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我们自己6.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名
《观察与比较》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们自己”第二单元的第六课。本课是让学生在识别眼、耳、鼻、皮肤四种感觉器官的基础上,利用这些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与比较。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学情分析
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六课,学生对器官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通过比较的方式,学生能找出被观察事物之间的不同于相同之处。通过对活动的整理和体悟,以及认识到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来比较的重要意义。
核心教学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1)引导学生明白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2)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3)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2.学习分析内容:本课是“我们自己”第二单元的第六课。本课是让学生在识别眼、耳、鼻、皮肤四种感觉器官的基础上,利用这些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与比较。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培养学生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尝试用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视频资料等。
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课件播放侏罗纪公园的情境视频,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请到了几位恐龙朋友来到了教室(出示恐龙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只大,这只小,这个长,这个短…)
3.为什么会有大小和长短之分呢?
明确:之所以有大小长短之分,用到的是一种方法:“比较”,本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观察与比较》。(比较就是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异同、高下。)
二、探究与发现
1.在菜汤里放适量的酱油可以使味道更鲜美。那怎样做到不用品尝,就可以知道酱油水里酱油的多少呢?
2.做实验,准备3个透明杯子,在里面装入同样等份适量的水,一个不滴酱油,一个滴入少量酱油,一个滴入大量酱油。
按照颜色的深浅,给这三杯酱油水排序。
根据排序,给杯子编号。
小组活动,试着组内配制出三杯颜色深浅不同的酱油水。
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进行评议总结。
4.思考:刚才我们是怎样比较酱油水颜色深浅的?
在配制酱油水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三、拓展延伸。
配制一杯酱油水,让它排在1号和3号杯之间。(课件出示1号杯和3号杯的酱油水图片)
四、课后总结:
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更是为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感悟概念建立的过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6.观察与比较
比较方法不同,比较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教学反思
小学教科版(2024)6.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2024)<a href="/kx/tb_c404995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6.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kx/tb_c404995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自己6. 观察与比较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a href="/kx/tb_c404995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我们自己6. 观察与比较教案及反思</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