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完成以下任务,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是( )
A.调查你班同学的年龄情况
B.为订购校服,了解学生衣服的尺寸
C.对北斗导航卫星上的零部件进行检查
D.考察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2、(4分)要使分式有意义,则的取值应满足( )
A.B.C.D.
3、(4分)甲、乙两人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驾车从B地到A地,他们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甲先出发6分钟后,乙才出发,在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千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当乙到达终点A时,甲还需( )分钟到达终点B.
A.78B.76C.16D.12
4、(4分)已知一组数据为8,9,10,10,1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 )
A.8B.9C.10D.11
5、(4分)为了了解我市50000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考试数学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1名考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下列说法:
①这50000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的全体是总体;
②每个考生是个体;
③1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④样本容量是1.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4个B.3个C.2个D.1个
6、(4分)二次函数y=ax1+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abc>0;②1a+b=0;③若m为任意实数,则a+b>am1+bm;④a﹣b+c>0;⑤若ax11+bx1=ax11+bx1,且x1≠x1,则x1+x1=1.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1B.1C.3D.4
7、(4分)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7,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7B.13C.17或13D.10
8、(4分)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底边长为6,则底边上的高为( )
A.4B.3C.5D.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若<0,则代数式可化简为_____.
10、(4分)计算:(2+)(2-)=_______.
11、(4分)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如何使用尺规完成“过直线l外一点A作已知直线l的平行线”.
小云的作法如下:
(1)在直线l 上任取一点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 交直线l 于点C;
(2)分别以A,C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D;
(3)作直线AD.
所以直线AD即为所求.
老师说:“小云的作法正确”.
请回答:小云的作图依据是____________.
12、(4分)小聪让你写一个含有字母的二次根式.具体要求是:不论取何实数,该二次根式都有意义,且二次根式的值为正.你所写的符合要求的一个二次根式是______.
13、(4分)在一个内角为60°的菱形中,一条对角线长为16,则另一条对角线长等于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在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的中点,延长BE到F,使,连接AF、CF、DF.
求证:;
若,试判断四边形AD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15、(8分)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的坐标是M(x1,y1),N(x2,y2),M,N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公式MN=计算.
解答下列问题:
(1)若已知点A(1,2),B(4,-2),求A,B两点间的距离;
(2)在(1)的条件下,点O是坐标原点,判断△AOB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6、(8分)如图,在Rt△ABC中,∠C=90°.
(1)求作:△ABC的一条中位线,与AB交于D点,与BC交于E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若AC=6,AB=10,连结CD,则DE=_ ,CD=_ .
17、(10分)已知在线段AB上有一点C(点C不与A、B重合且AC>BC),分别以AC、BC为边作正方形ACED和正方形BCFG,其中点F在边CE上,连接AG.
(1)如图1,若AC=7,BC=5,则AG=______;
(2)如图2,若点C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连接AE、EG,求证:△AEG是直角三角形.
18、(10分)请阅读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前262~190年),古希腊数学家,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齐名.他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光辉的科学成果,可以说是代表了希腊几何的最高水平.阿波罗尼奧斯定理,是欧氏几何的定理,表述三角形三边和中线的长度关系,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与该边中线的平方和的2倍.
(1)下面是该结论的部分证明过程,请在框内将其补充完整;
已知:如图1所示,在锐角中,为中线..
求证:
证明:过点作于点
为中线
设,,
,
在中,
在中,__________
在中,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请直接利用阿波罗尼奧斯定理解决下面问题:
如图2,已知点为矩形内任一点,
求证:(提示:连接、交于点,连接)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在的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格点上有四个点,若要求连接两个点所成线段的长度大于3且小于4,则可以连接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答案即可)
20、(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点的坐标为,过点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以为边作正方形;过点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交x轴于点,以为边作正方形;过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交直线l于点,以为边作正方形;……按此规律操作下去,得到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
21、(4分)如图,在中,连结.且,过点作于点,过点作于点,且,在的延长线上取一点,满足,则_______.
22、(4分)如图,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AB⊥x轴,垂足为B,且,则_____ .
23、(4分)使得二次根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AB,AD上的点,且AE=AF,点M是EF的中点,连结CM.
(1)求证:CM⊥EF.
(2)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若五边形BCDEF的面积为,请直接写出CM的长.
25、(10分)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cm,AD=5cm,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E处,折痕为PQ,过点E作EF∥AB交PQ于F,连接BF.
