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三上《数学好玩》单元教学设计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108995/0-17248367198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数学三上《数学好玩》单元教学设计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108995/0-17248367199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2024)数学三年级上学期PPT课件+教案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北师大数学三上《数学好玩》单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数学三上《数学好玩》单元教学设计,共5页。
《数学好玩》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数学好玩》单元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第二学段“年、月、日的秘密”和“数量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此提出:“在主题活动中,尝试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量感、应用意识。尝试探索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用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和抽象能力。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数学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中,敢于质疑和反思。”(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三节课都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第一节课《校园中的测量》,教材分五个部分呈现活动的具体过程,即活动任务——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自我评价,启发和引导学生实际开展测量活动。第二课时《搭配中的学问》,教材选择了三个生动有趣的现实素材,即搭配服装、营养配餐、去动物园的路线,分层次、有步骤地展开学习,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第三课时《时间与数学》,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即共同的休息日和日历中的规律,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探索并解决与日历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各种规律。(三)学生认知情况三年级学生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到初步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但有序思考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并掌握了用尺子测量的方法,且有大量的活动经验分辨不同事物长度的单位;在搭配方面,可以任意组合搭配,但是不能进行有序思考;在时间方面,已经认识了年、月、日,且学会看日历,这些都为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奠定了基础。二、单元目标拟定1.通过测量活动,了解并能够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办法,能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与办法,积累测量活动经验,2.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会有序思考解决问题,初步培养符号意识。3.探索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探索并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集合思想,体会时间与数学的联系。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了解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的方法。2.通过“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掌握搭配的方法。3.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二)教学难点1.在完成测量活动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2.会用知识与方法解决,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和抽象能力。3.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联系,初步感集合的思想。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的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问、推理、交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迁移应用。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任务一:了解并能够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办法。活动二:在实际测量之前针对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和单位、数据记录、人员分工等具体活动事项进行商量和讨论。活动一: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问题一:校园中的测量活动三:与同伴合作,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物体开展实际测量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活动一:借助学具按一定的顺序思考,找到所有的搭配方法,并用简洁的方式表示。数学好玩任务二: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问题二:搭配中的学问活动二:尝试将主食和炒菜进行搭配,找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并尝试运用符号表示。活动三: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去动物园一共的路线条数,发现与服装搭配的方法相同。活动一:用不同的符号标出父亲、母亲和奇思的休息日,了解用集合圈表示共同休息日的方法,并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填出其余三幅图。任务三:探索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问题三:时间与数学活动二:观察9月的日历中圈出的数和有阴影的9个数,发现规律,从中发现规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序观察的方法。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教材将数学的概念和知识融入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材每一课时安排的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在探究中逐步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材注重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所以在编排上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数学好玩单元主题单元名称主要内容课时综合与实践数学好玩校园中的测量1搭配中的学问1时间与数学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学习目标评价形式评价标准数学好玩.1《校园中的测量》目标:了解并能够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办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任务一:布置活动任务 →任务二:议一议 →任务三:做一做 →1.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2.在实际测量之前针对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和单位、数据记录、人员分工等具体活动事项进行商量和讨论。3.与同伴合作,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物体开展实际测量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数学好玩.2《搭配中的学问》目标: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任务一:搭配服装 →任务二:营养配餐 →任务三:去动物园的路线 → 1.借助学具按一定的顺序思考,找到所有的搭配方法,并用简洁的方式表示。2.尝试将主食和炒菜进行搭配,找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并尝试运用符号表示。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去动物园一共的路线条数,发现与服装搭配的方法相同。数学好玩.3《时间与数学》目标:探索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探索并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任务一:共同的休息日 →任务二:日历中的规律 →1.用不同的符号标出父亲、母亲和奇思的休息日,了解用集合圈表示共同休息日的方法,并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填出其余三幅图。2.观察9月的日历中圈出的数和有阴影的9个数,发现规律,从中发现规律,了解和掌握有序观察的方法。
《数学好玩》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数学好玩》单元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第二学段“年、月、日的秘密”和“数量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此提出:“在主题活动中,尝试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量感、应用意识。尝试探索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用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和抽象能力。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数学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中,敢于质疑和反思。”(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三节课都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第一节课《校园中的测量》,教材分五个部分呈现活动的具体过程,即活动任务——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自我评价,启发和引导学生实际开展测量活动。第二课时《搭配中的学问》,教材选择了三个生动有趣的现实素材,即搭配服装、营养配餐、去动物园的路线,分层次、有步骤地展开学习,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第三课时《时间与数学》,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即共同的休息日和日历中的规律,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探索并解决与日历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各种规律。(三)学生认知情况三年级学生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到初步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但有序思考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并掌握了用尺子测量的方法,且有大量的活动经验分辨不同事物长度的单位;在搭配方面,可以任意组合搭配,但是不能进行有序思考;在时间方面,已经认识了年、月、日,且学会看日历,这些都为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奠定了基础。二、单元目标拟定1.通过测量活动,了解并能够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办法,能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与办法,积累测量活动经验,2.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会有序思考解决问题,初步培养符号意识。3.探索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探索并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集合思想,体会时间与数学的联系。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了解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的方法。2.通过“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掌握搭配的方法。3.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二)教学难点1.在完成测量活动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2.会用知识与方法解决,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和抽象能力。3.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联系,初步感集合的思想。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的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问、推理、交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迁移应用。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任务一:了解并能够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办法。活动二:在实际测量之前针对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和单位、数据记录、人员分工等具体活动事项进行商量和讨论。活动一: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问题一:校园中的测量活动三:与同伴合作,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物体开展实际测量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活动一:借助学具按一定的顺序思考,找到所有的搭配方法,并用简洁的方式表示。数学好玩任务二: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问题二:搭配中的学问活动二:尝试将主食和炒菜进行搭配,找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并尝试运用符号表示。活动三: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去动物园一共的路线条数,发现与服装搭配的方法相同。活动一:用不同的符号标出父亲、母亲和奇思的休息日,了解用集合圈表示共同休息日的方法,并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填出其余三幅图。任务三:探索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问题三:时间与数学活动二:观察9月的日历中圈出的数和有阴影的9个数,发现规律,从中发现规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序观察的方法。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教材将数学的概念和知识融入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材每一课时安排的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在探究中逐步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材注重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所以在编排上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数学好玩单元主题单元名称主要内容课时综合与实践数学好玩校园中的测量1搭配中的学问1时间与数学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学习目标评价形式评价标准数学好玩.1《校园中的测量》目标:了解并能够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办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任务一:布置活动任务 →任务二:议一议 →任务三:做一做 →1.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2.在实际测量之前针对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和单位、数据记录、人员分工等具体活动事项进行商量和讨论。3.与同伴合作,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物体开展实际测量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数学好玩.2《搭配中的学问》目标: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任务一:搭配服装 →任务二:营养配餐 →任务三:去动物园的路线 → 1.借助学具按一定的顺序思考,找到所有的搭配方法,并用简洁的方式表示。2.尝试将主食和炒菜进行搭配,找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并尝试运用符号表示。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去动物园一共的路线条数,发现与服装搭配的方法相同。数学好玩.3《时间与数学》目标:探索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探索并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任务一:共同的休息日 →任务二:日历中的规律 →1.用不同的符号标出父亲、母亲和奇思的休息日,了解用集合圈表示共同休息日的方法,并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填出其余三幅图。2.观察9月的日历中圈出的数和有阴影的9个数,发现规律,从中发现规律,了解和掌握有序观察的方法。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