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三 分数除法优质学案
展开知识点一: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1)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一份是多少,最后求出各部分对应的具体数量。(2)先根据比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求出各部分量。
对点练习
1.书架的上、下两层一共放了90本书,上、下两层所放书的本数比是2:3,上层放了( )本书。
答案:36
知识点二: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的应用
解决按比分配问题时,无论把总数分成几部分,解题方法都是相同的。
对点练习
2.把300个苹果按4:5:6的比分给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大班。小班、大班各分
得多少个苹果?
答案:小班:300×=80个 大班:300×=120个
重难点一:按比分配中和的变化
【例题】把一根120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它的长、宽、高的比是5:3:2。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分析】120厘米相当于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和,由于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有4条,所以要先用120厘米除以4求出长方体一条长、一条宽、一条高的和,再根据比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分数乘法求出各部分量。
【规范解答】120÷4=30(厘米)
长:30×=15(厘米)
宽:30×=9(厘米)
高:30×=6(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长是15厘米,宽是9厘米,高是6厘米。
给力点拨:很多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题目中都没有直接给出分配的总量,我们要认真分析题意,求出被分配的总量,再按比进行分配。
【变式题】甲、乙两地相距81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6小时相遇。已知和货车的速度比是5:4,客车、货车客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答案:810÷6=135(千米)
客车:135×=75(千米)
货车:135×=60(千米)
重难点二:根据部分量求总量
【例题】果园里桃树与梨树棵数的比是5:3,桃树比梨树多12棵。桃树和梨树共有多少棵?
【分析】桃树和梨树棵数的比是5:3,也就是把桃树看作5份,梨树看作3份,多的12棵就对应5-3=2(份),求出1份的棵数,再求总的棵数。
【规范解答】12÷(5-3)=6(棵)6×(5+3)=48(棵)
答:桃树和梨树共有48棵。
给力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的份数和具体的数量。
【变式题】商店运来一批洗衣机,卖出24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台数的比是3:5。
这批洗衣机一共有多少台?
答案:24÷3×(5+3)=64(台)
重难点三:等腰三角形中的按比分配问题
【例题】用77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不相等的边的比是4:3,这个三角形的腰和底分别是多少厘米?
【分析】根据“两条不相等的边的比是4:3”可得,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比可能是4:4:3或4:3:3。再根据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发现这两种情况都符合。
【规范解答】腰:腰:底=4:4:3
腰:77×=28(厘米)
底:77×=21(厘米)
或腰:腰:底=3:3:4
腰:77×=23.1(厘米)
底:77×=30.8(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腰是28厘米,底是21厘米或腰是23.1厘米,底是30.8厘米。
给力点拨:在解决等腰三角形中按比分配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题意判断腰和底的长度之比(或顶角与底角的度数之比)是否有两种情况。
【变式题】一个等腰三角形,两个不相等的角的比是2:5,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度或( )度 。
答案:75 40 [提示:三个角的比是2:2:5或2:5:5,底角所对应的是三角形内角和的或
易错点二:没有找准具体数量和对应份数
【例题】配制一种农药,药与水质量的比是1:9。如果配制这种农药180千克,需要药多少千克?
【错误解法】180×=20(千克)
答:需要药20千克。
【正确解法】180×=18(千克)
答:需要药18千克。
【误点分析】错误解法错在没有找准每一个具体数量所对应的份数。1:9表示药占1份,水占9份,药水应是1+9=10(份),农药180千克对应的是10份。
【变式题】一种盐水有120克,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5。如果再放入5克盐,那么盐和水的质量比是( ).
答案:1:4[提示:原来盐有120×=20(克),水有120×=100(克),则再放入5克盐后,盐与水的质量比是(20+5):100=1:4。]
教材延伸拓展
拓展点一:复比问题的按比分配
【例题】甲、乙两个长方形长的比是4:5,宽的比是3:2,面积和是242平方厘米。甲、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出甲、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比为(4×3):(5×2)=6:5,再用按比分配的方法求出甲、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规范解答】甲、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比是(4×3):(5×2)=6:5
甲:242×=132(平方厘米)
乙:242×=110(平方厘米)
答:甲长方形的面积是132平方厘米,乙长方形的面积是110平方厘米。
给力点拨: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要求问题中两个量的比。
【变式题】甲、乙两个平行四边形底边的比是3:5,高的比是3:2,它们的面积差是38平方厘米。甲、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甲、乙面积比是(3×3):(5×2)=9:10 38÷(10-9)=38(平方厘米)
甲:38×9=342(平方厘米)
乙:38×10=380(平方厘米)
拓展点二:运用连比规律解决按比分配问题
【例题】实验小学要评出38名优秀少先队员,其中低年级与中年级的人数比是2:3,中年级与高年级的人数比也是2:3,那么低、中、高年级各应评出多少名优秀少先队员?
