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6光合作用教学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6光合作用教学课件第1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6光合作用教学课件第2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6光合作用教学课件第3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6光合作用教学课件第4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6光合作用教学课件第5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6光合作用教学课件第6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6光合作用教学课件第7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6光合作用教学课件第8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6光合作用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6光合作用教学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法2光呼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 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 
    知识拓展    CaCO3可与细胞中的有机酸反应,防止研磨中叶绿素被破坏。
    二、光合色素1.分布:类囊体薄膜。2.功能: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和红光。
    新链接    1.叶绿体中的色素(即光合色素)≠液泡中的色素≠光敏色素,光敏色素是一 种接受光信号的分子,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2.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因素,如植物一般在黑暗中生长都不能合成叶绿素,叶子 发黄。3.蓝细菌不含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三、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考点2 光合作用的原理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易混易错    1.C3是指3-磷酸甘油酸,C5是指核酮糖-1,5-二磷酸(RuBP)。2.C3还原消耗的能量不仅来自ATP,还来自NADPH。3.暗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若光反应停止,因NADPH和ATP还没有消耗完,暗反应 可继续进行一段时间。
    二、环境改变时各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
    说明:“↓”表示减少,“↑”表示增加。
    考点3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一、内部因素1.与自身遗传特性有关,如阴生植物、阳生植物;植物的叶绿体数量、色素含量、酶的 数量及活性、叶龄、叶面积指数等会影响光合作用。2.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D)和光饱和点(E)都较阳生植物光补偿点(B)和光饱和点(C)低, 间作套种农作物、林间带树种的配置等都可合理利用光能。
    二、环境因素1.单因子环境因素
    易混易错    补偿点和饱和点的移动问题口诀:光合条件若变好,“补偿”“饱和”两边跑;光合条件若变差,“补偿”“饱和” 中间靠。
    小表达    影响植物气孔开闭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有很多因素(如光照、含水量、二氧化碳 浓度、植物激素等)会影响气孔的开闭,从而影响光合作用,但并不是单一的因素影响 气孔开闭,而是不同因素协调作用,如干旱会影响ABA(脱落酸)的合成,从而影响植物 气孔开闭。
    2.多因子变量   (1)A点前:限制因子主要为光照强度。(2)B点后: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子,光合速率还受温度、CO2浓度等的影响。
    考点4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综合一、物质和能量联系1.物质转变(以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为例)2.能量转化
    二、植物“三率”分析1.“三率”之间的关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根据关键词辨析“三率”
    三、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曲线分析1.自然环境中一昼夜代谢曲线
    知识归纳    1.a点前后CO2释放量变化的原因是夜间温度变化。2.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前(b点),结束于d点后,因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表现为释放CO2。3.A~B:中午气温过高,为减少蒸腾作用,叶片气孔部分关闭,CO2吸收减少,光合作用强 度减弱,称光合午休。4.曲线在第一象限与横轴围成的图形面积减去曲线在第四象限与横轴围成的图形面 积即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该值大于0时植物表现为生长。
    2.密闭的环境中,一昼夜代谢曲线分析
    知识归纳    提高大棚内农作物产量的途径
    光合作用的过程深挖教材(1)光反应: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一方面将水分解为氧和       ,氧直接以 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同时被叶绿体夺去两个       ,其经过一系列传递可用于               。另一方面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                (必修1 P103)(2021重庆,6,2分)。(2)暗反应:①CO2的固定:CO2在Rubisc的作用下,与          结合形成两个         (2021广东,12,2分)。
    NADP+与H+结合形成NADPH
    ADP与Pi反应形成ATP
    C5[核酮糖-1,5-二磷酸(RuBP)]
    C3(3-磷酸甘油酸)
