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自学自研,交流展示,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道德与法治
八
年级
授课人:
课题
5.1法不可违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谨遵法律要求,提高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的合法权益。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吸引学生的参与性,通过合学交流促进学生善于思考、辨析是非能力、做到合理合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升学生在生活中遵纪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重点
(1)按违反的法律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按危害程度分: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教学难点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区别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
场景在现:上学路上
图一 图二
随着我国公共交通工具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捷,我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简单。但是,在我们乘坐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也发生了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学生们有没有遇到这些事情呢?最让你映像深刻的是什么事?
学生回答:挤公交车挤不上去迟到,大家不讲秩序插队等!
教师:同学们希望乘坐公交车应该是什么样的情况?(PPT展示图一、二)
教师:同学们都一致同意图一才是最正确的乘坐交通工具的行为,社会需要讲秩序。
小结: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板书课题:《法不可违》
二、自学自研
1.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2.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按违反的法律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4.按危害程度分: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5.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6.刑事违法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也叫犯罪。
三、交流展示:
探究一:违法无小事(PPT展示图片)
图一 图二
教师:同学们观看了这两张图片,你觉得他们都违法了没有?
学生:图一是道德行为,图二是违法行为
教师:什么是违法行为?
学生: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生活拓展:说说违法的个人原因?
①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
②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
③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④社会方面: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网吧经营者不能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等。
教师: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板书)
(1)按违反的法律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按危害程度分: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师生合作学习: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1)民事违法行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举例:欠钱不还、侵犯肖像权、著作权、违反合同)
(2)行政违法行为:①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②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举例:闯红灯、违法治安管理、扰乱公共秩序)
探究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师: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行政违法行为?
学生: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教师: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
学生: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探究思考:如何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师生合作交流学习)
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针对行政违法行为)
③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针对民事违法行为)
四、巩固提升
1.人生在世,一切行为皆要守规则、有底线。________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________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 )
A. 规范 不犯错B. 法律 不违法C. 道德 不违法D. 纪律 不违纪
2.李某因破坏铁路封闭网,被公安机关拘留;王某因没有履行合同上的义务,要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李某、王某的行为分别属于( C )
A. 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B.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D.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3.关于法律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犯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C. 诉讼是应对和处理纠纷的唯一手段
D.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小结:
通过师生共同学习本节课我们了解了违法行为及其种类,知道了身边的一些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懂得了违法无小事,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板书设计
法不可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感,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讲解,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