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一、声音是什么优秀ppt课件
展开声音让自然界充满生机和活力。听一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到人耳的?
(1)如图甲所示,把手指放在喉部,说话时手指有什么感觉?如图乙所示,使发声的音叉接触面颊,面颊有什么感觉?
把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声带振动;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觉音叉在振动。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如图所示,敲击音叉发声,再使它与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你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源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3)转换法把不易观察到的微小现象转换成我们能够观察感知到的现象。
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会发现纸屑会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鼓面在振动,故可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通过纸屑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如果用手按住鼓面,鼓面的振动停止,所以声音会消失。
【例题1】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他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既能听到鼓声,又能观察到 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 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将敲响的鼓面用手按住,响声会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如图 (a)所示,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你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中的?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如图(b)所示。猜一猜,当同伴再次敲击时,你还能听到衣架发出的声音吗?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
分析与结论:在图(a)中,人耳能听到声音,表明空气能传播声音。在图(b)中,人耳听到的声音比(a)中的大,表明细绳(固体)能传声且传声效果比空气好。
(2)探究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将正在发声的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在水中,如图所示. 你还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吗?
(3)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抽出瓶内的空气,声音有何变化?
演示实验——《真空罩中的闹钟》
(1)介质把固体、液体和气体统称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实验推理法对于无法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物理规律,我们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 例如,我们实验观察到随着瓶内的空气越来越少,听到的声音就越来越小,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例题2】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1)如图,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___;(2)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弱;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声音就_________;(3)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真空不能传声;(4)由上述结论小明想到:将来中国航天员登月的时候需要用________(选填“无线电波”或“声波”)交流信息,因为在月球上没有空气;(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______(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A.推理假设 B.实验验证 C.归纳总结
(1)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随着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2)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弱,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声音就会弱到无法被听到。(3)空气越少,声音越轻,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声,但真空不能传声。(4)在月球上没有大气,所以声音无法传播,故航天员在月球上需要借助无线电波进行交流。(5)用抽气机抽气不能得到真空,所以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后得出的,是一个理想实验。 故选A。
(1)水波石头落入水中,激起的水波从 石头入水处向四周传播,如图所示 。(2)弹簧中的疏密波如图所示,用手轻轻推一下水平悬挂着的弹簧的一端,弹簧中就会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形态,并向另一端传播。
(3)声波声音也是以类似的方式传播的,只是人眼看不到。我们可以用图形象地描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当音叉的叉股向外侧运动时,会向外挤压邻近的空气,使外侧的空气变密(形成“密部”);当叉股向内侧运动时,外侧邻近的空气又会变疏(形成“疏部”)……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当这种波动传入人耳时,引起鼓膜振动,于是人就听到了声音。由此可见,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作声波。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作回声。
猜一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吗?有哪些现象或事实支持你的猜想?想一想:如图所示,小华是在看到远处发令枪冒烟的同时听到枪声的吗?
以上事例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在物理学中用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
声速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s(米/秒)
2.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3. 影响声速的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即一般情况v固>v液> v气)。(2)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15º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25º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6m/s。
【例题3】阅读声速表,你能获得关于声速的哪些信息?
提示: ①你看到的是什么资料? (声速) ②其中“331”等数字表示什么? (声音在0 ℃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m/s) ③表中的声速是如何排序的?(从气体到液体到固体) ④固体、液体、气体中的声速有哪些不同?(声速在固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⑤你认为声速在哪种介质中受温度的影响大?(声速在空气中受温度的影响大)
1. 声能:声音具有的能量叫作声能。2. 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如图所示,将三支点燃的蜡烛排列在音箱前方,当音箱播放音乐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人能够听到声音,就是由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人们常说“震耳欲聋”,就是形容声波传递的能量大。
在我国古代,工匠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造了如天坛、莺莺塔等具有奇特声学效果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1)回音壁图所示是天坛的回音壁,它是环绕皇穹宇的一堵圆形围墙,高约为3.7m,直径约为61.5 m。回音壁的表面比较光滑,非常有利于声波反射。
若两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的围墙边,一人斜对着围墙轻声说话,另一人则可清楚地听到对方的声音。两人借助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实现对话,一呼一应、一问一答,妙趣横生。如有机会,你也可以去现场体验这种奇妙的现象。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①可以在固、液、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②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作介质.③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叫作声波.①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大小等于 声音在1秒内传播的距离.②影响因素: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温度15℃的空气中声速为340m/s.③回声:人耳区别原声和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 0.1s, 障碍物与发声体最短距离17m.声音具有的能量叫作声能.
