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八上 第二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 (第2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八上  第二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 (第2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 )教案01
    八上  第二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 (第2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 )教案02
    八上  第二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 (第2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 )教案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作者】 滕州市洪绪中学 俞建华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标解读』
    【教学目标】
    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重点、难点)
    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材分析】
    气候的复杂多样这一部分内容编写上采用了“分-总”的写法,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他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从而得出我国气候类型多样的特征。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上节学生知道我国气候基本特征——季风气候显著,同时介绍了气候的要素——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学生进一步了解气候的另一要素——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这两方面知识学生在七年级已学习过,学生利于理解。根据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根据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干湿地区,从而组成我国复杂的气候类型,沿着这条主线学习,学生进而对我国复杂的气候类型有了深刻的了解。
    【课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读图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思考、对比分析、讨论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教学过程】
    【当堂达标】
    1.(目标一)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 )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B.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 巫山—长江
    2.(目标一)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出现在( )
    A.黑龙江北部 B.青藏高原内部 C.新疆北部 D. 内蒙古北部
    3.(目标一)去年元旦,哈尔滨的赵经理第一次到广州进行市场调研,他对我国南北地区气温变化的感受是( )
    A.普遍高温 B.各地温度一样低 C.东西温差大 D. 南北温差很大
    4.(目标二三)枣庄市属于( )
    A.暖温带 半湿润区 B.暖温带 湿润区 C.中温带 半湿润区 D.中温带 湿润区
    5.(目标一二三)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 带与 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 地区与 地区的分界线。
    6.(目标二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
    = 1 \* GB3 ① 带 = 2 \* GB3 ② 带 = 3 \* GB3 ③ 带
    = 4 \* GB3 ④ 带 = 5 \* GB3 ⑤ 带 = 6 \* GB3 ⑥ 带
    (2)在 = 2 \* GB3 ②温度带内,农作物可以一年 熟,在 = 3 \* GB3 ③温度带内,农作物可以两年 熟至一年 熟,在 = 4 \* GB3 ④温度带内,农作物可以一年 熟。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以图为中心
    利用“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得出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进而分析解决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利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知道我国的五带一区,及其种植农作物和耕作熟制;利用“中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图”得出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及其界线。
    2、归纳总结
    本节课涉及到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利用四幅图进行归纳总结其地理意义
    3、注重了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
    本节课以 “对号入座”、“火眼金睛”“因温而异”等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的参与度高,效果很好。
    专题定位 本专题用三讲时分别解决选修3-3、3-4、3-5中高频考查问题,高考对本部分内容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有:
    选修3-3:①分子大小的估算;②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理解;③物态变化中的能量问题;④气体实验定律的理解和简单计算;⑤固、液、气三态的微观解释和理解;⑥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和简单计算;⑦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等内容.
    选修3-4:①波的图象;②波长、波速和频率及其相互关系;③光的折射及全反射;④光的干涉、衍射及双缝干涉实验;⑤简谐运动的规律及振动图象;⑥电磁波的有关性质.
    选修3-5: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②原子的能级跃迁;③原子核的衰变规律;④核反应方程的书写;⑤质量亏损和核能的计算;⑥原子物理部分的物理学史和α、β、γ三种射线的特点及应用等.
    应考策略 选修3-3内容琐碎、考查点多,复习中应以四块知识(分子动理论、从微观角度分析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定律)为主干,梳理出知识点,进行理解性记忆.
    选修3-4内容复习时,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抓住波的传播和图象、光的折射定律这两条主线,强化训练、提高对典型问题的分析能力.
    选修3-5涉及的知识点多,而且多是科技前沿的知识,题目新颖,但难度不大,因此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抓住动量守恒定律和核反应两条主线,强化典型题目的训练,提高分析综合题目的能力.
    第1讲 热 学
    高考题型1 热学基本知识
    解题方略
    1.分子动理论
    (1)分子大小
    ①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 ml-1.
    ②分子体积:V0=eq \f(Vml,NA)(占有空间的体积).
    ③分子质量:m0=eq \f(Mml,NA).
    ④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d=eq \f(V,S).
    (2)分子热运动的实验基础: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
    ①扩散现象特点: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②布朗运动特点:液体内固体小颗粒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颗粒越小、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势能
    ①分子力: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合力.分子间距离增大,
    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间距离减小,引力和斥力均增大,但斥力总比引力变化得快.
