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海陆的变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992113/0-17213146122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3 海陆的变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992113/0-17213146122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3 海陆的变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992113/0-172131461230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3 海陆的变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992113/0-172131461231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3 海陆的变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992113/0-172131461233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3 海陆的变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992113/0-172131461234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3 海陆的变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992113/0-172131461235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3 海陆的变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992113/0-172131461237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教课课件ppt
展开电影《攀登者》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在给学生上课时,拿出了一块三叶虫的化石,告诉学生们,这块化石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在山顶找到的。三叶虫是远古时期的一种海洋生物,诞生于寒武纪,消亡于二叠纪末期,在地球上生活了超过3亿年。而电影中的“化石”准确来说应该叫作“海洋生物化石”。这些化石是由海洋生物的遗体沉积到海底,然后被后续的沉积物覆盖保存才形成的。那这些海底的化石是怎么出现在珠穆朗玛峰的呢?
沧海桑田,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简称沧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有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据统计,荷兰约有17%的国土面积(约7000平方千米)都是从大海里填出来的。
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有数最繁忙的机场,国际客运量位列世界第五,国际货运量更称冠全球。从香港国际机场出发,可于五小时内飞抵全球半数人口居住地。
围海造陆,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
围海造陆的后遗症:破坏了地下水位;许多自然植物和动物剧减。
地球海陆轮廓如何形成的?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运动的。
大地多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里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是不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的?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这一发现,促使魏格纳开始研究大陆漂移。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魏格纳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一些证据。魏格纳依据前人的研究和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考察,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但是,他的假说在当时被认为是荒谬的。为了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魏格纳前往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探险考察,在他50岁生日那天不幸遇难。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大陆漂移说,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一伟大的科学假说,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学说,使人类重新认识了地球。
显然,在大西洋版世界地图的视角下,更容易发现非洲和南美洲边缘的相似性
国际上通行的两种世界地图
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却分布在两块大陆上,说明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地层就像记录地球历史的无声书,该图展示的是南美洲和非洲拼合后,古老地层存在相似性,说明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曾是相连的整体。
大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同桌两一组用地理课本,模拟板块的水平运动
活动:读图,对下列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1.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2.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3.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
预测:珠峰的海拔在不断上升还是下降?
经测量,珠峰在2010年的海拔为8844.43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每100年上升7厘米。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
在板块交界处,或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地壳比较活跃;
想一想,我们是否能真实地看到板块运动带来的力量呢?
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2022年3月16日日本东海岸发生6.0级地震的两大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2.由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形成的地形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根据大陆漂移说的内容,乙大洋的面积在不断( )A.扩大B.缩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4.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A.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B.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C.日本冲绳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D.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万顷煤田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dl/tb_c404957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课件ppt</a>,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沧海桑田,课堂小结,板块的运动,课堂小练,地壳运动,地球表面的变化,海陆变迁的历史,地层和化石的证据,地球物理证据,自然环境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dl/tb_c404957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精品课件ppt</a>,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沧海桑田,课堂小结,板块的运动,课堂小练,地壳运动,地球表面的变化,海陆变迁的历史,地层和化石的证据,地球物理证据,自然环境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a href="/dl/tb_c492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说课ppt课件</a>,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学情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