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课 动作补间我常用教案
展开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元件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掌握在动画制作软件中创建和使用元件的方法,如将图形、图像、按钮等转换为元件,以及从库中调用元件进行动画制作。
- 学会制作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包括确定动画对象、将其转换为元件、设置关键帧、调整元件在不同关键帧的位置、大小、旋转、透明度等属性,以及创建动作补间动画并设置相关参数,如缓动、旋转方向等,实现动画对象的平滑移动、缩放、旋转、淡入淡出等效果。
- 能够准确区分动作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的不同之处,包括适用对象、关键帧设置、动画效果特点等方面,能够根据动画制作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补间类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原理和技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动画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 鼓励学生在制作动画过程中对比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总结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动画制作的浓厚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以及对作品质量的追求意识,让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习惯,注重细节,不断完善自己的动画作品。
- 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动画作品,感受动画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 理解元件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元件的创建和使用方法,这是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基础和关键。
- 学会制作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包括正确设置关键帧、调整元件属性以及创建动作补间动画,能够实现动画对象的基本运动和变化效果。
2.难点
- 深入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和参数设置,能够根据动画的创意和需求,灵活运用动作补间动画技术,实现复杂而流畅的动画效果,如多个元件的协同运动、动画的路径设置等。
- 准确区分动作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差异,包括在概念、适用对象、制作方法、动画效果等方面的不同,能够在实际动画制作中正确选择和应用合适的补间类型。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元件的概念、作用、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和制作要点,以及动作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区别,使学生对新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2. 演示法:通过教师在动画制作软件中的实际操作演示,向学生展示创建元件、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全过程,以及对比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不同效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操作步骤和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模仿欲望。
3. 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以及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区别,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4.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动作补间动画制作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学会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探索创新的制作思路和方法,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创意水平。
5. 对比分析法:组织学生对比欣赏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特点和差异,从概念、适用对象、制作过程、动画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两种补间动画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1. 教师展示一些精彩的动作补间动画案例,如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旋转运动、缩放运动以及带有淡入淡出效果的动画等,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观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学生:“大家观察这些动画,看看动画中的物体是如何运动和变化的?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形状补间动画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思考动作补间动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动作补间我常用。
(二)知识讲解与演示(10 分钟)
1. 元件的作用与创建
- 教师讲解元件的概念:元件是在 Flash 等动画制作软件中可重复使用的对象,它可以是图形、按钮、影片剪辑等。元件就像一个“模板”,在动画中多次使用元件可以减小文件大小,提高动画的制作效率和播放性能,同时也方便对动画对象进行统一管理和修改。
- 演示元件的创建方法:
- 选择舞台上的一个图形(如一个圆形),点击菜单栏中的“修改”->“转换为元件”(或使用快捷键 F8),在弹出的“转换为元件”对话框中,选择元件类型(如图形元件、按钮元件或影片剪辑元件),输入元件名称,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将图形转换为元件。教师向学生展示转换后的元件在库面板中的显示,并强调元件在库中的存储和可重复使用性。
- 除了将现有图形转换为元件,还可以直接点击菜单栏中的“插入”->“新建元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元件类型并进行绘制或编辑,创建一个全新的元件。教师现场创建一个简单的按钮元件,向学生展示按钮元件在不同状态(如弹起、按下、指针经过等)下的编辑方法,让学生了解按钮元件的基本制作过程和用途。
2. 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
- 第一步:确定动画对象并转换为元件
- 教师在舞台上绘制一个简单的图形(如一个矩形),或者导入一张图片,作为动画对象。然后选中该对象,按照前面演示的方法将其转换为图形元件,并为元件命名(如“矩形运动”)。
- 第二步:设置关键帧
- 在时间轴上选择第 1 帧作为起始关键帧,此时舞台上显示的是动画对象的初始状态。然后在时间轴上的适当位置(如第 10 帧)插入一个关键帧,作为结束关键帧。教师演示在结束关键帧中,通过选择工具对元件进行位置、大小、旋转或透明度等属性的调整,让学生观察动画对象在不同关键帧的状态变化。例如,将矩形在结束关键帧中移动到舞台的另一侧,改变其大小或旋转一定角度,或者调整其透明度使其逐渐消失等。
- 第三步:创建动作补间动画
- 在起始关键帧和结束关键帧之间的任意一帧上右键点击,选择“创建补间动画”->“动作”(或点击菜单栏中的“插入”->“补间动画”->“动作”),此时时间轴上会出现一个带有箭头的浅蓝色背景区间,表示已经成功创建了动作补间动画。
- 第四步:调整动作补间动画的参数
- 选中创建的动作补间动画区间,在属性面板中可以对动作补间动画的一些参数进行调整,如“缓动”设置可以控制动画对象运动的速度变化,数值为正时动画开始较快结束较慢,数值为负时则相反;“旋转”选项可以设置动画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的旋转方式和次数,如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指定旋转次数等;“缩放”选项可以控制动画对象是否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缩放以及缩放的比例等。教师向学生演示不同参数设置下的动画效果,让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以实现更加丰富和流畅的动画效果。
(三)对比分析动作补间与形状补间动画(8 分钟)
1. 教师再次展示一些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 适用对象:
- 讲解形状补间动画适用于形状的变化,即从一个形状逐渐过渡到另一个形状,动画对象必须是可编辑的矢量图形。例如,一个圆形逐渐变成一个三角形,或者一个文字的形状发生改变等。
- 强调动作补间动画适用于元件的运动、变化和属性调整,动画对象必须是元件(图形元件、按钮元件、影片剪辑元件)。例如,一个小球元件在舞台上移动、旋转、缩放,或者一个图片元件的透明度发生变化等。
- 关键帧设置:
- 形状补间动画的关键帧中,需要对图形进行形状的编辑和改变,关键帧中的图形必须是不同的形状。
- 动作补间动画的关键帧中,主要是对元件的属性(位置、大小、旋转、透明度等)进行调整,关键帧中的元件可以是相同的,但属性不同。
- 动画效果特点:
- 形状补间动画产生的是形状的平滑过渡效果,注重形状的变化过程,如图形的扭曲、变形等。