    ②分子势能: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当分子间距为r0(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的合力为0)时,分子势能最小.
    2.固体和液体
    (1)晶体和非晶体的分子结构不同,表现出的物理性质不同.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所处的状态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流动性,在光学、电学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
    (3)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表面张力的方向跟液面相切.
    例1 关于热学基本知识的易错点辨析(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
    (1)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2)布朗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3)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会越激烈( )
    (4)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中分子运动的不规则性( )
    (5)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
    (6)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
    (7)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
    (8)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
    (9)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10)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
    (11)悬浮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的PM2.5微粒,气温越高,运动越剧烈( )
    (12)扩散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
    (13)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 )
    (14)扩散现象不仅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固体中也可以( )
    (15)“酒香不怕巷子深”与分子热运动有关( )
    (16)水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 )
    (17)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说明此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而不存在斥力( )
    (18)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
    (19)将一个分子从无穷远处无限靠近另一个分子,则这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 )
    (20)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少,斥力增大( )
    (21)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合力为斥力( )
    (22)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
    (2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
    (24)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
    (25)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
    (26)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 )
    (27)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 )
    (28)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 )
    (29)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 )
    (30)大颗粒的盐磨成了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
    (31)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
    (32)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
    (33)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能相同,体现为各向同性( )
    (34)单晶体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
    (35)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
    (36)漂浮在热菜汤表面上的油滴,从上面的观察是圆形的,是油滴液体呈各向同性的缘故( )
    (37)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
    (38)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
    (39)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
    (40)液体表面的分子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 )
    (41)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
    (42)肥皂水的水面能托住小的硬币主要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 )
    (43)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
    (44)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 )
    (45)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
    (46)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
    (47)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水蒸发越快( )
    (48)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
    (49)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某种气体的密度,就可以求出该种气体的分子质量( )
    (50)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V,再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NA,就可以求出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 )
    (51)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
    (52)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某种气体的密度,就一定可以求出该种气体的分子质量( )
    (53)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热量( )
    (54)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
    (55)温度升高时物体内的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增大( )
    (56)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
    (57)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
    (58)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增大( )
    (59)相同质量0 ℃的水的分子势能比0 ℃的冰的分子势能大( )
    (60)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
    (61)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
    (62)气体的压强是由于大量分子频繁撞击器壁产生的( )
    (63)若气体的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说明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
    (6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不变时,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 )
    (65)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压强只与分子平均动能有关( )
    (66)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发生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都有关( )
    (67)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
    预测1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预测2 (2015·东北三省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压强也一定增大
    C.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都是相同的
    D.完全失重状态下悬浮的水滴呈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E.分子动理论认为,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但是大量分子的运动仍然有一定规律
    高考题型2 热力学定律的理解
    解题方略
    1.物体内能变化的判定:温度变化引起分子平均动能的变化;体积变化,分子间的分子力做功,引起分子势能的变化.
    2.热力学第一定律
    (1)公式:ΔU=W+Q;
    (2)符号规定:外界对系统做功,W>0;系统对外界做功,W<0.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Q>0;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Q<0.系统内能增加,ΔU>0;系统内能减少,ΔU<0.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①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按热传递的方向性表述).②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按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方向性表述).③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例2 关于热力学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
    (1)外界对系统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 )
    (2)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 )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
    (5)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气体膨胀,温度下降( )
    (6)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外界对其做功,瓶内空气内能增加( )
    (7)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导到高温物体( )
    (8)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可能的( )
    (9)自然界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的( )
    (10)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
    (11)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 )
    (12)不断改进工艺,热机的效率可能达到100%( )
    (13)热量不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是因为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
    (14)“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
    (15)“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
    预测3 (2015·呼伦贝尔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冷机的制冷温度可以降到-280 ℃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D.无论科技怎样发展,第二类永动机都不可能实现
    E.无论科技怎样发展,都无法判断一温度升高的物体是通过做功还是热传递实现的
    预测4 (2015·湖北八校联考)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V-T图象如图1所示,Pa、Pb、Pc分别表示状态a、b、c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图1
    A.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
    B.Pc=Pb>Pa
    C.过程bc中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D.过程bc中每一个分子的速率都减小
    E.过程ca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
    高考题型3 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
    解题方略
    1.气体实验定律
    (1)等温变化:pV=C或p1V1=p2V2;
    (2)等容变化:eq \f(p,T)=C或eq \f(p1,T1)=eq \f(p2,T2);
    (3)等压变化:eq \f(V,T)=C或eq \f(V1,T1)=eq \f(V2,T2);
    (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eq \f(pV,T)=C或eq \f(p1V1,T1)=eq \f(p2V2,T2).
