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压轴几何证明题及相关辅助线做法(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压轴几何证明题及相关辅助线做法(原卷版+解析)01
    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压轴几何证明题及相关辅助线做法(原卷版+解析)02
    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压轴几何证明题及相关辅助线做法(原卷版+解析)03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压轴几何证明题及相关辅助线做法(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压轴几何证明题及相关辅助线做法(原卷版+解析),共41页。

    复杂几何证明题作为压轴题出现难度较大,通常有三个小问,前两问中等难度,第三问较难。综合考查几何相关定义性质和初中阶段涉及的几何辅助线做法,题型灵活多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几何基础,掌握中线倍长、一线三等角、角含半角等几何模型。
    【知识点1-手拉手】
    手拉手模型的识别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共顶点;
    方法:等边等角证明全等;
    结论 :
    (1)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分别与拉手线相连组成的三角形全等
    (2)拉手线相等
    (3)拉手线交角的度数等于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4)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与拉手线交点的连线平分这个交角的邻补角
    1、等边三角形共顶点
    等边△ABC与等边△DCE,B、C、E三点共线.
    连结BD、AE交于点F,BD交AC于点G,AE交DC于点H,连结CF、GH,
    结论:
    (1)△BCD≌△ACE;
    (2)AE=BD;
    (3)∠AFB=∠DFE=60°;
    (4)FC平分∠BFE;
    (5)BF=AF+FC,EF=DF+FC;
    (6)△CGH为等边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共顶点
    等腰Rt△ABC与等腰Rt△DCE中,∠ACB=∠DCE=90°.

    如图1,连结BD、AE交于点F,连结FC、AD、BE,
    结论:
    (1)△BCD≌△ACE;
    (2)AE=BD;
    (3)AE⊥BD;
    (4)FC平分∠BFE;
    (5)AB2+DE2=AD2+BE2
    (6)BF=AF+FC,EF=DF+FC;
    (7)如图2,若G、I分别为BE、AD的中点,则GC⊥AD、IC⊥BE(反之亦然);
    (8)S△ACD=S△BCE
    3、等腰三角形共顶点
    等腰△ACB与等腰△DCE中,AC=BC,DC=CE,且∠ACB=∠DCE.
    连结BD,AE交于点F,则
    结论:
    (1)△BCD≌△ACE;
    (2)AE=BD;
    (3)∠AFB=∠ACB;
    (4)FC平分∠BFE.
    例题1、已知,∆ACB和∆D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连接AE,BD交于点O,AE与DC交于点O,AE与DC交于点M。BD与AC交于点N,求证AE=BD
    变式练习1、如图,△ABC和△ADE是等边三角形,连接CE、BD、CD, ∠BDC=60°,
    (1) 求证BD=CE;
    (2)求∠DCE的度数;
    变式练习2、如图,△ABC中,BC=AC,△CDE中,CE=CD,现把两个三角形的点C重合,且使∠BCA=∠DCE=α,连接BE,AD交于点M.
    (1)求证:BE=AD;
    (2)求∠BMD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
    【知识点2-角含半角】
    1. 等腰直角三角形角含半角
    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点D,E在BC上且∠DAE=45°
    (1) △BAE∽△ADE∽△CDA
    (2)BD2+CE2=DE2.
    证明(1)易得∠ADC=∠B+∠BAD=∠EAB,
    所以△BAE∽△ADE∽△CDA.
    (2)方法一(旋转法):如图1,将△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CF,连结EF.

    则∠EAF=∠EAD=45°,AF=AD,
    所以△ADE∽△FAE (SAS).
    所以DE=EF.
    而CF=BD,∠FCE=∠FCA+∠ACE=90°,
    所以BD2+CE2=CF2+CE2=EF2=DE2.
    (旋转只是思想,辅助线:做AD垂直AM且AD=AM,连接DC)

    方法二(翻折法):如图2,作点B 关于AD 的对称点F,连结AF,DF,EF.
    因为∠BAD+∠EAC=∠DAF+∠EAF,
    又因为∠BAD=∠DAF,
    则∠FAE=∠CAE,AF=AB=AC,
    所以△FAE∽△CAE(SAS).
    所以EF=EC.
    而DF=BD,∠DFE=∠AFD+∠AFE=90°,
    所以BD2+EC2=FD2+EF2=DE2.
    例题1、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ACB=90°,M、N是AB上的点,∠MCN=45°,求证:AM2+BN2=MN2.
    变式练习1、如图1,点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的点,∠EAF=45°,连接EF,则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EF=BE+FD.连结BD,交AE、AF于点M、N,且MN、BM、DN满足,请证明这个等量关系;
    变式练习2、阅读下面材料
    小明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借助旋转变换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问题.
    例如:如图1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BC、CD边上的点,∠EAF=45°.求证:BE+DF=EF;
    如图2,小明延长CB至G,使得BG=DF,则形成一组旋转三角形…
    (1)请你沿着小明同学的思路继续完成他的证明过程;
    参考小明同学的解题思路解答下面两个问题:
    (2)如图3,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BC边上的点,AE交BD于F,探索BF、AF、D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图1 图2 图3
    【知识点3-“Y”形】
    如图,在三角形中形成“Y”形,可以利用旋转构造等边三角形来解题。
    如图,等边△ABC内有一点P,连结AP,BP,CP,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P' A,
    则△BP P'是等边三角形;△APP'的形状由AP,BP,CP的长度决定.
    (2)如图,正方形ABC D内有一点P,连结AP,BP,CP,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BP' A,则△BP 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PP'的形状由AP,BP,CP的长度决定.
    注意:在做这类题时旋转是解题思路而不是辅助线做法,所以解题步骤可以写作角相等线段长度相等,通过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达到旋转的目的。
    例题1、如图,△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CP=2,PB=1,∠CPB=135°,求AP的长。