(1)求证:四边形BFEP为菱形;
(2)当点E在AD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
①当点Q与点C重合时(如图2),求菱形BFEP的边长;
②若限定P、Q分别在边BA、BC上移动,求出点E在边AD上移动的最大距离.
26、(12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交于点A(−1,2)和点B
(1)求k的值及一次函数解析式;
(2)点A与点A′关于y轴对称,则点A′的坐标是___;
(3)在y轴上确定一点C,使△ABC的周长最小,求点C的坐标。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详解】
解:A、人数不多,容易调查,宜采用全面调查;
B、为订购校服,了解学生衣服的尺寸是要求精确度高的调查,适合全面调查;
C、对北斗导航卫星上的零部件进行检查,因为调查的对象比较重要,应采用全面调查;
D、考察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适合抽样调查;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解题时根据调查的对象的范围的大小作出判断,当范围较小时常常采用全面调查.
2、C
【解析】
根据分式的分母不为0即可求解.
【详解】
依题意得x-1≠0,
∴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分母不为零.
3、A
【解析】
根据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得甲乙的速度,根据相遇前甲行驶的路程除以乙行驶的速度,可得乙到达A站需要的时间,根据相遇前乙行驶的路程除以甲行驶的速度,可得甲到达B站需要的时间,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纵坐标看出甲先行驶了1千米,由横坐标看出甲行驶1千米用了6分钟,
甲的速度是千米/分钟,
由纵坐标看出AB两地的距离是16千米,
设乙的速度是x千米/分钟,由题意,得
,
解得x=千米/分钟,
相遇后乙到达A站还需 =2分钟,
相遇后甲到达B站还需分钟,
当乙到达终点A时,甲还需80-2=78分钟到达终点B,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利用同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得出甲乙的速度是解题关键.
4、C
【解析】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作这组数据的众数,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这组数据中8、9、11各出现一次,10出现两次,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0.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众数的含义.
5、C
【解析】
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
【详解】
①这50000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的全体是总体,说法正确;
②每个考生是个体,说法错误,应该是每个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③1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说法错误,应是1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④样本容量是1,说法正确;
正确的说法共2个.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
6、B
【解析】
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位置、与y轴的交点位置判断出a、b、c与0的关系,进而判断①;根据抛物线对称轴为x==1判断②;根据函数的最大值为:a+b+c判断③;求出x=﹣1时,y<0,进而判断④;对ax11+bx1=ax11+bx1进行变形,求出a(x1+x1)+b=0,进而判断⑤.
【详解】
解:①抛物线开口方向向下,则a<0,
抛物线对称轴位于y轴右侧,则a、b异号,即b>0,
抛物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则c>0,
∴abc<0,故①错误;
②∵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
∴b=﹣1a,即1a+b=0,故②正确;
③∵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
∴函数的最大值为:a+b+c,
∴当m≠1时,a+b+c>am1+bm+c,即a+b>am1+bm,故③错误;
④∵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3,0)的左侧,而对称轴为直线x=1,
∴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在(﹣1,0)的右侧,
∴当x=﹣1时,y<0,
∴a﹣b+c<0,故④错误;
⑤∵ax11+bx1=ax11+bx1,
∴ax11+bx1﹣ax11﹣bx1=0,
∴a(x1+x1)(x1﹣x1)+b(x1﹣x1)=0,
∴(x1﹣x1)[a(x1+x1)+b]=0,
而x1≠x1,
∴a(x1+x1)+b=0,即x1+x1=﹣,
∵b=﹣1a,
∴x1+x1=1,故⑤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②⑤,有1个.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会利用对称轴求1a与b的关系,以及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转换,根的判别式的熟练运用.
7、A
【解析】
分3是腰长与底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详解】
解:①3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7、3、3,
3+3=6<7,不能组成三角形;
②3是底边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7、7、3,
能组成三角形,周长=7+7+3=17,
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7,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并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8、A
【解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边高线和中线重合的性质,则BD=DC=3,可以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底边的高AD=.
【详解】
解:如图,在△ABC中,AB=AC=5,AD⊥BC,
则AD为BC边上的中线,即D为BC中点,
∴BD=DC=3,
在直角△ABD中AD==1.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正确运用,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底边高线、中线重合的性质,本题中根据勾股定理正确计算AD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二次根式有意义,就隐含条件b>1,由ab<1,先判断出a、b的符号,再进行化简即可.
【详解】
若ab<1,且代数式有意义;
故有b>1,a<1;
则代数式=|a|=-a.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方法与运用:当a>1时,=a;当a<1时,=-a;当a=1时,=1.
10、1
【解析】
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答案.
