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题,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2分,共 30分)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铜B.干冰C.氯化钠D.金刚石
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银元素:AGB.氨气分子:
C.硅原子:SiD.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比原子运动得慢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4.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除味剂B.铝有导热性,可用于制电线
C.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润滑剂D.氮气是无色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B.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蓝紫色火焰
6.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导管连接 B.胶塞塞紧 C.气体验满 D.气体收集
7.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A.减少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8.若用表示一种原子,用表示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图示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A. B. C. D.
9.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其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的物质,下列有关绿原酸(C16H18O9)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连花清瘟胶囊的成分为纯净物
B.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C.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3
D.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54g
10.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M N K W
A.四种粒子均表示原子
B.N与W可形成NW3型化合物
C.四种粒子均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D.四种粒子所代表的元素不在同一周期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在点燃条件下,1g氢气与9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是10g
C.双氧水分解后产生的氧气的质量等于分解的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
D.铁丝在一定条件下生锈,生锈后固体质量大于生锈前铁丝的质量
12.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A.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关系:从大到小
B.不同种原子间的序数关系: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C.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大小关系:
D.氮气、氮的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化合价从低到高
13.现有Fe2O3和CuO的混合物ag,在高温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4.4g,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全部吸收后,产生白色沉淀10.0g,则a的数值为
A.12.6B.6.0C.6.3D.5.5
14.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AB.BC.CD.D
15.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a点气体可能为N2和O2
②b点气体中CO和N2的质量比为2:1
③c点气体中O、N原子的个数比为2:1
④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二、(本题包括 1 ⼩题,共 12 分)
16.(12分)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该实验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事先只装入了120mL的水到集气瓶(容积为150mL),量取120mL水的操作如图H所示,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0mL,该实验小组计划收集的氧气浓度为 %。
(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 ;若换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
(5)设计实验证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并完成实验报告。
三、(本题包括 2 ⼩题,第17题 12 分,第18题6分,共18分)
17.(12分)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 等,其燃烧产物的排放会造成大量环境问题。碳减排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的加剧。下列物质与温室效应有关的是 (填字母)
A.O3B.CO2C.CH4D.N2
(2)汽油中加入乙醇作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当家用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固体时,应 (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
(4)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在20℃、101kPa下,将1m3一氧化碳和1m3甲烷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完全后,消耗氧气的体积比为 。
(5)氢气作为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①氢气是一种理想清洁、高能燃料,但目前未大量使用的原因为 (填序号)。
A.制取成本高 B.本身无毒,燃烧产物无污染
C.贮存困难 D.完全燃烧时产生热量约为同质量甲烷的二倍
②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得0.4g氢气,至少需要含锌80%的锌粒(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8.(6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图中有一处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应该改为 。
(2)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不同。
(3)碳和硅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原子的 相同。
(4)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 元素结尾。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CO和H2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不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B.甲醛(CH2O)C.乙醇(C2H6O)D.乙醛(C2H4O)
四、(本题包括 2 ⼩题,第19题 6 分,第20题 6 分,共12分)
19.(6分)芯片的核心材料是高纯硅。下图是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制取高纯硅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SiO2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SiO2的粒子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步骤1发生的反应为: ,上述反应中X是 (填化学式),其中SiO2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该流程中无氧气的原因可能是 .
