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5:文意概括简答题(原卷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15:文意概括简答题(原卷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第1页
    专题15:文意概括简答题(原卷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第2页
    专题15:文意概括简答题(原卷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5:文意概括简答题(原卷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5:文意概括简答题(原卷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括内容要点,概括人物特点,探寻事件原因,概括观点态度,分析评价内容,创新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文言文阅读中,设置简答题,意在引导学生注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归纳以及对内容的概括分析。该题型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导向教学,加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备考中“文”的重视,进一步破除文言文学习就是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的弊端,而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上,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文化继承的核心素养能力考查。因此,对这种新增题型要予以充分重视。
    (一)考查类型
    1.概括内容要点
    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括,整合成新的语句,体现新的思维成果。对于史传类文言文而言,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主要人物来展开事件叙述,并作简要的观点阐发。因而能否分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命题者检验考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
    2.概括人物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也是文言阅读的一个重要命题点,一般有两个命题角度,一是概括人物在某方面的主要事迹,二是概括人物的性情品质特点。此类试题的答案往往分散在全文中,需要阅读全文进行筛选/提取/整合。
    概括人物事迹需要针对题目的具体指向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分出层次,再逐层概括。
    概括人物的性情品质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①直接摘取文中有人物特点的词语②从文中所写事件中概括③从他人或者作者的评价中概括
    3.探寻事件原因
    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应引起重视。对这种据果索因的概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原文中摘用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如不准确理解,几乎无法找到原因。
    (2)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一段中,这时只要提取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细地筛选。
    (3)据果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等,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
    (4)对文中带“原因”的词句,在转述概括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尤其是对于表示原因的相对委婉、间接的词句,应注意转换说法,以求既符合原意,又符合题干要求。
    4.概括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
    分析观点态度的途径:
    (1)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2)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的。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3)从作者的评述入手。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这就要求考生从分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出精要,做出概括。
    分析概括观点态度应注意下列两点: (1)要整体把握文意和全文的倾向。 (2)要准确理解语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句来表现的,对语句理解不准确,分析概括就会出错。
    5.分析评价内容
    这类题要求考生能够对文中的某个人物、某件事情、某种做法、某关键句的意义或文章的语言特点等内容进行分析评价。要答好此类题就必须依据原文,从实际出发,对原文内容进行辩证的思考和客观的评价。
    6.创新型
    这类题思维量大,综合性强,要求考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答题过程中体现个性化的思考,对事物得出较为独立的结论,这类题不同程度体现了开拓性、探究性、创新性的要求。
    (二)方法总结
    1.解题思路
    A.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
    B.仔细审题,寻找答题区间
    C.筛选信息,组织语言作答
    2.常见的作答方法
    第一,看所赋分值作答。学会从这些分值来确定答题的层次性,要点的数量等。
    第二,按一定思路作答。 做内容概括题时,一定要分点概括文中会出现并列的部分,既要学会用原文也要学会从抽象中概括大意。
    第三,按题意要求,组织不同句式作答。
    3.组织语言的技巧
    (1)摘录法:就是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要点: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文中有的关键句如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如果吻合题意,可直接摘录;如只出现关键词,那还需要读者去改写。如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的,文中的重要句子就必须翻译。
    (2)句意(层意)提取法
    就是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章或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中心句,读者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去感受、体会、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
    要点:这类题要根据句意或层意提炼出这一层或这一句的内涵与本质的东西,答题才会有准确性。
    选文体裁特征
    (1) 古代人物传记
    (2) 古代议论性散文
    附:古文人物品质、性格特征总结
    一、正面人物
    1.君主——宽容豁达、胸怀宽广,沉稳机智、明察秋毫,善于纳谏、从善如流,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体恤百姓。
    特征:信守承诺、宽容豁达、胸怀宽广、知人善任、从容沉稳、机智敏锐、体恤百姓、聪明、明察秋毫、善于纳谏
    2.大臣(为官、为臣)——忠于职守、忠贞不屈,严肃认真、办事勤勉,机智、 勤俭、英勇,审时度势、知己知彼,为官清廉、公正,有忧患意识,举贤荐能、直言进谏。
    事例:
    公私分明、忠君爱民(范仲淹)
    发奋努力、勤奋刻苦(苏秦刺骨中的苏秦)
    忠贞不屈、高风亮节(苏武牧羊中的苏武)
    直言进谏(出裘发粟中的晏子)
    聪明机智、乐于助人、富有爱心、理解宽容(曹冲就库吏中的曹冲)
    忠于职守(孙亮辨奸中的中蔵吏)
    为官清廉、保持清贫(赐绢为粮中的胡质)
    清廉、关心百姓(合浦还珠中的孟尝)
    严肃认真、办事勤勉、节俭(陶公性俭厉中的陶公)
    公正严明机智(二人并走中的融)
    恬淡静穆、胸怀大志、蔑视权贵,不与世俗同流(陶渊明)
    勇武过人、发奋读书、勤奋(傅永发奋读书)
    战功显赫、有忧患意识的人(李存审授镞中的李存审)
    善于观察(正午牡丹中的丞相)
    节俭、不浪费、坚持原则(王安石待客中的王安石)
    勤俭、英勇、教育子女严格(与四弟书中的曾国藩)
    审时度势、知己知彼(制胜之道中的将领应具备的特点)
    善于进言(燕策中的苏代)
    实事求是、荐人为贤、正直(宋濂具实以对)
    推举贤能(苟变食人二鸡子中的子思)
    3.有特殊技能、才能或有德行的人——聪明、勤奋、好学,技艺高超,正直、有远见,善于观察,不慕权贵(淡泊名利)、扶困济贫,志向远大、重节操、品格高尚,心地宽厚、心忧天下,爱好自然。
    事例:
    A.学者
    聪明好学(蒲松龄)
    勤奋、善于学习(《论语》六则中的君子)
    宽容、遇事冷静、善于调试心理(张秀才,寿州)
    B.有特殊技能或才能的人
    技艺高超(匠石运斤中的匠石,核工记中的核工)