【详解】
(2+)(2-)
=22-()2
=4-3
=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并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
11、①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②菱形的对边平行
【解析】
利用作法可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然后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D与l平行.
【详解】
由作法得BA=BC=AD=CD,
所以四边形ABCD为菱形,
所以AD∥BC,
故答案为: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为菱形,菱形的对边平行.
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
12、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
依题意写出一个二次根式为.
此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二次根式的特点.
13、16或
【解析】
画出图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BC为等边三角形,分两种情况讨论,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得,∠ABC=60°,AC=16,或BD=16
∵四边形ABCD是菱形,
∴BA=BC,AC⊥BD,AO=OC,BO=OD,∠ABD=30°
∴△ABC是等边三角形,
∴AC=AB=BC
当AC=16时,
∴AO=8,AB=16
∴BO=8
∴BD=16
当BD=16时,
∴BO=8,且∠ABO=30°
∴AO=
∴AC=
故答案为:16或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菱形的四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性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AFCD是菱形
【解析】
(1)只要证明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
(2)结论:四边形AFCD是菱形.首先证明四边形ADCD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DA=DC即可.
【详解】
(1),,
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
;
结论:四边形ADCF是菱形,理由如下:
,
,
,
,
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
,,
,
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AFCD是菱形.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与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5、(1)A,B两点间的距离AB=5;(2)△AOB是直角三角形,见解析.
【解析】
(1)根据题意给出的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1)由题意可知:AB=;
(2)由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可求得:AB2=25,AO2=5,BO2=20,
∴AB2=AO2+BO2,
∴△AOB是直角三角形;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给出的公式,本题属于中等题型.
16、(1)作图见解析;(2)3,1 .
【解析】
(1)作边AB的中垂线,交AB于D,过点D作DE⊥BC,垂足为E,连接DE即可.
(2)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直接得出DE的长,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CD.
【详解】
(1)如图.
(2)∵DE是△ABC的中位线,
∴DE=AC,
∵AC=6,
∴DE=3,
∵AB=10,CD是Rt△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CD=1,
故答案为3,1.
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17、(1)13;(2)见解析
【解析】
(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B=90°,BG=BC=5,则AB=AC+BC=12,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果;
(2)设BC=a,由正方形的性质和点C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得出AC=CE=2BC=2CF=2a,BC=BG=FG=CF=EF=a,∠B=∠ACE=∠EFG=∠EFG=90°,由勾股定理得出AE2=AC2+CE2=8a2,AG2=AB2+BG2=10a2,EG2=EF2+FG2=2a2,证得AG2=AE2+EG2,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解:∵四边形BCFG是正方形,
∴∠B=90°,BG=BC=5,
∵AB=AC+BC=7+5=12,
∴AG===13,
故答案为:13;
(2)证明:设BC=a,
∵四边形ACED和四边形BCFG都是正方形,点C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
∴AC=CE=2BC=2CF=2a,BC=BG=FG=CF=EF=a,∠B=∠ACE=∠EFG=∠EFG=90°,
∴AE2=AC2+CE2=8a2,
AB=3BC=3a,
AG2=AB2+BG2=9a2+a2=10a2,
EG2=EF2+FG2=a2+a2=2a2,
∴AE2+EG2=8a2+2a2=10a2,
∴AG2=AE2+EG2,
∴△AEG是直角三角形.
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8、(1),,;(2)见解析
【解析】
(1)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写出答案;
(2)连接、交于点,根据矩形的性质能证明O是AC、BD的中点,在和中利用阿波罗尼奥斯定理可以证明结论.
【详解】
(1)在中,
在中,
∴
故答案是:;;;
(2)证明:连接、交于点,连接
∵四边形为矩形,
∴OA=OC,OB=OD,AC=BD,
由阿波罗尼奥斯定理得
.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运用,能充分理解题意并运用性质定理推理论证是解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或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或BD),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大小比较方法解答.
【详解】
由勾股定理得,AD=,
3<<4,
(同理可求BD=)
故答案为:AD或BD.
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1+b1=c1.
20、
【解析】
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出正方形A1B1C1D1的面积、正方形A2B2C2D2的面积,总结规律解答.
【详解】
∵点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
∴正方形的边长为1,面积为1.
∵直线l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正方形的边长为,面积为.
同理,正方形的边长为,面积为
……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是.
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得到,,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正确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1、
【解析】
根据BD=CD,AB=CD,可得BD=BA,再根据AM⊥BD,DN⊥AB,即可得到DN=AM,依据∠ABD=∠MAP+∠PAB,∠ABD=∠P+∠BAP,即可得到△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到AP.
