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双基过关
知识点一、照相机:
1.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远处的物体在照相机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照相机的结构:
(1)镜头:由一组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胶片以透明塑料为基片,上面涂有一层感光物质。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的景物,用来确定拍摄景物的范围;
②调焦环:可以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使胶片上形成清晰的像;
③光圈环:可以控制从镜头射入光线的多少。光圈上标的数字越小,光圈越大,进入镜头的光线就越多。
④快门:可以控制曝光时间,数字表示时间秒的倒数。光圈和快门都是用来控制曝光量的,拍照时,要根据景物的明亮程度选择适当的光圈和快门,使胶片曝光适当,这样才能拍出好照片。
3.照相机的使用: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胶片上都能形成清晰的像,需要旋转镜头上的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摄近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摄远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调焦环上刻着数字,表示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
4.物距: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物体经透镜所成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5.照相机成像的特点:
(1)物体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物距)大于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像距)。
(2)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物体在胶片上所成的像越小,像(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越近,即暗箱越短。
(3)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和物体在镜头的两侧。
6.应用:
(1)数码相机:用电荷耦合器件代替胶片,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记录物体的像。
(2)摄像机,摄像头,电子眼等。
基础自测:
1.“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皮影-一光的反射
C.倒影-平面镜成像D.摄影-凸透镜成像
2.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
A.减小物距B.使像变大
C.增大取景范围D.缩短景物到镜头的距离
3.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其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投影仪
4.2018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歼—20战机再次大放异彩,如图甲、乙是一位军事爱好者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相机在同一位置先后两次拍到的同一架歼—20的开弹舱的画面,关于此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照时歼—20处于相机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拍摄甲画面时,歼—20战机和相机的距离更远
C.拍完甲之后再拍摄乙照片,此时需要将相机镜头缩短
D.相机拍摄的是歼—20倒立放大的实像
知识点二、投影仪
1.结构:
(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起成像的作用。
(2)螺纹透镜(聚光镜):为一组较大的塑料螺纹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其作用是会聚光,用来增加投影片的亮度,
(3)光源:碘钙灯(一种比白炽灯亮很多的灯泡).其作用是用来照亮投影片。
(4)投影片:投影片上有文字或图案,相当于用来成像的物体。
(5)平面镜:用来改变光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如果没有平面镜、投影仪也能成像,但像是成在天花板上的。
(6)屏幕:相当于光屏,用来显示投影仪所成的像。
2.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1)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物距)小于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像距)。
(2)投影仪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比投影片上的图案大。
(3)投影片和它的像在镜头的两侧。
(4)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5)投影片离镜头越近,像到镜头的距离越大,像越大;投影片离镜头越远,像到镜头的距离越小,像越小。
基础自测
5.某物理探究小组后自制了投影仪。试验时,成员安安在投影仪的屏幕上,很清晰地展示了投影内容,可是站在远处的成员徽徽说字太小了,提议将字调大一些。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仅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
B.仅将投影仪移近屏幕
C.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D.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同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6.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7.“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做光学游戏的“手影”、幻灯机投射到屏幕上的“投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等,如图所示,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倒影——光的折射B.手影——平面镜成像
C.投影——光的反射D.摄影——凸透镜成像
8.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投影仪成的像是正立的
B.投影仪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C.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透镜靠近投影片
D.若不小心手挡住透镜的一部分,屏幕上的像仍然完整,只是会暗一些
9.下列四个光学现象中,我们能够观察到实像的是( )
A.墙上的手影B.海上日出
C.水中的鱼D.墙壁上的投影
知识点三、放大镜
1.放大镜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放大镜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凸透镜,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放大镜能将小物体放大,将放大镜放在物体上方适当的位置,透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适当增大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不超过焦距),可以看到物体所成的像也会变大。
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1)物体和通过放大镜所成的像在放大镜的同侧;
(2)放大镜离物体越近,所成的像越小,离物体越远(不超过焦距),所成的像越大;
(3)若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所成的像便消失了;
(4)物体通过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基础自测
10.放大镜:实际上就是一个短_____的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对着凸透镜观察,就可以看到物体成____、___ 的___。
11.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______,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2.小聪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物理课本上的字,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成像为正立、放大的实像
B.图中的透镜到字的距离大于10cm
C.图中的透镜如果靠近字,所成的像将变小
D.图中的成像原理可以应用于投影仪
13.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中一面呈圆弧形,这样便于读数,其原理与下列哪个光学元件的成像原理相同( )