    医术高明、聪明正直、有远见(扁鹊见秦王中的扁鹊)
    不慕权贵(东床坦腹中的王羲之)
    谦虚谨慎(王积薪闻棋中的王积薪)
    善于观察、严格执法(张乖崖严惩污吏)
    智慧、胆大心细、善于把握战机(廉范御敌中的廉范)
    扶贫济困、蔑视权贵、刚正不阿(陈章侯)
    C.有德行的人
    志向远大、重节操、品格高尚(赐绢为粮中胡质的儿子胡威)
    心地宽厚、处事公正、德行远播(梁上君子中的陈)
    胸有大志、刻苦自励、心忧天下(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中的范仲淹)
    善于发现人才、有慈爱之心、乐于助人(邴原泣学中的老师)
    淡泊名利、爱好自然(陶渊明)
    4.百姓——善良、孝顺、正直,忠厚老实、不贪恋钱财,信守承诺、克勤克俭
    事例:
    克勤克俭、坚守志节的中国妇女(孟母三迁中的孟母)
    信守承诺(急不相弃中的华歆)
    镇定(覆巢之下中的孔融的儿子)
    重视朋友义气(舍生取义中的荀巨伯)
    孝顺(锅巴救命中的陈某)
    仔细观察(戴嵩画牛中的牧童)
    孝顺(陆绩怀橘中的陆绩)
    强烈的求学愿望、勤奋学习(邴原泣学中的邴原)
    忠厚、守信、老实,孝顺、正直、有同情心、办事细心缜密、不贪财
    二、反面人物
    1.君主
    光有大志、却无恒心,气量狭小,昏庸无道。如:
    气量狭小、奸诈凶残(魏武见匈奴使中的曹操)
    光有大志、却无恒心、不能踏实认真精益求精的学习(学皆不精的项籍)
    2.官吏
    狡猾、贪婪、蛮横,自以为是、狂妄轻率,执法过严、残忍的酷吏。如:
    狡猾、贪婪、蛮横(取金中的县官)颠倒是非的野心家(指鹿为马的拍赵高马屁的官员)
    才高过人、自信又自夸(多多益善中的韩信)
    自以为是、狂妄轻率、遇事却束手无策或轻举妄动(纸上谈兵的赵括)
    阴险狡诈(孙亮辨奸中的黄门)残忍的酷吏(请君入瓮中的周兴)执法过严(张乖崖严惩污吏中的张乖崖)。
    3.依附官吏的人
    外强中干、仗势欺人、凶残贪婪、为非作歹。如:
    外强中干、仗势欺人、凶残贪婪(临江之麋讽刺的那些人)
    依仗权势、为非作歹、以致自毁依凭的人(仓鼠嘲讽的人)
    4.小人
    贪婪、愚蠢(利令智昏),卑鄙龌龊,自私、损人不利己。如:
    贪婪、愚蠢、利令智昏(楚人隐形)卑鄙龌龊(陈章侯中的龌龊显者)
    贪得无厌(齐人女-东食西宿)自私、损人不利己(副使失物中的副使)
    5.有一定技能的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贪名贪利。如:
    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卖蒜老叟中的杨二相公,卖油翁中的陈康肃公)贪名贪利(王安石待客中的萧公子)
    6.百姓
    一意孤行、愚蠢,背信弃义,急躁冒进,迷信、不依法办事。如:
    一意孤行、愚蠢(宋人藏石), 背信弃义(急不相弃中的王朗)
    急躁冒进(躁急自败中的我),迷信、不依法办事(张秀才)。
    (2024·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1.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2024·宁夏银川·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二十六年,献公卒。里克①将杀奚齐②,先告荀息曰:“三公子之徒将杀孺子,子将如何?”荀息曰:“死吾君而杀其孤,吾有死而已!”里克曰:“子死,孺子立,不亦可乎?子死,孺子废,焉用死?”荀息曰:“昔君问臣事君于我,我对以忠贞。君曰:‘何谓也?’我对曰:‘可以利公室,力有所能,无不为,忠也。葬死者,养生者,死人复生不悔,生人不愧,贞也。’吾言既往矣,岂能欲行吾言而又爱吾身乎?”既杀奚齐,荀息将死之。
    人曰:“不如立其弟而辅之。”荀息立卓子,里克又杀卓子,荀息死之。君子曰:“不食其言矣。”
    既杀奚齐、卓子,里克及丕郑使屠岸夷告公子重耳于狄,曰:“子盍入乎?吾请为子。”重耳告舅犯③曰:“里克欲纳我。”舅犯曰:“不可。以丧得国,则必乐丧,乐丧必哀生;因乱以入,则必喜乱,喜乱必怠德。是哀乐喜怒之节易也,何以导民?民不我导,谁长?”公子重耳出见使者,曰:“子惠顾亡人重耳,父生不得供备洒扫之臣,死又不敢莅丧以重其罪,且辱大夫,敢辞。”
    (节选自《国语·晋语》)
    材料二
    夫“忠”之为言,中也;“贞”之为言,正也。息之所以为者有是夫?间④君之惑,排长嗣而拥非正,其于中正也远矣。或曰:“夫己死之不爱,死君之不欺也。抑其有是,而子非之耶?”曰:“子以自经⑤于沟渎者举为忠贞也欤?”或者:“左氏、榖梁子皆以不食其言,然则为信可乎?”曰:“又不可。不得中正而复其言,乱也,恶得为信?”
    狐偃之为重耳谋者,亦迂矣。国虚而不知入,以纵夷吾之昏殆,而社稷几丧。且重耳,兄也;夷吾,弟也。重耳,贤也;夷吾,昧也。弟而昧,入犹可终也;兄而贤者,又何栗焉?使晋国不顺而多败百姓之不蒙福兄弟为豺狼以相避于天下由偃之策失也。而重耳乃始伏伏焉游诸侯,阴蓄重利,以幸其弟死,独何心软?仅能入,而国以霸,斯福偶然耳,非计之得也。若重耳早从里克、秦伯之言而入,则国可以无向者之祸,而兄弟之爱可全,而有分定焉,故也。夫如是,以为诸侯之孝,又何戮笑于天下哉?
