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件、学案及教案
初中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中重要字词,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回忆性散文的特点,掌握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鲁迅先生的方式,能够准确分析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交流展示,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运用批注阅读法,提高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激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培养观察生活、珍视生活细节的意识,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二、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重点
掌握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分析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
理解回忆性散文的结构和情感表达特点。
(二)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复杂而真挚的情感,理解这种情感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体现的。
学习从生活琐事中挖掘人物深层品质的方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萧红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以及她与鲁迅先生的关系。
了解鲁迅先生的主要文学成就、社会贡献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字词积累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咳嗽(ké su)
校对(jià duì)
抹杀(mǒ shā)
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ué)
解释下列词语。
校对:核对是否符合标准。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二)课堂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围绕鲁迅先生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
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第 1 段:写鲁迅先生的笑声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第 2 段:介绍鲁迅先生的走路姿势。
第 3 段:描述鲁迅先生对 “我” 的关心和帮助。
第 4 段:写鲁迅先生的休息方式。
第 5 段:讲述鲁迅先生对青年作者的支持和鼓励。
第 6 段:介绍鲁迅先生的饮食喜好。
第 7 段:描述鲁迅先生在待客时的情景。
第 8 段:写鲁迅先生对孩子的喜爱。
第 9 段:讲述鲁迅先生的写作习惯。
第 10 段:介绍鲁迅先生的工作时间和效率。
第 11 段:描述鲁迅先生的书桌布置。
第 12 段:写鲁迅先生对时间的珍惜。
第 13 段:介绍鲁迅先生的衣着打扮。
第 14 段:讲述鲁迅先生生病时的情景。
第 15 段:写鲁迅先生逝世后的情景。
总结文章整体上是按照生活琐事的类别以及时间顺序来组织内容的。
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运用批注阅读法,找出文中体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的细节描写,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理解。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批注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文中哪些细节描写最能体现鲁迅先生的幽默风趣?
哪些细节描写展现了鲁迅先生的严谨认真?
哪些细节描写反映了鲁迅先生对他人的关爱?
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和质疑。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幽默风趣:如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他便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严谨认真:例如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笔架上站着。”
关爱他人:像 “鲁迅先生从下午二时起就陪客人,一直陪到夜里十二时,本来已经很疲倦了,但是一看到客人要走,又立刻精神起来,一起走到门口,还和客人一一握手,嘱咐他们路上小心。”
勤奋工作:从 “鲁迅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 等细节可以看出。
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再次阅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回忆鲁迅先生时怀着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体现的?
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如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我喜欢听他的笑声。” 分析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喜爱之情。
关注作者对鲁迅先生生病时的描述,如 “鲁迅先生病得很重,他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他不休息,还在坚持写文章,我心里很是担忧。” 体会作者的担忧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情感是复杂而真挚的,包括崇敬、热爱、怀念、担忧等多种情感。这些情感通过作者对鲁迅先生生活琐事的细致描述以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探究文本,理解文体特点
思考回忆性散文的特点,与其他文体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在结构、内容和情感表达上的独特之处。
回忆性散文以回忆过去的人和事为主要内容,通常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注重对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本文通过萧红的视角,回忆了鲁迅先生的诸多生活琐事,从不同侧面展现了鲁迅先生的形象和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深厚情感。在结构上,文章看似松散,实则围绕鲁迅先生这一核心人物,按照生活琐事的类别和时间顺序进行组织。
(三)拓展延伸
写作训练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如老师、同学或父母,写一篇 300 - 500 字的短文,突出其一个性格特点。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如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方面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
比较阅读
阅读其他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如许广平的《欣慰的纪念》,比较不同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有哪些异同之处。
分析不同作者在描写角度、细节选取和情感表达上的差异,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多面性和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作者的写作方法以及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强调学习本文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习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
(五)课后作业
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以 “我的偶像” 为主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作文,要求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突出偶像的特点和自己对偶像的情感。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寒假预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尝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