- 动作补间动画产生的是元件的运动和属性变化效果,注重元件的位置移动、大小缩放、旋转以及透明度的改变等,动画效果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操作经验,谈谈对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区别的认识。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种补间动画的区别的理解,强调在实际动画制作中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补间类型的重要性。
(四)实践操作(15 分钟)
1. 任务布置
- 教师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以“运动会上的精彩瞬间”为主题,制作一个包含至少两个动作补间动画效果的动画作品,如一个运动员跑步的过程(包括起跑、加速、冲刺等阶段,体现位置和速度的变化),一个篮球在空中飞行并落入篮筐的过程(包括旋转、抛物线运动等,体现运动轨迹和旋转效果),或者一个彩旗飘动的过程(体现随风摆动的效果,包括位置、角度和透明度的变化)等。学生可以自行绘制图形或导入相关图片,并将其转换为元件后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 提供一些制作提示和建议,如:
- 在制作动画前,先规划好动画的情节和每个动作补间动画的效果,确定需要创建的元件和关键帧的位置及数量。
- 注意元件的命名和管理,以便在制作过程中方便查找和修改。
- 在调整元件属性时,要注意动作的自然和流畅性,可以参考现实生活中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设置。例如,跑步时的步伐节奏、篮球飞行的抛物线轨迹等。
- 尝试使用不同的缓动参数和旋转设置,为动画增添更加生动和真实的效果。
- 鼓励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发挥创意,添加一些背景元素或其他动画效果,使整个动画更加丰富和精彩。但要注意不要让动画过于复杂,以免影响动画的整体效果和播放性能。
2. 学生操作
-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演示内容,开始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参考教材、课堂笔记以及教师提供的素材和提示,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或同学请教。
- 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观察,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创建元件、设置关键帧、调整属性、创建动作补间动画以及参数设置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对于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集中进行讲解和演示,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尝试不同的动画效果和表现手法,制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动作补间动画作品。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 分钟)
1. 作品展示
- 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他们制作的动作补间动画作品,通过大屏幕向全班同学展示。在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简要介绍自己作品的主题、创意以及所运用的动作补间动画效果和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展示作品,学习和借鉴同学的优点和创意,同时思考自己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2. 评价
-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首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从作品的完成度、创意性、技术运用、动画效果的流畅性和自然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想法。然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互相欣赏作品,从动画的主题表达、元件的运用、动作补间效果的实现、整体视觉效果等方面提出优点和建议。在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和具体性,既要肯定他人的努力和创新,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欣赏他人的能力。
-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表扬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针对学生作品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深入点评和指导,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和建议。例如,对于动画中元件的运动轨迹不自然、缓动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动画的制作过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教师可以再次强调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区别,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六)课堂总结(2 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元件的作用和创建方法、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动作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区别,以及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强调动作补间动画在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探索和运用动作补间动画技术,结合形状补间动画等其他动画制作方法,制作出更加精彩和富有创意的动画作品。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总结动画制作的经验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动画制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和运用,学生对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能够较好地理解元件的概念和作用,并学会制作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通过对比分析动作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学生对两种补间类型的区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在实际动画制作中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补间方式。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动画制作任务,并在作品中体现出一定的创意和个性。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创建元件和设置关键帧时,对动画对象的规划不够合理,导致动画制作过程中出现一些混乱;一些学生在调整动作补间动画的参数时,对缓动、旋转等设置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尝试才能掌握合适的参数值,以达到理想的动画效果;在作品评价环节,学生的评价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更加注重从动画的技术、创意、艺术效果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动画制作前期规划的指导,让学生在制作动画前先明确动画的主题、情节和要实现的效果,合理安排元件和关键帧;在参数设置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参数对动画效果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参数调整能力;在评价教学方面,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意识,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动画制作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1课 动作补间效果多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a href="/xx/tb_c401486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1课 动作补间效果多教案</a>,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版第9课 形状补间巧变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a href="/xx/tb_c40148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9课 形状补间巧变形教学设计</a>,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1课 动作补间效果多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1课 动作补间效果多精品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