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狼》对比阅读练习题
展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 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②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
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节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
[注释]①欻(xū):忽然,突然。②蚤:通“早”。③昧爽:拂晓,黎明。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少时,一狼径去.去:
目似瞑,意.暇甚意: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前:
及走,又从.之从:
请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划一处)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其一犬坐于前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投以骨”“复投之”中的“投”字,表明屠户最初的侥幸心理,对狼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 B.[甲]文“屠暴起”中的“暴”字,形象地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
C.[甲]“乃悟前狼假寐”中的“悟”字,表明屠户明白了狼“目似瞑,意暇甚”的真正目的,认识到狼的狡
诈。
D.[乙]文“日已暮”中的“暮”字,既写出了时间,又表明了屠户在夜晚走路,处境危险。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读[甲][乙]两文,简要回答。
①[乙]文着重表现狼的什么本性?请用恰当的形容词概括。
②[甲]文是如何表现狼的这一本性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教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詟①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匠作象虎②,取虎皮蒙之,出于牖③下。狐入,遇焉,啼而踣④。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驳⑤也,真虎且不能当,往且败。”弗听。马雷呴⑥而前,攫⑦而噬之,颅磔⑧而死。
(节选自刘基《象虎》)
【注释】①詟(zhé):恐惧,害怕。②象虎:老虎模型,木偶。③牖(yǒu);窗户。④踣(bó);跌倒。⑤驳(bó):传说中的猛兽名。呴(hǒu):同“吼”。⑦攫(jué);用爪子迅速抓取。⑧磔(zhé):裂开。
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文言词句
参考方法
解释
缀.行甚远
记忆法
顾.野有麦
请将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一句在甲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两文中的人物在面对恶兽的威胁时,都积极地想办法,但是为何屠户最终成功了,而楚人失败了?请结合两篇文章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临江①之人,畋得麇鹿②,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③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④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此麇鹿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⑤我友,抵触偃仆, 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⑥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终不悟。
(选自柳宗元《临江之麋》)
【注】①临江:地名,今江西省樟树市。②麋鹿:麋鹿的幼崽。③怛:恐吓。④稍:渐渐。⑤良: 的确。⑥俯仰:周旋,应付。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场
人或止.之曰
查字典法:①名词,脚。②动词,停止。③动词,阻止。
④副词,只、仅。
(写序号即
可)
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暝,意.暇甚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乃悟.前狼假寐 糜至死不悟.
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禽善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请任选其一,用一个字形容文中的屠户或狼,并阐释理由。
两篇文章中,屠户和麋鹿有着不同的命运,你认为原因何在?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
支公①好鹤,住剡东峁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②其翮③。鹤轩者④不复能飞、
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⑤,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支公:支透,字道林,东晋名僧。②铩:剪掉,伤残。③翮:指翅膀上的羽毛。④轩翥
(zhù):振翅高飞的样子。⑤姿:同“资”,资质、禀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其一犬.坐于前()
盖.以诱敌()
有人遗.其双鹤() 乃反顾.翅垂头()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
写出甲文中最能概括文章主旨的语句(用原文回答)。
同样是人与动物相处,两文中的动物结局截然不同,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
一童子随主人宦游。从县中索骑,彼所值甚驽①下。望后来人得骏马,驰而来,手握缰绳,佯.泣于马上。后来问曰:“何泣也?”曰:“吾马奔逸绝尘, 深惧其泛驾②而伤我也。”后来以为稚弱可信,意此马更佳, 乃下地与之易。童子既得马,策而去.,后来人乘马,始悟其欺,追之不及。
(选自冯梦龙《智囊·杂智部·黠童子》)
注释:①驽:劣。②泛驾:这里指不受控制。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一狼洞.其中()
止.露尻尾()
佯.泣于马上() 策而去.()
下列有关甲乙两文内容和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B.乙文描述了一个黠童子换马的故事 。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D.“尊君”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对方父亲的谦称。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后来以为稚弱可信,意此马更佳,乃下地与之易。
小组讨论时,小明和小华的对话碰撞出了思维火花,请你参与。
小明:我发现两文都用了“黠”字评价狼和童子,是不是都有讽刺的意味?
