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高二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注意: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机体有些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中的是
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
2.下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激素、氨基酸、胰蛋白酶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分布于血清、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D.体液①中的氧气进入③中被利用至少要穿过6层生物膜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血浆中葡萄糖、血浆蛋白和Na+等的含量有关
D.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比正常人少
4.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B.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C.自主神经系统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
D.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多,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功能
5.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血液中的乳酸被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加
C.ab段上升的原因是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6.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偏转,乙指针不偏转
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
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
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
7.任氏液是一种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另外还含钾离子、钙离子等其他离子。在任氏液中培养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微电极插入神经细胞,可记录该细胞的动作电位,如图所示,a、b、c、d为曲线上的点。研究小组进行下述两个实验,实验一:在任氏液中加入四乙胺(一种阻遏钾离子通道的麻醉药物);实验二:降低任氏液中钠离子浓度,其他条件不变。两实验均测定动作电位的发生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一从c到d速度减慢
B.实验一中,内外两侧均不会产生局部电流
C.实验二获得的动作电位,c点膜电位会降低
D.实验二中,有可能检测不到动作电位产生
8.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
B.抄笔记时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
C.参与小组讨论时,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
D.记住某个验证码是感觉性记忆
9.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BDNF(脑部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关系如图所示(部分过程)。BDNF具有促进b(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应激能促进BDNF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B.BDNF能促进突触后膜吸收更多的钾离子
C.b物质与AMPA结合后,将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D.若向脑部注射抗BDNF的抗体,则突触间隙内b物质含量增加
10.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参与马拉松运动。运动员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为了维持内环境稳态,机体会发生一些重要变化。运动员在马拉松运动过程中
A.肝脏、肌肉产热量增加,体温快速上升
B.汗液分泌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C.血糖浓度明显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D.血液中乳酸含量增加,血浆pH明显降低
11.下图表示机体由T1环境进入T2环境过程中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2
12.巨噬细胞是极为重要的免疫细胞。下列有关巨噬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B.巨噬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与结合病原体的受体
C.巨噬细胞可吞噬入侵的病原体
D.巨噬细胞可参与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13.如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表示细胞免疫
B.图中甲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而乙细胞则不能
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有关
D.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后,会引起记忆细胞、浆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14.如图所示为在抗原注射前后的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指示为抗原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抗原,甲、乙两曲线代表的抗体由不同的浆细胞产生
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
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可能有差异
D.c时间段甲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a时间注射的抗原类似的抗原的刺激
15.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种免疫系统疾病
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16.生长素(IAA)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锌是色氨酸合成酶的组分,缺锌时导致由吲哚和丝氨酸结合而形成色氨酸的过程受阻,色氨酸含量下降,从而影响IAA的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合成可反映基因对生物性状的直接控制
B.人类最先从高等植物体内发现并提取出生长素
C.植物细胞内色氨酸只能作为合成生长素的原材料
D.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单侧光的制约
17.如图表示植物激素对某植物果实发育、成熟、衰老和脱落的调节作用,A、B、C代表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A对细胞伸长生长具有抑制作用B.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脱落
C.果实成熟时激素B含量增多D.激素C在幼嫩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18.在一定范围内,胚芽鞘切段的伸长与生长素浓度呈正相关。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分别浸入6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测量切段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实验结果可知,促进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1~10mg/L
B.由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抑制生长
C.为确定待测样液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还是10mg/L,可将待测样液适当稀释,重复上述实验
D.本实验中温度、处理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19.植物叶片脱落过程中,叶片中低浓度生长素提高了叶柄中脱落区细胞对乙烯的敏感性。取诱导期的脱落区细胞观察,发现细胞壁松弛或脱落。如图是植物叶片脱落过程中物质和部分结构的变化,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乙烯诱导纤维素分解酶合成B.乙烯具有促进叶片脱落作用
C.保持期的细胞对乙烯更敏感D.乙烯和脱落酸具有协同作用
20.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渔业上确定捕捞强度,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取样器取样法对鱼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进行抽样调查
B.鱼塘中鲤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中鲤鱼的产量一定不同
C.鱼塘中鲤鱼种群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D.为持续获得较高产量,应该在鲤鱼种群数量达到K/2后才开始捕捞
21.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采用了下图1所示的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绘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如下图2所示。图2中在a点对应的时间,将培养液稀释了100倍,经过一系列操作,检测四角上中方格的酵母菌数量分别为22、26、24、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1 图2
A.图2中b点酵母菌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此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8×108个/mL
C.培养液中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采用样方法进行统计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先滴加一滴稀释后的培养液于玻片中央,再从一侧缓缓盖上盖玻片,避免气泡产生
22.以下诗句中描述的种间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诗经·小雅·小宛》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鹿鸣》
