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试题同步(人教版2024)第一章机械运动1.4速度的测量(分层作含解析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82446/0-17241347165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试题同步(人教版2024)第一章机械运动1.4速度的测量(分层作含解析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82446/0-17241347165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试题同步(人教版2024)第一章机械运动1.4速度的测量(分层作含解析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82446/0-17241347166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试题同步(人教版2024)含解析答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一章 机械运动优秀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一章 机械运动优秀课时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拓展性实验,超声波测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2.关于平均速度,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在每时每刻的速度
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3.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斜面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AB段平均速度为0.2cm/s
C.小车从A点到C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AC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4.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A点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他撰写的实验报告(摘要)如下,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
【实验器材】小车、刻度尺、 、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补全表格中①和②的相关内容:① ;② ;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3)若小车被释放前就已开始计时,则测得的AC段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 。
5.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段距离为4.0dm
B.AB段平均速度为0.2cm/s
C.小车从A点到C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D.AB段平均速度比AC段平均速度小
6.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某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们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拍摄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照片。请根据照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2)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 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cm/s;
(3)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小车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二、拓展性实验:用位置传感器测量物体的速度
7.小红用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 。为了更直观地看出物体的速度是增大的、减小的还是不变的,小明换用如乙图所示带有超声波位置传感器的实验装置,通过与其连接的计算机绘制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丙图所示,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是做 运动。(选填“匀速”或“加速”)
8.小明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利用位置传感器通过超声波测出小车的实时距离,再用计算机算出运动速度,如图所示;假设位置传感器发射的超声波信号经0.01秒反射回来并被接收,此时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传感器与小车间的距离是 m;小车从A处滑到C处的过程,位置传感器的屏幕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时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到达C处的速度为 m/s。
三、超声波测距、测速
9.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利用回声进行测距,经过4.5s收到回声,则该处海水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
10.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是超速引起的!为此相关部门在道路上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通过某点时的速度;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即是测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0km,全程限速100km/h,一辆轿车通过A、B的速度分别为95km/h和105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刻如图所示。问: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11.2018年,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 、 、长木板、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 (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 (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3)测量平均速度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时间的测量,为了能较方便、准确测量出小车运动的时间,实验装置中安装了 。木块在装置中的作用是与长木板构造斜面,调节木块的时机是在 (选填“小车下滑之前”、“小车下滑之后”或“小车下滑过程中”)。
12.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A 点由静止滑下。
(1)以挡板为参照物,下滑的小车是 的;
(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 (选填“大”或“小”)的坡度;
(3)图中小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vAC= ;
(4)实验时,如果小车过了 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 AC段的平均速度偏 。
13.小明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5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乙)。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 (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 m/s;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速度一时间图像与横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小车运动的距离。请根据丁图中的图像计算出小车A在0~1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14.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中,小明用每隔0.5秒钟拍摄1次的相机,拍得如图所示的照片,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的放大图。
(1)纸锥从A运动到F过程中,先做 运动,接着做 运动;
(2)从E到F过程中,平均速度约为 m/s。
15.家住洛阳的小刚同学准备周三和家人一块去上海旅行,他准备带家人先坐高铁到达郑州东(高铁站),然后手机导航驾车从郑州东站去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图乙是他订购的机票信息。
(1)小刚一家能不能赶上飞机,请计算说明?
(2)小刚最终选择“免费,国道多”的路线去机场,并按照导航建议时间准时到达。他们从高铁站到机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022·成都·中考真题)
16.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
B.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
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
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
(2023·四川眉山·中考真题)
17.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段距离为
B.段平均速度为
C.小车从点到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2023·四川广元·中考真题)
18.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A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 运动(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
(2)根据图中信息,小车在下滑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cm/s;
(3)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B、C两点都准确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022·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
19.下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网球被击出后某一段的运动轨迹.