小华:我认为甲文是在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猾,终归会被识破和消灭。但乙文似乎是在夸奖童子,感觉对“后来人”的讽刺意味很明显。
看了两位同学的对话,你对“童子”和“后来人”的做法有了怎样独到而具体的评价?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见解。
“我”评童子:
“我”评后来人:
六、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故。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鸣鸣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
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②!然野心不过遁逸③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俟:等待。②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③遁逸:原指逃跑,这里“隐蔽”之意。④贻患: 留下祸患。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其一犬.坐于前犬:; 屠暴.起暴:;
再就枕将寐.寐:; 乃伪.睡以俟伪:;
下列对文中画被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B.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C.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D.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细读结尾,两文作者对狼分别持有怎样的态度?
七、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
【甲】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居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只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故。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善之变诈几何战?止增笑耳。
(《聊斋志异》)
【乙】
熊与坎中人
有人入山射鹿,息堕一坎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人。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后熊子稍大,其母一一负而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fèn)必死坎中,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
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呜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
(根据《搜神后记》编写)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甲文中的“担中肉尽”和乙文中的“子既出尽”中“尽”含义是不一样的。
成语“三顾茅庐”中的“顾”是“拜访”的意思,乙文中“然顾此熊”的“顾”也是相同的意思。C.甲文中的“而两貌之并驱如故”和乙文中的“辄分果与之”的“之”的含义与用法是不同的。D.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时间的词,如“久之”“良久”“须臾”“俄而”,它们都表示时间非常短。
下面句子明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B.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C.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D.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人解其意,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
人与动物的故事,有的旨在突出人的力量,有的反衬人的渺小,有的在人与动物的对比中揭示人性。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篇文章的落脚点是否相同。
八、阅读下而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
[乙]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欲将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①,仆地不得行。犬亟②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
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注释】①啮:咬。②亟(jí):赶快。
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七十而从.心所欲B.恐前后受其敌./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C.少时,一狼径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见叔父几.死
翻译下列句子。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
对乙文划线句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B.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C.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D.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离开;神情、态度;上前;跟从
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其一/犬坐于前
3.B
①另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②钩子刺穿了狼的上腭,像鱼儿咬住了鱼饵一样。
