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优秀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优秀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第6单元课题4-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教师版-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人教版docx、第6单元课题4-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学生版-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标任务
预习导学
自主梳理
►一氧化碳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效果检测
探究提升
►环节一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环节二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与毒性
►环节三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环节四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课堂总结
强化训练
01
目标任务
02
预习导学
自主梳理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用途:作气体燃料);化学方程式为 2CO+O22CO2
【燃烧现象】① 发出蓝色火焰; ② 放热; ③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毒性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是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缺氧危及生命。
(3)还原性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2Fe+3CO2;CO还原CuO的方程式:CO+CuOCu+CO2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鉴别与除杂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鉴别方法: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或通入澄清石灰水
除去CO2中少量CO杂质)的方法: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除去CO中少量CO2杂质)的方法: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或灼热的炭粉
预习检测
1.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
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
C.用途:可以用来灭火,可以做化工原料
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最合理的方法是
A.使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将混合气体点燃
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
3.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缺氧窒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常用的气体燃料
D.冶金工业常用一氧化碳氧化法得到金属单质
4. 要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钢
D.把混合气体在两个容器中互相倾倒
5.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
B.1 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 个一氧化碳分子多 1 个氧原子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密度均大于空气
C.用途: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气体肥料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雾霾
7. 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C. 一氧化碳气体易溶于水
D. 加热条件下,木炭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8.下列是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四个反应,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①C+O2CO2
②2C+O22CO
③CO2+H2O=H2CO3
④6CO2+6H2OC6H12O6+6O2
A.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
B.反应物相同时,生成物一定相同
C.上述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D.上述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9.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0.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
A.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性质: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CO支持燃烧
C. 用途: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作燃料
D. 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03
探究提升
►环节一 一氧化碳物理性质
情境材料1
问题探究1
1. 为什么人们不能提前发现?
2. 有人说为预防煤炉取暖时煤气中毒,可在室内放一盆水,他说的有道理吗?
一、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小;
3.难溶于水。
要点归纳
典例精讲
【典例1】(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下列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涤剂除去B.室内放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D.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环节二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与毒性
情境材料2
问题探究2
二、化学性质
1. 可燃性(用途:作气体燃料
煤炉从上至下,常发生的三个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问题探究3
2. 毒性
①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有剧毒;
②原理: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0.02%2小时中毒)
③家中发生一氧化碳(煤气)中毒时,首先关闭燃气阀门,开窗通风,然后送医急救。
思考与讨论
1.家用煤气中常常会添加一些具有臭味的气体(如乙硫醇),你知道为什么吗?为了让人们易于察觉CO的泄漏,以免中毒
2.如发生煤气泄露怎么办?迅速关上煤气总开关,打开门窗,并且不要使用家里的任何电器
要点归纳
典例精讲
【典例1】(2023湖南郴州中考)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没有毒性
B.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性气体
C.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没有吸附性
【典例2】下列有关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毒气
B. 在炉子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D. 一氧化碳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
►环节三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问题探究4
实验探究——用CO还原氧化铜
思考与交流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Fe2O32Fe+3CO2(用于工业炼铁)
【实现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要点归纳
典例精讲
【典例1】(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中考三模)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
(1)请写出V形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需要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其目的是_________?
【典例2】(2023山东济宁中考)某兴趣小组为证明CO作还原剂表现还原性,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询资料】
I.用甲酸与浓硫酸微热可生成CO,化学方程为。
II.HCOOH:熔点8.6℃,沸点100.8℃。
【实验装置】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
(2)该兴趣小组方框A中需选择_____(填“A1”、“A2”或“A3”)装置生成CO气体,然后与B装置对接完成实验;
(3)写出B装置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B装置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从C装置中出现_____现象同样可以证明CO具有还原性;
(5)该小组经过交流讨论,得出该装置存在一定缺陷,具体是_____。
►环节四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问题探究5
CO 与 CO2 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性质会一样吗?
