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古诗词诵读苏幕遮(燎沉香)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统编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第八单元《苏幕遮》(燎沉香)
学时
讲授
2
练习
1
授课人
小红书@紫荆老师
教学目标
语言理解与运用: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中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词的音韵美、情韵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语言,体会意境,体会词作的语言美,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审美发现与鉴赏:理解周邦彦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怀。
文化传承与参与:感受作者久居京华的旧旅思乡之情,体会作者对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鉴赏词人表情达意的不同手法及其巧妙之处。
导入
说到荷花,我们都会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写尽荷花品格的诗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历代文人中吟咏荷花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周邦彦的一首咏荷佳作一一《苏幕遮》。
知人论世
1.走近作者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
(播放视频)
2.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元丰初,周邦彦到汴京。元丰六年(1084年)献《汴都赋》,长七千字,宋神宗(赵顼)见而异之,召他到政事堂,命李清臣在迩英阁朗诵。赋中多古文奇字,李清臣多不识得,只好读其偏旁。这是一篇摹仿汉代《两都赋》、《二京赋》的大赋,其规模也像汉赋。赋中用假设的人物“发微子”和“衍流先生”的对话来逐步开展对于汴都描写与颂扬,其间也表示赞许王安石的新政,因而大获赏识(这和他后来的宦途坎坷很有关系,他与属于旧党的苏门词人不同,在政治上倾向于变法的新党)。
3.文题解读
“苏幕遮”,词牌名。此词通过回忆、想像、联想,以荷叶贯串, 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全词语言自然明丽、 淡雅素洁、 别具一格, 词境清新而爽朗。
任务一:熟读精读,体会诗情
1、全班齐读,初读要求:读准字音
燎(liá) 溽(rù) 窥(kuī) 檐(yán) 楫(jí) 浦(pǔ)
(播放视频)
2.把握节奏
燎(liá)/沉香,消/溽(rù)暑。鸟雀/呼晴,侵晓/窥(kuī)檐(yán)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jí)/轻舟,梦入/芙蓉浦(pǔ)。
3、教师点评,指导诵读:
注意节奏、韵脚,语气、重音,初步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4.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作品内容)思考: 本词主要写了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本词主要写的景是荷塘美景,抒发的是思乡之情。(板书)
(2)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任务二:感悟文本
,精研鉴赏
上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思考:
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感官上来讲,词人是从哪三个角度来描写这幅画的?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
画面: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燎沉香,消溽暑。 (嗅觉)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听觉)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视觉)
这些意象的前面后 者后面有一个动词,请同学们找出。
燎 呼 窥 举
这些动词很好的体现了景物的意境, 请同学们赏析动词的作用?
燎:烧,点燃沉香,驱赶室内湿热的暑气。
呼/窥:拟人的修辞手法。
呼:充满人性化,表现了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窥:把鸟儿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举:十分逼真的写出了荷叶雨后舒展而挺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机,使人眼前浮现出绿荷的动态美。
上片小结:上阁所写的景中词人选取了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等意象摧绘出了: 燎香消暑、鸟雀呼晴、风荷出水三幅画面,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二)下阙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思考:
(1)在这么美好的景物下, 作者产生什么样的情思呢? 哪些句子能够看出作者的这种情思?
明确:思乡
故乡遥, 何日去? 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
(2)作者上片写荷花,下片直接写思乡,你觉得突兀吗?想想联系上下两片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明确:风荷。词人的家在南方,可是他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此时家乡的西子湖畔,必定满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景致。
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进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
(3)“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如果说前面的都是写实景,那么最后一句就转入了虚构的梦境描写。思乡情切,以致梦中飞渡,恍若回到故乡,与友人一起小楫轻舟畅游芙蓉浦了,全词以如梦如幻的乡愁乡梦结束。
(4)《苏幕遮》 (燎沉香)在结构安排上,独具匠心,巧妙设置。请结合词的下片, 试作分析。
下片小结:下片表达了作者久居长安、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以虚写实, 虚实结合。
任务三:合作探究
,佳句赏析
1.“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王国维认为这两句词,“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这两句诗不事雕饰,风格简约,而荷之神态、精神跃然纸上。
首先,这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婷婷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
第二,这两句炼字的功夫了得。“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的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的淋漓尽致。“风”造成了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
2.“五月渔郎相忆否?”(对写法,反客为主)
杜甫在《月夜》中表达思念妻子之情,是这样表达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明代王嗣奭在《杜臆》中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周邦彦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思念家乡之人,又不直说,而说渔郎是否记起自己,不仅把自己对家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更加细腻真切,而且使得不落俗套的意境又进一层。王国维赞之曰:“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3.艺术特色
语言自然、淡雅素洁,词境清新爽朗。
4.主旨
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的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的表达了思乡之情。
课堂小结
周邦彦这首词清新自然,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抒发了深沉的思乡之情,成为咏荷的绝唱。词中除了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外,还寄托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板书设计
语文职业模块书愤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职业模块<a href="/yw/tb_c40401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书愤一等奖教案</a>,共5页。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三 品质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a href="/yw/tb_c404010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三 品质优秀教案</a>,共9页。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苏幕遮(碧云天)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23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苏幕遮(碧云天)公开课教学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品味语言,抒发情感的方式,主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