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件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环境与发展第57课时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环境与发展第57课时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自然界,废弃物,环境承受能力,生态破坏,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习目标1.运用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并结合实例,解释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利用图表,认识并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3.根据相关资料,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和全球化趋势,认识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________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②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_______,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等,又被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①产生机制
②环境问题的演化③影响因素: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量和技术水平。
2.环境问题的表现(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3.环境问题的危害(1)影响________,危害人类健康①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②有些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2)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不仅直接造成________的损失,也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思维拓展] 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联系与区别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但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会引发环境问题。当前人为原因引发的环境问题尤为严重,自然灾害只是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
能力点 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污染
危害:大量废弃物进入环境之中,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组成成分,其中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影响人类生活质量治理措施: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环境问题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典例] [2020·浙江1月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甲地有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甲地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 300 米、宽3 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伤疤。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简析甲地铜矿开采和冶炼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
答案:用水量大,加剧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排放废水,造成水环境污染;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空气;矿渣不合理处理,破坏地表生态环境。
[2024·九省联考甘肃卷,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新安江流域地跨皖浙两省,年平均气温17 ℃,年降水量约1 600毫米,新安江水库入库径流量的70%左右来自安徽。
21世纪初,流域内普遍存在生态破坏、水体污染等问题。2010年,新安江水库爆发蓝藻危机。2012年,两省开展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实施后,跨省断面水质显著改善,新安江水库水质总体保持为优。下图示意新安江流域水系及2010年土地利用分布。
(2)结合土地利用,说明2012年前新安江水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地及类型。(6分)
答案:来源地1:耕地。类型:灌溉尾水(农田退水)中富含营养物质;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残留氮、磷等营养物质。来源地2:城镇及工业用地。类型:洗涤产生的生活废水中含有磷等营养元素;城镇工业生产中的营养物质排放。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的土地主要有耕地、林地、城镇与工业用地等类型,林地释放的污染物少,因此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耕地和城镇与工业用地。耕地中,由于施肥、喷洒农药和灌溉,在灌溉尾水(农田退水)中富含营养物质;施肥和农药使用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残留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而城镇及工业用地中,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大,洗涤产生的生活废水中含有磷等营养元素;城镇工业生产中的废水也含有营养物质。
(3)为继续改善跨省断面水质,分别提出两省应采取的可行性措施。(6分)
答案:安徽:减少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增施有机肥;发展节水灌溉、精准灌溉;建设污水处理厂,城镇和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浙江:增大向安徽的生态(经济)补偿力度;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对安徽水环境治理给予支持;精准监测,提供更翔实的跨省断面水环境数据。
解析:新安江水库入库径流量的70%左右来自安徽,因此安徽应努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安徽耕地面积广,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增施有机肥;灌溉尾水(农田退水)会将营养物质带至水库,应发展节水灌溉、精准灌溉,减少农田退水的水量;建设污水处理厂,城镇和工业废水经过废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大对土壤和水体营养物质的吸收;而浙江位于下游,受水污染的影响很大,且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可以增大向安徽的生态(经济)补偿力度;浙江科技发达,可以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对安徽水环境治理给予支持;利用技术优势对跨省断面水质精准监测,提供更翔实的跨省断面水环境数据。
读下面两流域图,完成1~2题。
1.据图推断,M、N两流域共同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C.大气污染 D.酸雨危害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M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N流域位于内蒙古的东北地区。M、N两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经济活动以及水资源使用不合理,产生了共同的环境问题——土地沙化。
2.M、N两流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别是( )A.工业排污、生活废水排放B.围湖造田、毁林开荒C.乱砍滥伐、湿地破坏D.过度开垦、矿产开发
解析:第2题,M流域环境问题的成因是过度开垦,具体表现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不合理使用;N流域环境问题源于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
[2024·浙江嘉兴测试]青海湖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下图为1973~2018年青海湖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3.1973~2004年青海湖面积变化产生的生态破坏问题有(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水体污染增加C.草场资源的锐减 D.水土流失加剧
解析:第3题,1973~2004年青海湖面积下降明显,水量、水体面积减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A项正确。
4.导致2004年以来青海湖面积变化的原因有( )①引湖水灌溉减少 ②区域降水量增多③冰川融水的增加 ④实施退耕还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4题,导致2004年以来青海湖面积明显增加的原因有区域降水量增多,冰川融水的增加,入湖水量增加,②③正确。青海湖是咸水湖,不会引湖水灌溉或实施退耕还湖,①④错误。故选C项。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焚烧、堆肥、填埋及多元化处理。下图为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不同处理模式下处理率、资源利用率和投资率统计图。
(1)单一垃圾处理方法中,处理率最高的是________。该方法与其他处理方式相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4分)(2)防治处理城市垃圾污染的原则是什么?(4分)
答案: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解析:第(1)题,读柱状图可知,填埋方法处理率是100%,高于其他两种单一垃圾处理方法。故单一垃圾处理方法中,处理率最高的是填埋。该方法与其他处理方式相比的特点是投资少或者投资率低。
解析:第(2)题,防治处理城市垃圾污染应遵循污染防治基本原则,即处理城市垃圾需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环境与发展第58课时走向人地协调__可持续发展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资源环境承载力,基本原则,知识体系构建,关键能力提升,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解题能力培养,自下而上,随堂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环境与发展第59课时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自然资源,不平衡,产业结构,农产品,生态环境,世界遗产,发展差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环境与发展第60课时海洋权益和海洋发展战略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海洋生物,不容乐观,生态环境,海洋权益,维护海洋权益,军事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