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105255/0-17247662336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105255/0-17247662337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105255/0-17247662337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展开1.请在规定区域内作答,密封线内严禁作答。
2.请勿靠近分值栏、打分框、对错框作答。
1. 直接写出得数。
13×20= 906÷3= 280÷2= 700+5900=
50×80= 240÷6= 37×4= 10元—2.1元=
900×40= 5600÷8= =
【答案】260;302;140;6600;
4000;40;148;7.9元;
36000;700;;
【解析】
【详解】略
2. 竖式计算。(第⑥题请验算)
①34×21= ②46×39= ③76×85=
④72÷3= ⑤525÷5= ⑥809÷6=
【答案】①714;②1794;③6460
④24;⑤105;⑥134……5
【解析】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应商0占位。有余数除法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验算。
【详解】①34×21=714 ②46×39=1794 ③76×85=6460
④72÷3=24 ⑤525÷5=105 ⑥809÷6=134……5
验算:
3. 脱式计算。(第①题请简算)
①1000-378-222 ②490÷7×19 ③168+32×5
④57×4÷3 ⑤(109+413)÷6 ⑥(81-68)×12
【答案】①400;②1330;③328
④76;⑤87;⑥156
【解析】
【分析】(1)利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2)从左往右依次计算;(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4)从左往右依次计算;(5)先算加法,再算除法;(6)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详解】①1000-378-222
=1000-(378+222)
=1000-600
=400
②490÷7×19
=70×19
=1330
③168+32×5
=168+160
=328
④57×4÷3
=228÷3
=76
⑤(109+413)÷6
=522÷6
=87
⑥(81-68)×12
=13×12
=156
四、填空。
4. 一个数由4个千、3个十和5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它是( )位数。
【答案】 ①. 4035 ②. 四
【解析】
【分析】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十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一写0。据此写出这个数。这个数由几个数字组成,它就是几位数。
【详解】一个数由4个千、3个十和5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4035,它是四位数。
【点睛】本题考查万以内数的写法,对照数位顺序表写可防止出错。
5. 分一分、圈一圈、比一比。
【答案】画图见详解
>
【解析】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1份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1份是。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大。据此解答。
【详解】
>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6. 3元6角就是( )元,5分可以写成( )元。
【答案】 ①. 3.6 ②. 0.05
【解析】
【分析】1角是0.1元,6角是0.6元,所以3元6角就是3.6元;1分是0.01元,5分就是0.05元。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3元6角就是3.6元,5分可以写成0.05元。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从48里面连续减4,减( )次后,结果是0。
【答案】12
【解析】
【分析】求48里面连续减去多少个4后是0,也就是求48里面有多少个4,用48除以4即可解答。
【详解】48÷4=12(次),所以从48里面连续减4,减12次后,结果是0。
【点睛】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8. 24×37积的个位上数字是( ),最高位在( )位。
【答案】 ①. 8 ②. 百
【解析】
【分析】直接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24×37=888,积的个位上数字是8,最高位在百位。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 今年(2022年)是( )年(填“平”、“闰”),全年( )天。
【答案】 ①. 平 ②. 365
【解析】
【分析】一般年份数除以4,整百年份数除以400,能整除的是闰年,否则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022÷4=505……2,2022年是平年,全年有365天。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年、闰年判断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0.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演练活动”,下午2:30开始,经过45分结束,结束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 )。
【答案】15:15
【解析】
【分析】先用开始的时刻加上活动的时间,求出结束的时刻。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中午12点以后的,去掉限制词,“整时”加上12。据此将结束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
【详解】2时30分+45分=3时15分
下午3:15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15:15。
【点睛】本题考查时间的推算以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注意“整时”加上12,而不是加上10。
11. 不计算,在括号里填上“>”“<”或“=”。
135÷5( )135÷3 ◆×25( )24×◆(◆大于0)
700×6( )70×60 96÷3÷2( )96÷(3×2)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相同,除数较大,则商较小;
(2)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较大,则积也较大;
(3)700×6、70×60的积都等于7×6的积的末尾加上两个0;
(4)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详解】(1)135÷5<135÷3;
(2)◆×25>24×◆(◆大于0);
(3)700×6=70×60;
(4)96÷3÷2=96÷(3×2)。
【点睛】算式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口算或估算出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比较,或先找规律或性质,然后再根据规律或性质进行比较。
1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时=( )分 ( )g=7kg
5000千克=( )吨 400dm2=( )m2
【答案】 ①. 180 ②. 7000 ③. 5 ④. 4
【解析】
【分析】高级单位时换算成低级单位分,乘单位间的进率60;
高级单位kg换算成低级单位g,乘单位间的进率1000;
低级单位千克换算成高级单位吨,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000;
低级单位dm2换算成高级单位m2,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00。
