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含答案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三)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四)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六)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八)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五)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五)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2023·浙江1月选考)性腺细胞的内质网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在一定条件下,部分内质网被包裹后与细胞器X融合而被降解,从而调节了性激素的分泌量。细胞器X是( )
A.溶酶体B.中心体
C.线粒体D.高尔基体
A 解析:根据题意“部分内质网被包裹后与细胞器X融合而被降解”,可推测细胞器X内含有水解酶,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故可知细胞器X是溶酶体,A正确,B、C、D错误。
2.(2024·山东临沂模拟)下图为细胞中某些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甲是合成脂质的重要场所
B.结构乙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结构丙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D.结构丁的①是鉴别细胞内外侧的依据
A 解析:甲表示高尔基体,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重要场所,A错误;乙表示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丙表示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正确;丁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可作为鉴别细胞内外侧的依据,D正确。
3.细胞骨架主要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三种结构。其中微管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由微管蛋白组装而成。当用秋水仙素等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细胞时,微管很快就解聚,细胞变圆。与此相应的变化是内质网缩回到细胞核周围,高尔基体解体成小的膜泡样结构分散在细胞质内,细胞内依赖于微管的物质运输系统全面瘫痪,那些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停止分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器的分布及细胞的形态与微管有很大关系
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内含有的微管基因不同
C.分裂期细胞停止分裂是因为染色体的运动依赖于微管的组装和去组装
D.微管系统可以帮助一些生物大分子完成定向运输
B 解析:细胞骨架的存在能支持细胞器的结构和分布,细胞器的分布及细胞的形态与微管有很大关系,A正确;同一个体不同细胞都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故其中含有的微管基因相同,B错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移动依赖于微管的组装和解聚,分裂期细胞停止分裂是因为染色体的运动依赖于微管的组装和去组装,C正确;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微管系统可以帮助一些生物大分子完成定向运输,D正确。
4.溶酶体是真核细胞内的“消化车间”之一,其含有多种水解酶,而这些水解酶先由游离核糖体合成一段信号肽,在信号肽的指引下,该游离核糖体会转变为内质网上的附着核糖体,然后多肽链会继续合成,翻译结束后,核糖体会解体成大小两个亚基。细胞自噬是一些损坏的蛋白或细胞器被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泡包裹后,送入溶酶体(动物)或液泡(酵母菌和植物)中进行降解并得以循环利用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内的“消化车间”都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结构
B.动物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只有线粒体和细胞核
C.若抑制信号肽的合成,则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数量会下降
D.细胞自噬对细胞内一些物质的循环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B 解析:真核细胞内的“消化车间”有溶酶体和液泡,这两种细胞结构都具有单层膜,A正确;动物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自噬小泡、线粒体和细胞核,B错误;分析题意可知,抑制信号肽的合成,游离核糖体不能转变成附着核糖体,且内质网上完成翻译的核糖体会解体,因此,若抑制信号肽的合成,则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数量会下降,C正确;由题意可知,细胞自噬是细胞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重要过程,能将一些损坏的物质进行降解并得以循环再利用,D正确。
5.溶酶体是在高尔基体的TGN面以出芽的形式形成的,其某一种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内质网(rER)上核糖体合成溶酶体蛋白后,进入内质网进行修饰,再进入高尔基体进行加工,使得溶酶体蛋白携带特殊标记,该标记与高尔基体TGN膜囊上的受体结合形成囊泡并释放,最终形成溶酶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具有单层膜结构,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包括蛋白酶、核酸酶、脂肪酶等
B.若细胞合成图中受体的途径受阻,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一定会在细胞内积累
C.溶酶体在形成的过程中,伴随着生物膜组分的更新,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自身结构被破坏
B 解析:溶酶体具有单层膜结构,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包括蛋白酶、核酸酶、脂肪酶等,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A正确;据题图可知,题图为溶酶体的一种形成过程,此外还存在其他种形成途径,故细胞合成图中受体的途径受阻,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不一定会积累,B错误;溶酶体在形成的过程中,伴随着生物膜组分的更新,该过程依赖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正确;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被破坏,D正确。
6.(2024·湖北武汉模拟)下表是不同温度条件下黑藻叶片细胞质中叶绿体流动一圈所用的时间。0 ℃和40 ℃水中细胞质内的叶绿体基本不流动,细胞形状无明显变化,但其叶绿体由集中分布在细胞膜周围变为均匀分布于细胞中,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时胞质流动速率低,细胞代谢速率降低
B.胞质流动最快的温度是27 ℃,此温度下细胞代谢最活跃
C.0 ℃时由于低温引起胞内结冰,细胞破裂,胞质基本不流动
D.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代替黑藻叶片细胞能观察到相同的生理现象
A 解析:温度影响分子运动,低温时胞质流动速率低,细胞代谢速率降低,A正确;要想探究胞质流动最快的温度,还需在25~30 ℃之间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进行实验验证,B错误;0 ℃时细胞不会破裂,是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存在,C错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观察到叶绿体的流动,D错误。
7.当细胞中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聚集时,无活性BiP-PERK复合物发生解离,形成游离的BiP蛋白与PERK蛋白。BiP可以识别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促进它们重新正确折叠并运出。PERK被磷酸化激酶催化发生磷酸化,一方面抑制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另一方面促进BiP表达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BiP-PERK复合物未解离时,多肽链不能进入内质网
