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讲练课堂4.5电压的测量(讲义)(原卷版+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6126107/0-17252397947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讲练课堂4.5电压的测量(讲义)(原卷版+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6126107/0-17252397948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讲练课堂4.5电压的测量(讲义)(原卷版+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6126107/0-172523979486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电压的测量课时作业
展开【知识点分析】
一.电压:
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类似于给电荷力的作用。
2.电源:给电路提供电压的装置
3.单位:国际上通常用字母U表示电压,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更大的单位还有千伏(kV ),更小的单位有毫伏(mV)和微伏(μV)。
1千伏=103伏,1伏=103毫伏,1毫伏= 103微伏
4.常见的电压值:
(1)人体心脏内外膜电压:U= 6×10-2V
(2)一节普通干电池的电压U= 1.5V
(3)一节蓄电池的电压U=2V
(4)汽车电源电压U=12V
(5)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U= 220V
(6)工业用电电压U= 380V
(7)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U≤36V)
(8)我国特高输电电压U= 106V
(9)闪电云层之间U=109V
二.电压的测量:
1.电压表
①作用:测量电路电压大小的仪器
②符号:
③电压表的实物与简化图
④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表示负接线柱,两个“+”接线柱(注意不是“+”极和“-”极)
使用“3”和“-”两个接线柱时,它的量程是0~3伏,最大可测3伏的电压,每个大格为1伏,每个小格为0.1伏,即分度值为0.1伏;
用“15”和“-”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15伏,最大可测15伏的电压,每个大格为5伏,每个小格为0.5伏,即分度值为0.5伏。同一刻度线,大量程数值是小量程数值的5倍
2.电压表的使用:
①使用前先进行机械调零。
②电压表必须与用电器并联后接入电路中时,应使电压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接反了之后会反转打弯指针。
③使用时可以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④电压表使用时需要选取合适的量程,量程过大读数不准确,量程过小损坏电压表,可以使用试触法选取
3.电压表的读数:
①观察电压表选取的量程,找到合适的分度值
②根据量程选取是0-3伏,还是0-15伏。当选用0-3伏时,每个小格就是0.1伏;选用0-15伏时,每个小格就是0.5伏。量后观察指针偏转的大格数和小格数。
三.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1.实验仪器: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两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一个开关、 电压表、导线若干。
2.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探究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U1,U2,U三段的电压大小,记录实验数据
②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压和等于电源电压,即U=U1+U2
3.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探究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U1,U2,U三点的电压大小,记录实验数据
②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电压处处相等,即U=U1+U2
【考点回顾】
理解电压的作用
电源的作用与常见的电源
电压的测量和电压表的使用
掌握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掌握并联电路的规律
【例题分析】
【例1】某次实验时,电表的接线和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
A.2.50伏B.12.5伏C.2.50安D.12.5安
【例2】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是番茄电池的正极
B.如图所示的电压值为4V
C.可以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的两端测量电压
D.为提倡节约,制作电池后的番茄作为蔬菜食用
【例3】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各电表都有示数。当开关断开后,下列电表仍有示数的是( )
A.A1B.A2C.V1D.V2
【例4】正确使用仪表是科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下面四幅电路图中,仪表连接正确的是( )
A.B.C.D.