    变式练习1、阅读下列材料:
    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 1,△ABC 中, AC=BC ,∠ACB=90°,点 D、E 在 AB 上,且 AD= BE , DG⊥CE 垂足为 G,DG的延长线与BC相交于点 F,探究线段 AD、BD、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思考,交流了自己的想法:
    小明:“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BCE 与∠BDF 存在某种数量关系
    小强:“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图 1 中有一条线段与 CE 相等”;
    小伟:“通过构造三角形,证明三角形全等,进而可以得到线段 AD、BD、DF 之间的数量关系”.
    ……
    老师:“保留原题条件,再过点D作DH⊥BC,垂足为H,DH与CE相交于点M(如图 2).如果给出DG和GF的数量关系,就可以求最后结果了
    图1图2
    (1)在图 1 中找出与线段 CE 相等的线段,并证明;
    (2)探究线段 AD、BD、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若DGGF=n,求DMCM的值(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变式练习2、阅读下面材料,并解决问题:
    (1)如图1,等边△ABC内有一点P,若点P到顶点A、B、C的距离分别为3、4、5,求∠APB的度数。
    (2)请你利用第(1)题的解答思想方法,解答下面问题。如图2,在△ABC中,∠CAB=90°,AB=AC,E、F为BC上的点,且∠EAF=45°,求证EF²=BE²+CF²

    图1 图2
    变式练习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点E在CD上,且DE=2CE,过点C作CF⊥BE,垂足为F,连接OF,求OF的长度。
    【知识点4-一线三等角】
    方法:找角→定线→构相似
    一线穿直角:
    【结论】:
    若AB=AC,则△ABE≌△CAD
    若AB=kAC,则△ABE∼△CAD
    一般模型:

    同侧型异侧型
    【结论】:①若∠1=∠2=∠3,则△ACE∼△BED
    若∠1=∠2=∠3,则△ACE∼△BED
    例题1、直线CD经过∠BCA顶点C的一条直线,CA=CB,E、F分别是直线CD上两点,
    且∠BEC=∠CFA=∠α
    (1)若直线CD经过∠BCA的内部,且E、F在射线CD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1,若∠BCA=90°,∠α=90°
    则BE_____________ CF,EF_____________ |BE-AF|(填“>”,“<”或“=”)
    ②如图2,若0°<∠BCA<180°,请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关系的条件,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两个结论成立;
    (2)如图3,若直线CD经过∠BCA的外部,∠α=∠BCA,请提出EF、BE、AF三条
    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
    变式练习1、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负半轴上,且OA=1,OB=3.
    (1)如图1,以A为直角顶点,AB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直角△ABC.求点C的坐标;
    (2)如图2,点P为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向下运动时,以P点为直角顶点,PA为腰作等腰直角△APQ,过点Q作QE⊥x轴于E,那么PO−QE的值会随着点P的运动而改变吗?如果改变,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请求出PO−QE的值是多少?
    变式练习2、在△ABC中,点 D,E,F分 别在边AB,BC,AC上,且 ∠ADF+∠DEC=180°,∠AFE=∠BDE.
    (1)如图1,当 DE=DF时,图中是否存在与AB相等的线段?若存在,请找出,并加以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如图2,当 DE=kDF(其 中 0<k<1)时,若∠A=90°,AF=m,求BD的长。 (用含k ,m的代数式表示
    变式练习3、如图(1),在中,,直线经过点于于.
    (1)求证:①;②.
    (2)当直线绕点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说出你的猜想,并证明你的猜想.
    (1) (2)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1,△ABC中,∠BAC=90°,点D、E在BC上,AD=AB,AB=kBD(其中22<k<1)∠ABC=∠ACB+∠BAE,∠EAC的平分线与BC相交于点F,BG⊥AF,垂足为G,探究线段BG与A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同学们经过思考后,交流了自已的想法:
    小明:“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BAE与∠DAC相等.”
    小伟:“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到线段BG与AC的数量关系.”
    ……
    老师:“保留原题条件,延长图1中的BG,与AC相交于点H(如图2),可以求出AHHC的值.”
    (1)求证:∠BAE=∠DAC;
    (2)探究线段BG与AC的数量关系(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并证明;
    (3)直接写出AHHC的值(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2、阅读下面材料:
    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ABC中,∠ACB=90°,点D在AB上,且∠BAC=2∠DCB,求证:AC=AD.
    小明发现,除了直接用角度计算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1:如图2,作AE平分∠CAB,与CD相交于点E.
    方法2:如图3,作∠DCF=∠DCB,与AB相交于点F.
    (1)根据阅读材料,任选一种方法,证明AC=AD.
    用学过的知识或参考小明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2)如图4,△ABC中,点D在AB上,点E在BC上,且∠BDE=2∠ABC,点F在BD上,且∠AFE=∠BAC,延长DC、FE,相交于点G,且∠DGF=∠BDE.
    ①在图中找出与∠DEF相等的角,并加以证明;
    ②若AB=kDF,猜想线段DE与DB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如图1,△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BC,AC上,BE=CE,点G在线段CD上,CG=CA,GF=DE,∠AFG=∠CDE.
    (1)填空:与∠CAG相等的角是 ;
    (2)用等式表示线段AD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若∠BAC=90°,∠ABC=2∠ACD(如图2),求ACAB的值.
    4、如图1,在△ABC 中,点 D,E 分别在 BC,AC 上,BD=BA,点 F 在 BE 上,FA=FE,
    ∠AFE=∠ABD.
    (1)在图1中找出与∠EBC 相等的角,并证明;
    (2)求证∠BEA=∠BED;
    (3)如图2,连接 FD,点 M 在 EF 上,∠EDM+∠EDF=180°,AE=kDE,求AFME的值.

