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喀斯特地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喀斯特地貌第1页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喀斯特地貌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喀斯特地貌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喀斯特地貌,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喀斯特洞穴内常见的堆积地貌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喀斯特洞穴内常见的堆积地貌有( )
    ①峰林 ②石钟乳 ③石笋 ④溶沟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2.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
    A.夏季低、冬季高B.夏季低、冬季低
    C.夏季高、冬季高D.夏季高、冬季低
    3.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烟囱效应较北方明显的原因包括( )
    ①南方喀斯特地区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
    ②南方喀斯特地区土壤深厚,利于地表水下渗
    ③南方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分布广
    ④南方喀斯特地区高温多雨,溶蚀作用强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2024·江苏镇江月考]新西兰西北部的怀托摩小城,分布着大量石钟乳溶洞,溶洞里聚居数量巨大的洞穴萤火虫,如下图所示。萤火虫借“荧光陷阱”捕食,但是遇到强光和噪声,萤火虫就会“关灯”,回归黑暗寂静。据此完成4~6题。
    4.推测萤火虫溶洞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温和多雨B.寒冷湿润
    C.炎热干燥D.寒冷干燥
    5.关于萤火虫溶洞及景观形成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形成石灰岩 ②许多穴居昆虫在洞内生长繁殖 ③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溶洞、石钟乳
    ④内力作用使岩层上升出露海面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D.①④③②
    6.为维持洞内原貌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A.游览小船使用绳索拉动
    B.允许游客用闪光灯拍摄
    C.增加游览项目吸引游客
    D.播放音乐营造艺术氛围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占据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什科茨扬溶洞群位于斯洛文尼亚,这里月降水量平均在110~160mm左右。夏季平均气温约为21℃,冬季并不寒冷,平均气温为-0.6℃。下图是巴尔干半岛及其周围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读图分析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6分)
    (2)说明什科茨扬溶洞群所属的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6分)
    (3)简述什科茨扬溶洞群的形成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6分)
    课时作业32 喀斯特地貌
    1~3.解析:第1题,喀斯特洞穴内常见的堆积地貌有②石钟乳、③石笋,①峰林、④溶沟是侵蚀地貌,故选B。第2题,夏季洞外温度高,洞内温度低,气流从洞外流向洞内,洞内二氧化碳浓度高;冬季相反,洞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所以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夏季高、冬季低,故选D。第3题,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烟囱效应较北方明显的原因包括南方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分布广,南方喀斯特地区高温多雨,溶蚀作用强,③④对。烟囱效应与光合作用、土壤深厚无关,①②错。故选C。
    答案:1.B 2.D 3.C
    4~6.解析:第4题,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有利于溶洞发育,故萤火虫溶洞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温和多雨,故选A。第5题,萤火虫溶洞内分布着大量石钟乳,岩石是石灰岩,是海洋生物死亡后遗体经沉积作用形成的,后在地壳抬升作用下,岩层上升出露海面;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洞、石钟乳,最后,许多穴居昆虫在洞内生长繁殖,形成现在的萤火虫溶洞景观。因此,萤火虫溶洞及景观形成过程的排序是①④③②,故选D。第6题,为维持洞内原貌,应尽量保护性开发,游览小船使用绳索拉动,对溶洞的不利影响较小,A正确;由材料可知,萤火虫害怕强光和噪声,游客用闪光灯拍摄会产生强光,播放音乐会破坏洞内的安静氛围,B、D错误;增加游览项目吸引游客,人员大量进入会对洞内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C错误。故选A。
    答案:4.A 5.D 6.A
    7.答案:(1)地处南欧东部,欧、亚、非三大洲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土耳其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北部有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沟通欧洲大陆,水路交通便利,因此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2)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石灰岩广布;气候温暖湿润;流水作用显著。
    (3)溶洞形成过程中,导致地表径流下渗严重,地表水资源短缺;丰富的降水加剧水土流失,使地表破碎(崎岖不平);土壤受侵蚀严重导致退化,土层变薄,植被减少。

    相关试卷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巩固训练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2课时喀斯特地貌: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巩固训练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2课时喀斯特地貌,共3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5喀斯特地貌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5喀斯特地貌新人教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喀斯特洞穴内常见的堆积地貌有,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2内力作用与板块运动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2内力作用与板块运动新人教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区域地形变化导致了图中③处,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