①贪婪;②屠户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两狼的追踪,直至骨已投尽,两狼依旧追赶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狼;理解文章关键语句 意思;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此题考查对课文语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首先理解语句本身的意思及写法特点,其次还要从全篇着眼,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理解全篇的主旨感情,再判断语句的意思及写法是否正确即可。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①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②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甲
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
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
有个屠户卖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突然来了一匹狼,窥视屠户担子里的肉,口水似乎都要流出来了,跟着他走了几里路。屠户很害怕,就拿出刀来给狼看,狼稍微后退了几步;等到屠户要跑的时候,狼又跟上来了。屠户没有办法,心里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姑且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于是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狼于是停下来,屠户随即回家。第二天黎明,屠户前去取肉,远远地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像人吊死的样子。大吃一惊, 他小心地走近,原来是一条死狼。抬头来仔细一看,只见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刺穿了狼的上颚, 就像鱼咬住了鱼饵一样。
①句意为: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去:离开②句意为: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意: 神情、态度;
③句意为: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前:上前;
④句意为:等到屠户要跑的时候,狼又跟上来了。从:跟从。故答案为:离开
神情、态度上前
跟从
①本句句意: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而”表示转折,在其前断开, 因此断句为: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②本句句意: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主谓结构, “其一”为主语,因此断句为:其一/犬坐于前。
故答案为: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其一/犬坐于前
ACD 正确。B.屠户果断地采取行动,“暴起”等体现了他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故答案为:B
①重点词语:洞其中,在柴草中打洞;洞,这里作动词;隧入,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②重点词语:腭,口腔的上膛;如鱼吞饵,像鱼儿咬住了鱼饵一样。
故答案为: ①另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②钩子刺穿了狼的上腭,像鱼儿咬住了鱼饵一样。
结合乙文“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可知,乙文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结合甲文“屠惧, 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的内容可知,屠户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两狼的追踪,直至骨已投尽,两狼依旧追赶,突出了狼的贪婪。、故答案为:
①贪婪;②屠户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两狼的追踪,直至骨已投尽,两狼依旧追赶
【答案】6.连接,紧跟;看,视;③
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用诙谐风趣的议论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揭示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
屠户在面对狼的狡猾贪婪时能不为假象迷惑,对狼的奸诈能及时醒悟,当机立断,敢于斗争,所以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楚人也是比较聪明的,能够想到用老虎的模型来吓走本来就害怕老虎的动物,但是在面对比老虎还凶猛的野兽时,仍然按老办法处理,不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不听从周围人的劝告,自大狂妄,所以失败了。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狼;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本题考查理解结尾段作用的能力。散文结尾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户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
赶屠户。
屠户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 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 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个楚国人遭受到狐狸的祸害,用很多种方法来捕捉它,没有捉到。有人就教他道:“老虎,是山中野兽之王。天下的野兽见到它,全都害怕得丧魂落魄,趴在地上,等待处置。”(楚人)就让 (木匠) 做了只老虎模型,拿虎皮蒙上,放到窗户下面。狐狸进入,遇见了,(吓得)惊叫并扑倒了。一天,猪在他的田里损坏庄稼,(他)就设下虎偶,又让儿子拿着戈把守在大道上。种田的人呼喊,猪逃入草木丛之中,遇见虎偶便返回跑上大路,抓住了猪。那楚人十分高兴,认为虎偶是可以治服天下所有野兽。在这个时候,旷野里有个似马非马的动物,楚人披着老虎模型迎上前去。有的人制止他道:“这是驳啊,真的老虎尚且不能抵挡,前去将要输的。”(他)不听。驳雷鸣般地吼叫着奔上前来,抓住他就咬,楚人被撕裂了头颅死去了。
①句意:紧跟着走了很远。根据记忆法,缀,连接,紧跟。
②句意:屠户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根据记忆法,顾,看、视。