    图1 图2
    压轴几何证明题及相关辅助线做法
    复杂几何证明题作为压轴题出现难度较大,通常有三个小问,前两问中等难度,第三问较难。综合考查几何相关定义性质和初中阶段涉及的几何辅助线做法,题型灵活多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几何基础,掌握中线倍长、一线三等角、角含半角等几何模型。
    【知识点1-手拉手】
    手拉手模型的识别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共顶点;
    方法:等边等角证明全等;
    结论 :
    (1)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分别与拉手线相连组成的三角形全等
    (2)拉手线相等
    (3)拉手线交角的度数等于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4)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与拉手线交点的连线平分这个交角的邻补角
    1、等边三角形共顶点
    等边△ABC与等边△DCE,B、C、E三点共线.
    连结BD、AE交于点F,BD交AC于点G,AE交DC于点H,连结CF、GH,
    结论:
    (1)△BCD≌△ACE;
    (2)AE=BD;
    (3)∠AFB=∠DFE=60°;
    (4)FC平分∠BFE;
    (5)BF=AF+FC,EF=DF+FC;
    (6)△CGH为等边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共顶点
    等腰Rt△ABC与等腰Rt△DCE中,∠ACB=∠DCE=90°.

    如图1,连结BD、AE交于点F,连结FC、AD、BE,
    结论:
    (1)△BCD≌△ACE;
    (2)AE=BD;
    (3)AE⊥BD;
    (4)FC平分∠BFE;
    (5)AB2+DE2=AD2+BE2
    (6)BF=AF+FC,EF=DF+FC;
    (7)如图2,若G、I分别为BE、AD的中点,则GC⊥AD、IC⊥BE(反之亦然);
    (8)S△ACD=S△BCE
    3、等腰三角形共顶点
    等腰△ACB与等腰△DCE中,AC=BC,DC=CE,且∠ACB=∠DCE.
    连结BD,AE交于点F,则
    结论:
    (1)△BCD≌△ACE;
    (2)AE=BD;
    (3)∠AFB=∠ACB;
    (4)FC平分∠BFE.
    例题1、已知,∆ACB和∆D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连接AE,BD交于点O,AE与DC交于点O,AE与DC交于点M。BD与AC交于点N,求证AE=BD
    【解析】
    证明∵△ACB和△DCE都是等腰三角形
    ∠ACB=∠DCE=90°
    ∴AC=BC,DC=EC
    ∴∠ACB+∠ACD=∠DCE+∠ACD
    ∴∠BCD=∠ACE
    在△ACE和△BCD中
    AC=BC
    ∠ACE=∠BCD
    CE=CD
    ∴△ACE≌△BCD(SAS)
    ∴AE=BD
    变式练习1、如图,△ABC和△ADE是等边三角形,连接CE、BD、CD, ∠BDC=60°,
    (1) 求证BD=CE;
    (2)求∠DCE的度数;
    【解析】
    (1) ①证明:
    ∵△ABC 和△ADE 是等边三角形
    ∴AE=AD,AC=AB,∠EAD=∠CAB=60°
    ∴∠EAD-∠CAD=∠CAB-∠CAD, 即∠EAC=∠BAD,
    ∴△ACE≌△ABD ,
    ∴BD=CE.

    ② ∵△ACE≌△ABD, ∴∠AEC=∠ADB=α,
    ∵△ADE 是等边三角形 ∴∠AED=∠ADE=60°,
    又∵∠BDC=60°,
    ∴∠AEC+∠ECD=60°,∠BDC+∠ADC+∠CDE=60°,
    ∴∠CED=60°-α,∠EDC=α
    ∴∠ECD=180°-∠ECD-∠EDC=120°
    变式练习2、如图,△ABC中,BC=AC,△CDE中,CE=CD,现把两个三角形的点C重合,且使∠BCA=∠DCE=α,连接BE,AD交于点M.
    (1)求证:BE=AD;
    (2)求∠BMD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
    【解析】
    (1)证明:∠BCA=∠DCE
    ∠BCA+∠ACE=∠DCE+∠ACE
    ∠BCE=∠ACD
    在BCE和ACD中,

    BCEACD(SAS)
    BE=AD
    (2)由(1)知. BCEACD(SAS)
    ∠CBE=∠CAD
    ∠ANM=∠BNC
    ∠AMB=∠ACB=a
    ∠BMD=180°-∠AMB=180°-a
    【知识点2-角含半角】
    1. 等腰直角三角形角含半角
    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点D,E在BC上且∠DAE=45°
    (1) △BAE∽△ADE∽△CDA
    (2)BD2+CE2=DE2.
    证明(1)易得∠ADC=∠B+∠BAD=∠EAB,
    所以△BAE∽△ADE∽△CDA.
    (2)方法一(旋转法):如图1,将△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CF,连结EF.

    则∠EAF=∠EAD=45°,AF=AD,
    所以△ADE∽△FAE (SAS).
    所以DE=EF.
    而CF=BD,∠FCE=∠FCA+∠ACE=90°,
    所以BD2+CE2=CF2+CE2=EF2=DE2.
    (旋转只是思想,辅助线:做AD垂直AM且AD=AM,连接DC)

