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含答案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五)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六)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八)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九)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七)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多酶片具有糖衣与肠溶衣双层包衣,外层含胃蛋白酶,内层含胰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多种酶,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酶片咀嚼服用较整颗服用药效低
B.双层包衣的作用是防止胃蛋白酶被胰酶催化水解
C.多酶片发挥作用的原理是降低食物水解所需的活化能
D.双层包衣和酶的分层设计,可使不同的酶在不同部位释放并发挥作用
B 解析:包衣可以保护酶不被破坏,胃蛋白酶在胃中起作用,胰酶(含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在小肠中起作用,双层包衣和酶的分层设计,以便不同的酶在不同部位释放并发挥作用,而咀嚼服用可能会影响酶的活性,A正确;双层包衣有利于不同的酶在相应的场所起作用,胃蛋白酶起作用的部位在胃内,而胰蛋白酶起作用的部位在小肠,B错误;多酶片中的酶具有催化作用,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降低食物水解所需的活化能,C正确;双层包衣和酶的分层设计,可使不同的酶在不同部位释放并发挥作用,进而使酶充分发挥催化作用,D正确。
2.(2024·广东肇庆模拟)普洱茶含有脂肪酶,可促进脂肪分解,达到减肥的效果。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一般为采摘→萎凋→杀青→揉捻→解块、晾晒→发酵→干燥、筛分、存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萎凋的目的是使脂肪酶活化,发挥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
B.干燥过程中的高温使酶失活,冷却降温后酶的活性恢复正常
C.酶的活性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发酵过程中需控制好发酵温度
D.喝普洱茶可以减肥,说明酶可以在生物体外起作用
B 解析:萎凋的目的是减少水分,使脂肪酶活化,发挥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A正确;高温使酶变性失活,冷却降温后活性不能恢复,B错误;温度等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因此在发酵过程中需控制好发酵温度,C正确;喝普洱茶可以减肥,说明脂肪酶在普洱茶以外发挥了作用,说明酶可以在生物体外起作用,D正确。
3.(2024·广东佛山一模)牛胰核糖核酸酶A(RNaseA)由12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肽链构成,在特定条件下其空间结构能够发生如图所示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NaseA在上述条件下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B.RNaseA的活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
C.变性的RNaseA与双缩脲试剂不发生紫色反应
D.RNaseA适合保存在低温、低pH条件下
B 解析:由题图可知,通过去除尿素和β-巯基乙醇,在空气中氧化,RNaseA可以恢复活性,A错误;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RNaseA的活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B正确;变性的RNaseA含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错误;RNaseA适合保存在低温、适宜pH条件下,低pH可能导致酶变性失活,D错误。
4.(2024·浙江温州模拟)下图是肌肉收缩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比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多3个磷酸基团
B.图中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需要ATP合成酶催化
C.图中肌肉做功过程属于放能反应
D.肌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化学能和光能
C 解析:ATP含有3个磷酸基团,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有1个磷酸基团,因此ATP比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多2个磷酸基团,A错误;图中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中ATP水解生成ADP和磷酸,所以需要ATP水解酶催化,B错误;在肌肉收缩过程中,ATP先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这是吸能反应,然后肌肉做功,失去能量,这是放能反应,C正确;肌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主要靠呼吸作用,利用的是化学能,植物可以靠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合成ATP,D错误。
5.某同学在酶量和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甲、乙、丙三组实验并得到相应的三条曲线(如图),甲是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乙是一定量的物质W1存在时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丙是一定量的物质W2存在时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丙组反应速率均不再增加可能受酶浓度的限制