③句意:有的人阻止他并说道。根据查字典法,止,阻止。故选③。故答案为:连接,紧跟
看,视
③
注意:洞,名词作动词,打洞。意,打算。隧,指从柴草堆中打洞。以,来。攻,攻击。其,指屠户。故答案为: 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句意为: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语句诙谐风趣,又是对前文事件的总结议论,点明了文章主旨。“狼亦黠矣”点明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而顷刻两毙”表达了作者对狼的顷刻两毙这个结局的嘲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与机智。
故答案为: 用诙谐风趣的议论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揭示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嘲笑其顷
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
根据甲文中的“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可知,屠户没有被狼的狡猾奸诈迷惑,能及时醒悟,暴起杀掉第一只狼,又杀死在柴草堆后面准备打洞进入攻击他后面的第二只狼。屠户勇敢机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根据乙文中的“乃使匠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可知,楚人也是比较聪明的。用老虎的模型来吓走本来就害怕考虑的动物。根据“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可知,他不知变通,在面对比老虎还凶猛的野兽时,仍然按老办法处理。根据“人或止之曰:‘是驳也,真虎且不能当,往且败。’弗听”可知,也不听从周围人的劝告,自大狂妄,所以失败身死。
故答案为:屠户在面对狼的狡猾贪婪时能不为假象迷惑,对狼的奸诈能及时醒悟,当机立断,敢于斗争, 所以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楚人也是比较聪明的,能够想到用老虎的模型来吓走本来就害怕老虎的动物,但是在面对比老虎还凶猛的野兽时,仍然按老办法处理,不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不听从周围人的劝告, 自大狂妄,所以失败了。
【答案】10.D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了笑料罢了。
示例一:用“勇”形容文中的屠户。因为他夜晚归家途遇两狼,凭借一己之力斗杀两狼,他是一个勇敢的人。示例二:用“黠”形容文中的两狼。因为它们在与屠户对峙时,一狼假寐透敌,另一狼从后面偷袭, 都表现出它们的狡猾。
屠户没有被贪婪、凶狠、狡诈的狼吃掉,是因为他认清狼的本性,能够认清自己的处境,丢掉幻想; 敢于斗争,十分机智,并能果断出击。麋鹿避免不了悲剧命运,是因为它忘却了自己的种群本性,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丧失了判断能力。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 和道理;狼;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一词多义。这些文言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个性化理解和表达,言之
成理即可。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乙】临江有个打猎的人,捉到一只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都摇着尾巴来了,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去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小鹿逐渐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头鹿了,把狗当作自己真正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狗害怕主人, 于是和鹿玩耍,和鹿十分友善,但时常地舔自己的嘴唇。多年之后,鹿走出家门,看见大路上有一群野狗, 立刻跑过去想跟它们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鹿的尸体七零八碎散落在地上, 鹿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死的原因。
10.A.攻击/敌人;B.向前/前面;C.神情/意志;D.都解释为:明白。故答案为:D
注意关键词:变诈:诡变巧诈;几何:多少;耳:语气助词,罢了。故答案为: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了笑料罢了。
结合原文内容用一个字形容所选形象的特点即可。狼:根据“缀行甚远”“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知,两只狼不满足于吃骨头,它们想吃掉屠户;可见狼是贪婪的, 可用“贪”来形容狼;“眈眈相向”写出了狼想吃掉屠户的凶狠,可用“凶”来形容狼;根据“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可知,两只狼相互配合,一只狼假装睡觉迷惑屠夫,另一只狼打算从后面攻击狼;可见狼是狡猾奸诈的,可用文中的“黠”来形容狼。
屠夫:本文主要凸显了屠夫的勇敢;“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写屠夫利用前狼“假寐”的机会,暴起劈狼,继而杀掉了挖洞的另一只狼,在屠夫认识到狼贪婪凶狠的本性后,御狼、杀狼,体现了屠夫的勇敢;可用“勇”来形容屠夫。
故答案为:示例一:用“勇”形容文中的屠户。因为他夜晚归家途遇两狼,凭借一己之力斗杀两狼,他是一个勇敢的人。示例二:用“黠”形容文中的两狼。因为它们在与屠户对峙时,一狼假寐透敌,另一狼从后面偷袭,都表现出它们的狡猾。
两篇文章中,屠户和麋鹿有着不同的结局。屠户由开始的惧怕狼,到最后奋起反抗杀掉狼,他明白了狼的贪婪本性,认清自己的处境,并敢于斗争,勇敢机智地果断出击;乙文中麋鹿的命运很凄惨,是因为它只熟悉主人家的狗,而不熟悉外面的野狗,它无自知之明和他知之明;另外,主人把它保护的很好,它逐渐丧失了判断能力,以至于最后被野狗咬死吃掉。
故答案为: 屠户没有被贪婪、凶狠、狡诈的狼吃掉,是因为他认清狼的本性,能够认清自己的处境,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十分机智,并能果断出击。麋鹿避免不了悲剧命运,是因为它忘却了自己的种群本性, 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丧失了判断能力。
【答案】14.像狗似的 ;大概,原来是; 送; 回头看