5.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所测的是( )
A.电源电压B.灯L1两端的电压
C.灯L2两端的电压D.灯L1与L2两端的电压
【例6】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不能直接测量电源电压
B.改变两个小灯泡的规格,重复实验,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C.实验得到的结论为:串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
D.若测量L1两端电压,需将电压表并联在A、B两点间,且电压表正接线柱接A点
【例7】如图所示,在“○”处可以连接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为使L1与L2串联,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B.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
C.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D.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c为电流表
【例8】小华在探究电路有关性质时,连接了下列实物图,下列有关该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L1、L2串联 B.电流表测L2的电流
C.电压表只能测L2两端电压 D.开关可以同时控制L1、L2
【例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灯不亮,用电压表先后测得UAD=UAC=UAB=4.5V,则故障可能是( )
A.导线①断路B.导线②断路C.导线③断路D.导线④断路
【例10】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丙是连接在电路中的三只电学仪表,闭合开关S后,灯、均正常发光,则( )
A.甲是电流表,乙、丙是电压表B.甲是电压表,乙、丙是电流表
C.乙是电流表,甲、丙是电压表D.乙是电压表,甲、丙是电流表
【例11】在探究一个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李芳连接好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化。李芳连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 )
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B.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
C.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D.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
【例12】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如图,若开关闭合的后果是( )
A.两表都会被烧坏B.两表都不会被烧坏
C.电压表不会被烧坏,且示数正常D.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例13】如图所示,电路中两只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B.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C.甲、乙都是电流表D.甲、乙都是电压表
【例1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测量的是( )
L1两端的电压 B.L1和L2两端的电压
C.L3和电源两端电压 D.电源两端电压
【例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B.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
C.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的电压
D.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的电压
【例1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两灯并联,各电表都能正常工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是电流表
B.甲、乙、丙都是电压表
C.甲、乙是电压表,丙是电流表
D.甲、丙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例17】如图,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时,小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1.5伏,UBC=1.5伏,UAC=3伏,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
A.整理器材,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B.改变电源电压,再测几组电压
C.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测几组电压值
D.对换L1和L2的位置,再测几组电压值
【例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 S 闭合时, 电压表 V 和 V1 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 14 伏
B.电源电压为 7 伏
C.电阻R上电压为 3.6 伏
D.电阻R上电压为 2.4 伏
【例19】图说法正确的是( )
A.R1与R2并联B.V1测电源电压
C.V2测R1两端电压D.V3测R2两端电压
【例20】把6个相同电灯接成如图(甲)(乙)所示两电路,调节变阻器,两组电灯均能正常发光。设两个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分别为、流过的电流分别为、,则( )
A.I1>3I2,U1=U2B.I1=3I2,U1>U2
C.I1=3I2,U1=U2D.I1<3I2,U1>U2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电压的测量
【知识点分析】
一.电压:
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类似于给电荷力的作用。
2.电源:给电路提供电压的装置
3.单位:国际上通常用字母U表示电压,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更大的单位还有千伏(kV ),更小的单位有毫伏(mV)和微伏(μV)。
1千伏=103伏,1伏=103毫伏,1毫伏= 103微伏
4.常见的电压值:
(1)人体心脏内外膜电压:U= 6×10-2V
(2)一节普通干电池的电压U= 1.5V
(3)一节蓄电池的电压U=2V
(4)汽车电源电压U=12V
(5)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U= 220V
(6)工业用电电压U= 380V
(7)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U≤36V)
(8)我国特高输电电压U= 106V
(9)闪电云层之间U=109V
二.电压的测量:
1.电压表
①作用:测量电路电压大小的仪器
②符号:
③电压表的实物与简化图
④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表示负接线柱,两个“+”接线柱(注意不是“+”极和“-”极)
使用“3”和“-”两个接线柱时,它的量程是0~3伏,最大可测3伏的电压,每个大格为1伏,每个小格为0.1伏,即分度值为0.1伏;
用“15”和“-”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15伏,最大可测15伏的电压,每个大格为5伏,每个小格为0.5伏,即分度值为0.5伏。同一刻度线,大量程数值是小量程数值的5倍
2.电压表的使用:
①使用前先进行机械调零。
②电压表必须与用电器并联后接入电路中时,应使电压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接反了之后会反转打弯指针。
③使用时可以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④电压表使用时需要选取合适的量程,量程过大读数不准确,量程过小损坏电压表,可以使用试触法选取
3.电压表的读数:
①观察电压表选取的量程,找到合适的分度值
②根据量程选取是0-3伏,还是0-15伏。当选用0-3伏时,每个小格就是0.1伏;选用0-15伏时,每个小格就是0.5伏。量后观察指针偏转的大格数和小格数。
三.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1.实验仪器: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两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一个开关、 电压表、导线若干。
2.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探究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U1,U2,U三段的电压大小,记录实验数据
