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2综合检测(二)
展开山东省济宁市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市也更注重生态保护,“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区,‘因区制宜’地进行生态保护和管制”是山东省济宁市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读济宁市生态功能分区图,回答1~2题。
1.目前,带动济宁市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是 ( )
A.以河湖、曲阜市等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业
B.依托煤炭等矿产资源发展的重工业
C.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业
D.依托京沪高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2.济宁市各生态功能区的发展重点是 ( )
A.Ⅰ区进行农业垦殖,建成大规模、集约化、现代化的商品粮示范基地
B.Ⅱ区重点发展城郊农业,建成华北大型乳肉及蔬菜、瓜果基地
C.Ⅲ区建设大规模现代化果园,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
D.Ⅳ区在湿地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业
北港村是福建平潭的一个小渔村,背山面海,风景秀丽,传统房屋建筑特色突出,入选福建省最美乡村。读北港村景观图,完成3~4题。
3.北港村传统房屋建筑特色是 ( )
A.高大雄伟的宫廷建筑
B.小桥流水的江南楼阁
C.高低错落的石砌房屋
D.利于防御的圆形土楼
4.为实现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北港村适宜的发展方向是 ( )
A.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
B.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
C.打造成为国际贸易港
D.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梯田文化,下图示意我国四处有名的梯田分布,其中石堰梯田是由山石修葺而成的。随着生态环境的治理、城镇化的发展以及自然灾害损毁等,梯田景观面积不断缩减。读图,完成5~6题。
5.与Ⅰ、Ⅱ梯田相比,Ⅲ梯田的水土特点表现为 ( )
A.土多水少 B.土多水多
C.土少水多 D.土少水少
6.自1990年以来,石堰梯田面积持续减小,消失的梯田主要转换为 ( )
A.草地 B.林地
C.荒地 D.建筑用地
黄河上游内蒙古段南侧有10条注入黄河的洪水沟,称为十大孔兑(下图)。暴雨季节,孔兑水位迅速上涨,致使含沙量极高的水流注入黄河,导致黄河河道淤积加重、洪水泛滥。20世纪50~60年代,孔兑a的年均径流总量757万立方米,年均输沙量210万吨;孔兑b的年均径流总量1 218万立方米,年均输沙量240万吨。21世纪以来,十大孔兑年径流量略有下降,而年输沙量却明显减少。据此完成7~9题。
7.暴雨发生时,十大孔兑下游洪峰快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
A.流程短,坡降大
B.流域面积较大
C.降水多,历时长
D.沟道淤积严重
8.与孔兑a相比,孔兑b的年输沙量较大主要是由于其( )
A.流域面积较大 B.沟道长度较大
C.流域降水量较大 D.洪流含沙量较大
9.21世纪以来孔兑输沙量明显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
A.黄河上游水利工程建设
B.孔兑中游造防风固沙林
C.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减少
D.孔兑上游加强水土保持
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五十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达百万亩,有效保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林场建设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酸雨污染 D.气候变暖
11.加剧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发展旅游 B.过度放牧
C.乱砍滥伐 D.气候干旱
20世纪80年代,M镇的服装企业迁至省会W市进行生产经营。近年来,这些企业又陆续迁回M镇,劳动力也随之迁移流动。企业和劳动力的回流过程及原因如图所示。读图文材料,回答12~13题。
12.关于该镇企业和劳动力回流原因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
A.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劳动力的主动回流
B.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
C.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一波回流
D.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良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被动回流
13.导致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后又迁回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
A.技术和环保 B.交通和劳动力
C.市场和政策 D.动力和原材料
我国东部某纺织企业以其深耕多年的新疆为中心布局棉花全产业链,并在越南也新建了生产基地。下图为棉花全产业链生产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棉花全产业链生产模式 ( )
①属环境友好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②产品创新性强,附加值较高 ③生产制造过程分散,市场竞争力较弱 ④可提供稳定就业机会,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与越南相比,以新疆为中心布局的棉花全产业链( )
①距离市场较远 ②棉花资源丰富,品质好 ③棉花产业基础好 ④发展受水资源制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目前,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草地退化现象十分普遍和严峻,退化的草地植被覆盖率变低,植被群落种类成分发生变化,地上、地下生物量下降。其中,放牧是草原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人为干扰因素之一。
材料二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区植物多样性受放牧强度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特点。下图为该草原区草原植被多样性随放牧强度的变化特点。
材料三 积雪厚度对返青期牧草的生长速度存在着明显的影响。下图为锡林郭勒草原不同积雪区牧草生长速度的差异。
(1)分析内蒙古草原分布区过度放牧对当地土壤环境的影响。(4分)
(2)说出放牧强度的变化对锡林郭勒草原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推测原因。(6分)
(3)比较积雪厚度对返青期锡林郭勒牧草生长速度的影响并分析原因。(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科威特面积17 818平方千米,探明石油储量1 020亿桶,约为世界总储量的10%,居全球第四位。主要的经济支柱是原油出口,以较容易开采的轻质原油为主,自油价下跌以来,出口收入不断降低,且原有的炼油厂生产效益差。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科威特“2035国家愿景”的对接下,中国企业在科威特南部承建了阿祖尔炼油厂,建成后将成为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炼油厂,其冶炼的成品油的硫含量从目前的4%降至1%。该炼油厂建设共需消耗钢材6万吨,使用电缆总长度达4 900千米,相关物资虽优先从科威特采购,但当地采购的金额占该项目合同总额的比例仅为21.83%。建设期间的雇员多来自科威特以及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成之后将提供1 000多个高技术水平岗位。下图为科威特地理略图。
(1)简述科威特石油产业存在的问题。(4分)
(2)分析中资企业建设阿祖尔炼油厂需要克服的困难。(4分)
(3)说明炼油厂建设物资从科威特本国采购比例较低的原因。(4分)
(4)分析阿祖尔炼油厂投产之后对科威特石油产业的意义。 (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和欧洲某国示意图。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约2 000 km2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三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1)分析R地1月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6分)
(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4分)
(3)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P、Q所在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4分)
19.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对口支援关系。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图甲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乙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 图丙为某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大产业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两省区三大产业比例的差异。(2分)
(3)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3分)
地点
海拔
/m
1月均
温/℃
7月均
温/℃
1月降水
量/mm
7月降水
量/mm
年降水
量/mm
年日照时
数/小时
R
201
2.6
20.7
54.1
60.6
824.5
1 975.3
Q
1 111
-8.4
23.3
1.2
42.2
193.7
2 975.7
省区
项目
新疆
江苏
地形
________________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________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________
矿产资源
丰富,以________为主
较少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章末检测(五):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章末检测(五),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章末检测(二):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章末检测(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章末检测(四):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章末检测(四),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