(4)经过步骤1~4,产品(高纯硅)的质量与原料(石英砂)的质量相比 (填序号)。
A.更小B.相同C.更大
(5)以上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20.(6分)下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G为单质,A、B、E、F是氧化物。B在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E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反应①在自然界中极为普遍,反应②能释放出大量的热。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G ,F
(2)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本题包括 1 ⼩题,共 8 分)
21.(8分)同学们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进行了实验操作,请参与同学们的操作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需要改进的是 。
【查阅资料】
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且CuO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后溶液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
同学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皆想】
(3)猜想一:红色固体只有Cu
猜想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猜想三:红色固体可能含有
【实验探究】
(4)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得出结论】
(5)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 。
【反思交流】
(6)①通过小组同学的进一步验证,证明猜想三成立。
②该实验在进行操作时,一定要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理由是 。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分析模拟卷
九年级化学 参考答案
16.(1) 试管 锥形瓶 (2) 2KClO32KCl+3O2↑ (3) 大于 84.2%
(4) 2HCl+CaCO3=H2O+CaCl2+CO2↑ 能控制反应的反生与停止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①口,木条熄灭,说明CO2已收集满
(5) 振荡试管,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7.(1) 天然气 ABC (2) (3) 调大 (4)1:4
(5) ① AC
②解:设至少需要含锌80%的锌粒的质量是x
x=16.25g
答:至少需要含锌80%的锌粒的质量是16.25g。
18.(1) Al (2)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3) 最外层电子数 (4) 非金属 稀有气体 (5) CD
19.(1) 原子 (2) CO 还原
(3) 防止氢气与氧气混合高温时发生爆炸,同时防止硅被氧化
(4) A (5) 氯化氢/HCl
20. (1) O2 CaO (2) 2H2O2H2↑+O2↑ (3) CO2+Ca(OH)2=CaCO3↓+H2O
21.(1)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CuO+COCu+CO2 (2)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3)Cu和Cu2O (4)溶液变为蓝色,有红色固体剩余
(5)Cu和Cu2O的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溶液也变为蓝色,且有红色固体剩余
(6)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在高温下发生爆炸
【答案详解】
1.B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化学信息反馈试题
【分析】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
【详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错误。
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B正确。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错误。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2.C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A、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银元素:Ag,AG错误,故选项错误;
B、一个氨气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氨气分子表示为NH3,故选项错误;
C、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硅原子表示为Si,故选项正确;
D、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铁+3价,氧-2价,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其化学式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D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县城四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自我检测化学试卷
【详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分子保持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原子保持的,故说法错误;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故说法错误;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A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详解】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可用作除味剂,故A对应关系正确;
B、铝有导电性,可用于制电线,故B对应关系错误;
C、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石墨电极和石墨电刷,石墨具有滑腻性,可用作润滑剂,故C对应关系错误;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D对应关系错误;
故选:A。
5.C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县城四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自我检测化学试卷
【详解】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烟,故A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故B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故C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蓝紫色火焰,故D错误;
故选:D。
6.A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教科院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A、连接导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符合题意;
B、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不符合题意;
C、气体验满,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导管不能伸入集气瓶过长,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A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县城四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自我检测化学试卷
【详解】称量药品的具体操作:把游码拨到处,向左盘加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多了,要减少药品。
故选:A。
8.D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外国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分析】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混合物从宏观上看含有多种物质,微观上含有多种分子;单质从宏观上看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微观上看是只含有同类原子的同种微粒;化合物从宏观上看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微观上看是不同类原子构成的同种微粒。
【详解】A、含有两种分子,且每种分子含有同种原子,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含有一种分子,且分子中含有不同的原子,故为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含有三种分子,其中两种分子中含有同种原子,另一种分子中含有不同的原子,故为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含有两种分子,且两种分子中均含有不同的原子,故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C
【来源】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A、连花清瘟胶囊中含有很多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绿原酸是由分子构成,1个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6×9)=4:3,该选项说法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0.B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县城四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自我检测化学试卷