    方法二(翻折法):如图2,作点B 关于AD 的对称点F,连结AF,DF,EF.
    因为∠BAD+∠EAC=∠DAF+∠EAF,
    又因为∠BAD=∠DAF,
    则∠FAE=∠CAE,AF=AB=AC,
    所以△FAE∽△CAE(SAS).
    所以EF=EC.
    而DF=BD,∠DFE=∠AFD+∠AFE=90°,
    所以BD2+EC2=FD2+EF2=DE2.
    例题1、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ACB=90°,M、N是AB上的点,∠MCN=45°,求证:AM2+BN2=MN2.
    【解析】作∠DCA=∠NCB,截取DC=NC,连接AD、MD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A=CB,∠B=∠CAB=45°
    在△DCA和△NCB中
    CD=CN∠DCA=∠NCBAC=NC
    ∴△DCA≌△NCB(SAS)
    ∴AD=BN,∠DAC=∠B=45°
    ∴∠DAM=∠DAC+∠CAM=90°
    ∴△DAM是直角三角形
    ∵∠DCA+∠ACM=∠NCB+∠ACM=∠ACB-∠MCN=45°
    ∴∠DCM=∠NCM
    在△DCM和△NCM中
    CD=CN∠DCM=∠NCMMC=MC
    ∴△DCM≌△NCM(SAS)
    ∴DM=NM
    在Rt△ADM中,DM2=AD2+AM2
    ∴AM2+BN2=MN2
    变式练习1、如图1,点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的点,∠EAF=45°,连接EF,则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EF=BE+FD.连结BD,交AE、AF于点M、N,且MN、BM、DN满足,请证明这个等量关系;
    【解析】
    在正方形ABCD中,AB=AD,∠BAD=90°,
    ∠ABM=∠ADN=45°.
    把△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M′.
    连结NM′.则DM′=BM,AM′=AM,
    ∠ADM′=∠ABM=45°,∠DAM′=∠BAM.
    ∵∠EAF=45°,∴∠BAM+∠DAN=45°,
    ∠DAM′+∠DAF=45°, ∠M′AN=∠MAN=45°..
    ∴△AM′N≌△AMN. ∴M′N=MN.
    在△DM′N中,∠M′DN=∠AND+∠ADM′=90°,
    ∴M'N2=DN2+DM2
    ∴MN2=DN2+DM2
    变式练习2、阅读下面材料
    小明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借助旋转变换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问题.
    例如:如图1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BC、CD边上的点,∠EAF=45°.求证:BE+DF=EF;
    如图2,小明延长CB至G,使得BG=DF,则形成一组旋转三角形…
    (1)请你沿着小明同学的思路继续完成他的证明过程;
    参考小明同学的解题思路解答下面两个问题:
    (2)如图3,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BC边上的点,AE交BD于F,探索BF、AF、D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图1 图2 图3
    【答案】(2)2AF²=DF²+BF²
    【解析】解:(1) 延长CB至G,使得BG=DF,连接AG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D=∠BAD=90°,AB=AD
    ∴∠ABG=∠D=90°
    在△ABG和△ADF中
    AB=AD∠ABG=∠DBG=DF
    ∴△ABG≌△ADF(SAS)
    ∴AG=AF,∠BAG=∠DAF
    ∵∠BAF+∠BAG=90°
    即∠GAF=90°
    ∵∠EAF=45°
    ∴∠GAE=∠EAF=45°
    在△AGE和△AFE中
    AG=AF∠GAE=∠EAFAE=AE
    ∴△AGE≌△AFE(SAS)
    ∴EG=EF,即BE+BG=EF
    ∴BE+DF=EF
    (2)过点A作AG⊥AF,且AG=AF
    ∴FG²=AF²+AG²=2AF²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ABD=∠ADB=45°,∠BAD=90°
    ∴∠BAD-∠DAF=∠FAG-∠DAF
    ∴∠BAF=∠DAG
    在△ABF和△DAG中
    AB=AD∠BAF=∠DAGAF=AG
    ∴△ABF≌△DAG(SAS)
    ∴BF=DG,∠ADG=∠ABF=45°
    ∴∠FDG=90°
    ∴FG²=FD²+DG²
    ∴2AF²=DF²+BF²
    【知识点3-“Y”形】
    如图,在三角形中形成“Y”形,可以利用旋转构造等边三角形来解题。
    如图,等边△ABC内有一点P,连结AP,BP,CP,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P' A,
    则△BP P'是等边三角形;△APP'的形状由AP,BP,CP的长度决定.
    (2)如图,正方形ABC D内有一点P,连结AP,BP,CP,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BP' A,则△BP 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PP'的形状由AP,BP,CP的长度决定.
    注意:在做这类题时旋转是解题思路而不是辅助线做法,所以解题步骤可以写作角相等线段长度相等,通过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达到旋转的目的。
    例题1、如图,△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CP=2,PB=1,∠CPB=135°,求AP的长。

