含有的官能团为:醛基,故答案为:醛基;
(2)a.判断产物中是否还剩余乙烯,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乙烯易被高锰酸钾,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项正确;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故b项正确;c.澄清石灰水与乙烯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产物中是否含有乙烯,故c项错误;故答案为:ab;
(3)①由分析可知,C为乙醇,E为乙酸,H为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则C与E生成H的反应为酯化反应,要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和乙酸可选用饱和碳酸钠溶液;
(4)C为乙醇,乙醇催化氧化得到乙醛,则D为乙醛,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 CH3CH2OH+O22CH3CHO+2H2O;
(5)高分子B的摩尔质量为16800g·ml-1,B的单体为-CH2-CH2-,摩尔质量为28g·ml-1,则该高分子的聚合度,故答案为:600。
18.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研究其性质,所用实验装置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向外拉铜丝,终止反应,冷却后,进一步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含有铜离子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
(3)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三支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体现了的漂白性、______性和_____性。
(4)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5)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试管中有黑色物质产生,猜测黑色物质中可能含有和,针对产生的黑色物质,该小组同学利用装置A用不同浓度的浓硫酸与铜反应继续实验探究,并获得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已知:不溶于稀硫酸。
A. 取黑色物质洗涤、干燥后称量,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混合,再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不变,说明黑色物质中不含
B. 黑色物质消失过程中有生成
C. 相同条件下,硫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黑色物质越易出现、越易消失
D. 硫酸浓度为时,先升温至以上,再将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可以避免产生黑色物质
【答案】(1)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
(2)将A装置试管内的物质沿器壁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或试管)中,观察到溶液变蓝
(3)①. 生成黄色沉淀 ②. 还原性 ③. 氧化性
(4)①. ②. 尾气吸收
(5)BC
【解析】装置A中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使装置C中FeCl3溶液变色;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能与装置D中硫化氢溶液反应产生硫沉淀;二氧化硫有毒,则在装置E中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1)A中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
(2)验证反应所得产物含有Cu2+,冷却后将A装置试管内的物质沿器壁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或试管)中,观察是否出现蓝色,若出现蓝色则证明含有Cu2+,故答案为:将A装置试管内的物质沿器壁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或试管)中,观察到溶液变蓝;
(3)二氧化硫能与装置D中硫化氢溶液反应产生硫沉淀,现象是生成黄色沉淀;三支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体现了使品红褪色,体现漂白性、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还原性,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氧化性;
(4)C中和FeCl3发生反应生成硫酸根和二价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E装置的作用是尾气吸收;
(5)A.黑色物质中若含CuO,加入稀硫酸充分混合,氧化铜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于水,固体质量会减小,现固体质量不变,说明黑色物质中不含CuO,故A正确;
B.由于浓硫酸具有氧化性,会将硫化氢氧化,则黑色物质消失过程中会有SO2生成,但不会有H2S生成,故B错误;
C.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出现的温度越低,黑色物质越难消失,说明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越易出现、越难消失,故C错误;
D.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硫酸浓度为16ml/L时,黑色物质出现的温度为140°C,黑色物质消失的温度250°C,先升温至250°C以上,再将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可以避免产生黑色物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实验编号
锌的状态
反应温度
收集氢气所需时间
I
薄片
15
180
Ⅱ
薄片
25
70
Ⅲ
粉末
25
15
硫酸浓度/()
15
黑色物质出现的温度
约150
黑色物质消失的温度
约236
16
约140
约250
18
约120
不消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期末]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本卷主要考查内容,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乙酰水杨酸的结构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河池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本卷主要考查内容,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乙酰水杨酸的结构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期末]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ml H2,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