【详解】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离子,故根据它们的示意图,只有K表示原子,错误,
B、N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表示失去了3个电子,从而带上了三个单位的正电荷,W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8,表示得到了1个电子,从而带上了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故N与W可形成NW3型化合物,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故只有M、N、W三种粒子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而K不是,错误;
D、周期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这四种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都是三层,故四种粒子所代表的元素在同一周期,错误。
故选B。
11.D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化学信息反馈试题
【详解】A、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B、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可知:氢气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的质量比=4:32=1:8,因此1g氢气与9g氧气(氧气过量)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9g;故选项错误;
C、双氧水分解后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小于分解的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因为生产物水中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一定条件下生锈,是与氧气、水发生化学变化,生锈后固体质量大于生锈前铁丝的质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C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A、地壳里所含元素前四位的依次为氧、硅、铝、铁,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种原子间的序数:钠11号,镁12号,铝13号,硅14号,磷15号,原子序数依次递增,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二氧化碳0.03%,稀有气体0.94%,氧气21%,氮气78%,依次增大,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氮气、氮的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 ,化合价从低到高,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分析】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详解】设:产生白色沉淀10.0g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故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
,一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为,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CO2中的O原子来源于CO和金属氧化物,故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所以金属氧化物的质量为,即,故选B。
14.B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详解】A、高温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把物质除去,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通过灼热的炭层后,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能除去二氧化碳,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和二氧化碳中都不能复燃,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甲烷和一氧化碳燃烧,火焰颜色都是蓝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5.B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分析】①通过炽热的焦炭,没有说明焦炭量的多少,故可能发生以下反应:
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C+CO22CO,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
碳和氧气不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2C+O22CO,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
碳和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CO2,反应后气体分子数不变;
②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O+CuOCu+CO2,反应后气体分子数不变;
③通过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NaOH+CO2=Na2CO3+H2O,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参与反应;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则剩余气体为氮气,分子数为n;ab段分子数增加n,说明ab反应后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气体,则混合气中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两者都有;bc段分子数不变,说明ab反应后气体中不存氧气(氧气会和生成的铜反应,导致气体分子数减小);cd段分子数减小,说明bc反应后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详解】A、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N2,可能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两者都有,故选项正确;
B、cd段分子数减小2n,为二氧化碳分子数;根据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可知,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2n,需要一氧化碳分子数为2n,则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n:n=2:1,质量比为(2×28):(1×28) =2:1,故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与足量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bc段分子数不变,说明ab反应后气体中不存氧气,则C点含有2n个CO2分子和n个N2分子,c点气体中O、N原子的个数比为(2n×2):(n×2)=2:1,故选项正确;
D、由分析可知,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一氧化碳与足量的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铜,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6.(1) 试管 锥形瓶 (2) 2KClO32KCl+3O2↑ (3) 大于 84.2%
(4) 2HCl+CaCO3=H2O+CaCl2+CO2↑ 能控制反应的反生与停止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①口,木条熄灭,说明CO2已收集满
(5) 振荡试管,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为试管、仪器b为锥形瓶。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生成氧气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3)图中读数为仰视读数,仰视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所以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大于120mL;
集气瓶容积为150mL,量取120mL水,收集到纯氧120mL,瓶内空气为150mL-120mL=30mL,空气中氧气体积为:,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4)装置C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可用于稀盐酸与碳酸钙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H2O+CaCl2+CO2↑。装置C有多孔隔板和活塞,关闭活塞,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压强增大,CO2将稀盐酸压回长颈漏斗内,稀盐酸被压到隔板以下,与CaCO3固体分开,反应停止,能控制反应的反生与停止。装置G为排空气法收集CO2,CO2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G②口进气、①口出气,验满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①口,木条熄灭,说明CO2已收集满。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汽水受到振荡时会有气体产生,可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从而判断汽水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则可取适量汽水于试管中,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振荡试管,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填振荡试管,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7.(1) 天然气 ABC (2) (3) 调大 (4)1:4
(5) ① AC 解:设至少需要含锌80%的锌粒的质量是x
x=16.25g
答:至少需要含锌80%的锌粒的质量是16.25g。