    【答案】AP=3
    【解析】将△CPB绕点C旋转,使得BC与AC重合,点P与点D是对应点,
    ∴PC=DC,∠DCA=∠CBP,
    ∴∠DCP=∠ACB=90∘,
    ∴△CD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可知:DP=22,
    ∵PB=AD=1,
    ∵∠CPB=∠CDA=135°,∠CDP=45°,
    ∴∠ADB=90°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P=3
    变式练习1、阅读下列材料:
    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 1,△ABC 中, AC=BC ,∠ACB=90°,点 D、E 在 AB 上,且 AD= BE , DG⊥CE 垂足为 G,DG的延长线与BC相交于点 F,探究线段 AD、BD、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思考,交流了自己的想法:
    小明:“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BCE 与∠BDF 存在某种数量关系
    小强:“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图 1 中有一条线段与 CE 相等”;
    小伟:“通过构造三角形,证明三角形全等,进而可以得到线段 AD、BD、DF 之间的数量关系”.
    ……
    老师:“保留原题条件,再过点D作DH⊥BC,垂足为H,DH与CE相交于点M(如图 2).如果给出DG和GF的数量关系,就可以求最后结果了
    图1图2
    (1)在图 1 中找出与线段 CE 相等的线段,并证明;
    (2)探究线段 AD、BD、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若DGGF=n,求DMCM的值(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DF=CE (2)AD2+BD2=2DF2(3)nn+12(n+1)
    【解析】
    (1)DF=CE,
    证明:如图1,连接CD,
    ∵AC=BC,∠ACB=90°,DG⊥CE,
    ∴∠A=∠B=12(180°﹣∠ACB)=45°,∠CGF=90°,
    ∵AD=BE,AC=BC,
    ∴△ACD≌△BCE(SAS),
    ∴∠ACD=∠BCE,CD=CE,
    ∵∠DCB=∠ACB﹣∠ACD=90°﹣∠ACD,∠DFC=90°﹣∠BCE,
    ∴∠DCB=∠DFC,
    ∴DC=DF,
    ∴CE=DF;
    (2)结论:AD2+BD2=2DF2,
    证明:如图2,过点C作CD'⊥CD,截取CD'=CD,连接BD',DD',
    ∴∠DCD'=90°,
    ∴∠BCD'=90°﹣∠BCD=∠ACD,
    ∵AC=BC,CD=CD',
    ∴△ACD≌△BCD'(SAS),
    ∴BD'=AD,∠CBD'=∠A=45°,
    ∴∠ABD'=∠ABC+∠CBD'=90°,
    ∴CD2+CD'2=DD'2=BD2+BD'2,
    ∴AD2+BD2=2DF2;
    (3)如图2,连接CD,由(1)知,CD=CE,
    ∵DH⊥BC,
    ∴CH=FH,∠DHC=∠DHF=90°,
    设CH=FH=a,GF=b,
    ∴CF=2a,DG=nb,DF=(n+1)b,
    ∵DF⊥CE,
    ∴∠DGC=∠FGC=90°,
    ∴∠DHF=∠CGF=90°,
    ∵∠DFH=∠CFG,
    ∴△DFH∽△CFG,
    ∴DFCF=FHFG,
    ∴(n+1)b2a=ab,
    ∴ba=2n+1,
    ∵∠DMG=∠CMH,∠DGC=∠DHC=90°,
    ∴△DMG∽△CMH,
    ∴DMCM=CGCH=nba=n2n+1=nn+12(n+1).
    变式练习2、阅读下面材料,并解决问题:
    (1)如图1,等边△ABC内有一点P,若点P到顶点A、B、C的距离分别为3、4、5,求∠APB的度数。
    (2)请你利用第(1)题的解答思想方法,解答下面问题。如图2,在△ABC中,∠CAB=90°,AB=AC,E、F为BC上的点,且∠EAF=45°,求证EF²=BE²+CF²

    图1 图2
    【答案】(1)150° (2)EF²=BE²+FC²
    【解析】(1)过点A作∠P′AP=60°,且AP′=AP,连接P′C
    ∴△APP′为等边三角形
    PP′=AP=3,∠AP′P=60°,
    ∵∠P′AC+∠CAP=60° ∠BAP+∠CAP=60°
    ∴∠P′AC=∠BAP
    ∵AP′=AP、AB=AC
    ∴△P′AC≌△BAP
    ∴CP′=BP=4、∠AP′C=∠APB,
    ∵CP′=4,PP′=3,PC=5
    ∴△PP′C为直角三角形,且∠PP′C=90°,
    ∴∠APB=∠AP′C=∠AP′P+∠PP′C=60°+90°=150°;
    (2)如图2,过点A作AE′⊥AE,且AE′=AE,连接CE′,FE′,

    ∵∠E′AC+∠EAC=90° ∠BAE+∠EAC=90°
    ∴∠E′AC=∠BAE
    ∵AE′=AE、AB=AC
    ∴△E′AC≌△BAE
    ∴∠ACE′=∠B
    ∵∠EAF=45°,
    ∴∠E′AF=∠CAE′+∠CAF=∠BAE+∠CAF=∠BAC−∠EAF=45°,
    ∴∠EAF=∠E′AF,
    ∴△EAF≌△E′AF(SAS),
    ∴E′F=EF,
    ∵∠CAB=90°,AB=AC,
    ∴∠B=∠ACB=45°,
    ∴∠E′CF=45°+45°=90°,
    由勾股定理得,E′F²=CE′²+FC²,
    即EF²=BE²+FC².
    变式练习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点E在CD上,且DE=2CE,过点C作CF⊥BE,垂足为F,连接OF,求OF的长度。
    【答案】655
    【解析】如图,在BE上截取BG=CF,连接OG,
    ∵Rt△BCE中,CF⊥BE,
    ∴∠EBC=∠ECF,
    ∵∠OBC=∠OCD=45°,
    ∴∠OBG=∠OCF,
    在△OBG和△OCF中,
    OB=OC∠OBG=∠OCFBG=CF
    ∴△OBD≌△OCF(SAS)
    ∴OG=OF,∠BOG=∠COF
    ∴OG⊥OF
    在Rt△BCE中,BC=DC=6,DE=2EC,
    ∴EC=2
    ∴BE=BC2+CE2=62+22=210
    ∵BC²=BF·BE,
    则6²=BF·210,得BF=9510
    ∴EF=BE-BF=1510
    ∵CF²=BF·EF
    ∴CF=3510
    ∴GF=BF-BG=BF-CF=6510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GF中,OF²=12GF²
    ∴OF=655
    【知识点4-一线三等角】
    方法:找角→定线→构相似
    一线穿直角:
    【结论】:
    若AB=AC,则△ABE≌△CAD
    若AB=kAC,则△ABE∼△CAD
    一般模型:

