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含解析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单元 生产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单元 生产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单元 生产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0 次下载
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docx、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我国原始农业的考古发现中,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中发现了石镰、磨盘、磨棒等粮食生产与粮食加工工具;而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中没有发现石镰,却有石刀,没有发现磨盘、磨棒,却有石杵。这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的原始农业( )A.分布地区广泛 B.形成南北差异C.技术水平高超 D.生产工具多样2.宋应星通过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该书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下图为该书的一幅插图,该图可用于研究当时( )A.畜牧业发展情况B.农业灌溉工具的进步C.铁犁牛耕的普及D.水排对生产力的推动3.宋代吉州地区匣钵制造业规模较大,并专供吉州窑使用。这些匣钵的外沿或底部常刻有姓氏或别名,如“万” “张” “曾” “朱” “日” “小”等,字道很深,两边隆起,应是胚胎硬化以前刻上去的。由此可推知,当时( )A.家庭手工业作坊技艺高超B.金属冶炼业发展较快C.陶瓷业对质量的要求较高D.匣钵制造业分工细密4.阅读下表:“楚国疆域内出土的铁器”,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 )A.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C.手工冶铁业生产集中化D.农耕中普遍运用铁农具5.11、12世纪,随着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城市所从事的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东方商品进入了西欧,大大刺激了领主的消费欲。领主需要大量货币,于是将劳役地租改变为货币地租的做法逐渐流行起来。这主要反映了( )A.商品货币关系加速庄园制度解体B.国际贸易发展冲击传统等级观念C.商业革命致使传统社会秩序嬗变D.资本主义兴起推动西欧社会转型6.大约从15世纪开始,大量英国农民渐次离开土地,从自耕农转变为雇佣劳动者。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工厂主则颁布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实施倒班制、罚款等举措以攫取更大利润。上述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管理的科学化C.生产力大幅提高D.阶级矛盾尖锐化7.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为(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工业革命推动近代化进程C.资本主义制度逐渐扩展D.工业革命推动政治民主化8.珍妮纺纱机问世之后,新兴棉纺织业不断冲击传统毛纺业的优势地位,并开创了棉花贸易的新纪元。18世纪最后20年英国原棉进口增长10倍,1760—1860年原棉进口增长306倍。1835年英国消耗的棉花数量占全世界的63%。据此可见,当时英国( )A.在国际贸易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B.推行自由主义的贸易政策C.发明创造助推新兴行业快速发展D.产业结构具有畸形性特征9.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65.9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有283.2万人,职业妇女占全国劳动者总数的30%。1881年,就业女子达3885万人。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推动妇女独立B.家庭压力导致妇女地位低下C.议会改革保障妇女权益D.殖民战争导致男性数量减少10.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实际收入增加,许多工人家庭有了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除了用于购买家庭必需品之外,也可以用来支付某些休闲活动的开支。因此越来越多的休闲领域变成了可以通过销售谋利的项目。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A.推动了理性休闲运动的逐步兴起B.促使休闲方式朝商业化方向发展C.造成了工作与休闲性质发生变化D.改善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生活条件11.1969年,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在阿帕网制定的协定基础上,率先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局域网络。这一事件说明( )A.信息革命得到美国科技界支持B.美国是新时代科技革命的中心C.第三次科技革命由此开始兴起D.美国信息技术与军事存在联系12.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联邦德国,国内则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一重大调整( )A.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加速了全球科技重心的转移C.直接诱导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D.主要得益于国际形势的缓和13.近年来,在卫星导航领域,由于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最初是为军事目的而开发的,至今只是从军用领域“局部解放”出来为大众用户服务,加之该系统受美国国防部控制,致使一些国家或国家集团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正在努力建设和完善本国的卫星定位系统。这说明( )A.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B.各国努力创新和抢占太空科技的制高点C.军备竞赛影响世界安全D.事关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必须独立自主14.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深度人工智能ChatGPT引发热议,有人称其为生产力工具,也有人因其能够代写论文而对此感到恐慌。根据美国美林银行预测,2025年以前,人工智能的“每年产生的创造性破坏的影响”可能会达到14万—33万亿美元。由此可见( )A.人工智能将取代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创造力B.科技革命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带来新挑战C.人工智能创造生产力的同时又破坏生产力D.人类尚未做好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准备15.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运用到了智能搜索、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生活预测、人机交互等,影响到生活多方面。