【详解】3时=180分 7000g=7kg
5000千克=5吨 400dm2=4m2
【点睛】本题考查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换算,关键是熟记各个单位间的进率。
1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头大象约重2( ) 一本数学书封面大小约4( )
一本语文书厚度约8( ) 一张手机膜大小约90( )
【答案】 ①. 吨##t ②. 平方分米##dm2 ③. 毫米##mm ④. 平方厘米##cm2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详解】一头大象约重2吨 一本数学书封面大小约4平方分米
一本语文书厚度约8毫米 一张手机膜大小约90平方厘米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14. 汽车方向盘的运动是( )现象;推箱子的运动是( )现象。
【答案】 ①. 旋转 ②. 平移
【解析】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
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详解】汽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推箱子的运动是平移现象。
【点睛】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15. 一个长方形,长是15cm,宽是4cm,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
【答案】 ①. 38 ②. 60
【解析】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5+4)×2
=19×2
=38(cm)
15×4=60(cm2)
周长是38cm,面积是60cm2。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6. 如图,根据左边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大小,请估一估右边整个图形的面积约是( )平方厘米。
【答案】14
【解析】
【分析】把右边图形分割成与左边图形面积相近的小方块,然后数一下小方块的个数即可估算出右边图形的面积。
【详解】如下图,右边图形分成了14个小方块,每个小方块的面积与左边小正方形面积大小相近,所以右边图形的面积约是14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面积的认识。
17. 如图,人工湖在中心广场的( )面;长廊的东面是( )。
【答案】 ①. 西北 ②. 展厅
【解析】
【分析】图上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观测点和目标的位置关系判断目标的方向,或根据观测点和方向来确定目标,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上图中,人工湖在中心广场的西北面;长廊的东面是展厅。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方向辨别,主要培养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想象力。
18. 如图,要铺满最下面一层,图形应该先向右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
【答案】 ①. 1 ②. 下 ③. 5
【解析】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需要把的最下一个方块移动到最下一层的空白方格中,根据平移的方向和格数填写即可。
【详解】要铺满最下面一层,图形应该先向右平移1格,再向下平移5格。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移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
19. 一个数除以一位数,商是12,余数是7,这个被除数最大是( )。
【答案】115
【解析】
【分析】除数是一位数,除数最大是9,再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除数最大是9时,被除数最大。
12×9+7
=108+7
=115
所以一个数除以一位数,商是12,余数是7,这个被除数最大是115。
【点睛】熟练掌握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 根据15×16=240,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结果。
1600×15=( ) 15×32=( ) 2400÷15=( )
【答案】 ①. 24000 ②. 480 ③. 160
【解析】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那么积不变。商的变化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几,商就乘(或除以)几;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商就除以(或乘)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几,商不变。一个因数=积÷另一个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600×15=24000 15×32=480
15×16=240,因此240÷15=16,所以2400÷15=160
【点睛】本题主要学生对乘法各部分间关系、积和商的变化规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1. 灰灰、洋洋和绵绵参加1分钟跳绳比赛,一位跳了120下、一位跳了125下、一位跳了129下。灰灰说:“我跳的不是最少的。”绵绵说:“我跳的不是最多,也不是最少的。”那么,他们各跳了多少下?(试着列表并做记号,再填空)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最多跳了129下,最少跳了120下,中间的跳了125下;绵绵说:“我跳的不是最多,也不是最少的。”,所以绵绵跳了125下;灰灰说:“我跳的不是最少的。”,所以灰灰只能是跳了129下;最后剩下120下就是洋洋跳的;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点睛】本题是推理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2. 在解决“包装一些巧克力,如果每12颗装一盒,可以装46盒。如果每6颗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这个问题时,小敏列式为:46×12÷6。
(1)“46×12”这一步求的是:( )。
(2)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列式为:( )(只列式不计算)。
【答案】(1)“46×12”这一步求的是:要包装的巧克力的颗数。
(2)46×(12÷6)
【解析】
【分析】(1)46是装的盒数,12是每盒装的颗数,所以46×12等于要包装的巧克力的颗数,据此即可解答。
(2)可以装的大盒数×12颗一盒可以装几个6颗一小盒=要包装的巧克力的颗数,要包装的巧克力的颗数不变,每盒装的颗数除以几,则可以装的盒数就要乘几,据此即可解答。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46×12”这一步求的是:要包装的巧克力的总颗数。
【小问2详解】
46×(12÷6)
=46×2
=92(盒)
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列式为:46×(12÷6)。(只列式不计算)。
【点睛】本题可以按归总问题解答,也可以根据积不变规律来解答,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解题方法的掌握。
五、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23. 计算解决“小青蛙每次跳32格,它跳了26次,一共跳了多少格?”这一问题时,列竖式如图,箭头所指那一步是在计算( )。
A. 32格共跳几次B. 20次共跳几格C. 2次共跳几格
【答案】B
【解析】
【分析】计算32×26时,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2乘第一个因数32,表示2个十乘32,得到64个十,即640。表示跳20次共跳640格。据此解答。
【详解】箭头所指那一步是在计算20次共跳几格。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关键是明确2在十位,表示2个十。