    同侧型异侧型
    【结论】:①若∠1=∠2=∠3,则△ACE∼△BED
    若∠1=∠2=∠3,则△ACE∼△BED
    例题1、直线CD经过∠BCA顶点C的一条直线,CA=CB,E、F分别是直线CD上两点,
    且∠BEC=∠CFA=∠α
    (1)若直线CD经过∠BCA的内部,且E、F在射线CD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1,若∠BCA=90°,∠α=90°
    则BE_____________ CF,EF_____________ |BE-AF|(填“>”,“<”或“=”)
    ②如图2,若0°<∠BCA<180°,请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关系的条件,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两个结论成立;
    (2)如图3,若直线CD经过∠BCA的外部,∠α=∠BCA,请提出EF、BE、AF三条
    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
    【答案】(1)①BE=CF,EF=|BE-AF| ② EF=|BE-AF| (2)EF=BE+AF
    【解析】解:(1)
    ①易证△BCE≌△CAF(AAS)∴BE=CF,EF=|BE-AF|
    ②∠α+∠BCA=180°时,①中两个结论仍然成立;
    证明:∵∠BEC=∠CFA=∠α,∠α+∠BCA=180°
    ∴∠CBE=∠ACF,
    在△BCE和△CAF中∠EBC=∠ACF,∠BEC=∠AFC,BC=AC
    ∴△BCE≌△CAF(AAS)
    ∴BE=CF,CE=AF,
    ∴EF=CF-CE=BE-AF
    当E在F的右侧时,同理可证:EF=AF-BE
    ∴EF=|BE-AF|;
    故答案为∠α+∠BCA=180°
    (2)EF=BE+AF
    证明:∵ ∠BEC=∠CFA=∠α, ∠α=∠BCA,
    又∵ ∠EBC+∠BCE +∠BEC=180°,
    ∠BCE +∠ACF +∠BCA =180°
    ∴ ∠EBC+∠BCE = ∠BCE +∠ACF ,
    ∴ ∠EBC= ∠ACF ,
    ∴可证△BEC ≌ △CFA(AAS)
    ∴AF=CE, BE=CF,
    ∵EF=CE+CF
    ∴EF=BE+AF
    变式练习1、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负半轴上,且OA=1,OB=3.
    (1)如图1,以A为直角顶点,AB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直角△ABC.求点C的坐标;
    (2)如图2,点P为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向下运动时,以P点为直角顶点,PA为腰作等腰直角△APQ,过点Q作QE⊥x轴于E,那么PO−QE的值会随着点P的运动而改变吗?如果改变,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请求出PO−QE的值是多少?
    【答案】(1)C(−4,−1)
    (2) OP−QE=1,始终保持不变
    【解析】
    (1)如图1,过C作CD⊥x轴于D
    ∵∠BAC=90∘,∠AOB=90∘
    ∴∠1=∠2
    在△CDA与△AOB中
    ∠AOP=∠PRQ
    ∠2=∠1
    AP=PQ
    ∴△CDA≌△AOB(AAS)
    ∴AD=OB=3,CD=OA=1
    ∴OD=4
    ∴C(−4,−1)
    (2)(PO−QE)的值不会随着点P的运动而改变,且OP−QE=1.理由如下
    如图2,过点Q作QR⊥y轴于R.则四边形QEOR是矩形
    ∴QE=OR
    ∵∠APQ=90∘
    ∴∠1=∠2
    在△APO与△PQR中
    ∠AOP=∠PRQ
    ∠2=∠1
    AP=PQ
    ∴△OPA≌△RQP(AAS)
    ∴OA=PR
    ∴OR=OP−PR=OP−OA
    ∴OP−OR=OA=1,即OP−QE=1,始终保持不变
    变式练习2、在△ABC中,点 D,E,F分 别在边AB,BC,AC上,且 ∠ADF+∠DEC=180°,∠AFE=∠BDE.
    (1)如图1,当 DE=DF时,图中是否存在与AB相等的线段?若存在,请找出,并加以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如图2,当 DE=kDF(其 中 0<k<1)时,若∠A=90°,AF=m,求BD的长。 (用含k ,m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BE=AB (2)BD=km1−k21−k2
    【解析】
    (1)存在,BE=AB
    证明:如图1,在BC上取一点M,使BD=BM,连接DM
    ∵∠AFE=∠BDE,∠BDE+∠ADE=180°
    ∴∠AFE+∠ADE=180°
    ∴∠A+∠DEF=180°
    ∵∠ADF+∠DEC=180°,∠DEC+∠DEB=180°,∠ADF+∠BDF=180°,
    ∴∠DEC=∠BDF,∠ADF=∠DEB
    ∵∠DEC=∠EDB+∠B,∠BDF=∠EDB+∠EDF,∴∠B=∠EDF
    ∵BM=BD,DE=DF,
    ∴∠BDM=∠BMD=,∠DFE=∠DEF=
    ∴∠BMD=∠DEF
    ∴∠BMD+∠A=180°
    ∵∠BMD+∠DME=180°,∴∠DME=∠A
    又DE=DF,∠ADF=∠MED
    ∴△DME≌△FAD(AAS)
    ∴ME=AD.
    ∴BM+ME=BD+DA.
    ∴BE=AB
    (2)如图2,过点D作DN⊥BC于点N。
    ∵∠A=90°,∴∠DNB=∠DNE=∠A=90°
    由(1),知∠ADF=∠DEB
    ∴△DNE∽△FAD,∴NDAF=DEFD
    ∵DE=kFD, AF=m,. ND=kAF=km.
    ∵△DNE∽△FAD,∠NDE=∠AFD
    ∵∠AFE=∠BDE,∴∠AFE一∠AFD=∠BDE-∠NDE,即∠DFE=∠BDN。
    由(1),知∠B=∠EDF.∴△BDN∽△DFE
    ∴BDDF=BNDE
    ∵DE=kDF,∴BN=kBD.
    在Rt△BND中,BD2=BN2+ND2
    即BD2=(kBD)2+(km)2
    ∴BD2=k2m21−k2
    ∴BD=km1−k2=km1−k21−k2
    变式练习3、如图(1),在中,,直线经过点于于.
    (1)求证:①;②.
    (2)当直线绕点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说出你的猜想,并证明你的猜想.
    (1) (2)
    【答案】(2)AD=CE=DE+DC=DE+BE
    【解析】
    (1)①在Rt△BEC中,∠BCE+∠CBE=90°
    ∵∠BCA=90°
    ∴∠ACD+∠ECB=90°
    ∴∠DAC=∠BCE
    ∵AC=BC
    ∴△ADC≌△CEB(AAS)
    ②由①得DC=BE;AD=CE
    ∴DE=DC+CE=AD+BE
    (2)在Rt△ADC中,∠ACD+∠CAD=90°
    ∵∠BCA=90°
    ∴∠ACD+∠ECB=90°
    ∴∠DAC=∠BCE
    ∵AB=BC
    ∴△ADC≌△CEB(AAS)
    ∴DC=BE;AD=CE
    ∴AD=CE=DE+DC=DE+BE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1,△ABC中,∠BAC=90°,点D、E在BC上,AD=AB,AB=kBD(其中22<k<1)∠ABC=∠ACB+∠BAE,∠EAC的平分线与BC相交于点F,BG⊥AF,垂足为G,探究线段BG与A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同学们经过思考后,交流了自已的想法:
    小明:“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BAE与∠DAC相等.”