1.一张纸、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帽、一杯水怎样才能使它们发出声音?请你试一试,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撕扯、揉搓纸张会发出声音;拉紧橡皮筋并拨动会发出声音;吹笔帽会发出声音;敲击或摩擦水杯会发出声音。
2.在两端开口的圆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并在橡皮膜的中央贴一块平面镜,将圆筒插入挡光板的圆孔中。当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射向镜面时,在激光笔后方的光屏上会呈现一个亮点。如图所示,对着圆筒发出声音,你在光屏上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
对着圆筒发出声音,会看到光屏上的光斑会随着声音上下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3.如图所示,用两个一次性纸杯自制一个“土电话”。与你的同学合作,使细线分别处于松弛状态和拉紧状态,比较通话效果。再改用不同材料、不同粗细的线,比较通话效果。如果用三个纸杯,能实现三人之间的通话吗?请你试一试。
如果线处于松弛状态,无法传递振动,故用“土电话”时,分别处于松弛状态和拉紧状态,拉紧细线时听到的声音效果好。改用不同材料、不同粗细的线,比较通话效果。比如: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即表明细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细棉线的传声性能好等;同理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换用不同粗细的线进行实验时,发现通话效果也不一样;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效果与材料、粗细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中进行传播,用三个纸杯也可以实现三人之间的通话。
1. 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C. 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不同,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较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更快。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轮胎在路面上振动时,产生了音乐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乐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2. 如图,我国已经建成多条“音乐公路”,路面上刻有一条条凹槽,每条凹槽就像一个音符,可以把整条路面看成是一张留声机的碟片,而汽车的轮胎就像是唱针,每当汽车驶过这段路面时,一段完整的音乐就奏响了。音乐声是由轮胎的_______产生的,音乐声通过______传入人耳。
3.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下列有关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D.一般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
A.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所有的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故C错误;D.一般来说,固体传播声音比液体快,液体传播声音比气体快,故D正确。
4. 到寺庙景点旅游时,僧人敲响大钟,我们能听到大钟洪亮的声音,僧人停止撞击大钟,却仍“余音不止”,其主要原因是( )A.声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C.钟还在振动D.钟停止振动,但空气还在振动
AC.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障碍物反射的现象;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是大钟仍在振动,不是回声现象,故A错误,C正确;B.人的听觉不会发生“延长”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D.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不能立即停止振动(如同敲击音叉实验一样),激起的空气的振动是声波传播时导致的现象,而不是“余音不止”的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
5. 2023年7月2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的全部任务。如题图所示,在太空中,面对面的航天员必须借助无线电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A.太空中是真空,不能传声B.太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太慢C.太空中航天员声音响度太小D.太空中航天员声音音调太低
在太空中,面对面的航天员必须借助无线电设备才能进行交谈,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6. 佳怡同学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做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如左图所示,轻轻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 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在本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2)如中间的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 逐渐抽出其中空气,发现铃声明显减小,如图所示,实验推理可以得出真空__________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理八年级上册五、水循环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4946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五、水循环精品课件ppt</a>,文件包含45水循环教学课件pptx、45水循环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45水循环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二、透镜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4945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二、透镜完美版课件ppt</a>,文件包含32透镜教学课件pptx、32透镜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32透镜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一、光的折射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4945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一、光的折射获奖ppt课件</a>,文件包含31光的折射教学课件pptx、31光的折射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31光的折射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