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2章末检测(二)
展开右图为非洲叙利亚北部的蜂窝房,这是一种具有8 000多年历史的古老住宅形式。它用晒干的土砖堆砌出圆弧形的墙体,表面用草秆和泥土混合的填料涂抹,站在屋内仰望,仿佛置身于蜂窝中。每个房屋的墙壁上都留有许多规则分布的小洞。据此完成1~2题。
1.蜂窝房在建筑风格上具有的特点是( )
A.砖墙木梁 B.斗拱飞檐
C.雕梁画栋 D.圆墙尖顶
2.墙壁上的小洞主要是用来( )
A.通风透光 B.散热集雨
C.透光保暖 D.保暖防潮
如图为我国某岛西部沙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该岛西部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稀树草原沙漠化地区,该地区曾经广布的植被下埋藏了大量地质时期形成的泥沙。目前,该地区沙漠化已得到一定的改善。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西部地区沙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异常,风蚀作用强烈
B.海浪挟带大量的泥沙堆积
C.过度耕作,原有泥沙出露
D.水土流失,河床泥沙出露
4.图示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设置草方格沙障工程
B.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C.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
D.种植适应环境的树种
在新疆伊犁、塔城、喀什等地,寒冬采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冰被储藏起来,等到来年夏天使用。下图为伊犁河及其支流吉尔格朗河示意图。图示地区曾是伊犁河谷最大的采冰场,但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据此完成5~6题。
5.新疆伊犁寒冬采冰储藏主要用于( )
A.传统冷饮制作和食品保鲜
B.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
C.获取淡水,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D.夜间纳凉,调节室内气温
6.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的原因是( )
①气温升高 ②降水减少 ③发现新的采冰区
④机器制冰的大量出现 ⑤水污染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地下储气库是将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密闭空间而形成的天然气气藏。文23地下储气库位于河南濮阳,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储气库,其有效工作气量达40亿立方米,可保障华北地区15天的用气量,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华北地区天然气管网互通互用等具有重大战略作用。根据国际经验,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一般不能低于天然气总消费量10%的红线,而目前我国只有4%左右。据此完成7~8题。
7.以文23地下储气库为代表,目前我国储气库集中分布在环渤海等中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天然气供给充足 B.基础设施完善
C.便于就近调控 D.天然气需求稳定
8.我国储气库规模较小,主要原因是( )
A.储气库需求量 B.地质条件复杂
C.天然气利用比重低 D.储气库潜在风险大
铜川是药王孙思邈故里,有着悠久的药材种植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使该地拥有600多种中草药。铜川市因煤而兴、因煤而殇,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该市深入挖掘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发展中药材产业,使全市中医药种植、加工、流通、研发、文化和服务全面发展,中医药产值突破1 000亿元。近年来,铜川积极开展林下套种中药材,借助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进一步扩大药王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下图为铜川及周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9~11题。
9.铜川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得益于该地( )
①气候类型复杂 ②环境污染小 ③地势起伏大 ④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林下可为套种中草药提供( )
A.无污染的清洁环境
B.无病虫害侵扰的环境
C.阴凉干燥的环境
D.温凉静风的环境
11.铜川选择中医药产业作为产业转型突破口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
A.当地药材单产高、产量大
B.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
C.当地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D.中医药经济效益高
读资源型城市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完成12~13题。
12.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段为(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13.适合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是( )
①改变生产重心,由资源开采转为深加工 ②关停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轻工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④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如图为德国煤炭巨头鲁尔集团将某煤矿地下采空区改造成抽水蓄能设施的示意图。该煤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用作储能设施的废弃煤矿。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抽水蓄能设施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矿产开采效率
B.恢复地表生态环境
C.促进矿产开发利用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5.我国西北矿区如果借鉴该模式,需要调整的是( )
A.封闭露天水库
B.降低发电功率
C.废除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D.缩小水库和蓄水池容量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俄罗斯奥伊米亚康为北半球寒极,是世界最寒冷的永久定居点之一,居民以长寿著称。该地居民的食物以鱼、马肉和奶制品为主,还会采摘野生浆果补充营养。该地住房为木屋:木桩深埋地下,木桩上面盖房,木屋与地面最少有0.9米的间隔距离。
(1)推测奥伊米亚康居民长寿的主要原因。(4分)
(2)分析奥伊米亚康住房多为木屋的原因。(6分)
(3)分析木屋与地面之间设置0.9米间隔的原因。(4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坡耕地一般是指在坡度6°~25°之间的地貌类型上顺坡向开垦的旱地,具有平整度差、跑水跑肥跑土严重、作物产量低的特点,黄河河口——龙门之间黄土高原区域内(下图)人口多,坡耕地数量多。2000年以来,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此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活动,如坡耕地改梯田、打坝淤地等,目前该区域内的坡耕地占比大幅度减小。
(1)简述图示区域内坡耕地数量众多的原因。(4分)
(2)说出政府大力推进坡耕地改梯田工程的目的。(4分)
(3)有专家建议“禁止在坡度25°以上黄土地貌区的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请说明该建议的合理性。(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广西百色,是全国贫困地区之一,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精准扶贫,是百色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材料一 百色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西南地区出海的重要通道,也是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地带,自然环境优美,喀斯特地貌广布,以山地为主,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 500 MJ·m-2以上,森林覆盖率63.9%,野生动植物资源近3 000种。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江苏、浙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出现了“东桑西移”现象。百色市把种桑养蚕作为产业扶贫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发动群众因地制宜种桑养蚕,取得了明显效果。
(1)简述百色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8分)
(2)百色市以铝土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成为资源型城市,分析该市支撑这一做法的有利自然资源条件。(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河西走廊地区被誉为“风电宝库”,到2020年河西走廊地区风能装机容量达2 000万千瓦。该地通过建设相应的调峰火电机组,为风电配套,还通过建设氧化铝等高耗能项目,消化富余电力。
材料二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诞生地之一,2009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1世纪初被迫开始能源工业转型。
材料三 近年来,甘肃省加快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谋划和建设。下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1)简述玉门进行能源工业转型的背景和条件。(3分)
(2)分析河西走廊地区进行大规模风电建设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4分)
(3)说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谋划和建设对甘肃省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章末检测(四):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章末检测(四),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章末检测(五):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章末检测(五),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章末检测(二):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章末检测(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