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同步讲义第3章第2节第2课时生态金字塔和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Word版附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同步讲义第3章第3节第1课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与能量流动的关系(Word版附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同步讲义第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版附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同步讲义第3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Word版附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同步讲义第3章微专题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及能量(Word版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2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一、生物富集
1.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2.实例
3.进入生物体的方式
(1)动、植物直接吸收。
(2)沿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
4.在生物体的分布:形成比较稳定的化合物分布于多种组织细胞中,不易被排出,积蓄在体内。
5.特点:全球性。
判断正误
(1)生物富集的物质会沿着食物链、食物网在生物体内聚集( )
(2)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富集的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 )
答案 (1)√ (2)√
任务:分析生物富集现象及其成因
1.如图为不同采样点中水、水底沉积物和中国血蛤体内的铅浓度。
据图分析,写出分析结果:铅在中国血蛤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浓度。
2.对比碳循环,分析铅在生物体内富集的原因。
成因:铅在生物体内形成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且不易排出。
3.如图为水体和多种水生生物体内的铅浓度示意图。
据图分析,写出分析结果:铅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沿食物链不断升高。
4.还有哪些有害物质也有与铅类似的现象?
提示 镉、汞等重金属,DDT、六六六等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及一些放射性物质。
5.生物富集对生物体有危害吗?
提示 有,而且富集的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最终威胁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包括人类)。
6.生物富集现象也具有全球性吗?说出理由。
提示 有,富集的物质可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因此具有全球性。
7.如何有效地减少生物富集现象?
提示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实施垃圾分类,种植能吸收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植物等。
1.(2023·浙江绍兴高二期末)在煤燃烧、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铅会以微小颗粒被排放进入大气,然后沉降在土壤和植物表面,而铅进入植物和动物体内后将不易被排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铅能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聚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铅含量越高
B.铅随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生态系统中铅循环具有全球性
C.铅通过动植物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燃烧等返回非生物环境
D.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清洁能源是减少铅的生物富集现象的有效措施
答案 C
解析 铅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不能最终通过动植物呼吸作用返回非生物环境,C错误。
2.某些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如农药DDT、六六六等,进入环境后便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是,这些化合物难以被降解而在生物体内蓄积。下表是某水域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甲、乙、丙、丁四个种群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DDT的平均浓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水体中DDT的浓度小于0.04 ppm
B.DDT在代谢中不易分解,具有生物富集作用
C.丁种群个体死亡后释放的DDT还可能再进入丁种群
D.四个种群最简单的能量流动渠道是形成一条食物链
答案 D
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实验原理
(1)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丝状真菌和呈放射状的放线菌等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主要充当分解者。在不同的气候与环境条件下,落叶在土壤中被分解的时间也不同。
(2)淀粉eq \(―――――→,\s\up7(微生物酶))还原糖eq \(―――→,\s\up7(斐林试剂),\s\d5(加热))砖红色沉淀。
2.案例设计
提出问题:土壤微生物具有分解作用吗?分解过程中物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注: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
判断正误
(1)可采用直接加热烘干的方法除去实验组中的土壤微生物( )
(2)应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土壤放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
(3)对照组中落叶的分解速度明显高于实验组( )
(4)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分别选择不同种类的落叶进行实验( )
答案 (1)× (2)× (3)√ (4)×
3.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 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C.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进行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组和3组
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答案 C
解析 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进行灭菌处理,则1、2组对照可探究湿润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3、4组对照可探究较干燥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其中2组和4组均为未经处理的空白对照,属于对照组,1组和3组为实验组,C错误;1、3组的土壤经灭菌后,其中的微生物会被杀死,而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充当分解者,因此预测这两组的落叶不被分解,而2、4组的土壤中含有微生物,但是土壤湿度不同,所以落叶被分解的程度不同,D正确。
4.一位同学要探究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实验:取等量沙土分装于相同的两个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向a、b中喷入等量的“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