    2.应用气体实验定律的三个重点环节:
    (1)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对于变质量问题要保证研究质量不变的部分;对于多部分气体问题,要各部分独立研究,各部分之间一般通过压强找联系.
    (2)列出各状态的参量:气体在初、末状态,往往会有两个(或三个)参量发生变化,把这些状态参量罗列出来会比较准确、快速的找到规律.
    (3)认清变化过程:准确分析变化过程以便正确选用气体实验定律.
    例3 (2015·新课标全国Ⅰ·33) 如图2,一固定的竖直汽缸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m1=2.50 kg,横截面积为S1=80.0 cm2;小活塞的质量为m2=1.50 kg,横截面积为S2=40.0 cm2;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为l=40.0 cm;汽缸外大气的压强为p=1.00×105 Pa,温度为T=303 K.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eq \f(l,2),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495 K.现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 10 m/s2.求:
    图2
    (ⅰ)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汽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
    (ⅱ)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预测5 (2015·烟台二模) 如图3所示,一汽缸质量为M=60 kg(汽缸的厚度忽略不计且透热性良好),开口向上放在水平面上,汽缸中有横截面积为S=100 cm2的光滑活塞,活塞质量m=10 kg.汽缸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此时气柱长度为L1=0.4 m.已知大气压为p0=1×105 Pa.现用力缓慢向上拉动活塞,若使汽缸能离开地面,气柱的长度至少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图3

    预测6 (2015·黄冈市4月模拟)如图4,上粗下细且上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内有一部分水银封住密闭气体,横截面积分别为S1=1 cm2、S2=2 cm2,细管内水银长度为h1=4 cm,封闭气体长度为L=6 cm.大气压强为p0=76 cmHg,气体初始温度为T1=288 K,上管足够长.
    图4
    (1)缓慢升高气体温度,求水银刚好全部进入粗管内时的温度T2;
    (2)气体温度保持T2不变,为使封闭气体长度变为8 cm,需向开口端注入的水银柱的体积为多少?

    高考题型4 热学中的综合问题
    例4 (2015·新课标全国Ⅱ·33(2)) 如图5,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 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 cm.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 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 cmHg.
    图5
    (ⅰ)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
    (ⅱ)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预测7 (2015·石家庄二模) 1 ml 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如图6所示.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为p0,体积为V0,热力学温度为T0,在状态B时的压强为2p0,体积为2V0,AB为直线段.已知该气体内能与温度成正比U=CVT(CV为比例系数).求:
    图6
    (1)气体在B状态时的热力学温度;
    (2)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预测8 (2015·日照二模)在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车祸,车祸系轮胎爆胎所致.已知汽车行驶前轮胎内气体压强为2.5 atm,温度为27 ℃,爆胎时胎内气体的温度为87 ℃,轮胎中的空气可看做理想气体.
    (1)求爆胎时轮胎内气体的压强;


    (2)从微观上解释爆胎前胎内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
    (3)爆胎后气体迅速外泄,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判断此过程胎内原有气体内能如何变化?简要说明理由.



    提醒:完成作业 专题八 第1讲
    学生用书答案精析
    专题八 选考部分(3-3、3-4、3-5)
    第1讲 热 学
    高考题型1 热学基本知识
    例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预测1 BCD
    预测2 ADE
    高考题型2 热力学定律的理解
    例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预测3 BDE
    预测4 ABE
    高考题型3 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
    例3 (ⅰ)330 K (ⅱ)1.01×105 Pa
    解析 (ⅰ)大小活塞在缓慢下移过程中,受力情况不变,汽缸内气体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得eq \f(V1,T1)=eq \f(V2,T2)
    初状态V1=eq \f(l,2)(S1+S2),T1=495 K
    末状态V2=lS2
    代入可得T2=eq \f(2,3)T1=330 K
    (ⅱ)对大、小活塞受力分析则有
    m1g+m2g+pS1+p1S2=p1S1+pS2
    可得p1=1.1×105 Pa
    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得eq \f(p1,T2)=eq \f(p2,T3)
    T3=T=303 K
    解得p2=1.01×105 Pa
    预测5 1.1 m
    解析 初状态p1=p0+eq \f(mg,S)=1.1×105 Pa,V1=0.4S
    汽缸脱离地面有F=mg+Mg=700 N
    p2=p0+eq \f(mg,S)-eq \f(F,S)=0.4×105 Pa,V2=L2S
    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
    解得L2=1.1 m
    即气柱的长度至少是1.1 m.