    (节选自柳宗元《非》)
    【注】①里克:晋国卿大夫,晋献公的股肱之臣,太子申生(因被陷害自杀而死)的坚定拥护者。②奚齐(前665~前651):春秋时晋国君主,晋献公与宠妃骊姬之子,申生、重耳和夷吾的异母弟。③舅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狐氏,名偃,字子犯,大戎(今山西交城)人,晋国重臣。④间:利用。⑤经:缢死。
    2.柳宗元说晋文公重耳被天下人耻笑,除了听信大臣狐偃的迂腐观点,未能把握正确的回国时机,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2024·辽宁沈阳·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何承矩字正则。幼为棣州衙内指挥使,从继筠讨刘崇,擒其将胡澄以献,论功授闲厩副使。太平兴国五年,知河南府。时调丁男百十辈转送上供纲,承矩以为横役,奏罢其事。徙知潭州,疏为政之害民者数十事上之,悉被容纳。凡六年,囹圄屡空,诏嘉奖之。米信知沧州,以其不习吏事,命承矩知节度副使,实专郡治。时契丹挠边,承矩上疏曰:“若于顺安砦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注于海,资其陂泽,筑堤贮水为屯田,可以遏敌骑之奔轶。其无水田处,亦望选兵戍之,简其精锐,去其冗缪。”太宗嘉纳之。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以折众论。乃以承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俾董其役。由是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民赖其利。淳化四年,擢知雄州。契丹精骑数千夜袭城下,伐鼓纵火,以逼楼堞。迟明,承矩列陈酣战久之,斩馘甚众,契丹遁去。秩满,召还。州民百余谒阙贡马,乞借留承矩,赐金紫,诏许再任。真宗嗣位,以事有缓急,难于匀济,命承矩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丁内艰,时以边兵稍息,农政未修,起复授置缘边安托使,且诏边民诱其复业。承矩曰:“契丹闻之,必谓诱其部属也。”乃易诏文为水旱流民之意。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景德元年,入朝,进领英州团练使。时议防秋北鄙,承矩犹屡表请行,上以其老闵之,不许。三年卒,年六十一。特赠相州观察使,赙钱五十万,绢五百匹,中使护葬。
    (选自《宋史 ·何承矩传》,有删改)
    3.何承矩生前深受百姓爱戴,身后备受君王敬重。这直接体现在了文章中的哪些地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山东·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②强:成串的钱。
    4.本文如何从正侧面塑造了萧燧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024·河南信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经侯往适魏太子,左带羽玉具剑,右带环佩,左光照右,右光照左;坐有顷,太子不视也,又不问也。经侯曰:“魏国亦有宝乎?”太子曰:“有。”经侯曰:“其宝何如?”太子曰:“主信臣忠,百姓戴上,此魏之宝也。”经侯曰:“吾所问者,非是之谓也,乃问其器而已。”太子曰:“有。徒师沼治魏而市无豫贾,郄辛治阳而道不拾遗,芒卯在朝而四邻贤士无不相因而见。此三大夫乃魏国之大宝。”于是经侯默然不应,左解玉具,右解环佩,委之坐,愆然而起,默然不谢,趋而出,上车驱去。魏太子使骑操剑佩逐与经侯,使告经侯曰:“吾无德所宝,不能为珠玉所守;此寒不可衣,饥不可食,无为遗我贼。”于是经侯杜门不出,愧死。
    晋平公为驰逐之车,龙旌众色,挂之以犀象,错之以羽芝,车成题金千,立之于殿下,令群臣得观焉。田差三过而不一顾,平公作色大怒,问田差:“尔三过而不一顾,何为也?”田差对曰:“臣闻说天子者以天下,说诸侯者以国,说大夫者以官,说士者以事,说农夫者以食,说妇姑者以织。桀以奢亡,纣以淫败,是以不敢顾也。”平公曰:“善。”乃命左右曰:“去车!”
    魏文侯御廪灾文侯素服辟正殿五日群臣皆素服而吊公子成父独不吊。文侯复殿,公子成父趋而入贺,曰:“甚大善矣,夫御廪之灾也。”文侯作色不悦,曰:“夫御廪者,寡人宝之所藏也,今火灾,寡人素服辟正殿,群臣皆素服而吊;至于子大夫而不吊。今已复辟矣,犹入贺何为?”公子成父曰:“臣闻之,天子藏于四海之内,诸侯藏于境内,大夫藏于其家,士庶人藏于箧椟。非其所藏者必有天灾,必有人患。今幸无人患,乃有天灾,不亦善乎!”文侯喟然叹曰:“善!”