B.适当增加酶浓度,乙曲线最终可能会与甲曲线重合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弱W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W1和W2均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来抑制酶的活性
D 解析:当底物浓度不再是限制因素时,甲、丙组反应速率均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受到酶浓度的限制,A正确;乙是一定量的物质W1存在时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变化的曲线,说明W1是非竞争性抑制剂,可能降低了酶的活性,若适当增加酶浓度,则可能提高反应速率,乙曲线最终可能会与甲曲线重合,B正确;丙是一定量的物质W2存在时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变化的曲线,说明W2是竞争性抑制剂,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加底物对抑制剂的竞争,可以减弱W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正确;W1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来抑制酶的活性,W2通过与底物竞争与酶结合的机会,酶的活性并未改变,D错误。
6.(2024·河北唐山模拟)“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材料——肝脏研磨液具有不易保存、腥味重等缺点。某生物学习小组探究不同植物材料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在实验室条件下材料的最佳使用浓度,以获取肝脏研磨液的替代材料,实验结果如图、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表示带火星卫生香不复燃,“+”表示带火星卫生香复燃,“★”表示带火星卫生香复燃并伴随气泡炸裂声。
A.杏鲍菇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强,为过氧化氢分解提供的能量最多
B.若以杏鲍菇研磨液为实验材料,则实验室条件下比较适宜的使用浓度为7.5%
C.12.5%与15.0%杏鲍菇上清液组的实验结果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材料的种类
B 解析:据图可知,杏鲍菇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强,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是为反应提供能量,A错误;据表格可知,若以杏鲍菇研磨液为实验材料,则实验室条件下,使用浓度为7.5%杏鲍菇上清液是使带火星卫生香复燃的最低浓度,因此实验室条件下比较适宜的使用浓度为7.5%,B正确;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催化效率更高,因此12.5%与15.0%杏鲍菇上清液组的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C错误;据题意可知,本实验要探究不同植物材料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在实验室条件下材料的最佳使用浓度,自变量为植物材料的种类和材料的使用浓度,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24·河南郑州模拟)胰脂肪酶和α-淀粉酶是影响脂肪和淀粉消化、吸收的关键酶,控制其活性可以有效减少糖类、脂质的吸收。花椒和辣椒是传统的调味香辛料,某研究小组制备了花椒(ZBM)和辣椒(CAL)的提取物,研究两者对脂肪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α-淀粉酶活性时,分别将α-淀粉酶、α-淀粉酶+提取物溶解于缓冲液中,各组实验在适宜温度下预处理10 min后加入1%的可溶性________溶液,继续保温10 min,加入DNS试剂,沸水浴终止反应,定量检测________的生成量,计算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沸水浴用于终止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小组研究了等浓度的两种提取物对脂肪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结果如图所示。奥利司他和阿卡波糖分别是脂肪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剂,设置这两个处理组的作用及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故测定α-淀粉酶活性时,分别将α-淀粉酶、α-淀粉酶+提取物溶解于缓冲液中,需要加入底物淀粉;酶的活性可用单位时间生成物的量进行测定,故沸水浴终止反应后,定量测定还原糖(麦芽糖)的生成量;α-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在高温下变性失活,故沸水浴用于终止反应的原理是高温使酶变性失活。(2)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花椒(ZBM)和辣椒(CAL)的提取物对脂肪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而奥利司他和阿卡波糖分别是脂肪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剂,故设置这两个处理组的作用及目的是作为对照,进一步探究ZBM和CAL的抑制作用。据图可知,ZBM和奥利司他对脂肪酶的抑制效果基本相同,而ZBM和阿波卡糖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也较为接近,而CAL不具有该功能,故实验结果说明ZBM对于脂肪酶和α-淀粉酶活性具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CAL无此功能。
答案:(1)(等量)淀粉 还原糖(麦芽糖) 高温使酶失活 (2)作为对照,进一步探究ZBM和CAL的抑制作用 ZBM对于脂肪酶和α-淀粉酶活性具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CAL无此功能