已知此次摄影的闪光频率(每秒钟得到影像的次数)为100赫兹,网球的直径约为6cm,现将一条刻度尺放在照片上来估测网球的运动速度.由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 s,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2021·山东聊城·中考真题)
20.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如甲图所示把小车放到斜面的顶端,金属片放到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到橦击金属片的时间t1,停表记录的时间如乙图所示,由以上测量即可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1。
(1)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 s1= cm,t1= s, 1= m/s (保留三位小数);
(3)用同样的方法可测量并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2,则1 2(选填“>”“95km/h,100km/h<105km/h,可知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时不超速,通过监测点B时超速;
(2)由图可知,轿车在该路段所用的时间
轿车在该路段的平均速度
所以,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
答:(1)采用“定点测速”,该车通过监测点A时不超速,通过监测点B时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
11. 刻度尺 停表 变速 减小 金属挡板 小车下滑之前
【详解】[1]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量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因此实验原理为。
[2][3]因为实验中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和停表。
(1)[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即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小车做变速运动。
(2)[5]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得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让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斜面坡度应减小些。
(3)[6][7]在斜面的同一位置放置金属片,便于准确定位、计时,所以为了能较方便、准确测量出小车运动的时间,可以实验装置中安装金属挡板。该实验需要让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因此将木板在小车下滑之前一端垫高,为此使斜面上的小车获得动力。
12. 运动 小 0.16 大
【详解】(1)[1]以挡板为参照物,下滑的小车位置在变化,是运动的。
(2)[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长一些,有利于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3)[3]小车在 AC 段运动的时间为
tAC=09︰25︰20-09︰25︰15=5s
小车在 AC 段运动的路程为sAC=80.0cm,小车在 AC 段运动的速度为
(4)[4]实验时,如果小车过了 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小车在AC段运动时间偏小,根据,所测 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
13. 小于 加速 0.8 0.1
【详解】(1)[1]由测量数据可知,全程的路程为半程的2倍,而所用时间没有半程的2倍,所以,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2]从图像中可看出,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小车做加速运动。
[3]由图像可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且t=2.5s时小车的速度为0.8m/s。
(3)[4]图丁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则小车A在0~1s内的平均速度为
14. 加速直线 匀速直线 0.4
【详解】(1)[1][2]由图可知,从A到D,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所以纸锥做加速直线运动,从D到F,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所以纸锥做匀速直线运动。
(2)[3]从E到F过程中,纸锥运动的路程
故平均速度
15.(1)能;(2)48km/h
【详解】解:(1)从郑州东站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最多用的时间为t=50min,到达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时的时间为
他们到达东站的时间为10︰16,早于10︰55,小刚一家能赶上飞机;
(2)从高铁站到机场的距离为40km,时间为50min,则他们从高铁站到机场的平均速度为
答:(1)小刚一家能赶上飞机;
(2)他们从高铁站到机场的平均速度是48km/h。
16.C
【详解】A.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下落,快达到地面时,速度较大,动能较大,如果落到人的头上,可能对人造成伤害,故A错误;
B.一层楼高约为3m,乒乓球从三楼落下,高度约6m,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高度,刻度尺的量程过小,故B错误;
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如果不调零,测量的时间不准确,误差较大,故C正确;
D.测量的平均速度表示乒乓球从三楼到地面这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故D错误。
故选C。
17.D
【详解】A.刻度尺1dm均分10格,则分度值为0.1dm=1cm,段距离为
故A错误;
B.段平均速度为
故B错误;
C.小车从点到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得的时间偏短,由得,测出段平均速度将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18. 加速 50.0 偏大
【详解】(1)[1]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为
sAB=10.00dm-6.00dm=4.00dm=40.0cmAB段的时间为tAB=2s,AB段的平均速度为
BC段的路程为
sBC=6.00dm-1.00dm=5.00dm=50.0cmBC段的时间为tBC=1s,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
因为
vBC>vAB
所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2)[2]由(1)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50.0cm/s。
(3)[3]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则计时晚了,时间变短,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大
19. 0.04s 20m/s
【详解】根据题意知道,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由图知道,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照片中一个网球占据刻度尺的3个小格,即照片中网球的直径为0.30cm,照片中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通过的路程为4.00cm,已知网球的实际直径约为6cm,设网球实际通过的路程为s,由比例关系知道, ,由此解得s= 80.00cm=0.8m,故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20m/s.
20. 变速 80.0 4.5 0.178 >
【详解】(1)[1]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速度越来越快,做变速直线运动。
(2)[2]如图甲,小车的起点为0.0cm处,终点为80.0cm,通过的路程s1=80.0cm。
[3]停表小表盘分针靠近0,是0min;大表盘的分度值为0.1s,秒针在4和5之间,且过了5个小格,故t1=4.5s。
[4]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1
(3)[5]因为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前半程的时间比后半程的时间长,即前半程的时间 ,由可知
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一章 机械运动精品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速度有关的计算,5km/h,1s,求列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4×107J,25h,6km;圭塘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2024)第一章 机械运动精品课时训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速度的测量,6s、2,625m/s,45,00dm-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一章 机械运动精品同步测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速度,1min),1m/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