【分析】根据“低年级与中年级的人数比是2:3,中年级与高年级的人数比也是2:3”,可知中年级人数是中间量,中年级人数的份数转化成2和3的最小公倍数6,则低年级的人数变为4份,高年级的人数变为9份,低、中、高三个年级人数的比为4:6:9,然后把38按4:6:9分配即可。
【规范解答】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4:6:9
低年级:38×=8(名)
中年级:38×=12(名)
高年级:38×=18(名)
答:低年级应评出8名优秀少先队员,中年级应评出12名优秀少先队员,高年级应评出18名优秀少先队员。
给力点拨:解决此类问题,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转化,找到对应的连比,再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答。
【变式题】如图,下面这个正方形被分成了4个部分。其中,A和B的面积比是2:3,B和C的面积比是2:1。如果D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2:3=4:6 2:1=6:3 4+6-3=7 (4+6)×2=20
35×=100(平方厘米)
一、选择题
1.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A.1:11 B.1:10 C.11:1 D.10:1
2.把4:7的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A. 12 B. 28 C. 21
3.五年级男生占全级的 ,则女生占男生的( )
A. B. C. D.
4.若乙数的 与甲数的 相等(甲、乙两数均不为0)则乙数:甲数=( )。
A. 10:9 B. 9:10 C. :
二、判断题
5.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比是1:3,周长比是1:9。
6.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7.圆柱体的体积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 )
8.比值是 的比有无数个。( )
9. :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8.( )
三、填空题
10.________÷80=10∶________= =________(小数表示)。
11.把 :0.87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
12.正方形A、B的边长分别是6cm和3cm,则他们的边长比是________:________,周长比是________:________,面积比是________:________。
13.20kg:0.2t的比值是________。
14.如果3a=4b,那么a∶b=________∶________。
15.把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________.
16.把4︰5的前项乘6,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________;把21︰18的后项减12,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变成________。
四、解决问题
17.化简比。
(1)0.125: (2) :
(3)0.25:1.05 (4)2千克:50克
18.有两杯质量相同的果汁。第一杯果汁和水的质量比是1:9,第二杯果汁和水的质量比是1:10。把两杯果汁混合在一起,这时果汁和水的质量比是多少?
19.餐馆给餐具消毒要用100ml消毒液配成消毒水,如果消毒液与水的比是1:150,应加入水多少毫升?
20.淘气和笑笑收集的邮票张数的比是3:5,淘气收集了36张邮票,笑笑收集的邮票有多少张?
答案:
【基础达标】
1.【答案】 A
2.【答案】 C
3.【答案】 A
4.【答案】 B
5.【答案】 错误
6.【答案】 错误
7.【答案】 错误
8.【答案】 正确
9.【答案】 错误
10.【答案】 25;32;0.3125
11.【答案】 64:63;
12.【答案】 2;1;2;1;4;1
13.【答案】
14.【答案】 4;3
15.【答案】 3:2;
16.【答案】 25;7
【能力达标】
17.【答案】 (1)0.125:
=(0.125×8):(×8)
=1:2
(2):
=(×14):(×14)
=10:1
(3)0.25:1.05
=(0.25×100):(1.05×100)
=25:105
=(25÷5):(105÷5)
=5:21
(4)2千克:50克
=2000克:50克
=(2000÷50):(50÷50)
=40:1
五、解答题
18.【答案】 解:1+9=10
1+10=11
(+):(+)
=:
=21:199
答:这时果汁和水的质量比是21:199。
19.【答案】 解:100×150=15000(毫升)
答:应加入水15000毫升。
20.【答案】 解:36÷3×5
=12×5
=60(张)
答:笑笑收集的邮票有60张。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 分数除法优秀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a href="/sx/tb_c25586_t4/?tag_id=42" target="_blank">三 分数除法优秀导学案</a>,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学案设计,共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 负数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 负数导学案,文件包含第一单元负数教师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总结+练习学案docx、第一单元负数学生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总结+练习学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