24. 三年级一班的同学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23元,全班共48人,买门票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才合适?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把23估成20,把48估成40,准备800元一定够
B. 把23估成20,把48估成50,准备1000元一定够
C. 把23估成25,把48估成50,准备1250元一定够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实际生活中需要准备多少钱进行估算时,要把数据估大,这样求出的钱数一定够。要求买门票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才合适,先把把23估成25,把48估成50,用25乘5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
正确的是把23估成25,把48估成50,准备1250元一定够。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 要使□07÷4的商中间有0,□最大能填( )。
A. 4B. 8C. 9
【答案】B
【解析】
【分析】□07÷4,被除数十位上数小于除数,只要被除数百位上的数能被4整除,商的中间就有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使□07÷4的商中间有0,□中可以填4、8,□最大能填8。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除法试商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6. 小司看到的是( )。
A. B. C.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图可知,小司看到一个小长方形和一个大长方形,小长方形在前面,大长方形被小长方形遮住下面一部分。据此解答。
【详解】小司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7. 按下图的做法对折后剪下一个三角形,展开三角形后是( )图形。
A. B. C.
【答案】A
【解析】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剪下的三角形展开后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并且顶角是锐角,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展开后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锐角,三个选项中只有选项A符合条件。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8. 将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长方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B. 原正方形的周长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相等
C. 原正方形的面积与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如图所示,将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长方形。根据周长的意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可知,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比正方形的周长多2条正方形的边长。根据面积的意义:面积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可知,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正方形的面积。另外,题目没有明确这两个长方形是否相同,则周长和面积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详解】A.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原说法错误。
B.原正方形的周长比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小。原说法错误。
C.原正方形的面积与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相等。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可以画图帮助理解题意。
六、统计。
29. 学校对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进行了调查。下图记录了三·1班同学每天睡眠时间的情况。
(1)请根据下边记录图将下表补充完整。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①三·1班一共有( )人。
②三·1班每天睡眠时间为( )的人数最多,每天睡眠时间为( )和( )的人数相等,都有( )人。
③科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标准应达到至少10小时,那么三·1班同学睡眠时间达到标准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答案】(1)1;2;6;9;8;11;6;
(2)①43
②10时;8时30分;10时30分
③
【解析】
【分析】(1)数出各个睡眠时间的人数,再填入统计表中即可。
(2)①将各个睡眠时间的人数相加,求出三·1班的总人数。
②比较各个睡眠时间的人数大小解答。
③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要求三·1班同学睡眠时间达到标准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分母是三·1班的总人数,分子就是睡眠时间为10时和10时30分的人数之和。
【详解】(1)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①1+2+6+9+8+11+6=43(人),则三·1班一共有43人。
②11>9>8>6>2>1,则三·1班每天睡眠时间为10时的人数最多,每天睡眠时间为8时30分和10时30分的人数相等,都有6人。
③11+6=17(人),那么三·1班同学睡眠时间达到标准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七、解决问题。
30. 看图并列式解答。
【答案】715千米
【解析】
【分析】用4小时行驶的路程除以4小时,求出行驶速度,再乘11小时,求出行驶总路程。
【详解】260÷4×11
=65×11
=715(千米)
一共715千米。
31. 一张彩纸,折小船用去这张彩纸的,折爱心用去这张彩纸的,还剩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先画线段图,再解决问题)
【答案】(线段图见分析)
【解析】
【分析】如下图,用单位“1”减折小船用去彩纸的几分之几,再减折爱心用去彩纸的几分之几,即等于还剩下的几分之几,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如图:
1--
=-
=
答:还剩这张彩纸的。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 快递公司要包装1吨抗疫物资,已经包装了640千克,剩下的要3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要包装多少千克才能完成任务?(先填空,再解决问题)
想:根据( )和( )两个信息,可以先求出( )。
【答案】要包装的抗疫物资质量;已经包装的质量;剩下没有包装的质量;120千克
【解析】
【分析】总共要包装的抗疫物资质量减已经包装的质量等于剩下没有包装的质量,再除以剩下任务完成的时间即等于每小时要包装的千克数,注意单位要统一。
【详解】根据要包装的抗疫物资质量和已经包装的质量两个信息,可以先求出剩下没有包装的质量。
1吨=1000千克
(1000-640)÷3
=360÷3
=120(千克)
答:平均每小时要包装120千克才能完成任务。
【点睛】先求出剩下多少千克没有包装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3. 一共有104只鸽子,平均每个鸽笼每层有多少只鸽子?