    ②C3的还原:C3接受           释放的能量,并且被       还原生成3-磷酸甘 油醛,随后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2023湖南,17,12分)(2022重庆,23,14分)。③C5的再生:一些3-磷酸甘油醛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这些C5可以参与        (必修1 P104)(2023湖南,17,12分)(2021广东,12,2分)(2020天津,5,4分)。(3)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部分是淀粉,还有一部分是       ,后者可以进入       , 再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蔗糖作为运输物质的优点有蔗糖是非还原糖,比较稳 定;蔗糖分子为二糖,对渗透压的影响相对小(必修1 P104)(2023湖南,17,12分)。
    真题演练    (2021重庆,6,2分)如图为类囊体膜蛋白排列和光反应产物形成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光解产生的O2若被有氧呼吸利用,最少要穿过4层膜B.NADP+与电子(e-)和质子(H+)结合形成NADPHC.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及其他消耗能量的反应D.电子(e-)的有序传递是完成光能转换的重要环节
    考法1 光系统及电子传递链
    1.光系统Ⅱ(PSⅡ)进行水的光解,产生O2、H+和自由电子(e-),光系统Ⅰ(PSⅠ)主要是介 导NADPH的产生。2.光反应时,通过光合色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电子在电子传递体之间的传递导致ATP 和NADPH的合成。3.光合作用中ATP的合成依赖ATP合酶,通过光系统中电子传递链释放的能量在类囊 体膜两侧建立质子梯度,质子顺电化学梯度流动时驱动ATP的合成。
    例    (2024届河北邯郸一调,19)植物吸收的光能超过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量时引起光 能转化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为光抑制。光抑制主要发生在叶肉细胞的PSⅡ系统,该系统 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O2和H+并释放电子,但电子积累过多时产生的活性氧会破坏PSⅡ 系统功能,使光合速率下降。番茄叶肉细胞中存在非光化学淬灭(NPQ)机制,可通过叶 黄素将过剩光能转化为热能散失。
    (1)PSⅡ系统存在于叶肉细胞的         (结构)上。(2)强光条件下,NPQ机制将叶绿体吸收的过剩光能转化为热能散失,减少了PSⅡ系统 产生的       、       ,从而减轻其对叶绿体结构的破坏。强光会先抑制光合作用       阶段,减少了       的产生,其中后者作为活泼的还原剂。(3)为研究V基因在高光条件下对NPQ机制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V基因沉默型番茄,与 野生型番茄经过相同高光处理,实验结果如图,说明高光条件下V基因的表达                 。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提供一种培育耐强光环境番茄的育种思路                 。
      解析    (1)依据PSⅡ系统能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O2和H+并释放电子,可推测PSⅡ系统存在于叶肉细胞的类囊体薄膜上。(2)电子积累过多时产生的活性氧会破坏PSⅡ系统 功能,使光合速率下降,强光条件下,NPQ机制将叶绿体吸收的过剩光能转化为热能散 失,减少了PSⅡ系统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氧)、电子,从而减轻其对叶绿体结构的破 坏。强光会先抑制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减少ATP和NADPH的产生,其中NADPH作为 活泼的还原剂。(3)由题图可知,与黑暗处理相比,V基因沉默型番茄高光处理后,NPQ 的激活程度无明显提高,而野生型番茄经高光处理后,NPQ的激活程度有明显提高,说 明高光条件下V基因的表达能够促进NPQ机制的激活,故可培育V基因沉默型番茄获 得耐强光环境番茄。
      答案    (1)类囊体薄膜 (2)自由基(或活性氧) 电子 光反应 ATP和NADPH  (3)促进NPQ机制的激活 培育V基因沉默型番茄
    考法3 CO2浓缩机制  CO2浓度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因为Rubisc对CO2的亲和力较低,CO2浓度 过低会限制其催化CO2固定。所以,各类光合生物演化出不同机制来提高胞内CO2浓 度,从而促进光合作用。
    例    (2021天津,15,10分)Rubisc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催化CO2固定的酶。但其也能催化 O2与C5结合,形成C3和C2,导致光合效率下降。CO2与O2竞争性结合Rubisc的同一活性 位点,因此提高CO2浓度可以提高光合效率。(1)蓝细菌具有CO2浓缩机制,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CO2依次以        和       方式通过细胞膜和光合片层膜。  蓝细菌的CO2浓缩机制可提高羧化体中Rubisc周围的CO2浓度,从而通过促进             和抑制         提高光合效率。(2)向烟草内转入蓝细菌Rubisc的编码基因和羧化体外壳蛋白的编码基因。若蓝细菌 羧化体可在烟草中发挥作用并参与暗反应,应能利用电子显微镜在转基因烟草细胞的          中观察到羧化体。(3)研究发现,转基因烟草的光合速率并未提高。若再转入HC 和CO2转运蛋白基因并成功表达和发挥作用,理论上该转基因植株暗反应水平应       ,光反应水平应        ,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相关课件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3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3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教学课件,共22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6光合作用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6光合作用教学课件,共43页。

    【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0《光合作用》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0《光合作用》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0《光合作用》讲与练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0《光合作用》讲与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