8.ATP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细胞中,且在一定生理时期内含量较为稳定,因此利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能快速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细菌数量,其原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荧光素被氧化的过程是____________(填“吸能”或“放能”)反应;荧光检测仪测得的荧光值越大,说明取样水中的细菌数量__________(填“越多”或“越少”)。
(2)研究者发现,荧光素被氧化的过程中,Mg2+能提高ATP与荧光素酶的结合能力,促进荧光的形成。为确定Mg2+的最适浓度,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技术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病毒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和氧气反应需要能量,故荧光素被氧化的过程是吸能反应;由于ATP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细胞中,且在一定生理时期内含量较为稳定,故荧光检测仪测得的荧光值越大,ATP越多,即说明取样水中的细菌数量越多。(2)为确定Mg2+的最适浓度,设计相关实验的自变量应为Mg2+的浓度,因变量为荧光的强度,实验思路为将等量待测生活饮水分别加入含有荧光素、荧光素酶、一系列Mg2+浓度梯度的密封管内,振荡后用ATP荧光检测仪测得荧光值。(3)由于病毒不能合成ATP,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宿主细胞,故该技术不能用于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病毒含量。
答案:(1)吸能 越多 (2)将等量待测生活饮水分别加入含有荧光素、荧光素酶、一系列Mg2+浓度梯度的密封管内,振荡后用ATP荧光检测仪测得荧光值 (3)不能 病毒自身不能合成ATP,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宿主细胞
9.(2024·广东深圳一模)磷酸肌酸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能在肌酸激酶的催化下将自身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中来合成ATP(A—P~P~P)。研究者对蛙的肌肉组织进行短暂电刺激,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肌肉组织用肌酸激酶阻断剂处理)肌肉收缩前后ATP和ADP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对照组中的肌肉组织细胞中无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B.实验组中的肌肉组织细胞中有ATP分解也有ATP合成
C.对照组中的磷酸肌酸没有参与ATP的再生合成
D.实验组数据表明部分生命活动可利用靠近A的磷酸键
B 解析:肌肉收缩需要ATP提供能量,对照组肌肉收缩前后ATP和ADP的含量没有变化,故有ATP和ADP的相互转化,A错误;肌肉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少部分可用于合成ATP,且实验组肌肉细胞收缩后ATP含量降低、ADP含量升高,故实验组中有ATP的消耗,也有ATP的生成,B正确;磷酸肌酸能在肌酸激酶的催化下将自身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中来合成ATP,对照组中的磷酸肌酸参与ATP的再生合成,C错误;实验组数据中没有AMP的含量变化,故不能表明部分生命活动利用了靠近A的磷酸键,D错误。
10.(2024·山东临沂模拟)“锁钥”学说认为,酶具有与底物相结合的互补结构;“诱导契合”学说认为,在与底物结合之前,酶的空间结构不完全与底物互补,在底物的作用下,可诱导酶出现与底物相结合的互补结构,继而完成酶促反应。为验证上述两种学说,科研人员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S酶,该酶可催化两种结构不同的底物CTH和CU,且与两者结合的催化中心位置相同)进行研究,得到的四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SCTH、SCU分别表示催化CTH、CU反应后的S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酶可催化CTH和CU,但催化CU的活性更高
B.该实验结果更加支持“诱导契合”学说
C.若增加SCU+CU组,结果曲线应与②完全重合
D.为探究SCTH是失活还是空间结构固化,可增设SCTH+CTH组
C 解析:②曲线在更短的反应时间内纵坐标的值比①曲线纵坐标的值大,说明S酶可催化CTH和CU,但催化CU的活性更高,A正确;S酶可催化两种结构不同的底物CTH和CU,且与两者结合的催化中心位置相同,③曲线说明SCU仍能催化CTH底物的反应,而④曲线说明SCTH几乎不能催化CU底物的反应,该实验结果更加支持“诱导契合”学说,B正确;根据①③曲线纵坐标差值可说明,SCU和S酶的活性不同,若增加SCU+CU组,结果曲线应与②不完全重合,C错误;为探究SCTH是失活还是空间结构固化,可增设SCTH+CTH组,若不能催化CTH底物反应,则是失活,若能催化CTH底物反应,则是空间结构固化,D正确。带火星卫生香复燃情况
杏鲍菇上清液质量分数/%
2.5
5.0
7.5
10.0
12.5
15.0
第1次
-
-
+
+
★
★
第2次
-
-
+
+
★
★
第3次
-
-
+
+
★
★
磷酸腺苷
对照组/(×10-6ml·g-1)
实验组/(×10-6ml·g-1)
收缩前
收缩后
收缩前
收缩后
ATP
1.30
1.30
1.30
0.75
ADP
0.60
0.60
0.60
0.9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41胚胎工程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29免疫调节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28体液调节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