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083263/0-17241487439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083263/0-1724148743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083263/0-17241487439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一、基础知识部分
1.看拼音,写词语。
shuāijiā hóulónɡ nánkān fāshǎ shūyínɡ
( )( ) ( ) ( ) ( )
chuáncānɡ hǎiōu cùyōnɡ huīfù miǎxiǎ
( ) ( ) ( ) ( ) (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颧骨(quán) 蘸浆(zàn) 引荐(jiàn) 扳手腕(bāi)
B.放肆(sì) 瞄准(miá) 保姆(mǔ) 露馅儿(xiàn)
C.哗笑(huà) 牲畜(xù) 泛滥(làn) 黏着物(nián)
D.秽物(suì) 祸患(huàn) 困窘(jiǒnɡ) 揿电铃(èn)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欺负 威严 街接 手忙脚乱
B.侵犯 赏识 航行 磨拳擦掌
C.瞄准 船艄 操纵 纵横交错
D.远眺 吆喝 扭扣 养尊处优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豆蔻年华的少年,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B.弱冠之年,他已经成为了国家队的主力球员,展现了出色的技术和天赋。
C.朱爷爷虽已年过花甲,却仍坚持学习。
D.老将军能寿享期颐,与他晚年过上和平宁静的生活不无关系。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B.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C.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D.大拇指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6.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的发现》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我”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事,充满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B.《牧场之国》采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荷兰美丽、幽静的牧场风光,体现出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境。
C.我们在讲笑话时,要熟记笑话的内容,克服不良的口语习惯,并且要沉住气,自己不要笑场。
D.颜真卿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7.这座金字塔高约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8.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9.孙膑胸有成竹地说:“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赢。”(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10.仿写句子。
例:语文是滋味甘甜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
11.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2)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4)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6)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_。
12.积累填空。
(1)寓言故事,蕴人生哲理。《自相矛盾》写道: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又誉其矛曰:“__________,__________。”或曰:“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不可同世而立。其中,“誉”“弗”“立”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__________。
(2)文言古诗,显儿童形象。《杨氏之子》写道:梁国杨氏子九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乃呼儿出。为设果,________。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古诗中也有这样鲜明的儿童形象,他们在范成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里,也在雷震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里。
13.读书活动,助精神成长。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成语或名言警句。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地都会开展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活动现场氛围浓烈,到处都是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如________________。
大家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都在________、________地读书。
三、阅读感悟部分
阅读。
《跳水》(节选)
①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②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外套,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③“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吓唬( ) 灵巧( ) 追赶( )
15.《跳水》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填空。
水手拿猴子取乐→________→________→船长逼孩子跳水
16.孩子的心情一直在发生变化,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孩子的心路历程。