A.摄影机B.放大镜C.照相机D.投影仪
14.(2022·广东汕头·一模)图中四个光现象与“潭清疑水浅”现象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凸面镜扩大视野
B. 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C. 手影游戏
D.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考点突破
考点1.生活中透镜的判断
方法:
1.通过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理解调节方法:
(1)物近像远像变大,像由小变大,照相机靠近物体,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之间的距离;
(2)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由大变小,照相机远离物体,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之间的距离。
2.根据放大镜成像的特点解题:
(1)物近像近像变小,像由大变小,放大镜靠近物体;
(2)物远像远像变大,像由小变大,放大镜远离物体;
(3)放大镜成虚像,只能由眼睛观察,不能用光屏承接。
3.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了方便观看,我们常常将幻灯片倒立放置以便在屏幕上成正立的像。
例1.(2022·北京·中考真题)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例2.(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妈妈用手机拍视频。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
C.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
D.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规律相同
例3.(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如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
B.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镜片
C.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考点2.实像和虚像
方法:通过对比相同点与不同点,理解虚像和实像。
不同点:(1)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2)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
(3)呈现效果不同。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相同点: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眼睛看到。
例4.(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下列所成的像为实像的是( )
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B.山在水中的倒影
C.邮票经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的像
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
考点3.凸透镜成像作图
方法: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中任两条光线作凸透镜所成的像,若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能够相交,则交点即为物体经凸透镜后所成的实像;若两条折射光线不相交,则这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物体经凸透镜后所成的虚像。
例5.(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请完成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F是凸透镜的焦点)
例6.(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小静在玩耍时透过爷爷的老花眼镜看到了小玩偶的像,请你在下图中作光路图确定玩偶S点所成像S′的位置。图中O为老花镜的光心,F为其焦点。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双基过关
知识点一、照相机:
1.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远处的物体在照相机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照相机的结构:
(1)镜头:由一组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胶片以透明塑料为基片,上面涂有一层感光物质。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的景物,用来确定拍摄景物的范围;
②调焦环:可以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使胶片上形成清晰的像;
③光圈环:可以控制从镜头射入光线的多少。光圈上标的数字越小,光圈越大,进入镜头的光线就越多。
④快门:可以控制曝光时间,数字表示时间秒的倒数。光圈和快门都是用来控制曝光量的,拍照时,要根据景物的明亮程度选择适当的光圈和快门,使胶片曝光适当,这样才能拍出好照片。
3.照相机的使用: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胶片上都能形成清晰的像,需要旋转镜头上的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摄近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摄远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调焦环上刻着数字,表示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
4.物距: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物体经透镜所成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5.照相机成像的特点:
(1)物体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物距)大于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像距)。
(2)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物体在胶片上所成的像越小,像(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越近,即暗箱越短。
(3)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和物体在镜头的两侧。
6.应用:
(1)数码相机:用电荷耦合器件代替胶片,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记录物体的像。
(2)摄像机,摄像头,电子眼等。
基础自测:
1.“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皮影-一光的反射
C.倒影-平面镜成像D.摄影-凸透镜成像
【答案】B
【解析】A.手影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皮影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摄影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
A.减小物距B.使像变大
C.增大取景范围D.缩短景物到镜头的距离
【答案】C
【解析】用手机拍照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的大小,则自拍杆的好处是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其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投影仪
【答案】B
【解析】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2018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歼—20战机再次大放异彩,如图甲、乙是一位军事爱好者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相机在同一位置先后两次拍到的同一架歼—20的开弹舱的画面,关于此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照时歼—20处于相机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拍摄甲画面时,歼—20战机和相机的距离更远
C.拍完甲之后再拍摄乙照片,此时需要将相机镜头缩短
D.相机拍摄的是歼—20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C
【解析】A.照相机拍照时,歼—20处于相机的二倍焦距之外,故A错误;
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甲的像大,则物距小,拍摄甲画面时,歼—20战机和相机的距离更近,故B错误;
C.拍完甲之后再拍摄乙照片,像变小了,像距变小,此时需要将相机镜头缩短,故C正确;
