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2课时喀斯特地貌课件
展开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材料,识别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2.结合不同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描述其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3.结合资料,说明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喀斯特地貌的意义。
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________岩石,如________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________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2.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贵州、______等地。
3.类型及地貌特征(1)地表喀斯特地貌
[特别提醒] 喀斯特作用的基本特征喀斯特作用是外力作用的一种化学反应过程,其特征表现为发展过程中的“三主三辅”,即以地下水为主,以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为主,以机械过程为辅;以溶蚀为主,以淀积为辅。
能力点 喀斯特地貌形成及影响1.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三个条件
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
3.喀斯特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喀斯特地貌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典例] [2020·江苏卷,节选]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河北邢台名校联盟开学考试]下图为喀斯特地貌区的不同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按照地貌的发育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A.甲丙丁 B.乙甲丁C.丁丙甲 D.丁丙乙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判断,图中显示甲为孤峰阶段,乙、丙为石林阶段,丁为石芽阶段。喀斯特地貌在发育过程中,可溶性岩石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侵蚀作用下,由最初的原始状态开始出现溶沟、石芽等地貌;后流水开始侵蚀石灰岩岩层,出现地下河、漏斗、溶洞、石笋等景观;接着大型溶洞崩塌,表层岩石继续被侵蚀,石峰、石林出现;最后石峰、石林被慢慢侵蚀,形成孤峰、残丘,直至侵蚀殆尽。所以符合的排序应为丁丙甲,C项正确。
2.不同环境下地貌特征不同,我国北方地区岩溶地貌( )A.与地表相比,地下溶洞较发育B.常见大规模落水洞、漏斗C.地表多碳酸钙盐渍侵蚀凹槽D.岩溶层地下水矿物质含量低
解析:第2题,我国北方地区气候较干旱,地表侵蚀规模小,地下溶洞常较发育,溶洞受下渗水流的影响形成,一般高于地下水位线,A项正确;北方地区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南方低,除个别较大溶洞外,地下河系统较少,B项错误;碳酸钙盐渍侵蚀现象主要发生在西北干旱区,C项错误;北方地区地表水下渗深度大,且北方岩溶区具有“煤—水共存”的特点,岩溶水易受煤层水污染,岩溶水矿化度高,D项错误。
[2023·新课标卷]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如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莲花盆需要(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 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 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由材料“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含有碳酸氢钙的滴水不断滴到洞穴池塘中,导致池水自滴点向四周外溢,从而形成盆状,故①正确,②错误;由材料“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如相对静止的薄层水,故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2.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C.充足的水汽 D.丰富的泥沙
解析: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故平坦的河床可以提供大量符合条件的平坦的地形,从而形成薄层水环境,有利于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B正确;曲折的河道不能说明流速缓慢,故A错误;充足的水汽和丰富的泥沙对形成喀斯特地貌没有什么直接作用,C、D错误。故选B。
[2021·天津卷]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四处地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图的判读。砂岩、页岩、石灰岩均为沉积岩,一般而言,越向下,沉积岩形成的时间越早。由图中信息可知,①处发生断层且该处地层最上层为石灰岩,其他几处中石灰岩均位于最下层,因此该处应该是最老的岩层;④处地层最上层为页岩,位于石灰岩层之上、③处砂岩岩层之下,所以④处较①处岩层新、较③处岩层老;②处黄土地层位于最上层,应该是最新的岩层。故A、B、C错误,D正确。
4.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甲地( )A.水热条件较差 B.岩石的可溶性低C.地表植被茂密 D.地质构造较复杂
解析: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岩溶地貌主要是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华北某地,因此与西南地区相比,该地岩溶地貌发育程度低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地水热条件较差,不利于岩溶地貌的形成,A正确;由于两地是同类岩石,因此岩石的可溶性无差异,B错误;地表植被茂密与否对岩溶地貌形成的影响较小,C错误;岩溶地貌的发育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关系较小,D错误。故选A。
5.[2024·九省联考广西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某岩溶区泥盆纪、石炭纪地层上覆有少量三叠纪末的沉积地层,缺失二叠纪地层,在纯厚的石灰岩地层上发育了壮美秀丽的喀斯特峰丛和峰林地貌。下图为该岩溶区及其周边地貌示意图。研究表明,该岩溶区自泥盆纪以来沉积环境总体稳定,直到三叠纪中期才抬升成为陆地,且不存在地形倒置。整片地区的喀斯特地貌近乎同时开始发育,受来自不同岩石类型区域的水体溶蚀能力差异影响,最终在不同区域形成了峰丛和峰林地貌,被称为“同时异态”。
(1)指出图中喀斯特峰丛、峰林的分布与褶皱构造的对应关系。(4分) (2)推测该岩溶区三叠纪末的沉积地层直接覆盖于石炭纪地层之上的原因。(4分)
答案: 峰丛主要位于背斜,覆盖范围较大且连片;峰林主要位于向斜,覆盖范围较小。
答案: 二叠纪到三叠纪中期,处于抬升状态,处于河口(近岸)环境,不再接受海相沉积,三叠纪中期形成陆地后,开始接受陆相沉积;二叠纪到三叠纪中期的岩层因位于当时的地表附近,被流水溶蚀殆尽,随后三叠纪末期的地层直接覆盖在石炭纪地层上。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4课时风沙地貌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4课时风沙地貌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风蚀柱,蜂窝状,新月形,沙丘链,知识体系构建,2雅丹地貌的形成,解题能力培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5课时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5课时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海浪冲蚀,海蚀拱桥,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平台,高海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农副产品,桥梁隧道,地表形态,知识体系构建,解题能力培养,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