笑得很开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导致孩子最后遇险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选文内容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阿南
①阿南杂货店是实龙岗的老字号,传至阿南已是第二代。阿南四十岁开外,个子不高,常年一张圆圆的笑脸,说话时眼睛眯成细缝,全无生意人的精明样。
②初次到阿南杂货店纯为应急,家里烧菜缺油,便就近到杂货店挑了一瓶。身上只有一张百元大钞,店主阿南翻开抽屉倒出所有零钱,仍凑不足数。他眯着眼笑道:“见笑见笑,油先拿去用,改天经过再给钱吧。”我有点儿不相信地看看他,他却指着门口的横匾说:“我们是老字号,几十年都这样做生意,大家都是要吃饭的,与人方便嘛。“自此,我对他印象深刻。
③熟络后,阿南渐渐无所不谈。店面是他父亲留下来的,当年这一地段人多气旺,生意红火。他父亲不识字,性格豪爽,出手慷慨,急人所急,重义气,讲信用,杂货店长年货源充足。做买卖讲的是人情,小气量、窄胸膛成不了气候。
④阿南的大哥和三弟后来也都开了各自的杂货店。大哥的性格最像父亲,不爱读书,念中学时便成天跟随父亲订货送货,胆子又大,上万块钱的货,眉头皱也没皱,便擅自替父亲要了下来。实龙岗新镇建成,父亲出资在镇中心给大哥开了个店面。大哥二十岁当了老板,生意还真不差。谁知后来交了损友,沉迷赌马,生意变差,前几年杂货店终于关门。如今,大哥四处给人打杂送货。
⑤三弟最聪明,从小就有生意头脑,中学起便帮父亲管账,( )个子小小的,( )说起话来连大人都让他三分。中学毕业后,他到理工学院念商科,二十来岁时在父亲的帮助下也开了店,两三年便扩充店面,评然小型超市。后来市镇扩建,相隔一条街先后来了两家大型超市,顾客流失很多。接着,金融风暴来袭,三弟投资股市的钱血本无归,去年年底也把店转让了。
⑥ 阿南说,三个兄弟里自己最没出息,从小在店里只能打杂,晾晒米谷干粮,拿着子赶麻雀、鸽子。晚上则在煤油灯下数硬币,用锡箔纸将硬币一扎一扎卷起来,整整齐齐锁在铁柜里,一毛钱也不曾私吞。
⑦父亲常骂他只会吃饭,没脑筋,( )没有老大的胆识,( )不如老三精明,临终时却让他继承了老字号。他从来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也没什么宏图大志,只愿守着这间老店,吃几口饭,日子眨眨眼就过去了。
18.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所不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本无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短文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20.提取短文中的关键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21.短文的主人公是阿南,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他的大哥和三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父亲经常骂阿南,为什么最后却让他继承了老字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表达部分
23.习作。
本学期,你们学校一定开展了很多精彩的活动吧,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写下来,要写清楚活动的过程。要求:重点突出,语句通顺,题目自拟,字数450字左右。
人物
读书时
后来
现在
大哥
开店当老板
三弟
把店转让了
阿南
在店里打杂
继承了老字号
参考答案
1.摔跤喉咙难堪发傻输赢船舱海鸥簇拥恢复渺小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结合语境,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跤”“喉”“堪”“舱”“鸥”“簇”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蘸浆(zàn)——zhàn,扳手腕(bāi)——bān;
C.哗笑(huà)——huá,牲畜(xù)——chù;
D.秽物(suì)——huì,揿电铃(èn)——qìn;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街接——衔接;
B.磨拳擦掌——摩拳擦掌;
D.扭扣——纽扣;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运用。
A.“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不能用来形容少年。
故选A。
5.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结合所给句子,抓住关键词“像颗炮弹”可知把孩子比作炮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结合所给句子,抓住关键词“沉沉地入睡”可知赋予威尼斯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结合所给句子,抓住关键词“悠然自得”可知赋予绵羊人的神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结合所给句子,抓住关键词“矮而胖”可知赋予大拇指人的动作,样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A。
6.D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写作手法与文学常识。
D.颜真卿并非宋代的书法家,而是唐代的杰出书法家。他以其独特的楷书风格闻名于世,这种风格确实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被后世誉为“颜体”,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选D。
7.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这座金字塔高约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结合所给句子,用词重复,“约”和“多”表示意思相同,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改为: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或:这座金字塔高约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8.曹小三看不出来。
【详解】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改写技巧: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哪里)去掉。3、将句末问号改为句号。
本题去掉反问语气词“哪里”,将“看得出来”改为“看不出来”,问号改为句号。
故为:曹小三看不出来。
9.孙膑胸有成竹地说,按照他的主意办,一定能赢。
【详解】本题考查改转述句。
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①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②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把“你”或“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们)。③检查改标点、人称之后的句子表述是否合理这一步必不可少。通过添加、删去或改换某些词语,使句子在表述上通顺、连贯、合理。分析句子,结合转换方法,把句中“我”改为“他”,再把标点符号改掉即可。改后为:孙膑胸有成竹地说,按照他的主意办,一定能赢。