②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压和等于电源电压,即U=U1+U2
3.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探究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U1,U2,U三点的电压大小,记录实验数据
②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电压处处相等,即U=U1+U2
【考点回顾】
理解电压的作用
电源的作用与常见的电源
电压的测量和电压表的使用
掌握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掌握并联电路的规律
【例题分析】
【例1】某次实验时,电表的接线和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
A.2.50伏B.12.5伏C.2.50安D.12.5安
【答案】A
【解析】
由图知道,电表表盘标有“V”,所以是电压表;该电压表选择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其示数为2.50V,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例2】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是番茄电池的正极
B.如图所示的电压值为4V
C.可以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的两端测量电压
D.为提倡节约,制作电池后的番茄作为蔬菜食用
【答案】C
【解析】
A.根据图片可知,锌片与电压表的“﹣”接线柱相连,因此锌片为番茄电池的负极,故A错误;
B.电压表选择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则示数为0.8V,故B错误;
C.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上测量电压,因此,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不会损坏电压表,故C正确;
D.实验中,番茄内部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有毒物质,不能再继续使用,故D错误。
【例3】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各电表都有示数。当开关断开后,下列电表仍有示数的是( )
A.A1B.A2C.V1D.V2
【答案】C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开关断开后电路断路,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2断路,电压表V1始终测电源的电压。所以,只有电压表V1无论开关闭合、断开都会测量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
【例4】正确使用仪表是科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下面四幅电路图中,仪表连接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B
【解析】
A.因为电流表没有遵循正进负出,连接错误,故A错误。
B.电流表遵循正进负出,且电流表与用电器串联,故B正确。
C.电压表应该与用电器并联,而图中电压表和用电器串联,故C错误。
D.电压表没有遵循正进负出,故D错误。
5.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所测的是( )
A.电源电压B.灯L1两端的电压
C.灯L2两端的电压D.灯L1与L2两端的电压
【答案】C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个灯泡串联,电压表并联在L2两端,因此电压表测量L2两端的电压。
【例6】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不能直接测量电源电压
B.改变两个小灯泡的规格,重复实验,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C.实验得到的结论为:串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
D.若测量L1两端电压,需将电压表并联在A、B两点间,且电压表正接线柱接A点
【答案】D
【解析】
A.电压表可以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测量电源电压,故A错误。
B.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不是减小误差,故B错误。
C.本实验的结论为:在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故C错误。
D.若测量L1两端电压,需将电压表并联在A、B两点间,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所以电压表正接线柱接A点,故D正确。
【例7】如图所示,在“○”处可以连接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为使L1与L2串联,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B.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
C.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D.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c为电流表
【答案】B
【解析】
L1与L2串联,由图可知a表跟灯泡L1并联,所以应为电压表;b表与灯泡L2并联,应为电压表;c表跟灯泡L2串联,所以应为电流表,故B符合题意。
【例8】小华在探究电路有关性质时,连接了下列实物图,下列有关该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L1、L2串联 B.电流表测L2的电流
C.电压表只能测L2两端电压 D.开关可以同时控制L1、L2
【答案】D
【解析】
A.如下图所示,两个灯泡并联连接在A、B两点之间,为并联,故A错误。
B.电流表与L1串联,则L1的电流,故B错误。
C.电压表虽然与L2并联,但是由于并联,所以它测L2、L1和总电压,故C错误。
D.开关在干路上,同时控制L1和L2, 故D正确。
【例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灯不亮,用电压表先后测得UAD=UAC=UAB=4.5V,则故障可能是( )
A.导线①断路B.导线②断路C.导线③断路D.导线④断路
【答案】B
【解析】
UAB=4.5V,则A到负极,B到正极之间连接正常,那么AB之间存在断路,故B正确,而A、C、D错误。
【例10】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丙是连接在电路中的三只电学仪表,闭合开关S后,灯、均正常发光,则( )
A.甲是电流表,乙、丙是电压表B.甲是电压表,乙、丙是电流表
C.乙是电流表,甲、丙是电压表D.乙是电压表,甲、丙是电流表
【答案】B
【解析】
A.如果甲是电流表,则两灯泡被短路,两灯泡都不能发光,故A错误。
B.如果甲是电压表,则它测量电源电压,乙、丙是电流表,分别测量干路和L2支路的电流,灯泡并联正常发光,故B正确。
C.如果丙是电压表,则电路断路,两灯都不能发光,故C错误。
D.如果乙是电压表,则灯L2断路,不能发光,故D错误。
【例11】在探究一个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李芳连接好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化。李芳连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 )
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B.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
C.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D.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
【答案】D
【解析】
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时,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不能进行实验探究,故A不可行。
B.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时,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不能进行实验探究,故B不可行。
C.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时,滑动变阻器被断路,不能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无法进行实验探究,故C不可行。