①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身后。
②既然有直冲云霄的资质,哪里会甘心当人的宠物被豢养玩耍?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人与动物所处的境遇不同。甲文中的狼处处要置人于死地,人面临生存危机,不得不与狼搏斗;乙文中的人能尊重鹤的本性、有怜惜、爱护之意。动物的本性不同,甲文中的狼本性凶残狡诈,有贪婪的本性; 乙文中的鹤是性情温顺的动物。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狼;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 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解释要放在具体的语句中识记更事半功倍。另外,在积累的基础上积累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比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另外还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基本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然后锁定答案区域并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语句。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探究和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读懂两个语段的内容,然后根据
题目要求从中找出原因并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语言要精练、准确。参考译文:
甲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乙
支公(支道林)特别喜欢养鹤。他在浙江东部的峁山住的时候,有人送了他一对小鹤。过了一些时候,小鹤渐渐长出羽翼,时时想起飞。支公舍不得鹤飞走,就剪断了鹤的羽根。鹤想举翅高飞却没办法再飞,于是回头看自己的翅膀,然后低下头来,看上去就像人一样沮丧。支道林说:“鹤生来是应该翱翔在天空的, 哪里会甘心当人的宠物被眷养玩耍?”经过一段时间调养,等到鹤的羽毛重新长出来,让它们飞走了。14.①句意为: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犬:像狗似的。
②句意为: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盖:大概,原来是。
③句意为:有人送了他一对小鹤。遗:送。
④句意为:于是回头看自己的翅膀,然后低下头来。顾:回头看。故答案为: 像狗似的 ;大概,原来是; 送; 回头看
重点词语:①洞:挖洞;意:意图;隧:在柴草堆里打洞。
②既:既然;姿:同“资”,资质;何:为什么;为:做。
故答案为: ①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身后。
②既然有直冲云霄的资质,哪里会甘心当人的宠物被豢养玩耍?
甲文的第二段是作者的议论,作者通过第一段中描写的两只狼欲通过虚假动作而杀死屠夫的故事,反映狼的狡黠奸诈,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所以甲文的主旨句应为第二段“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一句。
故答案为: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根据甲文中“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和“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的内容可知,狼的本性凶残,用狡诈的诡计诱骗屠夫,目的是为了杀死屠夫;根据乙文中“鹤轩者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的内容可知,鹤的性情温顺,面对自己不能飞翔,并没有伤害剪断它羽毛的支道林。所以动物的本性是不同的。
根据甲文根据“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和“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的内容可知,面对如此凶残的狼,屠夫只能杀死它们以自保;根据乙文“养令翮成,置使飞去”的内容可知,面对伤心的鹤,支道林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将鹤的羽毛养好,放飞鹤,可见支道林对鹤的怜惜和爱护。所以人与动物所处的境遇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 人与动物所处的境遇不同。甲文中的狼处处要置人于死地,人面临生存危机,不得不与狼搏斗;乙文中的人能尊重鹤的本性、有怜惜、爱护之意。动物的本性不同,甲文中的狼本性凶残狡诈,有贪婪的本性;乙文中的鹤是性情温顺的动物。
【答案】18.挖洞 ; 只 ; 假装; 离开
19.D
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②来人认为童子年幼,可以相信,心想童子的马比自己的好,就下马表示愿意与童子交换。
【示例】“我”评童子:我认为“黠”是在批评童子很狡猾,他为了达到自己要一匹快马的目的,在后来人面前“佯泣”,装幼小可怜,他抓住对方想占便宜的心理,以谎言骗取他人的信任得到马匹。;“我”评后来人:后来人虽然是受害者,但也不值得同情。他看到童子“稚弱”就以为童子说的话真实可信,之所以换马也非出于对童子的同情,而是贪心想占便宜得到一匹快马,结果反被狡黠的童子所利用,这是作者讽刺的人物。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狼;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 实词;作家作品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 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本题考查对文章总体把握能力,考查阅读散文多方面的能力。解答此题,一是要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二是要理解重点语句表达的意思,三是要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四是要文章文章的表现手法。答题时, 要把题目中各个选项与文章进行仔细比对,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和扣准得分点,即重要的实词、虚词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此题考查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要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然后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分析人物形象。
