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优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运用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
(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难点:分析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年两个比较长的假期——寒假、暑假,学生会安排怎样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家住海口的小明同学安排了什么活动,又有什么发现和收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气温的这种变化与差异,其实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种表现。接下来让我们学习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这种复杂性在气温的时空分布上表现的尤为突出;通常,我们用1月、7月平均气温分别代表冬、夏及气温;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二:气候复杂多样
1、气温的季节变化规律
活动1
(1)在“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 ”图上描出8ºC、 0ºC 、 -8ºC、 -16ºC 等温线,说说它们与纬线是什么关系?
它们大致与纬线平行
(2) 1月0ºC 等温线大致经过哪里?此线南北两侧气温有何特点?
大致经过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此线以南平均气温高于0ºC ,越往南气温越高;此线以北平均气温低于0ºC ,越往北气温越低。
突破难点1: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1)计算黑龙江省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1月平均气温大致相差多少度?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16-(-32)=48(ºC)
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2)结合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及“中国1约平均气温分布”图,说说冬季气温的分布与冬季风源地的关系。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越往北,靠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越大,气温越低,冬季风加剧了北方地区的寒冷;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阻挡,再加上路途遥远,其影响越来越小。
小结: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分布特点:冬季气温自南向北越来越低,南北温差很大。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冬季风的影响
活动2
(1)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找出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为什么这里气温最低?
受地形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所以气温最低。
(2)计算黑龙江省和海南省大致相差多少度?说了什么问题?
28-16=12(ºC)
说明我国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突破难点2:影响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联系夏季南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的差异,说说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
夏季,太阳高度高,获得的太阳热量多;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不了多少。所以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并不大。
小结: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影响夏季气温的主要因素:地形因素
播放视频: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多种多样的温度带
(1)了解概念-活动积温: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ºC以上,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人们把≥10ºC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称为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了各地的热量状况,是划分温度带的重要指标。
(2)划分温度带的标准
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情况,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
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情况,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的高原气候区。
(4)读图,指出以下地形区所属的温度带:
内蒙古高原 –(中温带) 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区) 东北平原-(中温带) 华北平原-(暖温带) 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 塔里木盆地-(暖温带)
(5)观察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温度带分布图,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等温线的走向大致相似?
大致与一月份0ºC等温线即秦岭——淮河一线相似
(6)多样的温度带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中温带——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作物:春小麦、甜菜、大豆等
暖温带——作物熟制: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喜温作物:冬小麦、棉花、花生等
亚热带——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喜热作物:水稻、甘蔗、油菜等
热带——作物熟制:一年三熟; 喜热作物:三季稻
高原气候区——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喜凉作物:青稞、豌豆
4、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1)如何衡量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
人们通常根据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来衡量该地气候的干湿程度。
(2)干湿地区是如何划分的?
干湿地区的划分不能只看降水量,而是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为湿润;反之为干旱。
(3)读图,说一说我国划分了几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4)观察“中国干湿区分布”和“中国降水量分布”两幅图,说说四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湿润与半湿润分界线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半湿润与半干旱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半干旱与干旱分界线大致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5)思考: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降水量并不比华北地区多,为什么却是湿润区,而华北地区却是半湿润区?
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相对于华北地区,纬度偏高,地势也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虽少,但蒸发量也小,所以为湿润地区。
(6)读图,观察哪两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
湿润与半湿润分界线基本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
(7)读图,了解干湿区与植被类型关系
湿润、半湿润区——森林,半干旱区——草原;干旱区——沙漠戈壁
课堂练习:
1.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出现在( )
A.黑龙江北部 B.青藏高原内部 C.新疆北部 D. 内蒙古北部
2.德州市属于( )
A.暖温带 半湿润区 B.暖温带 湿润区
C.中温带 半湿润区 D.中温带 湿润区
3.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 )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B.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 巫山—长江
(参考答案:1-3 BAB)
课堂小结:
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气温的季节分布规律,了解了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及影响。
作业布置:
1.课下描画“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和“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2.完成《练习册》中本节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气候基本特征(第二课时)
一、气温的季节分布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温差很大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二、温度带
1.划分依据: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情况,结合农业生产实际
2.六大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
三、干湿地区
1.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2.四大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习,利用“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得出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进而分析解决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利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知道我国的五带一区,及其种植农作物和耕作熟制;利用“中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图”得出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及其界线。教学主线清晰鲜明,活动内容层次分明,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注重了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的参与度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效果很好。
商务星球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获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dl/tb_c9343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获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优秀第三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dl/tb_c5809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优秀第三课时教案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公开课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dl/tb_c5809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公开课第一课时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