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课时课件
-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0遗传的分子基础教学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1生物的变异与进化教学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3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4体液调节教学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5免疫调节教学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课件,共17页。
考点1 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一、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的组成
知识拓展 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是脑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具有缓冲外界撞
击的作用,可以保护脑和脊髓免受震荡。2.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与细胞内液的关系
知识归纳 组织液主要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大部分可以重新
渗入血浆,少部分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最终汇入血
浆。
3.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1)血浆成分示意图
(2)血浆与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易混易错 内环境的成分及生理过程辨析(1)正常情况下内环境成分剖析 注: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血浆蛋白指血浆中的蛋白质。
(2)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剖析
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大小: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3)影响渗透压大小的主要因素
知识拓展 血浆的等渗溶液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或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是人体细胞外液的等渗溶
液,通常将药物加入生理盐水或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然后进行静脉滴注
给药。2.酸碱度(pH):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其维持相对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C 、H2CO3等物质有关。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三、内环境的作用1.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考点2 内环境的稳态一、内环境稳态的理解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深挖教材(1)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 和 (选择性必修1 P5)(2023河北,8,2分)(2021河北,17,3分)。(2)消耗代谢积累的乳酸,对内环境稳态的作用是 。剧烈运动后肌肉产生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质,乳酸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以
维持血浆pH的稳定(选择性必修1 P6)(2022海南,9,3分)。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需要通过 、 (填内环境的成分)(2022重庆,10,2分),静脉注射的药物同样需要经过这些成分到达靶细胞(2021重庆,13,2分)。
真题演练 (2022重庆,10,2分)某同学登山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缓解。查
阅资料得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只需通过组织液C.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D.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缓解酸痛
考法 内环境稳态失调1.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为7.35~7.45,当大量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可能使pH发
生偏移,严重的可能会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2)通过缓冲物质调节机制如图:
2.组织水肿由于渗透压失调,导致组织细胞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而引起组织水肿,常见的引
发原因如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3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教学课件,共22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细胞膜的功能,细胞骨架,细胞核的功能,囊泡深挖教材,脂质和蛋白质,内质网,高尔基体,流动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教学课件,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