D.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时,电压表测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通过移动滑片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进行实验探究,故D可行。
【例12】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如图,若开关闭合的后果是( )
A.两表都会被烧坏B.两表都不会被烧坏
C.电压表不会被烧坏,且示数正常D.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答案】D
【解析】
若电流表并联在了电源两端,由于电流表的内阻很小,会发生短路,可能会损坏电流表和电源,电压表的内阻很大,串联使用时,一般不会损坏。
【例13】如图所示,电路中两只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B.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C.甲、乙都是电流表D.甲、乙都是电压表
【答案】A
【解析】
A.若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灯泡L1和L2并联,两灯发光,电流表测L2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故A正确;
B.若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导线会将灯泡L2短路,不发光,故B错误;
C.若甲、乙都是电流表,则L1和L2都短路,都不能正常发光,故C 错误;
D.若甲和乙都是电压表,灯泡L2和电压表甲串联,不发光,故D错误。
【例1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测量的是( )
L1两端的电压 B.L1和L2两端的电压
C.L3和电源两端电压 D.电源两端电压
【答案】B
【解析】
由电路可知,灯泡L1、L2、L3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L1、L2两端,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测量的是L1和L2两端的电压,故选B。
【例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B.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
C.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的电压
D.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的电压
【答案】C
【解析】
在辨别电路时,电压表可以看成是断路,电流表可以看成导线,所以,由图知,灯泡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并联在灯泡L1和电流表的两端,则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故ABD错误,C正确。
【例1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两灯并联,各电表都能正常工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是电流表
B.甲、乙、丙都是电压表
C.甲、乙是电压表,丙是电流表
D.甲、丙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答案】D
【解析】
由电路图知道,要使左边的灯泡工作,需要使电流从正极出来到此灯泡,再经丙表回到负极,所以,丙表为电流表;要使右边的灯泡工作,需要使电流从正极出来经过甲表到此灯泡,再经丙表回到负极,所以,甲表为电流表;由于甲表为电流表,所以,乙表只能为电压表,否则会造成电源短路,故只有D正确。
【例17】如图,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时,小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1.5伏,UBC=1.5伏,UAC=3伏,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
A.整理器材,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B.改变电源电压,再测几组电压
C.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测几组电压值
D.对换L1和L2的位置,再测几组电压值
【答案】C
【解析】
在做“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时,小明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1.5V,UBC=1.5V,UAC=3V,说明两个小灯泡是同一个规格的,接下来的操作是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然后分析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例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 S 闭合时, 电压表 V 和 V1 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 14 伏
B.电源电压为 7 伏
C.电阻R上电压为 3.6 伏
D.电阻R上电压为 2.4 伏
【答案】C
【解析】
由电路图知道,灯泡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V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V1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于电压表 V 指针的偏角小于电压表 V1指针的偏角,说明,电压表 V使用的是0-15V量程,分度值是0.5V,示数是6V,即电源电压是6V;电压表V1使用的是0-3V量程,分度值是0.1V,示数是2.4V,由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知道,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
6V-2.4V=3.6V
综上所述,只有C正确。
【例19】图说法正确的是( )
A.R1与R2并联B.V1测电源电压
C.V2测R1两端电压D.V3测R2两端电压
【答案】D
【解析】
A.由图知,闭合开关,电流从正极出发,经R2、R1回到负极。所以两只电阻串联,故A错误;
B.电压表V1并联在R1两端,所以测量R1两端电压,故B错误;
C.电压表V2并联在电源两端,所以测量电源电压,故C错误;
D.电压表V3并联在R2两端,所以测量R2两端电压,故D正确。
【例20】把6个相同电灯接成如图(甲)(乙)所示两电路,调节变阻器,两组电灯均能正常发光。设两个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分别为、流过的电流分别为、,则( )
A.I1>3I2,U1=U2B.I1=3I2,U1>U2
C.I1=3I2,U1=U2D.I1<3I2,U1>U2
【答案】B
【解析】
由题知,六个灯泡相同,所以它们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相同,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I,由图甲知,三个灯泡并联再与变阻器串联,电灯均能正常发光,由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变阻器的电流
I1=3I
由图乙知,三个灯泡和变阻器串联,电灯均能正常发光,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此时电路中电流
I2=I
所以
I==I2
即
I1=3I2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是UL,甲图中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1=12V-UL
乙图中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2=12V-3UL
所以
U1>U2
初中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3节 水的浮力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kx/tb_c9280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3节 水的浮力精练</a>,共32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水的浮力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280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节 水的浮力练习</a>,共32页。
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水的组成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280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水的组成课时训练</a>,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