参考译文:
(甲)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
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一童子随主人四处求官,从县里索要马匹,童子所分配的马不好。他远远看见有个人骑着一匹骏马急驰而来,心生一计,就手握着缰绳,假装在马上哭泣起来。来人问童子:“你为什么哭泣呢?”童子说: “我的马儿跑起来速度快,是匹好马,但我担心它翻车,伤到我自己。”来人认为童子年幼,可以相信,心想童子的马比自己的好,就下马与童子交换。童子换了马便急驰离开,那人骑上童子的马,才明白受骗上当,但已追不上童子了。
①句意: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洞:挖洞。
②句意:只露出屁股和尾巴。止:只。
③句意:假装在马上哭泣起来。佯:假装。
④句意:急驰离开。去:离开。
故答案为: 挖洞 ; 只 ; 假装; 离开
ABC 正确。D.“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故答案为:D
注意关键字:
①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耳:语气助词,罢了。
②以为:认为。意:心想。乃:就。易:交换。
故答案为: 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②来人认为童子年幼,可以相信,心想童子的马比自己的好,就下马表示愿意与童子交换。
结合文中“望后来人得骏马,驰而来,手握缰绳,佯泣于马上”等内容可知,童子很狡猾,为了得到快马他抓住了对方想占便宜的心理,在后来人面前“佯泣”,以谎言骗取他人的信任得到马匹。
由文中“后来以为稚弱可信,意此马更佳,乃下地与之易。童子既得马,策而去,后来人乘马,始悟其欺, 追之不及”可知,来人认为童子年幼,可以相信,心想童子的马比自己的好,就下马与童子交换。童子换了马便急驰离开,那人骑上童子的马,才明白受骗上当,但已追不上童子了”。可见,后来人认为童子是孩子,可以相信,轻信了孩子,并且他觉得童子的马更好,贪图好马,所以被骗。综上分析任选角度即可作答。
故答案为:【示例】“我”评童子:我认为“黠”是在批评童子很狡猾,他为了达到自己要一匹快马的目的, 在后来人面前“佯泣”,装幼小可怜,他抓住对方想占便宜的心理,以谎言骗取他人的信任得到马匹。
我”评后来人:后来人虽然是受害者,但也不值得同情。他看到童子“稚弱”就以为童子说的话真实可信, 之所以换马也非出于对童子的同情,而是贪心想占便宜得到一匹快马,结果反被狡黠的童子所利用,这是作者讽刺的人物。
【答案】22.像狗一样;突然;睡觉;假装
23.A
①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②两只狼渐渐长大了,还是很驯服(温顺)。(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
共同点:阴险狡诈凶狠。甲文讥讽嘲笑狼奸诈狡猾的本性;乙文揭露(掩斥、憎恨)狼的野心,凶恶狠毒的秉性不改。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狼;文言文断句;文言 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词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这道题考查划分文言停顿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首先应该看语句有无标志性词语,如也、乎、矣、哉、耳等常出现在句子末尾, 夫、盖、故(是故)、岂常位于句首作发语词;其次看称谓,对人物的称谓常作主语或宾语常位于句首或句尾,感叹词如“呜呼”“嗟夫”“嘻”“噫”等感叹词都独立使用。另外在文言文中,排比、对偶等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讲究对称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色,这些特征也为我们断句提供了依据。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①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② 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文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作者的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文中作者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
参考译文:
【甲】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乙】一个有钱的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把它们和家里的狗混在一起饲养,小狼也能和狗平安相处。两只狼逐渐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有一天,主人白天在堂屋里睡觉,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他被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躺下准备睡觉,狗又像先前那样狂叫起来。他便假装睡觉等待着,发现那两只狼是想等他睡去没有察觉时,咬他的喉咙,狗阻止两只狼,不让它们上前。这个人就杀了狼,剥了它们的皮。
这事是我的侄子虞惇说的。狼凶恶的本性难以改变,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然而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隐藏起来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凶恶罢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①句意: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犬:像狗一样。
②句意:屠夫突然跳起。暴:突然。
③句意:再次躺下准备睡觉。 寐:睡觉。
④句意:他便假装睡觉等待着。 伪:假装。故答案为:像狗一样
突然睡觉假装
语句“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的意思是:两只狼是想等他睡去没有察觉时,咬他的喉咙,狗阻止两只狼,不让它们上前。根据句意可断句为: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故答案为:A
注意重点词的解释:①洞,打洞;意,打算;隧入,从通道进入;攻,攻击。
②稍,渐渐地;亦,也;颇,十分,很;驯,驯服;竟,竟然;为,是。