这反映出(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社会服务体系日渐完善C.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强D.科技进步改变社会生活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1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先秦两汉铁农具出土地域分布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铁农具大多出自黄河流域,其中出土最集中的属中原地区的河南省,达960件,最少的几个省只有1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时期铁农具特点形成的原因及影响。(8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19年12月,实业家穆藕初创办的上海厚生纱厂准备添雇工人千余名,其中50 名女工计划在湖南招募。1920年1月,纱厂在湖南《大公报》等处刊登招工简章。与长沙同工种工人相比,该厂提供的待遇更为优厚,截止日未到,便有一百余人报名,最后64 人成行。招工简章引起湖南知识分子高度关注。他们在报上质问,为什么从上海跑到长沙来招募女工?女工每日须工作12小时,最后能剩下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日夜轮班怎么可能不损害身体健康?以上海的物价,每月8元工资怎么够用?他们还认为,女工入厂要家长署名加铺保,三年契约,统统等于漠视自由人权。对上述质疑,穆藕初刊文表示,厚生纱厂给湖南女工的工资中规中矩,对其工作环境已尽最大努力加以改善。他批评湖南知识分子不知道中西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不了解当下中国工人的教育程度、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尚弱于西方,不明白中国大多数社会阶层的生活水平还不及工人等。他讥讽这些知识分子以“泰西之糟粕”来拯救中国等于“自杀主义”。穆藕初的回应引发了沪湘知识分子新一轮批评。他们借助“劳动主义” “劳工神圣”与社会主义学说,批评资本家群体是“掠夺者” “剥削者”,并警告他们,如果固守“资本掠夺” “那小的就是同盟罢工和怠业,厉害一点就是俄国的榜样来了”。在这场激烈的论争中,湖南女工近乎置身事外。妇女界代表张默君参观厚生纱厂后,称女工们“起居饮食,虽不如居家之适然,视彼江北苦工破屋不蔽风雨,薄粥不充饥肠者,固胜一筹矣”。——摘编自李国芳《一九二○年初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争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一事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14分) 18.(12分)【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照片是触摸时代发展、感受社会进步的媒介。围绕“现代海洋科技进步与中国社会发展”,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2分) 地点出土情况湖南长沙、衡阳发掘的61座墓中共有21件铁器,其中铁农具17件,占全部铁器的81%楚纪南城(湖北荆州)出土了33件铁器,其中农具19件,占全部铁器的57.6%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等大量铁农具出土,种类也较多时间事件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1892年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厂春秋战国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甘肃、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广西、广东、山西、辽宁、吉林、内蒙古、天津秦汉时期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甘肃、山东、江苏、河北、湖北、福建、安徽、广西、江西、广东、重庆、贵州、山西、黑龙江、云南、北京、辽宁、吉林、内蒙古、天津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我国原始农业的考古发现中,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中发现了石镰、磨盘、磨棒等粮食生产与粮食加工工具;而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中没有发现石镰,却有石刀,没有发现磨盘、磨棒,却有石杵。这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的原始农业( )A.分布地区广泛 B.形成南北差异C.技术水平高超 D.生产工具多样2.宋应星通过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该书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下图为该书的一幅插图,该图可用于研究当时( )A.畜牧业发展情况B.农业灌溉工具的进步C.铁犁牛耕的普及D.水排对生产力的推动3.宋代吉州地区匣钵制造业规模较大,并专供吉州窑使用。这些匣钵的外沿或底部常刻有姓氏或别名,如“万” “张” “曾” “朱” “日” “小”等,字道很深,两边隆起,应是胚胎硬化以前刻上去的。由此可推知,当时( )A.家庭手工业作坊技艺高超B.金属冶炼业发展较快C.陶瓷业对质量的要求较高D.匣钵制造业分工细密4.阅读下表:“楚国疆域内出土的铁器”,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 )A.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C.手工冶铁业生产集中化D.农耕中普遍运用铁农具5.11、12世纪,随着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城市所从事的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东方商品进入了西欧,大大刺激了领主的消费欲。领主需要大量货币,于是将劳役地租改变为货币地租的做法逐渐流行起来。这主要反映了( )A.商品货币关系加速庄园制度解体B.国际贸易发展冲击传统等级观念C.商业革命致使传统社会秩序嬗变D.资本主义兴起推动西欧社会转型6.大约从15世纪开始,大量英国农民渐次离开土地,从自耕农转变为雇佣劳动者。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工厂主则颁布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实施倒班制、罚款等举措以攫取更大利润。上述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管理的科学化C.生产力大幅提高D.阶级矛盾尖锐化7.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为(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工业革命推动近代化进程C.资本主义制度逐渐扩展D.工业革命推动政治民主化8.珍妮纺纱机问世之后,新兴棉纺织业不断冲击传统毛纺业的优势地位,并开创了棉花贸易的新纪元。18世纪最后20年英国原棉进口增长10倍,1760—1860年原棉进口增长306倍。1835年英国消耗的棉花数量占全世界的63%。据此可见,当时英国( )A.在国际贸易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B.推行自由主义的贸易政策C.发明创造助推新兴行业快速发展D.产业结构具有畸形性特征9.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65.9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有283.2万人,职业妇女占全国劳动者总数的30%。