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闺情宫怨诗(知识点+方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闺情宫怨诗(知识点+方法+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内涵,主要分类,主要情感,常用技法,专题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是汉族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主要是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官妇、游子妇等)在闺阁中的愁怨。
以男子角度创作的诗歌,表达对妻子的真挚情感,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
以女子角度创作的诗歌,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李商隐《夜雨寄北》、苏轼《江城子》、王昌龄《闺怨》、元稹《行宫》、杜牧《秋夕》。
代表诗人:1.宋代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北宋婉约词人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花间派的代表诗人:韦庄、温庭筠。温庭筠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二、主要分类:
1、闺怨诗。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另外,则写那些闺中少妇因为丈夫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宝奁暗暗消退。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宫怨诗。
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张祜 《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3、征妇怨诗。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沈佺期《杂诗》中写出了一个征妇的怨辞:“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这首诗,写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诗中不仅表达了他们的深挚恋情,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
4、商妇怨诗。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金钗”本是女子妆扮首饰,而今不但不必用作妆扮,却当作了问神卜卦的金钱一般来抛掷,其中苦情不言而喻。
5、少女闺怨诗。
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由不得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做主,她们的内心痛苦。为此,不少诗人写了少女闺怨诗,如白居易《伤春词》。
三标志:
1.抓题眼:
标题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寄”“闲”等表情感的字眼。
2、找意象:
时间意象:如早春暮春初秋深秋日暮月夜等。
自然意象:如皎洁月亮、寂寞落花、黄叶飘零、依依杨柳、鸣叫黄英,汤汤流水、风霜雨雪等。
器物意象:如沙漏、纱灯、团扇、珠帘、熏笼、罗帐、玉钩、征衣、砧杵、行舟等。
动作意象:如眺望、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
庭院建筑类意象:花屏、章台、栏杆、高楼、宫殿、玉阶、窗、轩楼等
3.看内容: 闺情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闺怨诗,只专写古代宫中妇女及其失宠后所抒怨情的诗歌。
四、主要情感
⒈.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
⒉.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⒊.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⒋.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
⒌.抒发王朝盛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
⒍.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人身世
五、常用技法
①细腻的心理描写:除心理独白还往往通过情态、动作的细节描写来形象地刻画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
②表现手法:乐景写哀情、情景交融、烘托、虚实结合、比兴、衬托、对比。
③语言特色:绮丽、含蓄、凄冷、伤感、哀怨、悲慨。
六、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答: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答:
答案:①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②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二)摊破浣溪沙
李 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3.“春恨锁重楼”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句作答)“恨”传达出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① “恨”的真正原因是“青鸟不传云外信”。(1分)②青鸟为传说中的信使,丁香在诗词中多喻指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可知“恨”传达出了抒情主人公因得不到恋人的音信而生发的难解的相思之愁。(1分)
4.“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两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①以景结情,寓情于景。(1分)③词作以景语作结,更添愁情。春水绿波流向天际,暮色中尤见凄迷。(1分)③它既是词人“回首”所见之景,同时也寄寓着人物心中流淌不尽的愁思,物化形象,愁入不尽之水,何其伤也。(1分)
(三)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5.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闺怨 B.梳妆 C.相思 D.送别
【参考答案】D
6.请对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
【参考答案】①运用反衬手法。②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③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四)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 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 昨夜梦渔阳。
注:“渔阳”在古代多指征戍之地。
7.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2分)
【参考答案】①“袅袅”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1分),②“青青”绘桑叶葱茏青翠之色(1分),③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充满生机、令人沉迷的无尽春意,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1分)。
8.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2分)
【参考答案】①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1分):②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
③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军的丈夫。(1分)
(五)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9.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先抑后扬的写法;②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③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10.有人说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①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③女主人公由开始的“不曾愁”到“悔”的心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忽见陌头杨柳色”。③女主人公触景生情,看到陌头杨柳色(春色),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媚,自身的孤独寂寞、对夫婿的思念和担忧,一时涌上心头,自然而然产生“悔”的心理活动。
(六)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②凉生。莲芰③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①指颍州西湖。神宗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官,回到颍州私第居住。②坞:湖岸凹入处,汀:水中沙洲。③轩槛:长廊的栏杆。④芰:指菱。
11.词中说“西湖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2分)
【参考答案】①花草繁茂(岸、汀花草繁茂),②湖平岸静(湖面广阔平静、湖岸幽静沉寂),③月色清幽,④莲香宜人。(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月”这一意象的作用。(2分)
【参考答案】①与上片“残霞夕照”相照应,写出时间的推移;②营造出了一种清幽的境界,烘托出西湖之美;表现出诗人对景色的陶醉。(4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七)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13.少妇赏春的心理变化是什么?
心理变化:不曾愁——自娱、欢乐——悔、怨、思念。
14.抒发了主人公咋样的情感?
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从“不知愁”到“悔封侯”产生出了悔、怨之情
(八)梅花落
卢照邻
梅岭①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注】梅岭:在广东、江西交界处,因岭上广植梅,故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岭的梅花开了,遥远的天山被冰雪覆盖,环境苦寒,连梅花也没有开放。
B.颈联写梅花飞入舞袖,飞向妆台,既点明了抒情主体的身份,又引起了盼归的忧伤。
C.“春至不知来”中的“不知来”意蕴丰富,既指人不知春来,又指春来人不知归。
D.诗歌从思妇的角度批判了战争对人民和平安宁生活的破坏,所以是一首边塞闺怨诗。
16.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5.A
16.①虚写(联想想象):借助联想想象让女主人公由“梅岭花”想到了“天山雪”,想到了征人,表达了对征人的思念。
②对比:女主人公所处环境的花开和征人所处环境的冰天雪地形成对比,表现了边塞的苦寒,突出了对征人的思念。
③比喻:将雪比喻为花,将花比喻为雪,两地似乎交融,似乎消除了两人之间的阻隔,凸显了思念之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即事(景)抒怀诗类诗歌鉴赏题(含练习题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内涵,即事抒怀常见类型,标志,内容与情感,常用技法,鉴赏方法,专题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咏物抒怀诗(知识点+方法+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咏物抒怀诗内涵,咏物抒怀诗分类,标志,咏物抒怀诗的常见情感,咏物抒怀诗的常用手法,鉴赏咏物抒怀诗的方法,专题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咏史怀古诗(知识点+方法+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内涵,标志;,常见主题和情感,常用艺术手法,咏史怀古诗鉴赏三步曲,专题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