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件、学案及教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设疑自探,解疑台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消课文的结构层次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3.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难点: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浏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见过不少楼台阁宇。可你们知道这些建筑中包含着多少历史文化价值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建筑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长子。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27-1928年在美国哈弗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世界建筑史。1928年回国工作,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直至逝世。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是新中图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科普说明文
1.语言特点:简明、确切、通俗、生动。
2.说明方法:和一般说明文一样,常见的有: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引用法、作比较、打比方等;
3.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也使用描写、叙述、议论等。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二、设疑自探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对伺题进行归类概括。
预设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2.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什么?又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三、解疑台探
请大家带着梳理出来的问题并结合大屏幕所展示的自探提纲进行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然后按分工要求展示、评价。
1.一(1、2):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一
一引论
二(3--13):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主体
三(14-19):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
——深化
四(20):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一—结语
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包括个体建筑特征、群体建筑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来展开。其中(三)(四)(五)项属于结构特征,(六)(七)(八)(九)项属于装饰特征。而(一)(二)项因为是从总体上来谈中国建筑的,既涉及结构特征,也涉及装饰特征。
具体分析:
第二部分: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
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建筑自下而上一般由台基、主体、屋顶三部分构成。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别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第二层次:(三)至(百)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 “弓形短木”
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怍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第三层次:(六)至(九)介纠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硫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3、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所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既寓于九大特征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是一种为世代遵循的“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既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四、质疑再探
同学们在思维与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又生成了哪些新的疑问?请提出来。
l.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
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存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五、运用拓展
请同学们针对本课所学的内容设置道练习题。
老师预设:作者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中国古建筑要“保”还是“拆”?)
明确:文章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及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并不是仅仅要人们了解其特征风格和手法,而是要告诉人们中国建筑风格独特,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之一,启迪我们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 六、小结 l.教师总结: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作者从几千年来中国建筑物总特特征
上总结出来的,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建筑特征的把握,显示了作者对中国建筑的喜爱和认真研究的态度。相信本文必能激发大家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2.由学科班长对本节课做点评总结。
补充
修改
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导学,情境·激趣导入,基础·清单检查,课文·内容研读,任务导引,任务设计,拓展延伸,参考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第三单元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文解读,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9 说“木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六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