    (节选自《说苑·反质》)
    5.田差劝谏晋平公和公子成父劝谏魏文侯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2024·浙江绍兴·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公讳某,字凝远,固始人。父嵩,以累举进士推恩,闭门教子,不肯仕,累赠奉直大夫。公,奉直第二子,幼有美质,读书日数千言,学为文,辄惊其长老。崇宁中,甫年十八,入太学,声名籍甚。会女真陷全燕,乘虚南下,两河皆震,吏士相顾无人色,或委官去。郡檄公饷军,公南方书生,平生不习金鼓,初成意公难之。而公得檄即行不暇秣马冒兵往来军赖以无乏。虏出塞,会公亦遭奉直忧,始南归。终丧,得南剑州顺昌县尉。时所在盗起,公素得士心,徐设方略,穷其窟穴,未几悉平。调泉州安溪县丞,改宣教郎,犹安其官,不求徙。有自吏部拟注来代者,始徙南安县丞。其恬于仕进如此。南安大饥,民弃子者相属,公请于州,出常平钱米,设安养院于延福僧舍,糜粥汤液,皆不失其宜。明年,岁丰,悉访其所亲归之。迁知晋江县,会诏造战舰,公躬督其役。劳费视他邑省殆半,而事独先期办。安抚使张忠献公闻于朝,特减磨勘年①,遂为荼事司干办公事。公于是行能已为时所知。秩满,造行在所,顾不数见公卿。赴铨,得通判南剑州而归。将之官,以绍兴二十一年六月十一日感疾不起,享年六十有八。积寄禄官至左朝奉大夫,累赠正议大夫。
    (节选自《全宋文·傅正议墓志铭》,有删改)
    材料二:
    傅公在学校二十年,声震京师,同舍生去为公卿者袂相属,而公始仅得一第。既仕矣,适时艰难,妄男子往往起闾巷,取美官,公又弃不用,则亦何自乐哉?及读所作《至乐庵记》,自道其胸中恢疏磊落,所以乐而忘忧者,文辞辨丽动人,有列御寇②、庄周之遗风,然后知公盖有道者。或曰:使天以富贵易公之乐,公其许之乎?予曰:公所以处贫贱者,则其所以处富贵也。颜回之箪瓢,周公之衮绣,一也。观斯文者盍以是求之。
    (节选自《全宋文·跋傅正议至乐庵记》,有删改)
    【注】①减磨勘年:凡官员任用、升迁都有规定任期年限,若获朝廷恩例,可减少一定年数,提前转官或参选,称减年。②列御寇:列子,道家代表人物。
    6.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傅公“有列御寇、庄周之遗风”,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其表现。
    (2024·四川南充·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于郊。于是武王使群臣告语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
    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武王已乃出复军。
    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我未定天保,何暇寐!”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武王以礼信。文王死九年,天下八百诸侯,皆一旦会于孟津之上。不言同辞,不呼自来,尽知武王忠信,欲从武王,与之伐纣。当是时,比干、箕子、微子尚在,武王贤之,未敢伐也,还诸侯。归二年,纣贼比干,囚箕子,微子去之。武王见贤臣已亡,乃朝天下,兴师伐纣,杀之。武王未下车,封比干之墓,发太仓之粟,以赡天下,封微子于宋。此武王以礼信也。
    (摘编自《越绝书•吴内传第四》)
    材料三:
    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秦、越,远涂也,竫立安坐而至者,因其械也。
    (摘编自《吕氏春秋•贵因》)
    7.《吕氏春秋•贵因》中说“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试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周武王战胜商纣王的“因”有哪些。关键点
    作用或意图
    抓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功过和精神
    传记往往通过具体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说明人物的主要贡献和过错。我们只要能够抓住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就能够正确认识人物的功过是非,品评人物的精神品质
    抓次要人物——从侧面了解主要人物
    看看作品除了写传主外,还写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对刻画传主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对次要人物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
    抓记述人物的方法——领会人物的心理精神情感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抓住作品记述人物的具体方法手段,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从而达到初步鉴赏的目的
    关注点
    阅读目的
    辨题识体,明确写作目的
    “论”是论断事理;“议”与“辩”,侧重于反驳、辩驳、辩论;“原”,是推本求源;“说”多着眼于说明、申释;“解”则偏重于解释疑难。文题,通常会表明文体,我们可以根据题目和表明的体裁,去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阅读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在通读全文时,在理解掌握文句的前提下,得先弄清楚谈论的话题、作者的观点。
    把握结构,理清逻辑思路
    对古代议论性散文的阅读,我们要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

    相关试卷

    专题06:信息类文本主观简答题(解析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这是一份专题06:信息类文本主观简答题(解析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共20页。

    专题06:信息类文本主观简答题(原卷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这是一份专题06:信息类文本主观简答题(原卷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共14页。

    专题03:赏析小说环境(原卷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这是一份专题03:赏析小说环境(原卷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掌握必备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