B.磷酸化使PERK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C.BiP蛋白对蛋白质加工所起的作用,体现了细胞的自我调节能力
D.当PERK以游离状态存在时,内质网能产生包裹蛋白质的囊泡
A 解析:据题意可知,当细胞中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聚集时,无活性BiP-PERK复合物发生解离,形成游离的BiP蛋白与PERK蛋白,PERK被磷酸化激酶催化发生磷酸化,会抑制多肽链进入内质网,BiP-PERK复合物未解离时,不会产生游离的PERK蛋白,更不会影响多肽链进入内质网,A错误;PERK被磷酸化激酶催化发生磷酸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B正确;据题意可知,BiP可以识别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促进它们重新正确折叠并运出,所以BiP蛋白对蛋白质加工所起的作用,也体现了细胞的自我调节能力,C正确;当PERK以游离状态存在时,说明内质网出现了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聚集,PERK会促进BiP表达,BiP可以识别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促进它们重新正确折叠并运出,运出时必须通过囊泡进行,D正确。
8.(2024·广东佛山模拟)马达蛋白是一类利用ATP驱动自身沿细胞骨架定向运动的蛋白。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质流动是由马达蛋白介导的“货物”定向运输引起的。下图为马达蛋白运输叶绿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参与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运输
B.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
C.该细胞中马达蛋白介导叶绿体朝不同的方向运输
D.马达蛋白含有细胞骨架结合区域和“货物”结合区域
C 解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A正确;细胞质基质是不断流动的,悬浮在基质中的细胞器也会随之运动,所以叶绿体等颗粒位置的改变证明了细胞质是流动的,由于细胞质流动的速度慢,无标志物难以察觉,而选择体积较大的、有颜色的细胞器如叶绿体等作为标志物有利于观察,B正确;马达蛋白是一类利用ATP驱动自身沿细胞骨架定向运动的蛋白,不能介导叶绿体朝不同的方向运输,C错误;马达蛋白是指细胞内在ATP驱动下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运输“货物”的蛋白,马达蛋白含有细胞骨架结合区域和“货物”结合区域,D正确。
二、非选择题
9.图甲为某高等生物细胞结构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⑩代表细胞中的不同结构,图乙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表示三种细胞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是一个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甲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写序号)。
(2)图乙这一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细胞中,图乙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___(填字母),这些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研究图乙的细胞器功能时,将3H标记的亮氨酸(R基为—C4H9)作为培养液的成分之一培养胰腺腺泡细胞,以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和分泌过程。若原料中只有亮氨酸氨基部位的H被标记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追踪蛋白质的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甲细胞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则表示动物细胞。①线粒体和④核糖体都含有核酸。(2)图乙为分泌蛋白的形成和分泌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发生在真核细胞中。图乙中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则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bc。生物膜系统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3)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R基为—C4H9)的培养液培养胰腺腺泡细胞,一段时间后,可在内质网中检测到放射性,氨基酸的氨基(—NH2)含有两个氢,亮氨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时,氨基中被标记的3H只有部分参与H2O的形成,氨基上其余的氢仍然带有放射性,因此蛋白质有放射性,能被追踪。
答案:(1)动物 该细胞为高等生物细胞,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 ①④ (2)真核 b、c 磷脂双分子层 (3)能 氨基酸的氨基(—NH2)含有两个氢,亮氨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时,氨基中被标记的3H只有部分参与H2O的形成,氨基上其余的氢仍然带有放射性,因此蛋白质有放射性,能被追踪
10.(2024·广东深圳模拟)在粗面内质网中合成的蛋白质要分泌到细胞外,需要有特殊的信号序列。蛋白质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正在合成的多肽链上的信号序列将黏附在识别因子上,而识别因子会将核糖体和合成了一部分的蛋白质带到内质网表面上的“停泊区”,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游离的核糖体可转化为附着的核糖体
B.图示过程可体现生物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C.信号肽可以引导内质网加工后的蛋白质分子进入高尔基体内
D.若缺少识别因子,则信号肽合成之后就停止肽链合成
C 解析:核糖体分为游离的核糖体和附着在生物膜上的核糖体,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A正确;多肽链上的信号序列将黏附在内质网上的识别因子上,体现了生物膜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由题意可知,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是由信号肽引导进入内质网腔的,且该信号肽在内质网被切掉,故信号肽不能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若内质网上缺少识
别因子,则信号肽不能进入内质网,则不能继续合成肽链,D正确。
11.(2024·山东日照模拟)泛素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小分子调节蛋白,这些泛素蛋白结合到底物蛋白质分子的特定位点上的过程叫泛素化。部分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上机制有助于控制线粒体的质量,保证细胞能量供应
B.泛素化就像给这些蛋白质打上标签,有助于蛋白质的分类和识别
C.溶酶体内合成的酶能水解泛素化的蛋白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稳定
D.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泛素,这与其结构和代谢等相对简单相适应
C 解析:泛素与损伤的线粒体结合后再被自噬受体结合,引导损伤的线粒体被吞噬后被溶酶体降解,对控制线粒体质量有积极意义,A正确;泛素与错误的蛋白质结合,就像给蛋白质贴上标签,使之与正常的蛋白质区分开,便于分类和识别,B正确;溶酶体内的酶能水解泛素化的蛋白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稳定,但酶不是在溶酶体内合成的,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泛素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小分子调节蛋白,故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泛素,这与其结构和代谢简单有关,D正确。温度/℃
时间/s
0
—
15
182
20
133
25
116
27
90
30
118
32
129
35
132
40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41胚胎工程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29免疫调节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28体液调节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