B.检测“敌草隆”的消失情况,预计a的“敌草隆”全部消失,b的基本不变
C.只用沙土实验效果比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
D.再增加c组作为对照,不喷入“敌草隆”,其他处理与a、b组相同
答案 A
解析 实验组为a组,对照组为b组,控制单一变量,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A正确;a组灭菌后无微生物存活,“敌草隆”的量应该是不变的,b组“敌草隆”可能会部分减少,B错误;因为典型土壤中含微生物多,所以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实验效果比只用沙土的好,C错误;a、b组已形成对照,没有必要再加和本实验无关的c组,D错误。
题组一 生物富集
1.(2023·黑龙江大庆高二月考)下列有关生物富集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富集作用与人类的活动有关
B.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以被植物、动物直接吸收
C.生物体内有害金属的浓度超过环境浓度
D.生物富集现象是局部的,不具有全球性
答案 D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物质会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D错误。
2.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明显高于环境含量的DDT。这种现象说明了( )
A.DDT是挥发性物质
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C.人类活动将DDT带到了南极
D.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觅食
答案 B
3.如图中食物网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中,施用了某杀虫剂,这种杀虫剂自然降解的速度极慢。这种杀虫剂在下列生物体内的浓度最高的是( )
A.a B.h C.g D.f
答案 B
解析 该杀虫剂自然降解的速度极慢,因此这种杀虫剂在生物体内有生物富集现象,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杀虫剂在该生物体内的浓度越高。由题图可知,h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杀虫剂在其体内的浓度最高,故选B。
4.某地土壤和水体中镉超标,镉进入生态系统后蓄积在动物肝、肾中引发“痛痛病”。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镉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地人要预防“痛痛病”应少吃动物肝、肾等内脏
B.丙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多
C.该生态系统一定没有分解者
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镉进入生态系统后蓄积在动物肝、肾中引发“痛痛病”,所以人类预防该病应少吃动物肝、肾等内脏,A正确;丙营养级所含镉浓度最高,说明丙营养级最高,而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丙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少,B错误;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都必须有分解者,C错误;四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丁>甲+乙+丙,D错误。
题组二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5.某同学设计了“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实验,对照组的土壤应( )
A.不做处理,自然状态
B.做高温灭菌处理
C.排除微生物的作用
D.尽可能避免理化性质的改变
答案 A
解析 在“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因变量是有机物的分解情况,实验组是灭菌后的土壤,对照组就是接近于自然状态的一组,即不施加变量处理的一组,故选A。
6.为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
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网兜中
C.把土壤分成两组,对照组土壤进行接种微生物处理,实验组土壤不做处理
D.将落叶连同网兜分别埋入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答案 C
解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是否有微生物,且自然土壤中本身就有微生物,因此实验组土壤要进行灭菌处理,对照组土壤保持自然状态。
7.(2023·河北承德高二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证明某细菌对树叶的分解作用,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表所示。下列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三个方案都不能达到
答案 C
解析 欲证明树叶的分解是由“某种细菌”所引起的,应先将树叶灭菌,排除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同时应将灭菌后的树叶分成两组,一组接种该细菌,另一组不接种,两组均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以便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8.下列关于“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用等量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处理等量淀粉糊
B.实验应分别对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进行高温灭菌后再处理淀粉糊
C.应在20 ℃左右下处理7天后,再进行相关检测
D.用碘液检测淀粉,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
答案 B
解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因此对照组用蒸馏水处理淀粉糊,而实验组用土壤浸出液处理淀粉糊,A正确;对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进行高温灭菌后,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被杀死,无法达到实验目的,B错误;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需要时间,实验中应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20 ℃左右下处理7天后,再进行相关检测,C正确;土壤微生物可将淀粉分解成还原糖,实验可用碘液检测淀粉,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D正确。
9.如图表示a、b、c三个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由弱到强依次是( )
A.a、b、c
B.c、b、a
C.b、a、c
D.a、c、b
答案 B
解析 由图示可知,a点落叶供给量最多,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却最少,说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最强,c点正好相反,故选B。
10.(2023·山西朔州高二月考)对一个受到轻度农药污染的湖泊进行调查,测量该湖泊内具有捕食关系的食物链中甲、乙、丙、丁4个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这四个种群中,种群乙为生产者
B.种群甲与种群丁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C.按照能量传递规律,丙最可能属于第三营养级
D.丙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浓度可能最低
答案 D
