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第一册下册第10课 编辑字块教案
展开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课在本单元的整个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生学会了删除、插入、修改单个字的基本编辑方法后,本节内容是对上节内容的提高与补充。学生也可以用上节课的方法来解决本节课的问题,不过操作的对象不是单个的字,而是字块。学生掌握了字块的操作方法后,又为下一节课学习修饰文字打下了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
学会字块的定义、移动、复制、粘贴和删除,理解剪切与复制、剪切与删除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字块的定义、移动、复制、粘贴和删除。
教学难点:①能够灵活运用字块操作的方法对文章进行快速地修正。②培养学生将修改文章的操作方法与语文作文的学习紧密结合的意识。
4.课时要求
建议安排1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了文章的输入方法及简单的修改方法,对WPS文字处理软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在WPS文字中进行作文录入的兴趣很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选定字块的方法。
(2)掌握字块操作的基本方法(移动、剪切、删除)。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尝试,小组讨论交流和演示,学会字块操作的基本方法。
(2)通过结合实际生活完成作文的修改,提高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文章的修改,将语文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2)通过对作文的理解,树立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主导,以学生自学探究为主线,以教师演示操作为辅助,让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探究对字块的几种操作方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电脑室,多媒体课件,收集一些好词、好句。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围绕“调整文章的顺序”这个任务,由两条渠道来完成。学生自主探究方法和教师课件演示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带领学生探究对字块的几种操作方法。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解决,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也带动了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教学设计时,通过设置总任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究对字块操作的几种方法,并通过对比,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是比较好的;通过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教学中同时也注重了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而且注重情感的培养,并且通过对作文的修改,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足之处在于对学生的训练方法还不够多,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拓展,让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对字块的几种操作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
活动目的
课堂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谁会做饭呢?能说说煮饭的步骤吗?”
给每个回答问题的学生都给予适当的表扬。
2.贝贝用计算机写了一篇《第一次煮饭》的文章。请学生找出这篇文章在描写煮饭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
3.出示总的任务:帮助贝贝将这篇文章的顺序调整好。
1.描述煮饭的步骤。
2.学生读文章,发现问题。
5
1.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导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2.表扬学生爱劳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探究讨论
1.选定字块。
(1)要将贝贝的文章修改好,必须先学会选定相应的句子。文章中被选定的文字不论长短都称为字块。
(2)任务一:学会选定字块。①自学课本内容掌握选定字块的方法。
②小组讨论选定字块的方法。
③请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选定字块的操作。
板书:选定字块
2.移动字块。
(1)任务二:将描写“淘米”过程的有关句子移到正确的位置。
(2)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如发现典型错误,给予正确引导。
(3)学生操作完成后,教师用课件示范字块被移动的过程。
(4)动手再试一试:将描写“盛米”的有关句子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板书:移动字块
选定一剪切一粘贴
3.复制/粘贴字块。
(1)任务三:为了避免操作失误,将整段描写做饭的句子复制一份。
(2)学生操作后完成教师用课件示范字块被复制的过程。
(3)请学生说说剪切与复制的区别。
板书:复制字块
选定一复制一粘贴
(4)动手再试一试:将其他顺序不对的句子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4.删除字块。
(1)任务四:将刚才复制的内容一次性删除。
(2)学生操作完成后教师用课件示范字块被删除的过程。
(3)请学生说说删除与剪切的区别。
板书:删除字块
选定一删除
学生动手操作,掌握选定字块的方法。
小组讨论选定字块的其他好方法。
学生小组学习利用“剪切/粘贴”的方法完成字块的移动。
学生小组学习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完成文字的复制。
学生比较并理解剪切和复制的区别。
学生自学快速删除大段文字的方法。
学生比较并理解剪切和删除的区别。
5
8
8
4
自学选定字块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抓典型错误,训练学生形成习惯。
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剪切”的过程。
立即进行强化操作。
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复制”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剪切和复制的不同。
让学生理解剪切和删除的不同。
巩固练习
1.任务五:打开文件“古诗摘录.wps”,将古诗按题目、作者、诗文以及诗句注释进行整理归档。
2.教师对学生的古诗整理归档进行评价。
利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古诗归类。
7
1.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加工信息的能力。
2.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语文水平,使学科之间紧密地结合起来。
课堂小结
1.师:“我们今天学会了哪些操作字块的方法?掌握的效果如何?请根据课本后面的评价表进行评估。”
2.师:“我们还知道了煮饭的步骤,希望大家都能为爸爸妈妈煮饭,做个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3.鼓励平时多用电脑写作,使作文水平和电脑水平同时得到提高。
学生回顾。
3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 神奇的图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青岛版五年级上册<a href="/xx/tb_c403049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课 神奇的图章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助探究,交流分享,合作学习,释疑解难,实践创造,展示评价,梳理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信息技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5课 守门游戏(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a href="/xx/tb_c403049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5课 守门游戏(一)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践创造,展示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6课 守门游戏(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青岛版五年级上册<a href="/xx/tb_c403049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6课 守门游戏(二)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践创造,展示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