10.香浓醇厚的咖啡让人意犹未尽香气扑鼻的鲜花让人陶醉其中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分析例句可知,“语文是什么,让人怎么样”,仿写句子时先把“语文”说成是“美酒”,再说出美酒所具有的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语文”说成是“音乐”“国画”等等。
如:语文是惟妙惟肖的国画,让人赏心悦目。
语文是委婉轻柔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
11.三万里河东入海孤城遥望玉门关白日放歌须纵酒唯见长江天际流羌笛何须怨杨柳子规声里雨如烟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积累与默写。
(1)书写时注意“里”“海”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孤”“遥”“望”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放”“歌”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唯”“际”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羌”“怨”的正确写法;
(6)书写时注意“规”“如”“烟”的正确写法。
1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称赞、夸耀不存在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相互抵触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果有杨梅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知识积累。
(1)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楚人既夸赞自己的盾无比坚固,没有东西能刺破它,又夸赞自己的矛非常锋利,没有东西刺不破。当有人问他用他的矛刺他的盾会怎样时,他无法回答。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的人,让我们明白在说话和做事时,要考虑周全,避免出现逻辑上的矛盾,要保持一致性和合理性。
书写时注意“坚”“陷”“矛”的正确书写。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是: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意思是: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书写时注意“惠”“闻”“禽”“耕”“傍”“阴”的正确书写。
13.丰富多彩精彩纷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成语和名言警句。
答案并不唯一,形容什么的活动,并表示活动现场氛围浓烈的成语有很多,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有声有色”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精彩,说明各地开展的读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吸引人们的参与,让人印象深刻。
“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强调读书活动开展得非常热烈,参与度高,气氛浓厚,充分展现了人们对读书的热情和重视。
这些词用在这里,能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世界读书日时各地活动的热闹景象和积极氛围。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有很多,例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阐述了书籍在推动人类知识、文化和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它提醒他们阅读是获取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
书写时注意“籍、阶”的正确写法。
用来形容热爱读书的成语有很多,
例如:“废寝忘食”形容专心努力,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充分说明了大家读书时的投入和专注程度之深,以至于忘记了正常的生活需求。在这种浓厚的读书氛围中,人们被书籍深深吸引,达到了这种极度投入的状态。
“全神贯注”指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强调了大家在读书时精神的高度集中,不受外界干扰,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这与沉浸在良好读书氛围中的状态相符合。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这些成语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读书活动中专注投入、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状态。
14.恐吓灵活追逐 15.猴子逗孩子生气孩子追猴子遇险 16.哭笑不得气得脸都红了气极了害怕 17.一是猴子的放肆挑逗,逼孩子追猴子到最高的横木遇险;二是水手们的笑促使猴子更加放肆,也让孩子自尊心受挫,助推了孩子遇险。
【解析】14.本题考查近义词。
吓唬:恐吓;使害怕;近义词:恐吓、威吓、威胁;
灵巧: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的意思。近义词:乖巧、灵敏、敏捷、机灵;
追赶:追击,追捕;加快速度赶上前面的人或事物。近义词:追逐、追逼。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抓住关键词“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可知猴子逗孩子生气;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他脱了外套,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可知孩子追猴子,遇上危险。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可知孩子的心情:哭笑不得;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外套,爬上桅杆去追猴子。”可知孩子的心情:气得脸都红了;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可知孩子的心情:气极了;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可知孩子的心情:惊恐、害怕。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可知导致孩子处境的因素:猴子的逗弄和挑衅;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可知导致孩子处境的因素:水手们的看热闹让猴子更加放肆,也让孩子更加生气,一时不顾处境,让自己置身险境。
