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
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以旧引新,了解题意,初读古诗,认读生字,品读诗句,初知诗意,拓展延伸,感悟诗情,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瀑、布”等6个生字,会写“炉、烟”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想象画面,初步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生紫烟”、“挂前川”、“飞流直下”。
2.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了解题意。
1.同学们,你们喜欢背古诗吗?你还记得李白的哪些诗,谁能背一背?
好,请你来。(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
2.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
师:是啊,诗人李白五岁开始读书习字,不仅喜欢喝酒写诗,还喜欢有游历祖国山川。十七岁起便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诗人的脚步一起来到庐山,去欣赏美丽的庐山瀑布吧!
3.板书诗题,诵读诗题。(读准字音,体会节奏和停顿)
师:请同学们齐读诗题。从诗题中知道了什么?
(1)“望”是什么意思?(看)是怎样看,你能做一做望的动作吗?向远处,高处看。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特别把这个“望”字拉长,读好它的停顿,师范读,生再次齐读。(声音真洪亮,读出了他的气势)
诗人远看到的是什么?庐山瀑布
(2) “庐山”是我国的名山,在我国的江西省九江市南部,它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1300多年前,诗人李白就是被庐山瀑布壮观的景色所吸引。你们见过瀑布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视频)
5.教师小结:读懂诗题,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贴板书:读懂诗题)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多读几遍,读通诗句。
(1)你看,老师把认识的生字都圈出来了,赶快来读一读吧!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课件出示:
瀑布(pù bù) 香炉(lú) 紫烟(yān)
遥看(yá) 银河(yín)挂前川(chuān)
(3)大声小声读
(4)生字朋友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开火车检测效果
2、师:现在,我们把这些生字都学会了,要是读古诗的话你觉得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这么干脆。好,谁来准确地读一读。
(1)请生读1.2(声音洪亮,准确有力,字正腔圆)
(2)特别是“川”这个生字,把前鼻音读得却很标准,川字源自于甲骨文,是个象形字,你看,它像什么?
生:河流。
师:孩子们真聪明,川就是河流的意思。
3.同学们,读准字音是第一步,读古诗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
(1)师:像这种四行四句的古诗,我们一般叫它什么?
生:绝句
师:那么每句有几个字呢?
生:7个
师:所以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七言绝句它有一个常用的格式就是223
课件出示: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 请听老师范读,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练读,注意节奏。
师:123,坐姿,端正。
(2)现在老师要邀请一个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成果。
评:(读出了感情,读出了气势韵味,真有悟性)
不过老师还是听到有几个同学把诗读断了,模仿这个古诗的韵律不能够生硬地读,要“声断气不断”,这样才能读出韵味。
(3)师生接读。现在老师读前半句:日照香炉——生接:生紫烟。
(4)配乐齐读。
三、品读诗句,初知诗意
过渡:庐山瀑布到底有多美呢?
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读诗,把这美景画下来。
课件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请女生齐读一二句
1.从这两句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太阳、香炉、紫烟、瀑布 (师:画太阳)
你真是有一双火眼金睛!
2.提出疑问:
预设1:“香炉”是什么意思?
相机指导理解词意:出示图片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故曰香炉峰(师:画香炉峰)
师:香炉的炉,是我们今天要写的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生字宝宝?
生:火字加个户。
师:写的时候要注意哪些笔画,火字旁最后一笔本来是捺,捺要变为点。播放书写笔顺
请你组个词:香炉、火炉
师:诗中还有哪个字是火字旁?
生:烟。
师:火字加个因,也是左窄又宽,形声字。
你会写了吗?拿出笔来,在田字格中认真写一遍,要注意它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写一个让你最满意的炉字。(写完的请举手)老师巡视,很不错,抓住了字的形态。
预设2:提出疑问: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为什么会“生紫烟”?
师:请同学们看看图片,借助图片理解庐山上太阳高照,香炉峰旁云雾缭绕,而这些云雾正是瀑布的水汽上升时通过阳光照射生成的云雾,就好像是香炉峰生成的紫色烟雾。(板书:画紫烟)
(3)一个“生”字把水汽上升如仙如幻的景象写活了,在朗读时要重读“生”字,读出如仙如幻的感觉。
师:谁来试一试。评:(你是一个有悟性的孩子,宛如仙境)
预设3:此时,诗人还看到了什么?
生:瀑布。(板书)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瀑布像什么?
生:白色的丝带
(2) 这是作者看到的近景还是远景?