故答案为: ①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②两只狼渐渐长大了,还是很驯服(温顺)。(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
根据【甲】文“目似暝,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故”,【乙】文“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可知,表现了狼阴险狡诈;根据【甲】文“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乙】文“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可知,表现了狼的凶狠。
根据【甲】文结尾“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可知,狼虽然很狡猾,但还是被屠户杀死了,作者讥讽嘲笑狼奸诈狡猾的本性。根据【乙】文“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狼凶恶的本性难以改变,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然而凶
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隐藏起来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凶恶罢了)” 可知,凶恶是狼的本性,有可能被隐藏但不会改变,作者在此揭露了狼的野心,凶恶狠毒的秉性不改。故答案为: 共同点:阴险狡诈凶狠。甲文讥讽嘲笑狼奸诈狡猾的本性;乙文揭露(掩斥、憎恨)狼的野心,凶恶狠毒的秉性不改。
【答案】26.C 27.B
猎人懂得了熊的意思。于是抱着熊的脚,熊立即跳出了坑里,最终猎人得以不死。
示例一;我认为两篇文章的落脚点相同,都是“在人与动物的对比中揭示人性"。《狼》主要通过屠夫与狼的斗争过程,在用夫与狼的对比中,表现的不仅是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其实是在揭示狼一样凶残的恶人的本性。乙文中猎人掉入小熊居住的坑里,自己以为要没命了,熊不但没有伤害他,还养着他,后来,熊搬家了,人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没想到熊反而救了他。作者以人的狭隘,来反衬熊的情义,表现动物的宽容与大爱。示例二:我认为两篇文章的立足点不同,蒲松龄的《狼》突出人的力量,文章内容主要表现屠夫的勇敢镇定和狼的狡诈贪婪,从文章最后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讽刺了狼的狡诈。乙文通过人与动物的对比,揭示人性。乙文中猎人掉入小熊居住的坑里,自己以为要没命了,后来,熊搬家了,人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熊不但没有伤出他,还养着他。作者以人的狭隘,来反衬熊的情义,表现动物的宽容与大爱。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狼;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写作目的能力。写作目的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理由和动机。答题时可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再结合文章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和概括。
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 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
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 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 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 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一个人到山里射鹿,忽然掉进一个坑里,看到有几头小熊。一会儿,有只大熊进入(坑里),(那人)以为(它)要伤害自己,过了很久,大熊拿出果子分给孩子。最后给了那人一份。这个人饿了很久, 冒着生命危险吃了。(大)熊似乎很同情他。每个早上,母熊觅食回来,总是分给他一份果子,这个人依赖(母熊给的食物)用来活命。后来小熊渐渐长大了,母熊把它们一一背出坑。小熊已经全走了,那人估计(自己)必死在坑中,但母熊又回来了,坐在人身边。人明白了它的意思,便抱着熊的腿,熊立即跳出, 所以(那人)就没有死。啊,人们说禽兽没有情义,但看这熊(的行为),怎么能说(动物)没有情义呢! 26.A.甲文中的“担中肉尽”和乙文中的“子既出尽”中“尽”含义是一样的,都是“完全,都”;B.乙文中“然顾此熊”的“顾”是“看”意思;D.“久之”“良久”表示时间长。
故答案为:C
句意:这个人饿了很久,冒着生命危险吃了,大熊似乎很同情他。根据句意断为: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 故答案为:B
重点词有:解:理解,懂得。即:立即。遂:最终,终于。 故答案为:猎人懂得了熊的意思。于是抱着熊的脚,熊立即跳出了坑里,最终猎人得以不死。
在感受人物形象时,要从人物的身份地位、所做事件上、表现手法入手分析。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认为落脚点相同,可从人性方面入手。《狼》第二到四段讲述了屠夫与狼的斗争过程,在屠夫与狼的对比中,表现的不仅是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其实是在揭示狼一样凶残的恶人的本性。乙文从“须臾,有大熊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人。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后熊子稍大,其母一一负而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必死坎中,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几句可看出猎人掉入
小熊居住的坑里,自己以为要没命了,熊不但没有伤害他,还养着他,后来,熊搬家了,人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没想到熊反而救了他。由此得出结论“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也就是作者以人的狭隘,来反衬熊的情义,表现动物的宽容与大爱。
