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2024)八年级全册(2024)课题3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精品习题ppt课件
展开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INDUSTRIAL OXYGEN PRODUCTION
下列哪些物质可以作为制取氧气的原料?
夹紧弹簧夹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若一段时间后水柱高度不变,则不漏气
在下面这三个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身份相同吗?
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木条伸试管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注意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气泡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向上述试管中加入0.5g二氧化锰,把带火星木条伸试管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又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木条复燃
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木条伸试管
二氧化锰还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即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过滤、洗净、干燥,再称量
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无明显现象,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又复燃
对比实验,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重复实验,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称两次(反应前后),说明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改变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液面下降至瓶口且有大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则集满
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不漏气
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试管内的导管稍露出橡皮塞
夹在中上部(距试管口约1/3处)
先预热,再用外焰对药品部位加热
防止受热不均使试管炸裂
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否则氧气不纯,刚出气体中有空气
水下盖好玻璃片取出正放
不能颠倒,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防止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氧气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
导管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为什么有长有短
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
1.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主要出现了如下图示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 的是(不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不给分 ) .
A B C D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 .
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用 .
收集到氧气不纯的可能原因
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1.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 ①固定装置 ②装入药品 ③加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用排水法收集 ⑥ 熄灭酒精灯 ⑦离导管出水面,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B.向上排空 气法集气
C.用高锰酸 钾制氧气
4.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 气密性
B.加热立即 收集
C.集满气体后 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 加热
5.如右图所示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欲调整试管整体的高度,应调节图中 A、B、C 哪个旋钮: ; 若调节试管倾斜角度,应调 节哪个旋钮: .(2)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 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 原因是 .
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
1.某同学在确定一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制取 C.收集 D.检验
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 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若实验中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5.下列有关多功能瓶的使用错误的是( )
A. 用排空气法收集O2,则O2从a端通入
B. 用水将O2排出,则水从b端通入
C. 用排水法收集O2,则O2从b端通入
D. 用排空气法收集O2,则O2从a端通入
A B C D
6. 红砖粉是否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效果怎样?小雨以收集等体积的 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1)上表中的“待测数据”是 .(2)通过对比实验2与实验3的待测数据,可说明 对过氧化 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收集等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
(3)如需证明红砖粉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证明 .
红砖粉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不能,CO2含量低,气体不纯且不卫生
不能,所得CO2气体不纯,且难以收集
不能,没有现成的反应物
不能,所需温度较高,条件受限
不能,所需温度较高,条件受限
不能,反应速度太快,不便控制
块状大理石 \ 石灰石
不能用粉末状碳酸钙或碳酸钠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反应速率过快,不便于收集产生的气体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混有氯化氢气体
反应生成了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难或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利用提供的仪器,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的是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集满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有哪些错误?请改正?
CO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限,且逸出速率大于溶解速率,也可用排水法收集
1. 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 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 )
A B C D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使用稀硫酸是因为( )
A.不能反应 B.反应发生后生成的微溶物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C.生成的气体不纯净 D.反应速率太快
3.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B.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D.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4.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用①③制取氧气 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 C.用②④制取氧气 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
5.根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
氢气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实验室中可以用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其发生装置应使用 ,收集装置可选用 .
初中化学沪教版(上海)(2024)八年级全册(2024)课题2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上海)(2024)八年级全册(2024)课题2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习题课件ppt,文件包含垃圾不垃圾pptx、垃圾也是一种资源pptx、塑料分析pptppt、密码pptx、海洋的痛觉pptx、02-塑料的家族会议教案docx、03-垃圾不垃圾教案docx、04-海洋的痛觉教案docx、塑料种类及特性doc、垃圾分类小知识-杨浦少科站pdf、塑料的种类和主要特性docx、垃圾docx、塑料的家族会议docx、微塑料docx、兔子薇薇奇遇记docx、一只铅笔的故事docx、皇帝选妃doc、01-垃圾也是一种资源简案docx、187407892mp4、垃圾为什么要分类mp4、塑料与海鸟rmvb、塑料成瘾rmvb、生活垃圾如何分类mp4、视频合并190912145609mp4等2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9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3节 氧气的制备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405349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节 氧气的制备教学ppt课件</a>,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万能瓶”的使用方法,4操作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3节 氧气的制备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a href="/hx/tb_c405349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节 氧气的制备优秀课件ppt</a>,文件包含23氧气的制备第二课时同步课件pptx、23氧气的制备第二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23氧气的制备第二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