【详解】
解:∵BD=CD,AB=CD,
∴BD=BA,
又∵AM⊥BD,DN⊥AB,
∴DN=AM= ,
又∵∠ABD=∠MAP+∠PAB,∠ABD=∠P+∠BAP,
∴∠P=∠PAM,
∴△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P=AM=1,
故答案为1.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解决问题给的关键是判定△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2、1
【解析】
由=4,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得到,然后去绝对值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的值.
【详解】
∵=4,
∴,
∵点A在第一象限,
∴,
∴.故答案为:1.
本题综合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系数的几何意义和图象所在的象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x≥﹣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可得2x+1≥0,解得x≥﹣.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见解析;(2)
【解析】
(1)连结 CE,CF,知道AE=AF,可得CE=CF,即可证明;(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若五边形BCDEF的面积为,则可算出△AEF的面积,从而求出CM
【详解】
(1)证明:连结 CE,CF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B=∠D=90°, BC=CD AB=AD
又 AE=AF
∴BE=DF
∴△CBE≌△CDF(SAS)
∴CE=CF
而M 是 EF 中点
∴CM⊥EF(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2)连接AM,由(1)可知,AMC三点共线,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若五边形BCDEF的面积为,则△ AEF的面积为,
则AC=,AE=AF=,
∴EF=,AM=,则CM=-=
熟练掌握正方形内边角的转换计算和辅助线作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5、(1)证明见解析;(2)①菱形BFEP的边长为cm;②点E在边AD上移动的最大距离为2cm.
【解析】
(1)由折叠的性质得出PB=PE,BF=EF,∠BPF=∠EPF,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PF=∠EFP,证出∠EPF=∠EFP,得出EP=EF,因此BP=BF=EF=EP,即可得出结论;
(2)①由矩形的性质得出BC=AD=5cm,CD=AB=3cm,∠A=∠D=90°,由对称的性质得出CE=BC=5cm,在Rt△CDE中,由勾股定理求出DE=4cm,得出AE=AD﹣DE=4cm;在Rt△APE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得出EP=即可;
②当点Q与点C重合时,点E离点A最近,由①知,此时AE=4cm;当点P与点A重合时,点E离点A最远,此时四边形ABQE为正方形,AE=AB=3cm,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证明:∵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E处,折痕为PQ,
∴点B与点E关于PQ对称,
∴PB=PE,BF=EF,∠BPF=∠EPF,
又∵EF∥AB,
∴∠BPF=∠EFP,
∴∠EPF=∠EFP,
∴EP=EF,
∴BP=BF=EF=EP,
∴四边形BFEP为菱形;
(2)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
∴BC=AD=5cm,CD=AB=3cm,∠A=∠D=90°,
∵点B与点E关于PQ对称,
∴CE=BC=5cm,
在Rt△CDE中,DE==4cm,
∴AE=AD﹣DE=5cm﹣4cm=1cm;
在Rt△APE中,AE=1,AP=3﹣PB=3﹣PE,
∴EP2=12+(3﹣EP)2,
解得:EP=,
∴菱形BFEP的边长为;
②当点Q与点C重合时,如图2:
点E离点A最近,由①知,此时AE=1cm;
当点P与点A重合时,如图3所示:
点E离点A最远,此时四边形ABQE为正方形,AE=AB=3cm,
∴点E在边AD上移动的最大距离为2cm.
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
26、(1)k=−2,y=x+,;(2)(1,2);(3)(0,)
【解析】
(1)把A(-1,2)代入两个解析式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特点即可得到结论;
(3)作点A关于y轴对称A′,连接AA′交y轴于C,则△ABC的周长最小,解方程组得到B(-4, ),得到A′B的解析式为y=,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交于点A(−1,2),
把A(−1,2)代入两个解析式得:2=×(−1)+b,2=−k,
解得:b=,k=−2,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点A(−1,2)与点A′关于y轴对称,
∴A′(1,2),
故答案为:(1,2);
(3)作点A关于y轴对称A′,连接AA′交y轴于C,则△ABC的周长最小,
由(2)知A′(1,2),
解方程组 ,
解得: , ,
∴B(−4, ),
设A′B的解析式为y=ax+c,
把A′(1,2),B(−4, )代入得 ,
解得: ,
∴A′B的解析式为y= ,令x=0,
∴y= ,
∴C(0,)
此题考查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题关键在于将已知点代入解析式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翠园初级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翠园初级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宝安区四校联考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宝安区四校联考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