【答案】13只
【解析】
【分析】根据题图可知,一共有4个鸽笼,每个鸽笼有2层,则用鸽子总数量除以鸽笼数量,求出平均每个鸽笼中鸽子数量,再除以每个鸽笼层数,求出平均每个鸽笼每层鸽子数量。
【详解】104÷4÷2
=26÷2
=13(只)
答:平均每个鸽笼每层有13只鸽子。
【点睛】本题考查两步连除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先求出总层数,再求出平均每个鸽笼中鸽子数量,列式为104÷(4×2)。
34. 一辆洒水车,每分行驶160米,洒水宽度为5米,这辆洒水车行驶8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水?
【答案】6400平方米
【解析】
【分析】每分钟行驶的路程乘洒水的宽度即等于每分钟洒水的面积,再乘洒水车行驶的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160×5×8
=800×8
=6400(平方米)
答:8分钟能给6400平方米的地面洒水。
【点睛】先计算出洒水车每分钟洒水的面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5. 一张长9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彩纸,最多能剪出多少个边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形?
【答案】480个
【解析】
【分析】这张彩纸的长是9分米,即90厘米,90÷3=30,则90厘米里有30个3厘米。宽是5分米,即50厘米,50÷3=16……2,则50里有16个3厘米,余2厘米。最多能剪出(30×16)个小正方形。
【详解】9分米=90厘米,5分米=50厘米
90÷3=30(个)
50÷3=16(个)……2(厘米)
30×16=480(个)
答:最多能剪出480个边长为3厘米小正方形。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长、宽里面有几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再相乘即可。
36. 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与面积分别是多少?
【答案】60厘米;54平方厘米
【解析】
【分析】通过平移,阴影部分的周长是长为18厘米、宽为(3×4)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进行解答;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长为18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进行解答。
【详解】(18+3×4)×2
=30×2
=60(厘米)
18×3=54(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周长是60厘米,面积是54平方厘米。
【点睛】考查了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关键是通过平移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然后再根据规则图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37. 同学们准备租车去科技馆参观,大车可坐6人,小车可坐4人。一共26人,怎样租车空位最少?
【答案】租3辆大车和2辆小车或者租1辆大车和5辆小车
【解析】
【分析】大车可坐6人,小车可坐4人,可以只租一种车,也可以同时租两种车,但每次都坐满,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租车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再选择最优方案。
【详解】
答:租3辆大车和2辆小车或者租1辆大车和5辆小车,空位最少。
【点睛】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时间
人数/人
7时30分
8时
8时30分
9时
9时30分
10时
10时30分
时间
人数/人
7时30分
1
8时
2
8时30分
6
9时
9
9时30分
8
10时
11
10时30分
6
租车方案
大车
小车
乘坐人数
空位数
①
5辆
0辆
30人
4个
②
4辆
1辆
28人
2个
③
3辆
2辆
26人
0个
④
2辆
4辆
28人
2个
⑤
1辆
5辆
26人
0个
⑥
0辆
7辆
28人
2个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接写出得数,填空,选择,观察物体,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直接写出得数, 竖式计算, 脱式计算, 读写出下面横线上的小数,5元, 一年有, 今年天, 3米6厘米=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接写出得数,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解方程,填空,选择题,作图题,统计,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