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沈阳中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微专题 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沈阳中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微专题 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NaOH,稀盐酸合理即可,是否有剩余,反应物,设计实验检验,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实验过程无气泡生成,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针对训练1】 化学兴趣小组将Na2CO3 溶液逐滴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学们对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成分分析(1)写出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
NaOH和Ca(OH)2
NaOH和Na2CO3
(2)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1:探究滤液中是否含有Ca(OH)2
实验2:探究滤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实验反思】上述实验中有一个不合理,请指出不合理的实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提出一种正确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具体的操作、现象和结论)。(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1滤液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Ca(OH)2(合理即可)
①恰好完全反应 ②A过量 ③B过量 【注意】a.反应生成的沉淀、气体、水排除;b.不合理的猜想通常是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1. 成分分析步骤一:写出化学方程式以A+B === C+D为例注:D为沉淀、气体或水。步骤二:猜想(3种)
(1) C为生成物,一定存在,无需检验,只需检验反应物A、B是否存在。(2)当C对A或B检验有干扰时,先排除干扰再检验。(3)检验A(或B)①若加入对应试剂,发生反应,即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则说明A(或B)存在;②若加入对应试剂,没有反应,即没有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则说明A(或B)不存在。
【针对训练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分别向两支装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固体粉末全部消失,最终形成无色溶液。(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废液变浑浊,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展开了探究,请你写出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可能有________种。
1. 写出反应后试管中可能存在的离子H+ 、 Na+、 Ca2+、 、Cl-2. 组合物质,排除干扰
3. 写出可能存在的物质:Na2CO3、HCl 、NaCl 、CaCl2
4. 实验分析①实验现象:(2)中发现烧杯中的废液变浑浊,说明没有酸,排除HCl。②元素守恒及溶液对外不显电性:分析实验过程可知Na+、Cl-一直存在于溶液中。③不共存的离子对: 和Ca2+ 不共存,溶液中只能有一种。
1. 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实验一: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图实验。
(1)加入饱和石灰水后生成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Ca(OH)2
=== CaCO3↓+2NaOH
实验二:为确定上述反应后滤液的成分,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具体步骤如下:Ⅰ.测定滤液的pH;Ⅱ.取样,滴加稀盐酸;Ⅲ.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2)上述步骤对分析滤液成分没有必要的是________。
(3)①若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无明显现象,实验一中所得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与实际值相比,可能偏大、偏小、还是无影响?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偏小,若操作Ⅲ中没有明显现象,则可以判断氢氧化钙已完全反应,但是不能判断碳酸钠是否完全反应,如果碳酸钠有剩余,则会导致计算结果偏低(或可能无影响,若操作Ⅲ中没有明显现象,则可以判断氢氧化钙已完全反应,但是不能判断碳酸钠是否完全反应,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不影响结果)
2. (2023贺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原理,请你一起完成实验探究。实验一:在5 mL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5 mL碳酸钠溶液。现象:开始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无气泡产生。写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Na2CO3和NaCl
实验二:在5 mL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5 mL稀盐酸。现象:整个实验过程无气泡产生。【提出问题】用量相同的两种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为什么不一样呢?【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1. 盐酸过量时,反应生成NaCl、CO2和H2O;2. 盐酸不足时,产物是NaCl和NaHCO3。
【假设猜想】实验二结束后,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有哪些?猜想1:NaCl、Na2CO3和NaHCO3猜想2:________________猜想3:NaCl猜想4:NaCl 和HCl小明认为猜想3和4明显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和NaHCO3
【实验探究】实验二结束后,将试管中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做下列三个实验。
CaCl2(或其他可溶性钡盐和钙盐)
【交流反思】用量相同的两种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现象和产物可能都不一样。
稀盐酸[或稀硫酸、稀硝酸或Ca(OH)2、Ba(OH)2]
气泡(选酸时)[或沉淀(选
兴趣小组对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原理及pH变化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1)甲同学向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2)乙同学向同(1)中碳酸氢钠溶液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图2所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山东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微专题 中和反应及反应后溶液成分的探究(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水分子,恰好完全反应,酸加入碱中,碱加入酸中,NaOH,NaCl,HCl,中和反应放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宁夏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中和反应及反应后成分的探究(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H+或氢离子,H2O或水分子,熟石灰,溶液变红,碱加入酸中,酸碱恰好完全反应,酸加入碱中,NaOH,NaCl,H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宁夏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镁>锌>铜>银,CuZn,锌>铁>铜,ZnNO32,ZnFe,Ag和Fe,FeNO32,AgNO3,Zn2+,Fe2+和A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