    预测6 (1)468 K (2)37 cm3
    解析 (1)初状态:p1=p0+ph1,V1=LS1
    末状态:p2=p0+ph2,V2=(L+h1)S1
    又有:S1h1=S2h2
    根据eq \f(p1V1,T1)=eq \f(p2V2,T2)
    由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T2=468 K.
    (2)气体等温变化有:p2V2=p3V3
    解得p3=97.5 cmHg,
    设此时水银柱的液面高度差为h3,有:
    h3=97.5 cm-76 cm=21.5 cm
    注入的水银柱体积V注=(21.5-2)×2 cm3+2×1 cm3-4×1 cm3=37 cm3.
    高考题型4 热学中的综合问题
    例4 (ⅰ)12.0 cm (ⅱ)13.2 cm
    解析 (ⅰ)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空气柱长度l=10.0 cm时的压强为p;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 cm时,空气柱的长度为l1,压强为p1.
    由玻意耳定律得pl=p1l1①
    由力学平衡条件得p=p0+h②
    打开开关K放出水银的过程中,B侧水银面处的压强始终为p0,而A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B、A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之减小,直至B侧水银面低于A侧水银面h1为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1=p0-h1③
    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l1=12.0 cm④
    (ⅱ)当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时,设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2,压强为p2.
    由玻意耳定律得pl=p2l2⑤
    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2=p0⑥
    联立②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l2=10.4 cm⑦
    设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Δh,依题意得
    Δh=2(l1-l2)+h1⑧
    联立④⑦⑧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Δh=13.2 cm
    预测7 (1)4T0 (2)3CVT0+eq \f(3p0V0,2)
    解析 (1)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eq \f(p0V0,T0)=eq \f(2p0×2V0,TB),解得TB=4T0.
    (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
    根据图象可知
    W=-eq \f((p0+2p0)(2V0-V0),2),
    ΔU=CV(4T0-T0)
    解得:Q=3CVT0+eq \f(3p0V0,2).
    预测8 (1)3 atm (2)(3)见解析
    解析 (1)初状态:p1=2.5 atm,
    T1=(27+273) K=300 K
    末状态:T2=(87+273) K=360 K
    爆胎之前气体状态变化为等容变化,
    由气体实验定律得,eq \f(p1,T1)=eq \f(p2,T2),
    解得p2=3 atm.
    (2)气体体积不变,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分子的平均撞击力增大,所以气体压强增大.
    (3)气体迅速膨胀对外做功,但短时间内与外界几乎不发生热量传递,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得,ΔU<0,气体的内能减少.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哈尔滨的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在冰雪世界里欣赏美景,广州的市民却正忙着在迎春花市里挑选鲜花。这反映出我国气候的什么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思考,发表各自见解。
    生答:气候要素中气温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决定的。
    以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强调地理知识的应用,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衔接与过渡
    那么我国的气温具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让我们学习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定标
    展示目标
    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重点、难点)
    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注意关键词语
    整体感知,在学习中有的放矢。
    自主
    探究
    (目标一)气温的季节变化规律
    课件展示:中国1月(代表冬季)平均气温分布平均气温分布
    中国1月(代表冬季)平均气温分布
    读图指导
    1、找:16℃、8℃、0℃、—8℃、—16℃、—24℃等温线;
    看:等温线与纬线的大致位置关系
    析:气温变化与纬度的关系
    2、画:0℃等温线
    看:大致经过的地区及南北气温的分布
    3、算:海南海口市与黑龙江漠河县的温差
    看:冬季风对我国影响示意图,对我国南北方的影响程度
    析:南北温差的特点
    师小结:
    师小结: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和冬季风
    课件展示:中国7月(代表夏季)平均气温分布平均气温分布
    中国7月(代表夏季)平均气温分布
    读图指导
    找: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
    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
    算:南北的温差
    比: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
    析:温差不大的原因
    “夏至日下列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
    地点
    纬度
    正午太
    阳高度
    昼长时间
    漠河
    53°N
    59°58′
    16时55分
    北京
    39°N
    73°32′
    15时1分
    广州
    23°N
    89°41′
    13时35分
    师小结: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影响因素:
    地形地势因素
    教师归纳总结气温分布特点:
    (自主)生结合助学P32第1题,根据读图指导进行学习。
    (互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展示)
    1、通过找16℃、8℃、0℃、—8℃、—16℃、—24℃等温线得出:冬季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气温自南向北降低。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
    2、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0℃等温线以南,平均气温>0℃
    0℃等温线以北,平均气温<0℃
    3、海口市与漠河县的温差
    16-(-32)=48℃