1881年,就业女子达3885万人。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推动妇女独立B.家庭压力导致妇女地位低下C.议会改革保障妇女权益D.殖民战争导致男性数量减少10.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实际收入增加,许多工人家庭有了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除了用于购买家庭必需品之外,也可以用来支付某些休闲活动的开支。因此越来越多的休闲领域变成了可以通过销售谋利的项目。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A.推动了理性休闲运动的逐步兴起B.促使休闲方式朝商业化方向发展C.造成了工作与休闲性质发生变化D.改善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生活条件11.1969年,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在阿帕网制定的协定基础上,率先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局域网络。这一事件说明( )A.信息革命得到美国科技界支持B.美国是新时代科技革命的中心C.第三次科技革命由此开始兴起D.美国信息技术与军事存在联系12.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联邦德国,国内则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一重大调整( )A.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加速了全球科技重心的转移C.直接诱导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D.主要得益于国际形势的缓和13.近年来,在卫星导航领域,由于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最初是为军事目的而开发的,至今只是从军用领域“局部解放”出来为大众用户服务,加之该系统受美国国防部控制,致使一些国家或国家集团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正在努力建设和完善本国的卫星定位系统。这说明( )A.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B.各国努力创新和抢占太空科技的制高点C.军备竞赛影响世界安全D.事关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必须独立自主14.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深度人工智能ChatGPT引发热议,有人称其为生产力工具,也有人因其能够代写论文而对此感到恐慌。根据美国美林银行预测,2025年以前,人工智能的“每年产生的创造性破坏的影响”可能会达到14万—33万亿美元。由此可见( )A.人工智能将取代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创造力B.科技革命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带来新挑战C.人工智能创造生产力的同时又破坏生产力D.人类尚未做好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准备15.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运用到了智能搜索、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生活预测、人机交互等,影响到生活多方面。这反映出(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社会服务体系日渐完善C.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强D.科技进步改变社会生活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1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先秦两汉铁农具出土地域分布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铁农具大多出自黄河流域,其中出土最集中的属中原地区的河南省,达960件,最少的几个省只有1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时期铁农具特点形成的原因及影响。(8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19年12月,实业家穆藕初创办的上海厚生纱厂准备添雇工人千余名,其中50 名女工计划在湖南招募。1920年1月,纱厂在湖南《大公报》等处刊登招工简章。与长沙同工种工人相比,该厂提供的待遇更为优厚,截止日未到,便有一百余人报名,最后64 人成行。招工简章引起湖南知识分子高度关注。他们在报上质问,为什么从上海跑到长沙来招募女工?女工每日须工作12小时,最后能剩下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日夜轮班怎么可能不损害身体健康?以上海的物价,每月8元工资怎么够用?他们还认为,女工入厂要家长署名加铺保,三年契约,统统等于漠视自由人权。对上述质疑,穆藕初刊文表示,厚生纱厂给湖南女工的工资中规中矩,对其工作环境已尽最大努力加以改善。他批评湖南知识分子不知道中西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不了解当下中国工人的教育程度、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尚弱于西方,不明白中国大多数社会阶层的生活水平还不及工人等。他讥讽这些知识分子以“泰西之糟粕”来拯救中国等于“自杀主义”。穆藕初的回应引发了沪湘知识分子新一轮批评。他们借助“劳动主义” “劳工神圣”与社会主义学说,批评资本家群体是“掠夺者” “剥削者”,并警告他们,如果固守“资本掠夺” “那小的就是同盟罢工和怠业,厉害一点就是俄国的榜样来了”。在这场激烈的论争中,湖南女工近乎置身事外。妇女界代表张默君参观厚生纱厂后,称女工们“起居饮食,虽不如居家之适然,视彼江北苦工破屋不蔽风雨,薄粥不充饥肠者,固胜一筹矣”。——摘编自李国芳《一九二○年初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争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一事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14分) 18.(12分)【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照片是触摸时代发展、感受社会进步的媒介。围绕“现代海洋科技进步与中国社会发展”,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2分) 地点出土情况湖南长沙、衡阳发掘的61座墓中共有21件铁器,其中铁农具17件,占全部铁器的81%楚纪南城(湖北荆州)出土了33件铁器,其中农具19件,占全部铁器的57.6%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等大量铁农具出土,种类也较多时间事件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1892年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厂春秋战国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甘肃、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广西、广东、山西、辽宁、吉林、内蒙古、天津秦汉时期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甘肃、山东、江苏、河北、湖北、福建、安徽、广西、江西、广东、重庆、贵州、山西、黑龙江、云南、北京、辽宁、吉林、内蒙古、天津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