D.相机拍摄的是歼—20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知识点二、投影仪
1.结构:
(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起成像的作用。
(2)螺纹透镜(聚光镜):为一组较大的塑料螺纹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其作用是会聚光,用来增加投影片的亮度,
(3)光源:碘钙灯(一种比白炽灯亮很多的灯泡).其作用是用来照亮投影片。
(4)投影片:投影片上有文字或图案,相当于用来成像的物体。
(5)平面镜:用来改变光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如果没有平面镜、投影仪也能成像,但像是成在天花板上的。
(6)屏幕:相当于光屏,用来显示投影仪所成的像。
2.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1)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物距)小于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像距)。
(2)投影仪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比投影片上的图案大。
(3)投影片和它的像在镜头的两侧。
(4)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5)投影片离镜头越近,像到镜头的距离越大,像越大;投影片离镜头越远,像到镜头的距离越小,像越小。
基础自测
5.某物理探究小组后自制了投影仪。试验时,成员安安在投影仪的屏幕上,很清晰地展示了投影内容,可是站在远处的成员徽徽说字太小了,提议将字调大一些。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仅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
B.仅将投影仪移近屏幕
C.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D.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同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答案】C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f<u<2f时,物体离镜头(物距)越近,所成的像越大,像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就越大,所以,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调节镜头向投影片靠近,可使屏幕上的字变大,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A
【解析】A.影子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是不透明物体背光一侧由于光照不到而形成的暗区域,所以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电影院的荧幕做的很粗糙,光线射到上面能发生漫反射,使坐在电影院的任一角落里,都能看清屏幕上的图像,故D错误。
故选A。
7.“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做光学游戏的“手影”、幻灯机投射到屏幕上的“投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等,如图所示,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倒影——光的折射B.手影——平面镜成像
C.投影——光的反射D.摄影——凸透镜成像
【答案】D
【解析】A.岸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
B.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B错误;
C.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
D.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故D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投影仪成的像是正立的
B.投影仪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C.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透镜靠近投影片
D.若不小心手挡住透镜的一部分,屏幕上的像仍然完整,只是会暗一些
【答案】A
【解析】A.投影仪成的像相对于投影片是倒立的,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
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透镜靠近投影片时,屏幕上的像变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手挡住透镜的一部分,只会让物体经过透镜的光线变少,但是屏幕上的像仍然是完整的,只是会变暗一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下列四个光学现象中,我们能够观察到实像的是( )
A.墙上的手影B.海上日出
C.水中的鱼D.墙壁上的投影
【答案】D
【解析】A.光被手遮挡后,在后面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手影,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能说是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
B.海上日出时的太阳是经过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墙壁上的投影是凸透镜成的像,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知识点三、放大镜
1.放大镜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放大镜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凸透镜,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放大镜能将小物体放大,将放大镜放在物体上方适当的位置,透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适当增大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不超过焦距),可以看到物体所成的像也会变大。
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1)物体和通过放大镜所成的像在放大镜的同侧;
(2)放大镜离物体越近,所成的像越小,离物体越远(不超过焦距),所成的像越大;
(3)若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所成的像便消失了;
(4)物体通过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基础自测
10.放大镜:实际上就是一个短_____的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对着凸透镜观察,就可以看到物体成____、___ 的___。
【答案】 焦距 正立 放大 虚像
【解析】[1]生活中一般利用放大镜成虚像的原理,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比较短。
[2]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11.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______,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 凸透镜 放大 虚像
【解析】[1]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2][3]日历数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2.小聪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物理课本上的字,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成像为正立、放大的实像
B.图中的透镜到字的距离大于10cm
C.图中的透镜如果靠近字,所成的像将变小
D.图中的成像原理可以应用于投影仪
【答案】C
【解析】A.放大镜为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则图中的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距应小于焦距;已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所以图中的透镜到书本的距离(物距)小于10cm,故B错误;
C.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变小,像变小;则图中的透镜如果靠近书本,物距变小,所成的像将变小,故C正确;
D.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应用是放大镜,所以,图中的成像原理可以应用于放大镜,故D错误。
故选C。
13.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中一面呈圆弧形,这样便于读数,其原理与下列哪个光学元件的成像原理相同( )
A.摄影机B.放大镜C.照相机D.投影仪
【答案】B