    小伟:“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到线段BG与AC的数量关系.”
    ……
    老师:“保留原题条件,延长图1中的BG,与AC相交于点H(如图2),可以求出AHHC的值.”
    (1)求证:∠BAE=∠DAC;
    (2)探究线段BG与AC的数量关系(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并证明;
    (3)直接写出AHHC的值(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1)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求解;
    (2)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F=FC,AF=BF,通过证明△ABG∽△BCA和△ABF∽△BA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3)通过证明△ABH∽△ACB,可得AB2=AC×AH,设BD=m,AB=km,由勾股定理可求AC的长,可求AH,HC的长,即可求解.
    【答案】(2)BGAC=12k(3)AHCH=14k2−2
    【解答】
    (1)∵AB=AD
    ∴∠ABD=∠ADB
    ∵∠ADB=∠ACB+∠DAC,∠ABD=∠ABC=∠ACB+∠BAE
    ∴∠BAE=∠DAC
    (2)设∠DAC=α=∠BAE,∠C=β
    ∴∠ABC=∠ADB=α+β
    ∵∠ABC+∠C=α+β+β=α+2β=90°,∠BAE+∠EAC=90°=α+∠EAC
    ∴∠EAC=2β
    ∵AF平分∠EAC
    ∴∠FAC=∠EAF=β
    ∴∠FAC=∠C,∠ABE=∠BAF=α+β
    ∴AF=FC,AF=BF
    ∴AF=12BC=BF
    ∵∠ABE=∠BAF,∠BGA=∠BAC=90°
    ∴△ABG∽△BCA
    ∴BGAC=ABBC
    ∵∠ABE=∠BAF,∠ABE=∠AFB
    ∴△ABF∽△BAD
    ∴ABBD=BFAB,且AB=kBD,AF=12BC=BF
    ∴k=BC2AB,即ABBC=12k
    ∴BGAC=12k
    (3)∵∠ABE=∠BAF,∠BAC=∠AGB=90°
    ∴∠ABH=∠C,且∠BAC=∠BAC
    ∴△ABH∽△ACB
    ∴ABAC=AHAB
    ∴AB2=AC×AH
    设BD=m,AB=km,
    ∵ABBC=12k
    ∴BC=2k2m
    ∴AC=BC2−AB2=km4k2−1
    ∴AB2=AC×AH
    (km)2=km4k2−1×AH
    ∴AH=km4k2−1
    ∴HC=AC﹣AH=km4k2−1﹣km4k2−1 = km(4k2−2)4k2−1
    ∴AHCH=14k2−2
    2、阅读下面材料:
    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ABC中,∠ACB=90°,点D在AB上,且∠BAC=2∠DCB,求证:AC=AD.
    小明发现,除了直接用角度计算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1:如图2,作AE平分∠CAB,与CD相交于点E.
    方法2:如图3,作∠DCF=∠DCB,与AB相交于点F.
    (1)根据阅读材料,任选一种方法,证明AC=AD.
    用学过的知识或参考小明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2)如图4,△ABC中,点D在AB上,点E在BC上,且∠BDE=2∠ABC,点F在BD上,且∠AFE=∠BAC,延长DC、FE,相交于点G,且∠DGF=∠BDE.
    ①在图中找出与∠DEF相等的角,并加以证明;
    ②若AB=kDF,猜想线段DE与DB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分析】(1)方法一:如图2中,作AE平分∠CAB,与CD相交于点E.想办法证明△AEC≌△AED即可;
    方法二:如图3中,作∠DCF=∠DCB,与AB相交于点F.想办法证明∠ACD=∠ADC即可;
    (2)①如图4中,结论:∠DEF=∠FDG.理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即可;
    ②结论:BD=k•DE.如图4中,如图延长AC到K,使得∠CBK=∠ABC.首先证明△DFE∽△BAK,推出DFAB=DEBK=1k,推出BK=k•DE,再证明△BCD≌△BCK,可得BD=BK;
    【答案】(2)①∠DEF=∠FDG.②BD=k•DE
    【解析】
    (1)方法一:如图2中,作AE平分∠CAB,与CD相交于点E.
    ∵∠CAE=∠DAE,∠CAB=2∠DCB,
    ∴∠CAE=∠CDB,
    ∵∠CDB+∠ACD=90°,
    ∴∠CAE+∠ACD=90°,
    ∴∠AEC=90°,
    ∵AE=AE,∠AEC=∠AED=90°,
    ∴△AEC≌△AED,
    ∴AC=AD.
    方法二:如图3中,作∠DCF=∠DCB,与AB相交于点F.
    ∵∠DCF=∠DCB,∠A=2∠DCB,
    ∴∠A=∠BCF,
    ∵∠BCF+∠ACF=90°,
    ∴∠A+∠ACF=90°,
    ∴∠AFC=90°,
    ∵∠ACF+∠BCF=90°,∠BCF+∠B=90°,
    ∴∠ACF=∠B,
    ∵∠ADC=∠DCB+∠B=∠DCF+∠ACF=∠ACD,
    ∴AC=AD.
    (2)①如图4中,结论:∠DEF=∠FDG.
    理由:在△DEF中,∵∠DEF+∠EFD+∠EDF=180°,
    在△DFG中,∵∠GFD+∠G+∠FDG=180°,
    ∵∠EFD=∠GFD,∠G=∠EDF,
    ∴∠DEF=∠FDG.
    ②结论:BD=k•DE.
    理由:如图4中,如图延长AC到K,使得∠CBK=∠ABC.
    ∵∠ABK=2∠ABC,∠EDF=2∠ABC,
    ∴∠EDF=∠ABK,
    ∵∠DFE=∠A,
    ∴△DFE∽△BAK,
    ∴DFAB=DEBK=1k,
    ∴BK=k•DE,
    ∴∠AKB=∠DEF=∠FDG,
    ∵BC=BC,∠CBD=∠CBK,
    ∴△BCD≌△BCK,
    ∴BD=BK,
    ∴BD=k•DE
    3、如图1,△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BC,AC上,BE=CE,点G在线段CD上,CG=CA,GF=DE,∠AFG=∠CDE.
    (1)填空:与∠CAG相等的角是 ;
    (2)用等式表示线段AD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若∠BAC=90°,∠ABC=2∠ACD(如图2),求ACAB的值.
    【答案】(1)∠CGA; (2)AD=BD (3)
    【解析】(1)∵CA=CG,∴∠CAG=∠CGA,
    (2)AD=BD,理由是:
    如图,在CG上取点M,使GM=AF,连接AM,EM,
    ∵∠CAG=∠CGA,AG=GA,
    ∴△AGM≌△GAF(SAS),
    ∴AM=GF,∠AFG=∠AMG,
    ∵GF=DE,∠AFG=∠CDE,
    ∴AM=DE,∠AMG=∠CDE,
    ∴AM∥DE,
    ∴四边形AMED为平行四边形,
    ∴AD=EM,AD∥EM,
    ∵BE=CE,即点E为BC中点,
    ∴ME为△BCD的中位线,
    ∴AD=ME=BD;
    (3)延长BA至点N,使AD=AN,连接CN,
    ∵∠BAC=∠NAC=90°,
    ∴AC垂直平分DN,
    ∴CD=CN,
    ∴∠ACD=∠ACN,
    设∠ACD=α=∠ACN,则∠ABC=2α,
    则∠ANC=90﹣α,
    ∴∠BCN=180﹣2α﹣(90﹣α)=90﹣α,
    ∴BN=BC,即△BCN为等腰三角形,
    设AD=1,则AN=1,BD=2,
    ∴BC=BN=4,AB=3,
    ∴AC=,