解析 据题表可知,4种生物之间能形成2条食物链,即乙→甲→丙、乙→丁→丙,乙最可能属于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丙最可能属于第三营养级,A、C正确;据表可知,乙的同化量最多,丙的同化量最少,甲和丁处于中间,因此乙营养级最低,其次是甲和丁,丙的营养级最高,由于甲和丁处于同一个营养级,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B正确;农药会沿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且营养级越高农药残留量就越多,有毒物质的积累量越多,因此丙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最多,D错误。
11.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与绿色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如图表示甲、乙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B.甲、乙中,甲可能表示热带雨林,因为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比较弱,积累在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高
C.农药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不易分解的农药可通过食物链发生聚集,并且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往往积累越多
D.土壤缺水可导致植物叶片部分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受到影响
答案 B
解析 甲、乙中,乙可能表示热带雨林,因为热带雨林温度高、湿度大,分解者活动比较强,积累在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低,B错误。
12.以下是某水域DDT的污染状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表中数据表明DDT具有生物富集现象
B.表中所列消费者中乌鳢的营养级最高
C.DDT在生物群落各营养级间循环往复
D.鲫鱼摄入的DDT有部分随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答案 C
解析 DDT随食物链单向移动,并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不能在营养级间循环往复,C错误。
13.(2023·江苏南通高二期中)环境中的汞、铅等重金属随食物、饮水进入生物体内后储存在脂肪、神经组织中而不容易排到体外。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某种重金属的浓度结果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甲处于________营养级。
(2)经测定,该生态系统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超过环境浓度,该现象称为____________,且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的相对值越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重金属在其他生态系统的种群,如北极熊、企鹅等中是否能检测到,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丁 第三 (2)生物富集 高 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可通过食物链逐渐聚集 (3)可能会检测到,因为有害物质可通过水、大气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具有全球性
解析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根据该点可推测,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则丁为第一营养级,即生产者,甲属于第三营养级。(2)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重金属会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体内逐渐聚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的相对值越高。(3)生物富集具有全球性,因为有害物质可通过水、大气和生物迁移等多种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所以该重金属在其他生态系统的种群中也可能检测到。
14.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选择4种树种的叶片做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图所示。
①实验时所选蚯蚓生长状况应基本一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2)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统称为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上述研究实验,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蚯蚓的数量。
答案 (1)①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高于 杨的半分解叶 叶片种类和分解(腐解)程度
(2)群落 分解者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增加种群
甲
乙
丙
丁
能量(kJ)
2.8×109
1.3×108
9.1×107
2.9×107
DDT浓度(ppm)
0.04
0.35
0.39
3.4
项目
案例1
案例2
实验假设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实验设计
实验组
对土壤进行处理(如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 ℃恒温箱中处理1 h)
A烧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淀粉糊
对照组
对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
B烧杯中加入30_mL蒸馏水+与A等量的淀粉糊
自变量
土壤中是否含有微生物
是否加土壤浸出液
实验现象
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程度小于对照组
A
A1
不变蓝
A2
产生砖红色沉淀
B
B1
变蓝
B2
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结论分析
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序号
实验处理
甲
乙
方案一
无菌条件
自然条件
方案二
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
自然条件
方案三
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
先灭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
生物种群
甲
乙
丙
丁
能量/kJ
1.3×108
2.8×109
2.9×107
1.1×108
不同成分
水
底泥
水生植物
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
鲫鱼
乌鳢
DDT含量(μg/kg)
0.1
0.7
6.3
21.0
37.9
19.4
124.4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a href="/sw/tb_c4003897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节 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学案设计</a>,共14页。
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a href="/sw/tb_c400390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1课时导学案</a>,共14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二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第2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a href="/sw/tb_c4008665_t4/?tag_id=42" target="_blank">二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第2课时学案</a>,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