【解析】AC.摄影机和照相机上的光学元件都是凸透镜,都是利用物距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故AC不符合题意;
B.体温计一面呈圆弧形,相当于是一个凸透镜,水银柱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应用的是放大镜的原理,故B符合题意;
D.投影仪上的光学元件是凸透镜,这里是利用了物距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2·广东汕头·一模)图中四个光现象与“潭清疑水浅”现象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凸面镜扩大视野
B. 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C. 手影游戏
D.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答案】B
【解析】“潭清疑水浅”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A.凸面镜扩大观察视野,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A 不符合题意;
B.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叶脉在凸透镜焦距内,形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故B符合题意;
C.手影游戏是由于手挡住了光的直线传播而在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的影子,故C不符合题意;
D.茶杯在镜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突破
考点1.生活中透镜的判断
方法:
1.通过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理解调节方法:
(1)物近像远像变大,像由小变大,照相机靠近物体,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之间的距离;
(2)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由大变小,照相机远离物体,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之间的距离。
2.根据放大镜成像的特点解题:
(1)物近像近像变小,像由大变小,放大镜靠近物体;
(2)物远像远像变大,像由小变大,放大镜远离物体;
(3)放大镜成虚像,只能由眼睛观察,不能用光屏承接。
3.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了方便观看,我们常常将幻灯片倒立放置以便在屏幕上成正立的像。
例1.(2022·北京·中考真题)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像是正立的,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于该凸透镜焦距为10cm,所以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例2.(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妈妈用手机拍视频。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
C.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
D.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规律相同
【答案】C
【解析】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利用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要拍面部特写,此时的像会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例3.(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如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
B.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镜片
C.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答案】A
【解析】AC.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该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的物距应该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大于10cm,故A正确,C错误;
B.远视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矫正;近视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故B错误;
D.白墙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线照射到白墙后会发生的是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2.实像和虚像
方法:通过对比相同点与不同点,理解虚像和实像。
不同点:(1)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2)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
(3)呈现效果不同。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相同点: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眼睛看到。
例4.(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下列所成的像为实像的是( )
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B.山在水中的倒影
C.邮票经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的像
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
【答案】D
【解析】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
B.山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邮票经放大镜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3.凸透镜成像作图
方法: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中任两条光线作凸透镜所成的像,若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能够相交,则交点即为物体经凸透镜后所成的实像;若两条折射光线不相交,则这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物体经凸透镜后所成的虚像。
例5.(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请完成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F是凸透镜的焦点)
【答案】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光线与主光轴平行,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例6.(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小静在玩耍时透过爷爷的老花眼镜看到了小玩偶的像,请你在下图中作光路图确定玩偶S点所成像S′的位置。图中O为老花镜的光心,F为其焦点。
【答案】
【解析】
老花眼镜是一个凸透镜,玩偶S点位于该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S点发出的无数条光中,照射到透镜上的光都会发生折射,这些折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S的像。作其中的两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这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S点的像S′,如图所示:
初中人教版第2节 密度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a href="/wl/tb_c7686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密度同步测试题</a>,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质量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6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质量课时作业</a>,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质量的测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19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透镜课后测评</a>,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焦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