不一样,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转化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鉴别与除杂
【易错提示】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在CO2气体中CO属于杂质,其含量不会很多,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不能将其中的CO点燃。
要点归纳
典例精讲
【典例1】(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
B.植物光合作用可将转变为
C.CO和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04
课堂总结
05
强化训练
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2023-2024上学期9月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青铜制作机器零件B. 稀有气体充霓虹灯
C. 一氧化碳用于炼钢D. 铜制作导线
2.(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能相互转化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作为燃料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都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3.(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2023年3月27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O中毒者应立即移至通风处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C.高楼火灾时,人应乘电梯逃生D.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4.(2023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第一中学2023-2024上学期月考)下列说法、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均匹配且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化合反应
B. 工业上用磁铁矿炼铁: 还原反应
C. 证明铜比银活泼: 置换反应
D. 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 分解反应
6.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实验中学2022-2023下学期开学考试)为了研究炼铁原理,某校九年级这实践活动小组按如图所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进行实验,请你一起参与。
(1)该实验开始时,为什么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
(2)写出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导管末端将尾气点燃的目的是什么?
7.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十二中学中考三模)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1)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实验中还需补充的一个装置C是______。
8.(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2022-2023下学期期末)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实验过程中,B中的现象是_______;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_______;
(4)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D处在装置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的的目的是_______;
(6)D处导管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9.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山实验中学2022-2023上学期期末)铁是自然界里分布最广的金属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质量约占5%。铁矿石的种类很多,重要的有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等,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______(填“Ⅰ”或“Ⅱ”),原因是_________。
Ⅰ. 加热 Ⅱ.通一氧化碳
(3)A中反应现象是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4)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改进措施是______。
10.(2023河南中考)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是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数值为_____。
(2)碳元素可组成多种单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b.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c.石墨的导电性良好
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3)CO和CO2均属于碳的氧化物。下列图示中,A是CO还原Fe2O3的部分实验装置,B是探究CO2性质的趣味实验装置。
①写出装置A中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从环保角度考虑,写出一种尾气处理的方法_____。
②装置B中,注入浓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请分析原因_____。
(4)实验室制取CO2等常见气体的相关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干燥的CO2,所需装置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接_____接_____(填字母)。
②用①中装置,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现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4.4g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多少?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可以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
2.认识物质性质在生活、生产、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体会科学地利用物质性质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3.能举例说明物质性质的广泛应用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认识一氧化碳,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主要用途。
2.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以及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
3.通过对一氧化碳性质的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习惯。
冬季人们用煤炉取暖时,常常会发生“煤气中毒”。“煤气”是什么呢?“煤气”又是怎样产生的?
煤燃烧时,为什么会有蓝色火焰?
现象
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
用途
做燃料
实验仪器
酒精喷灯、直玻璃管、试管、玻璃导管、铁架台、胶塞、酒精灯
实验步骤
① 先通CO赶出空气
② 点燃酒精灯加热
③ 还原结束,撤走酒精灯a
④ 继续通CO至试管冷却
实验现象
①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② 试管内有气泡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原理
CO + CuO AUTOTEXT =△= \* MERGEFORMAT eq \(=====,\s\up7(△))Cu + CO2
应用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1)为什么加热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 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CO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
(2)酒精灯b的作用是什么?点燃尾气,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进入空气中,污染空气
(3)实验完毕后,撤离酒精灯a后,为什么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 防止刚被还原得到的铜被再次氧化
鉴别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无现象的是CO;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无现象的是CO;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
通过灼热氧化铜
有红色固体生成的是CO;无现象的是CO2
点燃
燃烧并发出蓝色火焰的是CO;不燃烧的是CO2
除杂
CO2(CO杂质)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O2 杂质)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或灼热的炭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精品精练,文件包含第6单元课题4-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教师版-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人教版docx、第6单元课题4-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学生版-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师版-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人教版docx、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学生版-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精品课时作业,文件包含第4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教师版-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人教版docx、第4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学生版-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