    4、如图1,在△ABC 中,点 D,E 分别在 BC,AC 上,BD=BA,点 F 在 BE 上,FA=FE,
    ∠AFE=∠ABD.
    (1)在图1中找出与∠EBC 相等的角,并证明;
    (2)求证∠BEA=∠BED;
    (3)如图2,连接 FD,点 M 在 EF 上,∠EDM+∠EDF=180°,AE=kDE,求AFME的值.

    图1 图2
    【答案】(1)∠BAF (3)k-1
    【解析】(1)∠BAF
    ∵∠AFE=∠ABF+∠BAF,
    ∵∠AFE=∠ABD
    ∴∠ABD=∠ABF+∠BAF
    ∵∠ABD=∠ABF+∠EBC
    ∴∠EBC=∠BAF,
    故答案为:∠BAF;
    在BF上截取BP=AF
    由(1)可知∠EBC=∠BAF

    ∵AB=AD,BP=AF
    ∴△ABF≌△BDP(SAS),
    ∴BF=DP,∠AFB=∠BPD
    ∴∠AFE=∠DPE
    ∵FA=FE
    ∴BP=FE,
    ∴BF=PE,
    ∴PE=PD
    ∴∠PDE=∠PED
    设∠DPE=∠AFE=α,则
    在△AFE中,∠AFE+∠FEA+∠FAE=180°,∴∠BEA==90°-α
    同理在△PDE中,∠BED==90°-α
    即∠BED=∠BEA
    (3)由(2)知∠AFE=∠DPE,PD=PE
    又∵FA=FE
    ∴△AFE∽△PDE,

    设PE=PD=a,则FA=FE=ka,则PF=(k-1)a,
    ∵∠EDM+∠EDF=180°
    ∴∠EDM=180°-∠EDF,
    ∴∠1+∠PDE=∠2+∠PED,
    ∴∠1=∠2
    ∴△PDM∽△PFD,

    ∴PM·(k-1)a=a2
    则PM=,ME=
    ∴FAME= ka kak−1=k−1
    相关试卷

    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选择题】必考重点08统计与概率(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选择题】必考重点08统计与概率(原卷版+解析),共29页。

    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选择题】必考重点07规律探究问题(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选择题】必考重点07规律探究问题(原卷版+解析),共30页。

    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选择题】必考重点06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选择题】必考重点06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原卷版+解析),共45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压轴几何证明题及相关辅助线做法(原卷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