【详解】(1)目前使用的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A、臭氧能够造成温室效应,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故B正确;
C、甲烷增多也会引起温室效应,故C正确;
D、氮气为空气主要成分,不属于温室气体,故D错误;故选ABC;
(2)乙醇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当家用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固体时,说明燃料发生的是不完全燃烧,可以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4)根据题意,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分子个数相等,根据化学方程式:、,相同分子数的一氧化碳和甲烷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完全后,消耗氧气的体积比为1:4;
(5)①氢气是一种理想清洁、高能燃料,但目前未大量使用的原因为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运输困难,故选AC;
②解:设至少需要含锌80%的锌粒的质量是x
x=16.25g
答:至少需要含锌80%的锌粒的质量是16.25g。
18.(1) Al (2)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3) 最外层电子数 (4) 非金属 稀有气体 (5) CD
【详解】(1)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故铝的元素符号错误,应改为Al;
(2)同一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3)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碳和硅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原了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由图可知,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5)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则生成物分子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1。
A、甲醇分子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1,不符合题意;
B、甲醛分子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1,不符合题意;
C、乙醇分子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2:1,符合题意;
D、乙醛分子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2:1,符合题意。
故选CD。
19.(1) 原子 (2) CO 还原 (3) 防止氢气与氧气混合高温时发生爆炸,同时防止硅被氧化
(4) A (5) 氯化氢/HCl
【详解】(1)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二氧化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二氧化硅也是由原子构成的;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1个硅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碳原子,反应后出现了1个硅原子,故2x中有2个碳原子与2个氧原子,则1个X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CO;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二氧化硅失去氧,被还原为硅单质,即二氧化硅发生了还原反应;
(3)由生产高纯硅的流程图,过程中使用了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混合在加热时易发生爆炸,且硅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故该流程中无氧气的原因可能是防止发生爆炸,防止硅被氧化。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硅元素的质量守恒,原料(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所以说经过步骤1~4,产品(高纯硅)的质量与原料(石英砂)的质量相比更小;
(5)氢气与SiHCl3反应生成高纯硅和M,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该物质中含有氢、氯元素为氯化氢。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则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Cl。
20. O2 CaO 2H2O2H2↑+O2↑ CO2+Ca(OH)2=CaCO3↓+H2O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二十九中、鼓楼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分析】B在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为二氧化碳,E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为水,反应②F和水能释放出大量的热,F为氧化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H为碳酸钙,F(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G为氧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D为氢气,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金属氧化物,A为金属氧化物,带入转化关系,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G为氧气,F为氧化钙,故填:O2;CaO。
(2)由分析可知E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故填:2H2O2H2↑+O2↑。
(3)由分析可知B为二氧化碳和C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故填:CO2+Ca(OH)2=CaCO3↓+H2O。
21.(1)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CuO+COCu+CO2
(2) 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3) Cu和Cu2O
(4) 溶液变为蓝色,有红色固体剩余
(5) Cu和Cu2O的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溶液也变为蓝色,且有红色固体剩余
(6)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在高温下发生爆炸
【来源】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详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
(2)CO有毒且可燃,与空气混合遇火可能会发生爆炸,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3)CuO是黑色,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所以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应没有CuO;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所以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可能是Cu,可能是Cu2O,也可能是Cu和Cu2O的混合物,即猜想三:红色固体可能含有Cu和Cu2O。
(4)Cu2O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要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反应现象应为溶液变为蓝色,有红色固体剩余。
(5)Cu与稀硫酸不反应,Cu和Cu2O的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溶液也变为蓝色,且有红色固体剩余,没有验证红色粉末中是否不含Cu,该实验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二正确、猜想三错误。
(6)CO是可燃性气体,CO与空气混合在高温下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一定要先通入一段时间CO,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炭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在空气中高温灼烧
B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磁
通过灼热的炭层
C
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
用带火星的木条
D
鉴别甲烷和一氧化碳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汽水于试管中,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
。
。
该汽水中
含有二氧化碳
周期
IA
0
第一周期
1 H
氢
1.008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 He
氦
4.003
第二周期
3 Li
钾
6.941
4 Be
铍
9.012
5 B
硼
10.81
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第三周期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1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红色固体含有Cu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D
A
C
A
A
D
C
B
D
C
B
B
B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8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2 2: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2 2,共27页。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