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新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PPT全册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奖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奖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探究,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常见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2.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3.正确认识人类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到善待自然的人地关系的转变以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都受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下所示: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全球发展的总目标,需要各国积极参与,采取全球共同的决策和行动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包括本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①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生态农业
含义: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②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清洁生产
含义: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如下:
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两大新亮点,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 )A.先污染,后治理 B.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同步进行C.认识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并注意保护D.注重环境保护,达到人类与环境的统一2.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建设就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3.下面的“生态园生产体系示意图”反映该生态园( )①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②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 ③摆脱了生产的季节周期性和地域性 ④实现了生产过程能量和资源的梯级利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下列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的是( )A.关闭火电厂,推广天然气 B.垃圾全部回收利用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D.保护淡水鱼,推行海洋捕捞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学演示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崇拜自然阶段,改造自然阶段,征服自然阶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文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垃圾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等奖课件ppt,共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