18.没有什么不谈论,什么都谈。本钱赔光了,一点也没收回。 19.虽然 但是 既 又 20.成天跟随父亲订货送货杂货店关门,给人打杂送货有生意头脑,帮父亲管账在父亲的帮助下也开了店依然守着这家老店 21.写大哥和三弟是为了衬托阿南踏实肯干,做人实在。 22.因为父亲看出来阿南虽然没有老大的胆识,也没有老三的精明,但踏实本分,勤奋肯干,能守住这家店,将老字号继续开下去,所以让他继承了老字号。
【解析】18.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第③段“熟络后,阿南渐渐无所不谈。”这个句子中“无所不谈”意味着阿南和我在熟络之后,他们之间的交流非常开放和深入,任何话题都可以成为他们交谈的内容。
由此可知,无所不谈:指什么坏事都干他是无所不为的浪荡子。
第⑤段“接着,金融风暴来袭,三弟投资股市的钱血本无归,去年年底也把店转让了。”这个句子中“血本无归”指三弟在股市中的投资遭遇了严重的亏损,所有的投资本金都损失了,没有收回,强调了损失的彻底性和惨重性。
由此可知,血本无归:投资或经营活动中本钱全部损失,一点收益也没有收回。
19.本题考查关联词的应用。
第⑤自然段中“个子小小的”“说起话来连大人都让他三分”前后两个分句关系是转折关系,因此括号里应填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
第⑦自然段子中“没有老大的胆识”“不如老三精明”这句话说的是阿南的胆识不如老大,比不上老三精明,前后两个分句关系是并列关系,因此括号里应填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
20.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1)由短文第④自然段第2句“大哥的性格最像父亲,不爱读书,念中学时便成天跟随父亲订货送货”与第6句“如今,大哥四处给人打杂送货”可知,大哥念书时就跟 父亲订货送货,后来交了损友关了店,到处打杂送货。
(2)由短文第⑤自然段第1句“三弟最聪明,从小就有生意头脑,中学起便帮父亲管账”与第2句“二十来岁时在父亲的帮助下也开了店,两三年便扩充店面,评然小型超市”可知,三弟从小就有经济头脑,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店并在短时间内扩店。
(3)由短文⑦自然段第2句“他从来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也没什么宏图大志,只愿守着这间老店,吃几口饭,日子眨眨眼就过去了”可知,阿南没有大志向,只愿守着这间老店。
21.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由短文第④自然段第2句“大哥的性格最像父亲,不爱读书,念中学时便成天跟随父亲订货送货”;第6句“如今,大哥四处给人打杂送货”;第⑤自然段第1句“三弟最聪明,从小就有生意头脑,中学起便帮父亲管账”;第2句“二十来岁时在父亲的帮助下也开了店,两三年便扩充店面,评然小型超市”“三弟投资股市的钱血本无归,去年年底也把店转让了”第⑥自然段第1句“从小在店里只能打杂,晾晒米谷干粮,拿着子赶麻雀、鸽子”;第2句“晚上则在煤油灯下数硬币,用锡箔纸将硬币一扎一扎卷起来,整整齐齐锁在铁柜里,一毛钱也不曾私吞”可知,通过描写大哥从老板变成打杂,三弟多家店面到血本无归,来侧面衬托出阿南循规蹈矩、老老实实的性格特点。
22.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由短文⑦自然段第1句“父亲常骂他只会吃饭,没脑筋,即没有老大的胆识,又不如老三精明”与第2句“他从来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也没什么宏图大志,只愿守着这间老店,吃几口饭,日子眨眨眼就过去了”可知,阿南虽没有大哥的胆量、三弟的精明,但阿南却有大哥和三弟没有的勤劳、老实,能循规蹈矩的将老店开下去,所以父亲最后让阿南继承了老字号。
23.例文:
难忘的校园义卖活动
在本学期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次充满爱心与欢乐的义卖活动。
活动前一周,老师就宣布了这个消息,同学们立刻兴奋起来,纷纷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大家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有书籍、玩具、手工艺品等等。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我们还精心制作了宣传海报,上面画满了五颜六色的图案和充满吸引力的广告语。
终于,义卖活动的日子到了。校园里热闹非凡,操场上摆满了一个个摊位。每个摊位都经过了精心布置,有的拉起了彩带,有的摆放了鲜花。商品更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快来看看呀,便宜又实惠!”同学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我也积极地参与其中,在自己班级的摊位前热情地招呼着顾客。不一会儿,一位小同学被我的一本漫画书吸引住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成功成交。那一刻,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同时,我也在其他摊位上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东西,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买了一个漂亮的文具盒。
这次义卖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交易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需要帮助的人筹集了资金。它让我们学会了关爱他人,也让我们懂得了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这真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活动,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本题是话题作文,选材要围绕“活动”进行选择。要选取难忘又有意义的活动来写,要体现集体精神。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开头:开门见山,点明是什么活动。
中间,选取典型事例,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展现人物性格。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
结尾:总结全文,发表感想。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常州市溧阳市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常州市溧阳市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将下列诗句或名言补充完整,白鹭是一首诗歌,爱国是一种情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