示例二:认为落脚点不同,则从两篇文章的侧重点入手分析。《狼》用二到四段具体详细的描述了屠夫如何与狼斗智斗勇,重点突出人的力量,文章内容主要表现屠夫的勇敢镇定和狼的狡诈贪婪,从文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善之变诈几何战?止增笑耳”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讽刺了狼的狡诈。乙文从“须臾, 有大熊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人。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 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几句可得出猎人掉入小熊居住的坑里,自己以为要没命了,后来,熊搬家了,人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熊不但没有伤害他,还养着他。作者以人的狭隘,来反衬熊的情义,表现动物的宽容与大爱。
故答案为:示例一;我认为两篇文章的落脚点相同,都是“在人与动物的对比中揭示人性"。《狼》主要通过屠夫与狼的斗争过程,在用夫与狼的对比中,表现的不仅是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其实是在揭示狼一样凶残的恶人的本性。乙文中猎人掉入小熊居住的坑里,自己以为要没命了,熊不但没有伤害他,还养着他,后来,熊搬家了,人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没想到熊反而救了他。作者以人的狭隘,来反衬熊的情义, 表现动物的宽容与大爱。示例二:我认为两篇文章的立足点不同,蒲松龄的《狼》突出人的力量,文章内容主要表现屠夫的勇敢镇定和狼的狡诈贪婪,从文章最后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讽刺了狼的狡诈。乙文通过人与动物的对比,揭示人性。乙文中猎人掉入小熊居住的坑里,自己以为要没命了,后来,熊搬家了,人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熊不但没有伤出他,还养着他。作者以人的狭隘,来反衬熊的情义,表现动物的宽容与大爱。
【答案】30.C
31.①过了好久,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②(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医治叔父,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
32.A
【知识点】狼;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方法:①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一步一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②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对话
的词语进行断句;③根据虚词进行断句;④根据固定句式进行断句。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 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 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 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 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 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一条狗被人抛弃了,惊惶不安地在田间小路(走着)。张元看见了,立刻将小狗收养了。他的叔父很生气,(说):“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乞求(叔父)不要丢弃它,说:“(小狗)也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能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这是有败道义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于是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几乎要死了。(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医治叔父,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30.A.从:跟随/遵从;B.敌:攻击/敌人;C.去:都是“离开”的意思;D.几:与“何”连用,多少/几乎。故答案为:C
①句中的“久之(时间长了)、瞑(闭上眼睛)、意(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②句中的“速(马上)、延(邀请)、愈(痊愈)”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故答案为: ①过了好久,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②(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医治叔父,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
语句“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的意思是: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这是有败道义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今犬为人所弃/ 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故答案为:A
统编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练习题: 这是一份统编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练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小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文言文对比阅读-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真题演练: 这是一份专题11:文言文对比阅读-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真题演练,共30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5 狼(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5 狼(含解析),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