生:远景。
师:所以叫遥看,遥字与诗题“望”相呼应。(贴李白图片)
(3)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吗?
生:远远望去,瀑布好像一条白丝带高挂于山前。
都说这个“挂”字用得极好,把流动的瀑布写成了静态,也只有大自然才能挂得起这气势磅礴的瀑布了吧!多么美丽神奇啊!
请同学们齐读:“遥看瀑布挂前川”
(4)教师小结:通过这两句诗的学习,我们发现:遇到不懂的词,可以借助图片来理解,这也是学习古诗的好办法。(板书:借助图片)
过渡:看到如此美景,诗人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接下来又是如何描写瀑布的呢? 请男生齐读三四句
课件出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讨论交流:
同桌交流,展开想象,说一说你从三四句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出示:
我仿佛看到了:
_____的流水
_____的瀑布
_____好像____
生:我仿佛看到了飞快的流水···
生:我仿佛看到了长长的瀑布···
(2)师:孩子们已经充分地发挥了想象力,描绘了诗人站在庐山所见到的瀑布,那瀑布能化成小溪的形状吗?
生:不能,应该画成直的。
师:画一点点,这样可以了吗?
生:不可以。还要再长一点。
师:哦,画速还应该再快一点。你从哪个字看出来?
生:飞流
师:飞流啊,这个瀑布非常的快(板书:快)而且水流的非常急(板书:急)
老师画,这样又快又急的瀑布才叫:飞流直下。
(3)师:这样的瀑布有多长啊?大声告诉我
生:三千尺
师追问:三千尺,这可把老师难住了呀,三千尺有多长?(抬头望)我们这间教室的高度大概是三米,那三千尺,难道有一千层楼房那么高吗?李白真的丈量过吗?那他为什么说有三千尺?
生:夸张手法
师:你真是一个才思敏捷的孩子!
夸张,夸大了。
在古诗当中像这样表示数字的三千尺,其实并不是真实的三千尺,而是指很长很长。我们以前还有没有学过这种写法,在李白的那首诗中还有这样的词?“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板书:长)
(4)教师小结:诗人以此赞美眼前壮观的瀑布奇景,笔直而下,气势磅礴。读此句要吐字有力,“飞流直下”语调上扬、声音响亮,“三千尺”要适当拖长音,增强气势。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小诗人),男女赛读,全班读。
这就是诗仙李白啊,只有在他的诗中才有这么奇特的瀑布啊!
过渡:美哉美哉!这么长的瀑布是从哪儿流下来的,它的源头在哪呢?
(1)生:从九天跌落。
师:在古人的眼中天有九层,九天就是天的最高层。
(2)而且诗人把瀑布比作了一条:银河
这是一个什么句:比喻
而且是它是从哪里落下来,九天,说明瀑布非常的:高
而且呀,高得从九天落下来的瀑布还非常的:长
(板书:高、长)
(3) 师:银河、九天,诗人真的看到了吗?
生:没有。
师:所以它是出自诗人的——
生:想象。
(4)是啊,面对眼前的亦真亦幻的景象,诗人产生了“疑”——明知是瀑布,却又似乎觉得像是天上的银河,一个“疑”字:好像,道破了这是诗人的想象,真是妙哉妙哉!
让我们再次齐读这一句。正是因为有着诗人奇特的想象和比喻,诗的最后两句才成为了千古名句。
(5)教师小结:是啊,展开想象我们大致猜出了这句诗的意思,这也是学习古诗的好帮手。(贴板书:展开想象)
四、拓展延伸,感悟诗情。
1.看到如此令人震撼的瀑布,李白心潮澎湃,于是托而出口作诗一首。如果古代也有网络和微信,李白便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他的朋友们来点赞了,并做了以下评论`···
我们今天跟随着诗人一起观赏了庐山瀑布,此时你就是李白的朋友,请你也在评论区写一写赞美庐山瀑布的话语吧!
学生评论展示
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中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描绘了庐山瀑布雄伟奇丽的独特风姿。此时,你的心已经和诗人相通了,就把你自己当作诗人好了,站在这样的瀑布下,尽情的,饱含情感地背诵古诗吧!
同学们,你们能背诵了吗? 请两生背
全体起立,合着音乐,齐背一遍。
五、作业:
1、背诵古诗
2、想象画面,古诗配画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38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构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了解诗人以及创作背景,懂得学习理解古诗的四个步骤,理解诗题,指导朗读,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