    越往北,离冬季风的源地越近,受冬季风的影响越大,气温越低,暨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寒冷。
    得出:南北气温差别大。

    (自主)生结合助学P32第2题,根据读图指导进行学习。
    (互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展示)
    1、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6℃以上——普遍高温
    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地势高
    影响因素:地形地势
    2、28—16=12℃
    3、7月份等温线分布较1月份稀疏——温差小
    4、夏至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多,且越向北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就越多,所以夏季南北温差不大。
    让学生充分对“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的分析,归纳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衔接与过渡
    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别很大,造就了南北热量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也有深刻的影响。展示一组水果图片。教师点评小结,这些水果的分布需要有适宜自己生长的热量、水源和土壤,因而呈现出南北的差异性。根据各地的热量差异划分不同的温度带。
    定义解读
    (目标 二)中国温度带
    1、课件展示积温的定义:一年中 ≥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出示某年份1—12月日平均气温纪录表,表格左右分别给出两位同学的积温计算公式。
    2、附图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了我国的温度带,课件展示我国的温度带的分布图,引导学生阅读图例,观察并说出我国的温度带。
    中国温度带分布
    请同学判断分析谁的计算正确。
    学生可知把全年≥10℃的日平均气温求和,不符合持续期这一要求,是错误的。
    找出五带一区,说出名称: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通过计算展示比较,对定义进行解读。
    合作
    探究
    活动:
    活动一:对号入座
    指出以下地形区: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所在的温度带,并指出我们家乡所在的温度带。
    活动二:火眼金睛
    观察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指出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与那一条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十分相似?
    活动三:因温而异
    出示一组熟制的卡片,请学生尝试排序。我们这里一年几熟?
    教师课件展示活动:
    小结:积温值越大,可供作物生长的种植期越长,因而一年内成熟的次数随之增加。
    (自主)生结合“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解决活动的问题。
    (互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展示)
    1、对号入座
    内蒙古高原——中温带
    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塔里木盆地——暖温带
    华北平原——暖温带
    我们家乡在暖温带。
    2、火眼金睛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0℃等温线,进而拓展为:秦岭——淮河一线
    进一步了解农作物及其熟制
    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分别引导学生了解温度带的名称及分布、重要的温度带分界线的确定以及不同温度带对农业生产的熟制影响。
    衔接与过渡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还表现在各地的干湿状况差异很大。
    合作
    探究
    (目标三)干湿地区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
    读图分析
    1、我国主要有哪些干湿地区?
    2、指出以下地形区: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所在的干湿地区,并指出我们家乡所在的干湿地区。
    3、观察“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看看四类干湿地区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与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4、为什么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降水量比华北地区少,却是湿润区,而华北地区却属半湿润地区?
    (释疑)
    3、其中: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是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进一步理解干湿地区的划分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而不能单独只看降水量。
    降水量﹥蒸发量→地区就湿润
    降水量﹤蒸发量→地区就干旱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自主)生阅读课本P35正文和图2-2-9中国干湿地区分布,解决“读图分析题”。
    (互助)第4题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展示)
    1、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2、云贵高原——湿润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润区
    塔里木盆地——干旱区
    华北平原——半湿润区
    我们家乡在半湿润区。
    3、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界线,大致接近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其中: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是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降雨量和蒸发量的对比。黑龙江省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所以为湿润地区。
    小结
    构建

    梳理
    相关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公开课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公开课第2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当堂练习,课程小结,板书设计,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精品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精品第3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视频引入,课堂活动,合作探究,知识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情境引入,课堂活动,知识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