D.“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放鹰》
23.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把某山地的所有生物看作一个群落,则山脚和山顶的植物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光的穿透性对湖泊中植物的分层分布有重要影响
C.垂直结构上,位于不同层次的两种生物不存在竞争关系
D.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24.下列关于不同群落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地的群落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B.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差异
C.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经长期自然选择后进化出耐旱的特性
D.森林生物群落中的动物都以尿酸盐作为排出含氮废物的主要形式
25.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丰富度呈现“S”形增长B.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层,这是蚯蚓的生态位
C.土壤中小动物没有分层现象D.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6.(每空2分,共12分)如图是肝脏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②③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饥饿状态下,血液流经该组织后,血糖浓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组织细胞在组织液中可以维持正常的形态,是因为两者的__________相同。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__________(填序号)液体增多。
(4)高钾血症是血清钾离子浓度高于5.5mml·L-1的病理状态,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严重者可导致心脏骤停。
①已知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因此,K+运出红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
②高钾血症形成的原因之一是钾过量摄入。请以若干血钾正常的志愿者为研究对象,简要写出验证这一结论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
27.(每空1分,共8分)阈电位是指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就是阈强度。图1表示多个神经元之间联系示意图。现将一示波器的两极连接在D神经元膜内外侧。用同种强度的电流分别刺激A、B、C,刺激方式不同,结果产生如图2所示波形。I表示分别单次刺激A或B。Ⅱ表示两个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连续刺激A。Ⅲ表示单次刺激C。
图1 图2
(1)A、B、C末端膨大的部分叫__________,图1中有__________个突触结构。单次刺激A或B,未引发动作电位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单次刺激C,D神经元膜内侧电位为__________电位。由图2中Ⅲ所示波形推测,C神经元释放的是__________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上的__________通道打开,引起相应离子内流。
(3)图2中Ⅱ表明:__________可以叠加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为验证不同突触在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也能叠加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可利用图1的结构和仪器设计实验:用__________,观察示波器的波形变化,若能引起动作电位,表明不同突触的阈下刺激能叠加。
2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9分)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示意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__________受体。
(2)研究人员将正常小鼠和IGF-1基因缺失小鼠分组饲养后,检测体内GH水平。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比正常小鼠__________(1分),理由是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利用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物质分组离体培养,以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设计如表所示,A组为对照组。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与A组比较,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__组。
②E组比D组的软骨细胞生长明显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
2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一种杀伤力极强的害虫——草地贪夜蛾属于杂食性害虫,具有“四能”本领,即能吃、能飞、能产、能抗药的特点。研究人员发现适当引入天敌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如赤眼蜂(其成虫在草地贪夜蛾体内产卵,导致寄主死亡)和益蝽(以蛾为食)。如图为草地贪夜蛾的种群数量相关变化曲线,其中图一表示图二的其中一段时间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
图一 图二
(1)调查草地贪夜蛾卵的密度常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
(2)图一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若要控制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需至少在__________点之前采取措施。
(3)调查某地贪夜蛾在半年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二所示,2表示种群数量是前一个月的种群数量倍数。图二中第__________(填字母)月份种群数量最少,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4)草地贪夜蛾与赤眼蜂和益蝽的种间关系分别为__________。
3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图甲和乙分别表示单侧光和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密切的关系,图丙表示该植物种子在经过处理后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可知,该植物幼苗的茎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n(如图乙所示),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
(2)据图乙可知,茎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性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根(1分),据此推测根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_点。
(3)__________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4)图丙是某植物种子经过处理后提前萌发体内各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根图可知各种激素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图丙中激素的动态变化,说明了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测试
高二生物试题答案
1-5ACBCB 6-10DBDAB 11-15CDDBB 16-20DCCCD 21-25BBCDD
26、(每空2分,共12分)
(1)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升高 渗透压
(3)③
(4)①协助扩散
②将若干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高钾饮食和正常饮食,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血钾浓度
27、(每空1分,共8分)
(1)突触小体 3 没有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
(1)负 抑制 阴离子
(3)同一突触连续两个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 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同时刺激A和B
2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9分)
(1)GH和IGF-1
(2)高(1分) 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从而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或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垂体分泌GH增加以促进肝细胞产生IGF-1)
(3)B和D E组添加的正常小鼠的血清有IGF-1
2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1)样方法
(2)环境阻力导致淘汰的种群数量;C(1分)
(3)c(1分);第a~c月份之间λ<1,种群数量减少,到c月份的时候种群数量最少
(4)寄生和捕食
3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
(1)小于m(0<向光侧生长素浓度
(3)根的背光生长
(4)脱落酸抑制种子的萌发,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
不同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
年份
1
2
3
4
5
乔木
0
0
0
14
23
灌木
0
3
4
12
39
草本
28
27
26
30
34
总计
28
30
30
56
76
组别
A
B
C
D
E
培养液中添加物质
无
GH
IGF-1
正常小鼠去垂体后的血清
正常小鼠的血清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素质测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素质测试生物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素质测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素质测试生物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